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天下|茶藝包含歷史文化知識 茶藝師冀社區及學校多推廣
【有線新聞】中國茶文化有幾千年歷史,傳統的製茶技藝及相關習俗已經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茶藝師認為茶藝包含歷史文化知識,泡茶過程也可以培養專注力,建議在社區及學校多推廣茶藝文化。
茶藝師陳笑薇:「茶文化在我們中國來說其實是主要一個物質文化,物質文化包括茶葉、茶具以及水。有朋自遠方來,我們都要用到茶來到招待我們的客人。」
沖茶前暖一暖茶碗及茶杯,是泡一道好茶的第一步,目的是要避免茶具溫度太低,影響茶葉的味道和香氣。將適量茶葉放入茶碗,就可以預備沖第一泡茶。第一泡茶有醒茶作用,令茶葉伸展並沖掉茶葉雜質,浸泡時間不需要太耐,茶湯會直接倒掉不作飲用;之後將熱水倒入有茶葉的茶碗,蓋上茶碗蓋稍等一會,就可以將茶湯倒進茶杯飲用。沖出來的茶湯綠中帶黃,清澈透明,接近茶葉的顏色就是綠茶。
陳笑薇:「茶葉我們分六大茶類,我們主要記住兩個竅門,一個是茶葉的發酵程度不同,另外一個是加工技術。綠茶我們屬於不發酵茶,我們主要的核心點就來自它的鮮。」
中國茶文化有幾千年歷史,傳統的製茶技藝及習俗已經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茶具演變反映了中國茶的歷史,唐代開始就有正式文獻記載。香港藝術館館長(中國文物)莫潤棣:「在唐朝的時候,陸羽寫了茶經總結茶的栽培、採摘、製作、鑒別和用具等等。後人就將中國品茶的文化發展總括為『發乎神農,聞與魯周公,興於唐,盛於宋,普及於明清之時』。」
明代造型精美的玉蘭花六瓣壺,清代具藝術特色的曼生紫砂茶壺,以及帝皇使用過的茶壺都各具特色。莫潤棣:「清朝的時候出現了御製茶壺,在康雍乾的時候就出現了御製茶壺。所謂的御製茶壺,就是由皇帝要求怎樣製造茶壺。當然由朝廷要求製作的茶壺更加精美,所以在清朝的時候就會見到更多有不同的特色茶壺出現,無論在釉彩上、或者就製作工序上也會更加花巧。」
莫潤棣期望公眾透過茶藝及茶具文物,加深對中國茶文化了解,傳承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