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7日
一線搜查|日本人真係要鋸斷拖把? 居日港人親解當地掉拉圾方法
垃圾徵費8月實施,不少市民對執行細節仍不太清楚。有居日港人表示,日本垃圾徵費更複雜,初到日本時,花不少時間去學習掉垃圾。她又指出,日本棄置地拖棍,真的要鋸開當一般垃圾丟棄。 本港即將實施垃圾徵費,8月起扔垃圾便要付費買指定膠袋。膠袋分為9種不同大細、不同價錢,而大型垃圾或傢私要用11元指定標籤。相對香港,日本垃圾徵費較繁複,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處理規定,甚至有手冊寫明不同資源、垃圾應該如何分類及回收;在日本扔大型垃圾要收費,但收多少錢,就要打電話去政府部門問,問完再去買標貼,然後貼了才可以等人來收。 居日港人:初期花很多時間學習扔垃圾 在日本居住了9年,現時在堺市居住的港人愛織表示,剛到日本時,花了很多時間學習扔垃圾。「我們搬進來這區居住的時候,市役所會給我們垃圾回收時間表,我們便貼在雪櫃看,譬如生活垃圾,即是一般垃圾、可燃垃圾,一個星期會回收兩次。明天是星期二,清潔工人會一早6時半來收垃圾。」 早前環保署助理署長胡勁欣回應如何處理地拖棍時,建議市民可將地拖棍鋸開,成為本港一時熱話,原來日本人真是會這樣做。愛織說:「這些除塵掃我們要如何處理呢?是真的要鋸開!一般來說鋸開30CM以下,可以當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6日
一線搜查|產品過度包裝市民埋單硬食? 環團:應推動生產商源頭減廢
剛過的農曆新年及情人節,相關的禮物和產品包裝都特別精美。不過精美包裝背後,又製造多少垃圾呢? 在農曆新年期間,有不少賀年禮盒推出,很多也至少有三層包裝。以這盒中國柑桔為例,一磅盛惠88元,一盒有40粒,粒粒獨立包裝,即有40個獨立小膠袋。這類包裝不只浪費,還令整件產品的體積增加,將來垃圾徵費實施,要丟棄這些過度包裝的垃圾,便由市民承擔。 市民何小姐:「其實我也不贊成過度包裝,垃圾徵費實施之後,會盡量買沒有包裝的。即是自己少些垃圾,不會製造那麼多垃圾。」不過,亦有市民認為「無得揀」,有時被迫購買過度包裝的產品,「我作為消費者,其實相對來說是被動。你要吃水果,例如吃士多啤梨,也沒辦法,你要買有包裝的士多啤梨。」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表示,現時市民外出購物,要選購無包裝產品受到限制:「現在買一個蘋果原來也不容易,即是可能有個膠膜,有些甚至有膠兜、保鮮膜包住,但其實我們要的就是一個蘋果,很多時商家就是捆綁式消費,過度包裝,令某程度上消費者有壓力。」 「綠色和平認為,一開始商家去賣產品的時候,應該要用最簡約的包裝。最好就是沒有包裝的產品,又或者一些可重用包裝的產品,這樣才能直接源頭減廢。」譚穎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3日
一線搜查|馬鞍山村路公家地變私人停車場 自劃黃線插鐵柱霸位
有觀眾向《一線搜查》報料,懷疑有人私自霸佔公眾地方,自製私人停車場。 該「私人停車場」位於馬鞍山村路的一個避車處,該處亦是一個專線小巴站。現場所見,路邊用參差不齊的黃線畫泊位,可供多輛車停泊;而「車位」更放置水馬,寫上車牌號碼。有車位更插上鐵柱,用密碼鎖鎖上,相信為阻止其他人使用車位。 有附近村民表示,該位置一直都有泊車,聲稱「不是霸的,全部都是村民(使用)的」。在記者追問下,他承認這些「車位」所佔用的土地,並不屬於村民,但認為「這些不會阻礙別人」,「村民點會投訴呢?我們在這裡住了幾十年」,對於私自畫上黃線,該受訪村民認為只為方便泊車。 《一線搜查》HOY TV77台 播出日期:逢星期一至五 播出時間:20:00-20:30 78台 22:30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2日
一線搜查|尖沙咀停車場煤氣管嚴重生銹 市民零距離吞雲吐霧「好牙煙」
尖沙咀一個半露天停車場,外露的煤氣喉管生銹情況嚴重,有使用停車場的市民擔心構成安全隱患。管理公司強調喉管安全,但將安排更換工程。 「我常常都會去那個停車場,一開始沒有留意,去年我才開始留意到,因為(生銹)實在太難看,亦不知道那是甚麼喉管。」報料人陳先生向《一線搜查》表示,直至有次去車尾箱取東西時走近生銹喉管,才發現是煤氣喉。 「看電視都知道,有易燃氣體,前面的車輛引擎又啟動著,這樣會不會引起火災?會不會爆炸呢?」正因為太擔心,陳先生將這些相片分享給做工程的朋友看,亦發電郵給停車場管理公司,希望作出跟進。 可能由於收到陳先生的投訴電郵,記者到現場視察時,發現管理公司已用白色膠布包裹著喉管,將生銹的部分遮蓋,不過仍然可見到有些地方有大片銹跡。更加危險的是,煤氣管附近有不少煙頭,亦有人在吸煙,不少在此處泊車的市民都無為意有關問題。 雖然已用白色膠布「遮醜」,但是否代表安全?參考機電工程署網頁資料,從外表來看,停車場的煤氣管生銹程度,似乎已經到達第3級,屬於嚴重生銹,建議盡快更換。 資深驗樓師賴達明認為,喉管風險相當高,建議盡快進行檢查,「如果見到這種情況,應該盡快處理,特別是因為管道本身是鑄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一線搜查|花11萬植牙幾個月後全甩脫 一棚爛牙不斷「執手尾」 困擾十年求助無門
正所謂「牙痛慘過大病」!但即使找醫生治療,亦未必可脫離痛苦。有市民找牙醫植6隻牙,但幾個月後「甩的甩、斷的斷」,事主不斷找涉事的牙醫跟進,但未能解決問題,亦無其他牙醫肯接手處理。由於涉事牙醫未能提供相關醫療報告,令事主投訴無門。 今年74歲的投訴人阿黃向《一線搜查》表示,被牙齒問題煩擾了十年。他花了約11萬元,一共植了6隻牙,本以為可一了百了,怎料幾個月後,上面的門牙「甩的甩、斷的斷」。 「我整完之後,就大約幾個月之後,螺絲就斷了。」由於負責的唐姓牙醫在港九幾間診所應診,阿黃為了幾隻牙,要四處奔波。「安排了我去中環,又為我再種一支螺絲上去,又再為我黐假牙上去。隔了一段時間,又再甩出來,又要去九龍灣的診所整。然後隔一段時間,又甩出來,又轉去尖沙咀的診所。在尖沙咀診所,又再黐假牙上去……接著做到最後呢,螺絲甩出來,離開了我的牙床,甩了出來。」 阿黃上顎原本植了四隻牙,已經全部甩掉。「還有一些螺絲插在牙肉和牙床,尖的螺絲,現在還剩一粒。」阿黃已數不清找這位唐醫生「執手尾」次數,但始終未能解決問題,阿黃曾經去看其他牙醫,但無人肯接手。面對著一棚爛牙,令他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9日
一線搜查|收藏家成立文具銀行 分享精美文具
香港物資豐富,但亦有基層家庭的小朋友,面對學習資源不足的問題。有熱心人幾年前成立文具銀行,將收集到的文具,轉贈有需要的人士。 文具銀行創辦人、收藏家鍾燕齊特別鍾情兒童文學、兒童生活的主題,有關的文具、玩具和課本等,都成為其收藏品。「我鍾情兒童文化,同個人成長有關。因為60年代出生的人,物資缺乏,經常自我創造資源,是我們這個年代的人一種最珍貴的價值。」 鍾燕齊儲存的物品,最初受居住空間限制,需要精挑細選,但自他工作後,便自我「創造條件」,收藏量大增。「後來我成為寧濫莫缺,就算一張爛紙、一個角,只要見到某個年代有關,我都收藏。」但他表示,政府即將實施垃圾徵費,收集標準亦改為集中1997年前的物品。 多年來收集舊物,鍾燕齊留意到不少簇新的文具被棄置,相當浪費。「過去尋找舊物時,店鋪老闆會有一大堆賣不出的文具,我就用售價一二折買回來,再捐出去。」後來愈來愈人向鍾燕齊捐贈文具,因此催生成立文具銀行的念頭。「香港有玩具銀行、食物銀行,但有無文具銀行呢?搜尋一下原來沒有,我就立即申請這個名字,在2017年正式啟動文具銀行。」 文具銀行已運作多年,鍾燕齊坦言感到幸運,每日收到的物資,都能夠順暢地轉贈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6日
一線搜查|小學生手機中毒變「殭屍電話」 半夜狂發300條海外短訊 電訊商竟照收費?
網上詐騙短訊盛行,有受害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手機號碼被騙徒騎刧。有觀眾向《一線搜查》投訴,指小學六年級的兒子不知道手機已「中招」,直至收到一張600多元帳單,才發現有晚半夜,有人搖控其兒子電話,在7分鐘內發出300多個海外短訊。 投訴人李先生就讀六年級的兒子,其手機在去年4月15日深夜12時43分開始,在約7分鐘內,一共發出321條海外短訊,收費要642元。換言之,當晚平均每一至兩秒發出一條短訊,而且是發去不同電話號碼,根據號碼分析,可能發到荷蘭及台灣等地。 李先生堅持不交這筆費用:「兒子的手機,在晚上被媽媽收起來。是深夜時間,亦沒有可能每一秒發送一個。」他結果被電訊商入稟小額錢債追討,「到小額錢債時,他們說可以八折支付,但是我不同意。」後來李先生決定報警,亦有向消委會及通訊辨投訴,並且轉台。「我一直強調,如果這些錢是我要付的,不要說是六百元,就算是六千元、六萬元,我也會付,但問題是,短訊的產生很不合情理。」 李先生用了半年時間據理力爭,近日終於收到好消息。「消委會在中間斡旋很多次,兩星期前,電訊商最後向我提出不需要繳費、豁免了。」 今次李先生幸保不失,在業界算是特殊例子。香港資訊科技商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5日
一線搜查|盧覓雪無揸車被罰隧道費? 詐騙短訊停不了 小心手機變病毒發佈站
詐騙短訊層出不窮,令人煩嫌。短訊內容離不開要求核實帳戶,誘騙點擊一些可疑連結,進入假網站套取資料。近期不少人收到偽冒「易通行」的欺詐短訊,資深傳媒工作者盧覓雪亦收過,但她並無有上當。 「我收短訊的時候,笑了出來。第一眼見到內容,指你駕車並未繳交罰款,其實我已經沒有駕車兩年多,我沒有駕車,何來又會使用到這個易通行?」她又表示,有關短訊發訊人假扮「E-TOLL HK」,但少了個「L」。 盧覓雪提醒大家收到這些訊息時,要保持冷靜,想清楚訊息的可靠程度。「所謂冷靜,你不會立即覺得,慘了,我是否犯法呢?我是否身有屎呢?慘了慘了!即是不用太擔心。」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如按下詐騙短訊的連結,有機會被下載木程式,騙徒會利用事主的手機繼續發放訊息,甚至有機會被搖控手機。 近期不少人收到偽冒「易通行」欺詐短訊,運輸署知悉事件,並已經交由警方跟進。運輸署重申,「易通行」不會向車主發出附有超連結的短訊或電郵,亦不會要求市民透過連結的網站進行交易。 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在去年12月28日起,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如果一些機構已經登記及核實身分,有關機構發出的短訊名稱前會有「#」號。 方保僑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4日
一線搜查|義教基層學童英文 新移民學生重拾自信
新移民來港家庭面對不少適應問題,對小朋友而言,學習更是最大的難題。有義教機構透過活學活用模式,協助新來港的基層家庭小朋友學習英文,令他們追上學習進度,重拾自信。 現為小六學生的Leo,七年前由內地來港,因學習環境轉變,成績下跌,一度對自己感到失望。他的媽媽說,試過用手機幫兒子查生字,查到晚上十一、二時,兒子當時哭訴「點解要來香港?在內地中文數學都是100分的,來到好似甚麼也不識」。 提供義教服務的生命互補教育基金行政總裁謝丕慈表示,機構的目標是全面支援基層家庭,他們接觸過不少新移民家庭,有些小朋友來港入讀小學三、四年班,但英文只及本港的小一程度,機構因此鼓勵學生閱讀英文故事書,透過活學活用的模式,提升他們英文能力。現就讀中五的Linda,坦言初來港時連「one, two, three都未識」,經過義教機構的協助,已追回英文程度,她希望日後文憑試英文科可考獲第四級的成績。 《一線搜查》HOY TV77台 播出日期:逢星期一至五 播出時間:20:00-20:30 78台 22:30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9日
一線搜查|短訊發送人登記制打擊詐騙 專家指難杜絕須加強公眾教育
近年電話詐騙頻生,去年有超過三萬宗,損失金額超過十億元。當局雖然推出不少打擊電話詐騙的政策,但騙徒仍然猖獗。通訊事務管理局最近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度,識別已登記的發送人,有專家認為,登記制要做到有效防騙,須進行長期公眾教育。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指出,以短訊為例,這種科技數十年已用,要有改變需要世界各地同步改,但全世界有不同手機及系統,難以做到。雖然已有其他通訊方式出現,但短訊仍存在,騙徒仍有機可乘。 通訊事務管理局早前在電訊業和銀行業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度,在已登記發送人的名前加上「#」號,以識別偽冒的短訊,未來政府部門和其他機構亦有機會加入。方保僑指出,有「#」號可篩走偽冒短訊,但不能避免沒有「#」號的短訊存在,另外一些只有號碼的短訊仍有機會進行詐騙。他認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度要做到有效防騙,需要進行長期公眾教育,讓市民懂得識別。 《一線搜查》HOY TV77台 播出日期:逢星期一至五 播出時間:20:00-20:30 78台 22:30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8日
一線搜查|大埔康體大樓陷阱式設計 不少街坊被「陰」跌倒受傷
啟用不到兩年的大埔東昌街康體大樓,前面的行人路和緊急車輛通道差一級高度,街坊一不留神,容易跌倒受傷,過往曾有孕婦、小童及長者「中招」。康文署證實,有關位置曾經發生意外,正研究進行改善工程。 附近街坊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都表示自己曾在康體大樓前跌倒、或見過有人跌倒受傷。「我之前試過跌倒,然後扭到腳,就在這棵樹下面。很多人如果趕急的話,會路過這裡,就會注意不到黃色這條線,就會踢到,不小心失平衡就會撞到這裡」、「雖然地面有條黃線,但下面的階磚和上面的階磚好像差不多,我起初也沒留意有一級,細心一點看才見到」。 據現場所見,行人路及緊急車輛通道,採用相同的地磚,路人容易忽略。報料人陳先生說,在發生多次意外後,管理公司已在分界位置加上黃線及圍欄。不過陳生和街坊們都覺得,黃線幫助不大,尤其是陽光照射下來就更難看清楚。 康文署表示,行人路的設計、用料及顏色,都按照相關安全要求設計和建造。但由於仍有意外發生,所以認為有必要做進一步改善工程。已經聯絡工程部進行檢討,並考慮安裝合適的圍欄等設施。在相關改善工程完成前,當局會在該位置設置拉帶柱,作暫時緩解安排。 《一線搜查》HOY TV77台 播出日期: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7日
一線搜查|家務助理年尾做到無停手 僱主無買勞保或負刑責
正所謂「年廿八,洗邋遢」,不少家庭都會在年尾聘請家務助理打掃家居,迎接新年。有關注勞工益的立法會議員提醒,僱主須為家務助理購買勞保,否則有機會負上刑事責任。 早前有調查顯示,本港對家務助理的工傷保障不足,4成受訪的家務助理,在開工前並無確認僱主是否有買勞工保險,3成受訪者表明即使無勞保亦照開工。從事家務助理逾20年的珍姐,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表示,新年是工作高峰期,家務助理須注意工作安全,通常手腕及腰是最易扭傷的部位,「有些窗太大,如果評估有危險,容易扭傷,我們都不會抺。」 勞聯主席兼立法會議員林振昇指出,不少家務助理的工作透過朋友介紹,僱傭雙方容易忽略存在僱傭關係,結果無購買勞保,僱主有可能會負上刑事責任。一旦家務助理遇到工傷,入稟勞資審裁處,獲確認有僱傭關係,僱主須承擔相關的福利待遇支出,「如有買(勞保),除了對家務助理保障好些,對僱主都有一個保護」。 至於購買勞保有何注意事項?林振昇指出,可留意保險保障的時間,如只是年尾聘請家務助理做一日清潔,購買單次保險已可以;另外亦須注意保險是否設有年齡上限,如超出受保年齡,或要另加保費。 他又建議家務助理,主動了解僱主是否有購買勞保,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