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潭迎來首波「藍眼淚」 雖優美卻可能危害海洋生態
【有線新聞】 近日福建平潭迎來今年首波「藍眼淚」,它們雖然被網民形容為「天使的眼淚」卻可能危害海洋生態。
每年5至10月,福建沿岸晚上都會出現螢光海,每當海浪拍打時海水就會發出幽幽的藍光,許多人都叫它做藍眼淚,亦有人形容為天使的眼淚。
在福建平潭,今年首波藍眼淚於3月尾就出現,不過對專家來說,藍眼淚就不是這麼浪漫,因藍光的成因可來自兩方面,第一就是甲藻體內的螢光素酶,與氧氣接觸後產生藍光。
自然資源部第三研究所研究員顧海峰說:「這些酶它可以把體內的一些螢光素變成一個氧化的螢光素,那這個過程中它就會釋放一個光亮值,有波浪就很容易給它足夠多的氧氣,所以一個波浪過來,我們就可以看到藍眼淚,就是因為它必須有氧。」
至於另一個原因就是海洋浮游生物「希氏彎喉海螢」受刺激後身體會自然地發出的藍光,與甲藻不同的是海螢體型大得多,而且不再受刺激後身體仍會繼續發亮一會兒。不過若藍眼淚是由甲藻形成,或也反映海洋正在「流眼淚」,因為甲藻消耗氧氣後,可能會導致水底缺氧,亦有機會附在魚鰓上,會令魚類窒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