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演唱會|調查揭護繩器磨蝕 承辦方曾改懸掛裝置設計 康文署工程師基於信任批准
【有線新聞】事隔三個月調查報告出爐,披露演唱會承辦商在第一場演出前三日曾經申請更改懸掛裝置的設計,康文署結構工程師基於信任批准。文體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說,調查不能令時光倒轉,希望避免再有人受苦。
MIRROR演唱會7月25日首場演出,承辦商7月中提交懸掛裝置的圖表,康文署用了五至六天審批,直至開場前三日再修改,當時康文署結構工程師計算過符合結構安全要求。
調查工作小組主席李子俊:「(承辦商)呈交的圖表主要是紅館的天花版,我們有結構工程師,交給我們看時我們主要看它將來懸掛在天花頂部的重量是否能承受、會否影響結構。在這件事上他提交的資料,我們信任他們的資料,結構工程師亦基於信任,用數據計算是安全的。」
警方揭發承辦商藝能多項裝置重量「報細數」,政府認為這樣做已經違反紅館的租用條款,誇大鋼索的安全系數以及沒有按規定確保裝置安全穩固。至於螢幕為何墮下,專家說是負責升降的絞盤,護繩器壓得鋼索太緊,可看到變得光滑,加上懸吊的裝置比預計重,導致短時間內金屬疲勞。之前一直未解開的疑團,安裝在螢幕的吊環螺絲為何斷裂,專家顧問林超雄:「當螺絲調教至一個程度,伸出來的部分很長,當(螢幕)一擺動,螺絲就會承受很大的彎矩,彎矩足以令很強勁的螺絲也折斷。」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說,這次只是單一事件,不會姑息涉事人,「(記者:康文署是否只做一個看文件批准、之後不用落場檢視、做橡皮圖章的角色就審批?)無論是外面的人做,還是康文署的人做,都是要有個合資格的專業人士去做,這才是重點。時光倒轉令事件沒有發生,這個是不可能,當中有沒有一些位將來可以做得更好,避免同一件事再發生,避免有其他人將來仍要受這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