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天下|藝術展重現懷舊商館盛況 外銷「來路貨」促文化交流
【有線新聞】香港藝術館舉行展覽,重現200多年前廣州商館區外國人購買藝術品的盛況,並展出不少當年的藝術精品。
很多人經商外遊都會購買當地具特色的商品留念,這些完全仿照歐美流行款式製造,而造工可媲美西方的銀器,還有這些用西式畫框裝裱的肖像畫和港口船舶風景畫,都是18至19世紀在廣州做生意的外國人經常買回國的紀念品。
除了銀器及外銷畫外,瓷器亦深受外國人的歡迎。香港藝術館館長(中國文物)莫潤棣:「就好像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組茶具,它上面有一些紋章其實是按照客人的要求,由廣州的工匠畫上及裝飾上。這些客製化的瓷器,除了一些紋章外亦會有家族的名字寫上去。」
有喝茶用的茶具,當然要有貯存茶葉的茶箱,茶箱的設計精緻花巧但實用性高。莫潤棣:「茶葉是中國最大的出口貿易產品。茶葉當時在外國賣得很貴,因為對他們來說是『來路貨』,他們很珍惜,很重視去保存茶葉。這裏我們見到一些很精美的箱,很像手飾箱。它是漆盒,表面以金色和黑色做裝飾,裏面最特別是錫罐。這些錫罐有兩個蓋,一個內蓋、一個外蓋,令茶葉保存得更加封密,不會漏氣及不會變軟。家中擁有一個黑漆描金的茶箱,對外國女士而言可能是身分的象徵,但擁有一把廣作摺扇,才能突顯她們的品味修養。」
莫潤棣話當年清政府的對外通商政策,造就了這些外銷藝術品的出現,不但促成中西文化交流,更見證了中國外銷藝術的全盛時期。
莫潤棣: 「當時經廣州出口到歐美市場的外銷藝術品,形形色色有很多,但它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中西共融的藝術特色。其實這個展覽反映了18至19世紀,中外貿易在當時已經很繁盛。正如好像現在般,中國和外國都有很頻密的生意來往。以前我們的生意,大家都做得很輕鬆、很開心,各方面是互惠互利的。我們希望大家看過這個展覽後,同樣希望我們日後的日子,我們的中外貿易路路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