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環評門檻擬調至50公頃 議員憂發展商「斬件」迴避 當局設數據庫把關
【有線新聞】政府提出修改環評條例,要做環評的市區發展項目由20公頃上調至50公頃以上,有議員擔心發展商會將項目斬件,當局強調有把關,新設的中央數據庫掌握保育地帶的分布。
政府提出修改環評條例,4項改善措施預計可令程序所需時間減少一半,一般項目減至一年半,複雜的就兩年完成。要做環評的市區發展工程項目由20公頃以上提高到50公頃以上,環境及生態局說這類項目大多涉及基建、用地布局。
漁農界(民建聯)議員何俊賢:「20公頃去到50公頃才做(環評),實質有些情況政府或發展項目公司,我怕他會斬件。」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中央數據庫不只有硬資料,都可以讓我們全面看到實際上保育和敏感地方的分布,不需要擔心有人會斬件可以避到我們,如果有問題我們一早會看到。」
謝展寰提到的中央環境數據庫是改善措施之一,當局示範用數據庫做初步環評,可以知道工程影響物種有多少。環境保護署首席環境保護主任(市區評估)張展華:「例如要整條公路,由屯門過去北大嶼山,我們先畫走線圖,再加緩衝區,在5至10秒內就能將中央數據庫數的資料撮取。可以看到結果左邊的走線圖比右邊的好,從環保角度來說因為影響的人數或物種相對少。」
局方說數據庫在一、兩周內投入服務,數據每年更新,明年第一季會就修例諮詢環境諮詢委員會,第二季提交立法會,先訂立後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