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濕疹痕醒宿命」 口服標靶藥助免痕醒「一覺瞓天光」
踏入秋冬,皮膚容易變得乾燥痕癢,可能是濕疹發作的警號。皮膚科專科胡惠福醫生指:「病情嚴重的濕疹患者除了感到痕癢外,患處甚至會冒起小水泡、脫皮及滲液,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及睡眠質素。」一旦濕疹過於嚴重,外用藥膏亦未必有效,猶幸患者可選擇一些新式藥物,如生物製劑或口服JAK抑制劑,幫助「一覺睡天光」,養精蓄銳迎接新一天。
濕疹成因多與環境有關 病情影響患者生活質素
濕疹為慢性皮膚炎,由身體免疫系統失調所致,皮膚患處會變得乾燥、痕癢及紅腫,甚至出現小水泡、滲液及脫皮的情況。在香港,異位性皮膚炎為常見的濕疹,大部分患者於5歲前發作,患處大多在身體皺摺位置,如手肘及膝蓋內側等。胡醫生指:「濕疹成因與先天遺傳及後天環境因素有關,接觸致敏原如牛奶、海鮮、塵蟎、霉菌及動物毛髮等、極端天氣及轉季日子都容易使濕疹發作。」這些因素令皮膚變弱,容易流失水分,慢慢變得乾燥。
由於皮膚長期痕癢,患者可能會徹夜難眠,使他們難以集中精神,大大影響其工作及學業,情緒亦會因而受困擾。患者一旦抓破皮膚,可能導致細菌感染,胡醫生補充:「嚴重的話,甚至引發紅皮症,患者全身有超過9成皮膚有紅腫及滲液的情況。」
新型藥物助快速紓緩濕疹症狀 改變生活習慣有助紓緩病情
輕微濕疹患者需多用潤膚霜及避開致敏原,加上跟從醫生指示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一般可紓緩病情。不過中度至嚴重濕疹患者或需使用更多藥物治療,口服類固醇藥物可抑制濕疹炎症,但長期服用類固醇可能會導致骨質疏鬆、高血壓及糖尿病等。另外亦有傳統口服免疫抑制劑,可抑制身體過度活躍的發炎反應,但長期服用或會影響肝腎功能及增加嚴重感染或患癌風險。
一旦服用傳統藥物亦無助紓緩病情,患者可考慮新式藥物,如生物製劑及口服JAK抑制劑。生物製劑可直接抑制引致濕疹的發炎細胞因子,慢慢修復皮膚表面屏障。而口服JAK抑制劑就能直接中斷發炎訊號JAK,從而抑制細胞激酶活性,紓緩濕疹炎症,患者只需每日服用一次,便能改善病情,其起效速度亦比傳統藥物快。
胡醫生分享曾有一位患上濕疹超過10年的25歲女秘書求醫,她全身出現紅腫、脫皮及滲液情況,曾坐下的地方都遺下皮屑,乘搭交通工具亦需以長袖衣物及太陽眼鏡遮蓋全身,避開旁人目光,有時更痕癢得失眠及無法上班。使用傳統藥物仍無效後,她便嘗試服用口服JAK抑制劑,服用1星期後,患處紅腫情況已漸漸改善,2個月後泛紅情況亦受控,不再難以入眠,亦可如常工作。胡醫生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亦可作調整,如經常清潔家居、選購純棉衣物及避免使用過熱的水洗澡等,以減少接觸致敏原及避免皮膚受刺激,均可防止濕疹惡化。」
以上資訊由胡惠福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