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進補注意!產婦坐月燉鹿茸即出事?中醫提醒進補前注意一件事
女性生育是頭等大事,對身體構成巨大負擔,中國人傳統產後會「坐月」(又稱「坐月子」),讓剛誕下嬰兒的媽媽休養生息,尤其是補充營養。然而,瘋狂進食名貴補品不代表有益,更可能有害!《有線健康》邀請了中文大學中醫碩士、註冊中醫倪詠梅,分享產婦坐月進補注意要點。
女性每次生育,都是一次大傷氣血的過程,雖然近代流行剖腹產,出血量少很多,可是從中醫角度看,肚腹被剖開,寒氣入侵,亦會影響胞宮氣血。因此中醫很注重「坐月子」,月子坐得好,不單餵人奶變得輕鬆,身體及胞宮的修復也會更好,有些人甚至生育之後身體比以前更好。
有孕婦進補後流出惡露
不過,進補不是把名貴補品都塞進肚子就好。最近有位月子中的太太,原本「惡露」(惡露是產後遺在子宮內的胎盤殘餘組織、黏膜和血液等組成的混合物)已經退得七七八八,可是這幾天卻突然渾身煩熱、下腹抽痛,更流出鮮紅惡露。把脈後發現脈象帶有明顯熱象,問她最近吃了什麼,原來是聽同事說月子期間要吃燉鹿茸,而這位同事親身經驗吃了鹿茸後的確身體不再怕冷、臉色也紅潤許多,於是推薦她食用。可是吃了兩天之後就整個人都不舒服了。
仔細問了她的病史,原來她生這一胎時並不順利,曾經大出血。未生育時工作繁忙,需熬夜工作,晚上也睡得不好,常覺口乾咽燥,怕熱又怕冷。這都代表了她本身屬於「陰虛火旺」體質,加上大失血令陰虛火旺的情況更甚。這時候應多食用花膠、螺片、雪耳、玉竹、百合等養陰柔潤之品以助滋陰降火。
入夏吃鹿茸如火上加油
鹿茸是峻猛的補血劑,它性熱,有「補火助陽,生精益髓」的作用,而香港人多陰虛火旺體質,吃了輕則口舌臉部生瘡,重則可能加重出血。這位病人在入夏炎熱的日子吃了鹿茸後,等同火上加油,結果當然是全身發燙了。
適合吃鹿茸的人主要是陽虛者,表現是怕冷、面唇蒼白、小便清長,亦不宜單獨燉服,應略加滋陰之品如麥冬、玉竹等。高麗參性質亦和鹿茸類似,都是性熱而力猛的藥物,可大補元氣,但不宜於陰虛火旺的病人。
產後進補,尤其是用力猛之藥材,應於惡露去淨後進行,尤其是餵人奶者,進補前建議先諮詢註冊中醫師意見。
(全文完)
推薦閱讀
😊 為生活增值 Like 👉有線生活FB
💪 睇健康貼士 Like 👉有線健康FB
🔔 接收最新生活資訊 follow 👉 有線生活IG @icable.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