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竊癖有4大徵狀 成功偷竊感覺愉快又自責?醫生指根治靠一個關鍵
有沒有印象曾經從法庭新聞中讀到,有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因偷竊一些日用品而被起訴,你可能都會問為何這高收入士,會去偷竊一些價格不高的物品?《有線健康》邀請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解構「盜竊癖」的成因、徴狀和治療方法。
醫生、律師、有錢人會否去超市、別人的儲物櫃,偷相對不太值錢的東西?答案是絕對有可能,不時都有這類新聞。然而,偷的原因就不一定是為了貪念,當中有部分其實屬於「盜竊癖」。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表示,盜竊癖的成因現在還不完全確定,曾有人提出的說法包括:
【1】腦內分泌有問題
患者可能是腦內分泌有問題,例如血清素,血清素的功能是控制情緒,如果血清素水平低,很容易會出現控制的障礙;另一種分泌是多巴胺,腦內的多巴胺分泌失調,會令患者感覺不舒服,於是為了追尋舒服的感覺,就做出偷竊的行為。
【2】情緒問題
本身有情緒障礙,例如焦慮症、進食失調、藥物濫用、性格障礙等等,會較容易有盜竊癖。
【3】家族性問題
家族性問題,例如父母或兄弟姊妹有盜竊癖、強迫症、酗酒、藥物濫用等,也會增加自己有盜竊癖的機會。
盜竊癖4大徵狀
「反而,盜竊癖的徵狀比較具體,醫生一般不難分辨一個喜歡盜竊的人是否患了盜竊癖。」張醫生說。這些徵狀包括:
(1)患者有很大的衝動想去偷東西,但基本上所偷的物品其實他並不需要。
(2)患者本身覺得很大壓力,很焦慮,要以盜竊來減輕這種焦慮。
(3)盜竊成功的時候,患者會有一種舒緩、愉快的感覺。
(4)患者也會覺得內疚自責,尤其當事發被拘捕的時候。但當事情過去,他又會再有盜竊的衝動。每次偷了東西就很開心,被人抓著就很內疚,好像輪迴一般樣。
盜竊癖若不適當處理,有機會招致法律責任。更嚴重的是,患者會有循環不息的內疚感,若不好好處理,有很大機會產生共病,例如病態賭博、濫用藥物、酗酒、進食失調、抑鬱症等等,都有機會出現。
盜竊癖治療
治療方面,張醫生表示必須心理和藥物治療雙管齊下,「暫時來說,美國食品及藥物管制局(FDA)還沒有批核治療盜竊癖的藥物,很多時醫生都會使用抗抑鬱藥,即針對腦內血清素分泌不足進行治療。另外,也有醫生會使用鴉片類的藥物,曾有個案顯示有機會改善盜竊癖。」
至於盜竊癖能否根治,關鍵是能否找出引起盜竊癖的根源,例如若根源是壓力,能夠把壓力處理好的話,「斷尾」的機會也較高。
(全文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