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0日
貿易戰|國家電影局:將適度減少美國電影進口
【有線新聞】國家電影局宣布將適度減少美國電影進口數量。 國家電影局發言人表示美國政府對中國濫施關稅的錯誤行徑,勢必會令內地觀眾對美國影片好感度進一步降低,當局將遵循市場規律、尊重觀眾選擇,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數量。發言人強調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始終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將引進世界更多國家優秀影片,滿足市場需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0日
貿易戰|廠商會促把握寬限期出貨、減依賴美國市場 貿發局冀港商接觸全球買家
【有線新聞】美國暫緩多國對等關稅,中華廠商會建議港商把握90天寬限期盡快出貨,同時加快開拓東盟市場,降低依賴美國市場。貿發局就期望港商能透過展覽,接觸世界各地的企業。 美國大幅加徵對華關稅,同時把部分國家關稅暫緩90天,中華廠商會建議港商把握這3個月盡快出貨,並與入口商溝通關稅條款。中華廠商會會長盧金榮︰「他放寬90天,變了貨物又可以進口美國,期間大家都要留意風險,因為政策變來變去,談判之間可能會加關稅,所以大家在合約上,特別出口時,向入口商要寫明究竟關稅應該如何處理。」 關稅戰之下,盧金榮相信全球供應鏈將會重塑,長遠香港應該利用作為國際貿易中心和免稅港的優勢,開拓東盟市場。盧金榮︰「全球區域供應鏈會重組,香港在自由貿易方面,我們可能有一個契機,做一個角色,中東方面好着重產業多元化,除了本身的石油、天然資源方面,都希望有些產業過去,他們有資金很希望跟香港企業合作。」廠商會下月會組織中東考察團到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卡塔爾等地,發掘更多清真市場的機遇。 貿易發展局副總裁張淑芬就認為即使企業留在香港,都要把握機會接觸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買家。貿易發展局副總裁張淑芬︰「現在要更加積極引進來、走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0日
商務部:絕不接受美方的極限施壓和霸凌行徑 將採取有力措施捍衛自身正當權益
【有線新聞】美國政府再度升級對華關稅。在北京,商務部重申絕不接受美方的極限施壓和霸凌行徑,強調會採取有力措施捍衛自身正當權益。 美國政府再度升級對華關稅,商務部發言人何咏前在新聞發布會上未有正面回應會否第三度反制,但強調必將採取有力措施捍衛正當權益。何咏前:「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將奉陪到底。我們絕不接受美方的極限施壓和霸凌行徑,必將採取堅決有力措施捍衛自身正當權益。」 何咏前重申中美對話的大門敞開,但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以平等的方式進行。她又提到會幫助出口遇阻的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強調中國外貿有信心、有底氣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何咏前:「商務部已組織有關商協會、大型商超和流通企業座談,研究更好發揮各自優勢,幫助外貿企業擴寬內銷渠道。」 被問到美國商品通過自貿試驗區進入中國,會否受加徵關稅影響時,何咏前強調自貿試驗區內有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現行保稅政策維持不變,但當商品離開特殊監管區域、進入國內市場內銷時,需補繳相應稅款。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0日
貿易戰|斥美方單邊主義、滿口歪理 李家超:破壞全球自由貿易體系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為活動致辭時指,美國加徵關稅破壞全球貿易體系。 李家超:「最近美國單方面宣佈所謂對等關稅,破壞全球共同建立的自由貿易體系規則,單邊主義、滿口歪理霸凌,這些霸凌不但違背經濟規律,更嚴重踐踏和侮辱多邊貿易體系。」李家超說,中國堅持以世界貿易為核心,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世界龐大消費市場,堅持穩中求進,以及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生產力,有助推動全球貿易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0日
智安投:關稅引發通脹 料美國聯儲局短期內難以減息
【有線新聞】有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指美國經濟不穩,但關稅引發通脹,估計聯儲局短期內難以減息。 智安投董事長李真:「高關稅和物價上漲的環境中,很難令美國聯儲局減息,因為通脹變得更頑固,亦有可能再上升。就業市場增長速度非常緩慢,失業率沒那麼高,但關稅及製造業不穩等仍會導致裁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0日
貿易戰|突暫緩「對等關稅」 美媒:財政部警告國債遭大規模拋售 有官員公布後始得悉
【有線新聞】美國傳媒報道,財政部警告國債遭大規模拋售,是說服特朗普延後實施對等關稅措施的主因,有部分華府官員更在措施公布後才得悉。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全球的關稅戰在開打的第一日就大幅縮減規模,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引述知情人士,財政部對債券市場前景的憂慮是特朗普「轉軚」主因。財長貝森特向特朗普通報,有白宮經濟官員擔憂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會影響之後的國債拍賣,多名商界主要盟友不斷致電白宮高級顧問關注債市前景。 美國國債一向被視為金融市場可靠的「避風港」,投資者在地緣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時期,一般會轉買相對安全的債券避險,但美債被拋售令債價下跌,並令美債日後在市場吸引力相對下降,以舉債支援財政的方式更趨艱難。消息指白宮幕僚長懷爾斯說服特朗普時發揮關鍵作用,指市場急挫將令他失去大量政治資本。 特朗普突然改變政策,正在國會出席聽證會的貿易代表格里爾似乎在最後一刻才得悉。美國內華達州民主黨眾議員霍斯福德:「若你在這裏時已知道關稅措施將煞停,為何你沒在開場發言提出?為何沒在證詞提到這一點?(格里爾:我不會透露我與總統的對話內容。)看來你的上司在背後阻撓你,暫停收關稅和向美國人民徵稅完全沒有策略,你三秒鐘前才得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0日
貿易戰|小額包裹加關稅 居美港人料生活受影響 將於當地找替代品、暫不囤貨
【有線新聞】寄往美國小包裹下月不再免稅,有居美港人預料生活會受影響,但會持觀望態度,目前不會囤積貨品。有海外升學顧問機構估計對留學生影響有限。 Justine在美國加州居住,間中會光顧香港網購,每次花約100至200元美金。「美國沒有但這裡的主婦很愛買,例如某牌子通粉、湯包或麵類產品,有的話可以食到香港食物,沒有是否不可以?個人而言不是。另一類不是特色類,就是Temu、就是平,因為比Amazon平很多。」 下月由中國及香港寄往美國的小包裹不再免稅,她說屆時要在當地找替代品。「例如剛才說湯包,香港很方便有材料包好,但藥材、原料這裡的中藥舖也有賣。很多人飛美國,必要品靠朋友來時帶貨,我持觀望態度、不會囤貨,看看屆時塵埃落定,影響消費者、轉嫁到身上是甚麼情況,再決定如何應對。」 香港郵政有機會暫停處理寄往美國郵遞服務,有海外升學顧問說家長寄件會少了一個選擇。海外升學顧問機構總監黃俊傑:「家長甚麼也會寄過去,之前有些學生(家長)會寄羽毛球拍或香港獨有的零食為主,部分也有藥物相關。可以用速遞公司,如FedEx、DHL等速遞公司還可以用到,一來郵政局畢竟較便宜,速遞公司普遍要快會較昂貴。」 不少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0日
貿易戰|突暫緩「對等關稅」 特朗普稱因市場波動:政策要有彈性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新關稅措施實施不足一日就有轉變,大部分進口貨物一律只徵收10%關稅,但就報復中國的反制,將新的對華關稅加至125%。特朗普說留意到近日市場波動以及民眾的不安,認為政策要有彈性。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在「解放日」公布的一系列新關稅措施生效不足24小時,他就在社交平台宣布,對主動與美國談判、同時沒採取報復行動,即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一律只徵收10%關稅,較高稅率的對等關稅暫緩實施90日。 特朗普曾說新關稅措施不會改變,現時又突然暫緩部分,他在白宮回應記者時解釋是近日的市況令他改變主意。特朗普:「我認為人們有點過度反應了,他們變得興奮,有點興奮又有點驚慌。不像他們,我們有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是其他總統不曾完成的工作。」特朗普說已考慮了幾天,強調政策需要彈性。 他又說將新的對華關稅加至125%是要回應中方的反制,相信稅率不會再上升,「沒報復的人獲暫緩90日,因我說過,如果他們報復,我們就會雙倍奉還,這就是我對中國的做法,因為他們有報復。」特朗普認為國家主席習近平是聰明人,相信兩國最終能夠達成貿易協議。 歐盟較早前表決通過,對美國約210億歐元貨品加徵最多25%關稅,但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0日
深圳電商協會:關稅對行業造成嚴重打擊
【有線新聞】深圳市跨境電商協會說,隨著美國對中國商品大幅加徵關稅,將令中國電商難以在美國市場生存。 深圳市跨境電商協會會長王馨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美國所謂的「對等關稅」對行業造成史無前例的打擊,嚴重影響中小企業,會迅速推高中國的失業率。協會旗下有超過3,000名會員在亞馬遜電商平台做生意,他們部分準備加價,部分打算撤出美國市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0日
貿易戰|小額包裹關稅加至90% DHL:續收包裹 FedEx:可先代付關稅
【有線新聞】美國宣布下月2日起,由中國及香港寄往美國的小額包裹將徵收90%關稅,特區政府表示強烈不滿,稍後會公布暫停處理寄件往美國郵遞服務的安排。速遞公司表示仍會接受包裹,並可先代付關稅,但要收手續費。 在中環郵政總局,早上未有張貼會暫停處理寄件往美國郵遞的通告。特區政府批評美國取消香港寄往美國物品的小額免稅安排,對市民造成混亂及不便,重申香港郵政絕不會代收關稅,暫時仍維持寄件往美國的服務,稍後會公布暫停服務的安排。 我們致電多間速遞公司查詢寄小型包裹到美國的安排,全部都指關稅生效後會繼續接收。DHL客戶服務:「暫時現在未收到資訊說5月2日後不接受寄件。一般是收件方付款,到時候這件貨到美國海關,他們需要報稅,報相關稅項後,他們會向收件方收取相關款項。」 由寄件人支付稅項又可不可以?聯邦快遞(FedEx)客戶服務:「我們一向有代墊手續費,先幫客人支付稅金,除了付稅金,會向客人收取代墊手續費,大約是稅金的2%。」 速遞公司又提醒,如果關稅在貨運期間有變,會按照貨件到達美國關口時為準,亦要提供明確單據申報貨品價值。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0日
內地CPI連跌兩個月 經濟師:關稅戰或令商品回流內銷不利物價
【有線新聞】內地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連跌兩個月,上月表現略低過市場預期。有經濟師認為關稅戰將令出口商品回歸內銷,不利內地物價回升。 農曆新年影響減退,但內地物價仍未走出通縮,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連跌兩個月。上月按年跌0.1%,跌幅較2月收窄0.6個百分點,但低於預期的無升跌,按月跌幅則擴大至0.4%,食品價格按年跌1.4%,其中豬肉價格升6.7%,鮮菜價格則跌6.8%。國統局表示若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月核心CPI升0.5%。 有經濟師指出內地需求仍然疲弱,關稅戰將令出口商品回歸內銷,不利內地物價回升。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關稅措施推出後,可能令出口需求有所下降,變成一些貨物可能又要反過來在本地銷售的話,可能增加物價下行壓力,我們覺得短期物價可能在按年升幅0%附近上落。」 至於反映上游生產成本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再跌2.5%,跌幅大過市場預期並連跌30個月,按月跌幅亦擴大至0.4%。國統局解釋國際油價回落,導致石油出口產業價格下行,冬季供暖需求陸續結束亦令煤炭需求減少。溫嘉煒預計經濟疲弱,PPI將保持下行趨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0日
貿易戰|工總:美商叫停出貨、中小企或現資金壓力 麥萃才:不應再幻想美國市場
【有線新聞】美國宣布即時加徵中國關稅至125%,有工業界表示,目前不少美商開始叫停出貨,對中小企資金帶來問題;有金融學系教授說港商不應再對出口美國有幻想。 即日起美國對華徵收125%關稅,而美國亦暫緩對超過75個國家徵收對等關稅90日。工業總會主席莊子雄擔心中小企或有資金流轉問題,「現在陸續收到美國客人的要求,現在政策不確定的情況下最好就先不要出貨。如果入口商說我現在向維持著、或取消訂單,但大部分廠家都已經買料、造貨,買材料的資金已經出去,但客人的錢又不能收回來,所以現在特別對於中小企,資金是很緊張的。」莊子雄又說大部分港商已經重點發展內地市場,估計只有大約四成港商從事出口生意。 有金融學系教授認為港商不應再對出口美國有幻想,或須轉戰出口半製成品到其他地區。麥萃才:「美國始終是全球最大消費國,對於入口的貨品,若短期不能國內取代的話,都是需要進口的,只是向哪些地區進口,而哪些地區進口則視乎貨品的價格、關稅的高低。所以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不是將成品輸出,但原材料、中間的零部件或是一些半製成品都有一定需求,只是這個需求變了其他國家的需求,而間接輸入美國。」他又表示若港商集中出口到東盟地區,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