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樂團推動環保胡琴 聚酯纖維膜取代蛇皮 演奏家:解決音色變化問題
【有線新聞】香港中樂團致力推動環保樂器,當中環保胡琴研發及使用至今二十年,最近更與觀眾攜手刷新可持續發展世界紀錄。
香港中樂團這晚演出多首經典作品,當中使用的都是環保胡琴,包括高胡、二胡等等。樂團研發及使用環保胡琴至今20年,演出超過1,700場,這晚他們與觀眾攜手挑戰「累計最多人體驗環保胡琴系列」可持續發展世界紀錄。
環保胡琴與傳統胡琴的分別是以聚酯纖維膜取代蛇皮,原因是要符合國際環保政策,為化危為機就改革傳統樂器,達致環保與藝術共贏。香港中樂團研究及發展部研究員阮仕春:「樂器出來的效果最基本美學功能,傳統中國音樂的音色、音質,演奏方法都沒有改變,美學的功能沒有改變。很大的好處就是我們可以世界通行,哪裏都可以入口,基本上如果拿著蛇皮樂器到處都受到禁制,現在的環境是不允許入口的,環保物料是全世界通行。」
徐慧是胡琴演奏家,最能感受環保胡琴的音質。香港中樂團署理二胡首席徐慧:「傳統的蛇皮胡琴很容易受天氣、濕度影響,這方面對音色的影響可以很大,我們去北方城市、很乾燥的地方,聲音會變得很尖;到了南方因為濕度很高,皮就會變軟,令聲音很像感冒。用了PET聚酯纖維膜之後,不會再出現這個問題,很大的解決了音色變化問題。」
每研發出新一代胡琴,舊胡琴都有部件可以重用,亦有部分舊胡琴會留給青少年團使用,秉持環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