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護署推慶春約文化徑 首段全長3.7公里 沿途設置28塊解說牌

【有線新聞】漁護署今日(23日)和荔枝窩、梅子林和蛤塘村攜手推出慶春約文化徑首段,推廣香港地質公園社區的歷史、文化與生活故事,為遊客帶來深度的旅遊體驗。
漁護署表示,慶春約文化徑首段串連荔枝窩、梅子林和蛤塘,全長約3.7公里,在現有路徑上規劃,沿途設置28塊解說牌和3塊地圖牌,貫穿多個重要歷史及文化遺蹟,介紹各村落的歷史、文化和有趣的生活故事,並透過舊照片及圖畫,向遊客呈現慶春約昔日的生活面貌。

沙頭角慶春約由新界東北7條客家村落組成,包括荔枝窩、梅子林、蛤塘、鎖羅盆、三椏、牛屎湖和小灘,已有300多年歷史。偏遠村落昔日為了維護治安,與鄰近村落結盟,稱之為「約」,守望相助。

為推廣慶春約的人文歷史,慶春約7村與香港地質公園、獅子會自然教育基金及華懋集團合作,推出慶春約七村「一個人一個故事」網站(ourstories.hk),集合60多名村民以口述歷史方式和歌曲介紹慶春約昔日生活、節慶、婚嫁等生活故事。

漁護署2021年推出吉澳文化徑,並於同年協助慶春約7村設立小瀛故事館及荔枝窩故事館。慶春約文化徑第二段將串連三椏和小灘,預計明年第一季推出。
隨着沙頭角第二期開放,除經馬料水或大水坑梯台,持有有效沙頭角邊境禁區許可證的市民可以由沙頭角碼頭乘搭街渡渡輪前往荔枝窩,航程約半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