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fake|有騙徒藉深偽換臉扮新聞 警方籲提高警覺:眼見不一定為實
【有線新聞】近年人工智能迅速發展,警方發現有騙徒利用這些技術製作換臉影片,假扮名人、新聞主播詐騙,市民要提高警覺。
「銀行推出了新平台賺取被動收入,因為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銀行需要保障市民生活。」這段影片是騙徒利用深偽技術製作,用新聞報道方式增加說服力,誘騙人投資。今年5月,日本有一名事主誤信了這篇假新聞,損失1,400港元。
網罪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現時用作詐騙的片段是屬於預先製作的影片,不法分子會用大量手段,去套取想冒充對象的聲音、面部訊息等,例如在社交平台獲取公開的影像,然後透過深偽技術製作影片。」
在香港,3月亦有一名男子在網上被騙徒游說下載來歷不明的程式,短暫與騙徒視像通話後,樣貌就被移花接木到色情片上,被勒索一萬元,事主沒有付款、報警求助。
警方說深偽技術需要收集大量影音素材,騙徒較難專門針對一般市民,本港及內地暫時未有發現實時人工智能換臉視像通話的騙案。陳純青:「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我們不能夠排除騙徒使用不同的新科技進行詐騙,市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提防誤墮騙局,謹記眼見不一定為實,有圖不一定是真相,最重要是凡事查證事實。」
警方提醒如果懷疑對方使用深偽技術,可以要求他做特定的動作 ,例如用手指在面前晃動 或者移動頭部,看到影像不自然就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