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甚麼是牙齦炎?深層洗牙與一般洗牙有何分別?牙醫解構治療牙周病
俗語說「牙痛慘過大病」,蛀牙引起的疼痛固然困擾,牙周病引起的牙肉腫痛,同樣令人難受。《有線健康》邀請牙科醫生陳思昕講解牙周病有甚麼方法可以治療。
牙科醫生陳思昕早前在另文已解釋過牙周病的成因以及誤區,可以參考:牙周病|為何勤力刷牙卻有牙周病?即睇1大誤解 + 3大成因
常見徵狀牙肉腫痛
陳思昕牙科醫生表示,牙周病常見的症狀之一是牙肉腫痛,「假如牙肉腫痛並非由於外在創傷或免疫力低下而引起,那麼便很可能是因牙齒問題而引起,例如牙齦炎、牙周病、智慧齒長出、蛀牙、牙瘡等。」以牙周病而言,當牙菌膜及牙石積聚,會令牙肉組織受感染,繼而出現紅腫、流牙血等症狀。牙肉在發炎充血的狀態下,會變得比較敏感,當刷牙時刷毛觸碰到或吃東西時有食物刺激,牙肉就會感到不適。
牙肉發炎的初期稱之為牙齦炎,只要進行洗牙,把積聚在牙肉附近及牙齒表面的牙菌膜及牙石清除,再配合正確的刷牙及牙線、牙縫刷等的使用技巧,控制好細菌量,牙肉便可恢復健康。相反,當牙石量多或堆積的時間愈久,細菌就會開始破壞侵蝕牙骨組織,然後繼續深入到牙腳範圍,形成牙周病。
牙周病治療可分兩種
「牙周病的治療可分為兩種:非手術性治療與手術性治療。」陳醫生說,「非手術性治療即『深層洗牙』,又稱牙根刮治,顧名思義,是深層地將牙根的牙石及細菌刮除,以進行治療。基本上,牙周病治療先由深層洗牙做起,治療後醫生評估康復情況,有需要的牙齒會建議作進一步牙周病手術治療。」
另外,有研究顯示,口腔內的細菌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只需3至4個月就能繁衍到高峰,威脅牙周組織,所以即使做完牙周病治療,還是需要定期由牙科醫生持續跟進。除了例行洗牙外,最重要是追蹤檢查,確保牙周組織沒有繼續被破壞。
(全文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