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再造水去年起供上水 居民不滿加色素難觀察糞便顏色 呻沖廁又腥又臭:一掀開好難聞
石湖墟再造水廠於去年3月正式投入服務,現時供應再造水予上水3間學校、4個屋邨及屋苑居民使用。不過,近月住在上水旭埔苑的居民不滿以再造水沖廁,除了質疑氣味難聞外,並認為再造水加入藍色食用色素後,對居民生活造成困擾,並列出三大缺點。
水務署在石湖墟興建再造水廠,為部分經石湖墟污水處理廠三級處理後的排放水,加入用作控制細菌含量的化學品次氯酸鈉及適量餘氯,作進一步處理後生產再造水。與淡化海水一樣,再造水的生產不受極端氣候變化影響,讓水資源組合變得多元化。而由於再造水無色無味,水務署亦在水中加入藍色的食用色素,讓用戶可憑肉眼識別再造水與食水,以防止喉管被錯誤接駁或使用。
斥再造水味道又腥又臭 居民:一掀開好難聞囉!
不過,有附近居民指,由於一直有使用藍色潔廁塊,因此不知道屋邨改用再造水,直至早前發現馬桶內傳出又腥又臭的味道,而住在同屋邨的友人亦出現相同問題,「一掀開(個蓋)呢,嗰個味係好難聞囉!」
另有居民坦言,再造水加入藍色食用色素後,有時沖水廁所水飛濺,導致廁板染色;加上屋苑內有不少長者,再造水加入顏色後沒法觀察糞便顏色,從而判斷腸胃健康狀況,對老人家來說非常不便,甚至是擾民。
再造水加藍色食用色素 居民:難觀察糞便顏色
屋苑的法團主席區先生指,再造水對長期病患者影響較大,「第一,有啲急性病可以由尿液睇到,舉個例,甲型肝炎小便係茶色,佢一知道,佢需要即時入急症室搶救、救治,如果小便睇唔到就失咗時機。同埋佢啲水加咗色之後,頭幾日係深色,一路淡落去,淡到冇晒色嘅時間呢,廁所水就好似出面坑渠水咁樣,有種異味。」
區先生續說,屋苑有40年樓齡,屋苑有8座樓、逾千名居民,當中以60歲以上長者佔大多數。而食水及沖廁是用同一個缸,如果過程中處理得不好,導致再造水滲入食水缸便會危險。
再造水代替食水沖廁 每年可慳4,800萬元
現時,食水每立方米的造價約10元,再造水每立方米造價僅為7.8元,如以2,200萬立方米再造水代替食水沖廁,每年可節省逾4,800萬元。而水務署表示,再造水用途多樣,不單可用作沖廁,更可用作灌溉園景及清洗街道等。
北區區議員劉鎮海就指,非常支持再造水計劃,認為是長遠可持續發展的方案,而居民由於不了解所以產生疑慮。不過他亦建議可以取消加入食用色素,「其他國家,例如新加坡,佢哋嘅再造水都冇顏色,相信技術上香港都做到,只不過因為過渡階段,係為令市民分辦到係再造水先加顏色,法例上都冇需求一定要加顏色;或者長遠調低顏色深淺度,以減低市民的影響。」
水務署:再造水顏色出現深淺色屬正常
水務署回覆就指,收到市民就再造水提出的小量意見,主要涉及顏色深淺變化及再造水顏色對沖廁器具造成清潔問題,為此署方已經作出回應,並指再造水顏色因應供水量變化出現深淺色是正常現象,不影響沖廁效應及用水安全,而該染料亦不會玷污沖廁器具。自11月中至今,署方再沒有就再造水接獲查詢或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