內地逾2,000萬消費者申請數碼產品購新補貼
【有線新聞】內地上月落實數碼產品「購新補貼」推動居民消費支持經濟,最新已接獲逾2,000萬宗申請,有分析認為政策有初步成效,相信有助改善市民消費信心。
為了催谷消費支持經濟,中央繼去年推出家電及汽車「以舊換新」等消費政策後,上月亦推出新措施鼓勵居民更換數碼設備。商務部上月20日開始為手機等數碼產品,推出「購新補貼」,截至剛過去的周六,共接獲逾2,009萬宗申請,涉及逾2540萬件產品。
內地銀聯監測數據顯示,超過6,000間商店透過銀聯參與「購新補貼」計劃,涉及約205億人民幣銷售金額。有分析認為,政策見到初步成效,相信有助改善市民消費信心。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蔡永雄:「消費力比較弱,很多跟信心有關,其實以一個鼓勵性財政政策。消費品以舊換新,大家消費多了,市況活了,大家都更有興趣去消費、作其他投資,從而改善經濟,帶旺整個(經濟)復蘇。」
根據「購新補貼」計劃,每件6,000元以下的數碼產品,會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獲一件補貼,每件補貼最多500元。「購新補貼」政策的推出,帶動手機銷售量及銷售額齊升,有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農曆新年期間4,000元至6,000元價位手機的銷量升幅超過一倍。
商務部指,下一步將持續加強工作指導,確保「購新補貼」政策平穩,並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