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天下|瓷器貿易促進中西交流 白釉觀音像受歡迎 改造變聖母像
【有線新聞】中國的瓷器貿易可以追溯至唐宋時期,但直至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瓷器才正式成為國際商品運至世界各地銷售。瓷器貿易不但促進文化交流,對推動全球製瓷業也有深遠影響。
這個闊50厘米的青花瓷器大盤是明代在江西景德鎮生產,以大小間隔的開光裝飾作為佈局,當中填滿了不同的紋樣,充滿了幾何趣味的風格。這款青花瓷當時主要是賣到歐洲。
中大文物館中國器物主任(副研究員)王冠宇:「外銷瓷大規模貿易可以追朔到唐宋年間,是一個很長的歷史,但直至明代前都沒有新的突破,大部分都集中於亞洲市場。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在16世紀陸續東來,才將中國與西方聯繫起來,第一次以航路形式直接聯通中西方。在這個背景下,中國瓷器真真正正作為國際商品運銷到世界各地不同地方。」
本土及海外訂單需求突然急升,官方將無法完成的訂單交予民窯生產,即是所謂的「官搭民燒」。這個制度的推行,亦將本身官窯及民窯的界線打破,因為官窯本身會集中最好的原料技術,甚至宮廷設計的式樣,現在就可以將這些流向民間。民窯吸收了這些優勢後再作進一步發展,可以說是進入了一個生產的黃金時期。
王冠宇:「這種白釉觀音像去到歐洲時都受到一定歡迎,因為在歐洲人眼中他們覺得觀音的形象與聖母形象有很多共通之處,後來他們甚至改造了觀音像,將觀音的髮髻變成捲髮,胸前戴的瓔珞變成十字架,真真正正變成聖母的形象。有一些送子觀音的形象被他們改造成聖母與聖嬰的形象。這種改造的過程都反映了當時文化交流的過程可以說是一個有趣的互動例子。」
王冠宇:「中國瓷器對文化交流的影響有很多層次,因為首先作為一個商品賣到不同地方,推動了當時全球貿易發展及財富流動。另一方面它作為文化載體促進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另外在技術上,中國瓷器的配方、原料、製作技術,甚至窯廠管理的模式等,這類對歐洲製瓷業的發展提供很多重要的參考,推進了全球製瓷業的發展,影響很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