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資助機制調整 鄭景亮:發展更穩定 鄭泳舜:平衡財政下支持追夢
【有線新聞】運動員資助機制調整,不再要求運動項目必須在近幾屆奧運或亞運成為比賽,精英體育事務委員會主席說可以令體育項目發展更穩定。
目前有20項運動屬於A級精英體育項目,包括羽毛球、單車、劍擊、游泳等,這些運動都是在精英資助評核中獲取10分或以上,並且在過往四屆及未來兩屆最少三次成為奧運或亞運項目。新機制改為1997年起開始,最少三次成為或即將成為奧運或亞運項目。
精英體育事務委員會主席鄭景亮:「近年奧運因為主辦國選擇體育項目會有新項目加入,亦會剔除舊項目。亞運、奧運出出入入的情況也會對體育總會造成困擾,我們有見及此,希望整個體育發展穩定。」
網球及桌球在新機制下獲保留A級項目,其中網球評分機制加入大滿貫賽事。鄭景亮:「網球出現一個情況,他們沒有世錦賽,變相其他體育項目有四個比賽去評分,他只有三個項目可以考核。委員會看到有這個漏洞,就堵塞這個漏洞。看到網球近年青訓做得很好,因為不公平、少一個試考,要跌出精英也有些可惜。」
機制又提升成年隊每月資助額,由7千元增加至1萬元,並增設殘疾運動員成年隊。身兼體育委員會成員的體育學院副主席鄭泳舜說是在平衡財政狀況下,支持運動員追求夢想,「整個體院1,500、1,600名運動員,當中大約100人是成年隊,大家目標一致都想向上流動,不會希望一直停留在成年隊作為入場門檻,希望給予穩定些的支持、開支。目前運動員有很多空間,除了成年隊資助,又會有大學資助。坊間亦向產業化都會有機會,整體希望政府都要量入而出資助。」
至於有沒有其他項目升級,鄭泳舜估計要視乎個別項目發展情況,日後有空間探討,強調目前各級體育會亦可以向康文署、政府或體育總會申請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