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
- Digital Tech
- 2022年08月11日
一線搜查|天花滲水19年竟因樓上冇人住 戶主女兒飽受情緒困擾:無人理我哋!
樓上單位滲水,樓下住戶受罪,當然希望樓上業主盡快處理,但如果樓上單位空置,又可以點做呢?免費電視77台節目《一線搜查》報道,有住戶天花滲水至今19年,但一直無法接觸到樓上單位業主,問題拖延至今仍未解決,業主女兒困擾得服藥方能入睡。有資深驗樓師形容,受影響單位天花嚴重損毀,「樓板就塌落嚟」。 曾有大如洗臉盆石屎剝落 「冇人明白我呢種感受,只係覺得你亂諗,你諗到自己黐線,咁我可以點樣做?」業主女兒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情緒激動,她表示,滲水情況早於2003年已開始,後來越來嚴重,到2017年時,浴室天花更曾有一塊大如臉盆的大石屎剝落。天花剝落情況,由浴室漸漸伸延至對出走廊,再到業主女兒房間,她說:「晚晚受住啲好驚情緒瞓覺,而你係瞓唔到覺,因為你唔知幾時(石屎)再跌落嚟。」 驗樓師:損毀嚴重 資深驗樓師賴達明檢查過該單位天花,他表示:「天花樓板損毀相當嚴重,包括有大量石屎剝落,鋼筋外露,都有嚴重生鏽情況,典型長期滲水現象所導致結果。」他又指部份鋼筋嚴重生鏽,甚至已斷裂,「如果鋼筋斷咗,成個樓板就塌落嚟」。由於該單位所在的大廈是單幢式樓宇,一梯一伙,又沒有與其他大樓相連,加上檢查外牆後,牆身和
- Digital Tech
- 2022年08月10日
一線搜查|電動單車違法通街走!時速可達70公里 外賣員:10個有9個都係電動
近年外賣送餐服務興起,馬路、行人路上都多了單車出沒,當中不少更是電動單車,往往高速地左穿右插。免費電視77台節目《一線搜查》訪問外賣車手指,電動單車時速可高達70公里或以上。有律師就表示,電動單車駕駛者最少觸犯了4條法例,一旦遇上意外得不償失。 電動單車屢禁不止 警方港島總區交通執行及管制組人員7月13日至8月4日期間,曾於區內打擊非法駕駛電動可移動工具,行動共拘捕6人,當中3人被捕時懷疑正以電動單車送外賣,行動中同時扣查了6部電動單車。儘管當局早已多次表明,「電動可移動工具」在馬路上行走違法,但市面上依然見到不少電動單車穿梭,當中大部份都正在送外賣。 時速可達70公里 有不願上鏡的外賣員表示,電動單車時速可以高達70公里,而且「一撳掣即行」,充電一、兩小時,便可以用足一日,非常方便,成本每部只是介乎千多至二千多元,又說:「10個有9個都係電動。」《一線搜查》於尖沙咀拍攝期間,便目擊多部電動單車於馬路上行走,有市民形容電動單車會帶來「危機感」,認為政府應該發牌規範。 律師指觸犯4條法例 大律師陸偉雄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表示,電動單車暫時未有牌照規管,因此在馬路上駕駛電動單車等電動可移
- Digital Tech
- 2022年08月09日
一線搜查|葵涌公園預計2024啟用 全港最大公園為何荒廢30年?
好多香港人都未必知道,全港最大公園不是大埔海濱公園(約22公頃),也不是港島維多利亞公園(約19公頃),而是佔地27公頃的葵涌公園。免費電視77台節目《一線搜查》報道,葵涌公園正進行第一期工程,2024年就會有一個寵物共享公園可供使用,對街坊來說是喜訊,為何有團體卻感到擔心?原本葵涌公園應於1992年開放使用,為何會荒廢至今近30年?即睇下文。 前身為醉酒灣堆填區 由於荒廢了數十年,加上被大樹和鐵絲網分隔,《一線搜查》採訪隊去到葵涌公園附近訪問街坊,大部份人都誤以為「中葵涌公園」即是葵涌公園,完全不知道附近有一個大面積公園被荒廢。其實,葵涌公園前身是醉酒灣堆填區,至1979年堆填區關閉,當時已計劃改建成葵涌公園。 1992年因沼氣荒廢 葵涌公園原計劃1992年落成啟用,然而由於發現有沼氣問題而剎停。至2000年時,環保署完成清除沼氣工程,將公園交回康文署。拖到2003年,當年的民政事務局指,公園原有設施已殘舊需要修復,但又由於資源緊絀而擱置。再拖到2008年,政府打算動用區議會小型工程計劃撥款去重啟葵涌公園,但區議會認為應由政府撥款,因此又告吹。 2017年《施政報告》提及現曙光 來到
- Digital Tech
- 2022年08月08日
一線搜查|新界祖堂地突被建堆肥設施 接規劃署清拆信 才驚悉被佔用
政府計劃發展「北部都會區」,令新界「祖堂地」再受關注。免費電視77台節目《一線搜查》報道,負責管理一幅新界「祖堂地」的一位「準司理」,最近收到規劃署的清拆指令,才知悉該幅土地「被建」堆肥設施,即睇事件經過。 接規劃署信才知被佔用土地 林德興祖準司理林文浩向《一線搜查》表示,早前收到規劃署信件,指其祖堂地上有違例建築,要求立刻還原,如不盡快處理,首次定罪可罰款50萬元,另再加每日罰款5萬元。林文浩因此才到該幅土地查看,發現多了3座大型堆肥設施及2座小玻璃屋溫室。為何被佔地動工卻毫不知情?林文浩解釋:「我哋本身唔係住喺入面,問題就喺呢度,我哋唔會吓吓盯住入面情況。」 其中一位準司理租出土地 林文浩接觸該堆肥設施負責公司,得知該公司原來是與其中一位準司理簽定租約,他說:「我哋有三位準司理,嗰位準司理就同佢(堆肥設施公司)私底下簽咗份協議……我哋係準司理,其實未擔正架喎……我哋冇呢個權利喎 (處理租務)。」至於該堆肥設施的負責人林東亮則回應《一線搜查》採訪隊,「佢哋內部問題唔關我事,你叫佢哋司理同你一齊嚟同我對質。」 不過,就在採訪隊跟進期間,該堆肥設施已進行還原工程。
- Digital Tech
- 2022年08月05日
一線搜查|深水埗建材店長霸馬路擺貨 街坊呻投訴無門:警署話冇人手
深水埗基隆街一帶,有少店舖都長期霸佔路面,其中一間建材店最離譜,有街坊向免費電視77台節目《一線搜查》表示,該店霸佔路面已有10年以上,而且霸佔面積越來越大,約30米長,但警方懶理,街坊投訴無門。 街坊:奈佢唔何 投訴人陳先生向《一線搜查》表示,搬到該區三年來,該店一直霸佔路面,有街坊跟他說情況已持續10年或以上,「佢好熟呢個法例嘅,佢唔會擺喺行人路,佢擺馬路,因為行人路係食環管轄,佢擺馬路,警察唔做嘢」。陳先生慨嘆:「奈佢唔何。」 警署話冇人手 該間建材店霸佔路面長約30米,陳先生說:「係用嚟擺佢啲磚、砂石、紅毛泥(水泥),夜晚照擺喺度通宵過夜,因為啲嘢唔值錢,所以基本上佢唔會驚有人攞。」店舖方便自己,卻苦了街坊,不少街坊都指此舉阻街,但卻不見大人執法。陳先生表示:「我打落去旺角警署投訴,佢話我哋冇咁多人手去做,而且沒有即時影響交通,所以佢哋唔會去處理。」事實上,2016年起,食環署及警方都可以向阻街店舖發出1,500元定額罰款通知書。 店舖阻街可罰1,500元 陳先生表示, 曾經試過晚上有警鐘誤鳴,但因該店貨物阻塞,令前來的消防車要停在隔離街。他又指,現時該處有一段路面進行工程,加
- Digital Tech
- 2022年08月04日
一線搜查|荃灣海濱臭足20年未解決 居民:係公廁屎水味 馬鞍山成臭味新災區?
荃灣海濱臭味困擾居民已經超過20年,但問題至今未解決,免費電視77台節目《一線搜查》訪問居民,有人表示:「我諗成個荃灣人都知,都係一啲好難聞嘅氣味,所以有啲都搬走咗啦!」究竟臭味從何而來?另外,最近馬鞍山居民都表示聞到陣陣臭味,源頭又是甚麼? 荃灣街坊:「係屎水味」 《一線搜查》採訪隊訪問了多位荃灣街坊,有人形容「行過已經聞到一陣臭味」。家住高層露台單位的Ison形容:「嗰個惡臭味就係啲屎水味,真係一啲好似你去咗啲公廁,有人冇沖廁嗰陣屎水味。」Ison的單位對住海傍兩個渠口,他表示經常會有泥黃色液體流出,近期嚴重到污染大片海域。為了化解臭味,他會開風扇和空氣清新機,如仍未無法解決,但關窗開冷氣。 惡臭全因駁錯渠 荃灣海濱惡臭超過20年,臭味主因是駁錯渠,令污水流出海傍。黃先生住在荃灣海濱花園33年,現時是「荃灣沿海屋苑法團/業委會聯會副主席」,一直有跟進臭味問題。他指海傍不時流出污水,「有時候五顏六色,試過有啲影過一大片黑色」。環保署於屋苑天台設置鏡頭監測海面污水狀況,但黃先生說:「影就影咗排污,但冇即時做嘢。」 環保署:最快2023年改善 事實上,申訴專員公署前年曾點名批評環保署與屋
- Digital Tech
- 2022年08月03日
一線搜查|直擊北角大膽阿伯爬出16樓簷篷放雜物 街坊:跌落嚟危害途人
免費電視77台節目《一線搜查》最近收到北角一位街坊報料,指對面樓的一個住宅單位,有一位阿伯經常爬出窗外,把大型雜物搬到無遮無掩的露天簷篷,不單擔心阿伯安危,更擔心雜物飛墮地面釀成悲劇。《一線搜查》採訪隊上門向伯伯求證,結果令人意外。 住16樓無安全措施下爬出窗 北角春秧街既有街市又有露天市集,是街坊購物、買餸集中地,人流暢旺,如果有人高空擲物,隨時造成人命傷亡。街坊黃太正因為有此擔心,主動向《一線搜查》報料,據她表示,對面住16樓高的伯伯,早於1至2兩年前起,便不時將大型雜物放置到單位外的露天簷篷,「覺得佢好危險,佢又冇做任何安全措施就咁爬出嚟,好容易會跌落街……下低街市咁多人來來往往」。 自爆天台有僭建屋 《一線搜查》採訪隊到該位大膽阿伯單位採訪,發現上址原來是佛堂。主持梁皓恩問伯伯為何要將雜物放到簷篷外,伯伯則帶採訪隊到天台,原來他還在天台搭建一間簡陋天台屋,內裡放置了大量佛堂用品,如化寶爐、衣紙包、膠櫈、風扇和各式各樣家居雜物。伯伯誤會了採訪隊是為天台屋而來,初時解釋是因為佛堂漏水,要進行工程,才把雜物搬到天台,後來又說因為佛堂地方太少。 伯伯承諾盡快清理 採訪隊陪同伯伯再次回到
- Digital Tech
- 2022年08月02日
一線搜查|直擊深水埗天台屋頂超酷熱!住戶一個原因不敢開窗、不去避暑中心
7月連日天氣酷熱,打破了天文台多項紀錄,包括單月錄得共25天「熱夜」(即全日最低氣溫高於28度)。極端天氣下,家住舊樓天台屋的低收入戶就更艱苦。免費電視77台節目《一線搜查》採訪隊到深水埗多幢舊樓天台量度溫度,結果溫度高得令人難以置信,有天台屋劏房戶表示,今年明顯較以往熱得多,但都不敢開窗和去避暑中心。 有天台溫度達72.4度 全港約有逾22萬人租住籠屋、板間房和劏房,當中部份人正是在住在天台屋。早前有團體表示,天台屋室內溫度最高可達到攝氏41度。《一線搜查》採訪早前便到深水埗多幢舊樓的天台,用測溫器量度天台表面溫度,結果發現有舊樓天台竟高達72.4度! 石屎吸熱住戶辛苦 世界綠色組織創辦人兼行政總裁余遠騁博士表示,曾做過鐵皮屋或舊樓屋頂溫度調查,「嗰陣時都係講緊最多40、50度」,知道採訪隊測得逾70度高溫,他也不禁搖頭嘆息。余遠騁解釋,天台受到烈日暴曬,石屎建築會一直吸熱,到晚上將熱力釋出,令住戶由早到晚都要承受高溫之苦。 天台劏房戶:今年特別熱 「前幾年(夏天)我一日都係沖一次涼,依家沖兩三次涼。」住在深水埗劏房18年、73歲秦先生表示,今年明顯較以往炎熱,除了多沖涼,睡覺習慣也
- Digital Tech
- 2022年07月28日
一線搜查|寶琳茵怡花園有「屎水狂徒」 專挑外賣電單車下手 車手:至少7、8單
免費電視77台《一線搜查》報道,位於將軍澳寶琳港鐵站附近的茵怡花園,最近有「屎水狂徒」出沒,專針對外賣電單車「淋屎水」,有車手透露近期已發生至少7、8宗同類事件。採訪隊在現場拍攝期間,便遇到一位車手中招報警求助,即睇下文! 屎水狂徒動機不明 採訪隊在茵怡花園訪問了多位車手,他們都異口同聲表示,知道最近該處有人專向外賣電單車淋屎水,有車手表示:「我身邊就有5、6個(中招),有人選擇唔報警走咗,有人就報警,依家都唔知點搞。」有車手懷疑狂徒「睇唔到過眼」電單車「停得耐」,但亦有車手持反對意見:「應該唔會,你見都唔算好多車……同埋我哋唔係長期擺,我哋擺幾分鐘之嘛,同埋都係居民要(外賣),我哋先嚟啫。」 懷疑從高處出手 《一線搜查》採訪隊在茵怡花園現場了解,發現有多處地方仍有糞水痕跡,似乎未被徹底清潔。而狂徒落手的位置估計是行人天橋,從高掉下「屎水彈」,該處附近正是茵怡花園管理處。 中招車手:驚咗去嗰度 有不願上鏡的中招車手表示,曾向茵怡花園管理處職員和保安投訴事件,但對方表示「睇唔到,亦唔知道」。他又稱,現時「個個都驚佢嗰度,盡量唔揸電單車送去嗰邊」。 租客破壞王 除了寶琳茵怡花園有「屎水狂徒
- Digital Tech
- 2022年07月27日
宋熙年孖老公陳智燊做KOL 因撈唔掂轉行?Sarah自爆最想做1件事丨專訪
宋熙年(Sarah)2009年約滿離巢無綫TVB後,與老公陳智燊(Jason)開始經營YouTube頻道《SARAH & JASON》,兩人不時上載煮食、名錶、汽車及美容護膚等片段,至今已有逾16萬粉絲,大受觀眾歡迎,更有傳兩人拍住上做KOL,月入高達60萬。Sarah接受《有線娛樂》訪問,分享做KOL原因,更大爆入行以來,一直有一件事想做,可惜未有機會。 誤打誤撞成為KOL 本來為主持及司儀的Sarah,從電視螢幕,走到網上平台轉型做KOL,開設YouTube頻道,跟大家分享一家三口的生活趣事,到底為何會萌生這個念頭?Sarah憶述:「早幾年YouTube邀請我主持他們一個頒獎禮,當時聽了很多YouTube高層的分享,他們指,將來看電視或娛樂的模式會有很大轉變,以後電視機只會是一個播放的電器。這番話令我想起,原來做電視一段時間,自己與外界的媒體很脫節。」 於是Sarah回家後與Jason分享,「有些香港人會看我們的電視節目或劇集,的確很「入屋」,但年輕一代卻未必會看,他們可能是看新的製作,不如我們都試一試,了解一下如何做。」結果兩人便拿著一部相機,拍一些日常生活的瑣碎片段,逐
- Digital Tech
- 2022年07月27日
一線搜查|坑口商場熟食街變老鼠樂園?食店:唔只係我哋舖頭嘅問題
免費電視77台《一線搜查》報道,位於將軍澳坑口站附近的一個商場熟食街,有食店被拍到有多隻老鼠同時出沒,拍片市民指已非首次在該處目擊老鼠「搵食」,食店職員則說,不只是該店才有鼠患,即睇下文! 拍片市民:佢哋又上又落搵食 這個「老鼠樂園」位於將軍澳坑口站附近一個商場內的熟食街,有通道連接旁邊一個街市。拍片居民表示:「我係放工經過見到有老鼠走出嚟,冇晒毛咁樣,我咪好奇企喺度睇下佢,點知佢見到又唔走喎,我咪用相機影張相。」拍片居民續稱,多隻老鼠在熟食店的桌面、飯煲和垃圾桶間穿梭,似乎在覓食。她又表示,因為其中一隻老鼠「甩晒毛」,所以今次才好奇停下拍攝,「平時我見到佢又行我又行,人有人行,老鼠有老鼠行咪算數囉」。 老鼠熟食店、街市兩邊走? 拍片居民懷疑鼠患與熟食街旁邊街市有關,形容老鼠可能「兩邊走」。《一線搜查》採訪隊到現場實地視察,發現熟食街與街市一條通道相連,而後面便是垃圾收集站,衛生情況成疑。有街坊看過片段後都表示「好驚」、「好恐怖」,有街坊更表示曾經見過老鼠出沒。 有食店放置老鼠籠 《一線搜查》採訪隊發現街市垃圾桶數量不多,地上有食物殘渣和垃圾,不過街市內未見有任何防範蛇蟲鼠蟻措施,反而
- Digital Tech
- 2022年07月26日
一線搜查|粉嶺皇后山邨、山麗苑如孤島 3萬「開荒」居民出入困難:呢度只係用嚟住
粉嶺最新公屋屋邨皇后山邨及居屋屋苑山麗苑最近陸續入伙,兩個屋苑各有7座,即合共14座,容納約3萬居民。然而,不少居民都表示「出入困難」,交通非常不便利,形容小社區有如「孤島」。《一線搜查》到該區訪問了街坊和區議員,了解實際情況,即睇下文! 上水買餸、元朗讀書搭車難 有居於皇后山邨社區的居民向《一線搜查》採訪隊表示:「我哋買餸都要去上水,呢度始終街市(售賣貨品)未夠齊。」雖然社區內有街市和商場,但由於貨品種類不齊全,有居民表示消費均在區外。另有家長表示,小朋友在元朗讀書,早上要先搭車出粉嶺市中心,再搭車往上水,再轉車入元朗,非常不便。 消費及交通配套不足 居民9點前要回家 「如果Shopping嘅話就一定唔會留喺呢度囉,呢度淨係住,因為呢度冇乜商場可以俾你行街,最近嘅話要去到聯和墟先有戲院。」有女性居民(上圖)表示,由於商場選擇少,又沒有娛樂設施,所以都會選擇到區外消閒購物,但由於交通不便,因此入住該區以來,都是晚上9時前回家,認為應增設通宵巴士線。 行去粉嶺港鐵站39分鐘 據Google Map手機程式的路線規劃建議,如果要由皇后山邨步行到粉嶺港鐵站,約需39分鐘,因此居民出入基本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