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創未來|中大、生產力局研廚餘處理系統 全密閉防臭味 4餐廳近3年處理逾120噸廚餘
【有線新聞】堆填區的都巿固體廢物中廚餘佔達3成,有初創企業與生產力促進局合作研發廚餘處理系統,於社區推廣。廚餘運到有機資源回收中心處理後,可以轉廢為能,用來發電。
中大環球傳訊主管陳秉德:「大學內有很多飯堂,每日都會產生很多廚餘。過往我們試過用堆肥機來處理廚餘工作,但效果並不理想,一來是處理量不高,一日每部機只有50公斤處理量,其次是如果有雜物混雜在廚餘內,源頭分類做得不夠好時,這些雜物可能會影響堆肥機的運作,甚至會壞機,在維修方面為大學帶來很大負擔。」
處理廚餘想做到量大而成本可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香港中文大學於2020年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作,引入「廚餘再生俠」處理廚餘系統,透過科技應用改善營運效益。
餐廳員工只需要將廚餘桶推到機器前,放好位置之後按鈕,機器就會將廚餘桶升起,將廚餘倒入廚餘機。只需要短短幾分鐘,這部份回收廚餘的工序就完成。
生產力局綠色生活與創新部總經理都永海 :「隨着再生俠最重要的原理,是我們用了廢水處理上生物處理的方法,加上一些機械方法,通過這些將固體廚餘垃圾轉化成液體。廚餘垃圾是很難分類,所以我們最初設計這個系統時亦要考慮到需要多大的系統容量,才能保障到廚餘垃圾能從固態轉化成液態,亦要保證刀叉不會破壞系統。這是第一個解決分類的問題,第二個因為我們設計的廚餘再生俠是一個全密閉的系統,它能有效防止臭味、異味產生,也能夠有效解決衛生、蚊蟲問題。」
中文大學由2020年10月於校園試用系統至今,已經為4間餐廳處理超過120噸廚餘,液態廚餘會運到位於北大嶼山小蠔灣O Park 1,它是香港第一個大型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將廚餘轉化為生物氣用作發電。除了香港中文大學外,廚餘再生俠也在屋苑、商場等試行,業界期望垃圾徵費實施後,廚餘回收產業在科技推動下可以做得更好,為香港實現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