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0日
預算案|財赤或削大學撥款 教育大學:冀減幅輕微、會檢視配合
【有線新聞】政府財赤下可能削減大學撥款,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希望減幅輕微,校方會檢視工作配合。 李子建說教育發展是長遠規劃,大學儲備已有特定用途,政府縮減撥款無疑會帶來影響,會為工作排優次,令師生配套不受影響,確保維持教育質素。至於去年有逾70宗教師「釘牌」,副校長鄭美紅說教師課程會加強師德培訓,包括簽署約章等,培訓教師往後職業生涯,秉承師德精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0日
預算案前瞻|2元乘車津貼開支達$60億 意見倡還原門檻至65歲 學者:不宜過激
【有線新聞】政府面對千億財赤要節流,長者2元乘車優惠成為目標,近日議員學者都提出不同建議,尤其針對60至64歲一群,原因是放寬後補貼額大增,有學者認為調整不宜過激。 62歲的鄺女士住藍田,趁不用兼職的日子到黃大仙探望外孫女,這一程巴士成人票價9.1元,鄺女士持樂悠卡只需付2元,其餘7.1元由政府補貼。鄺女士:「那時去灣仔兼職,13元多一程、很貴,現在付2元,其實節省到11元,來回兩程省20多元,已經是一頓飯錢。」 2元乘車優惠放寬受惠年齡層後,政府首年補貼開支達30億元,按年翻倍。本財政年度預算開支更高達60億元,其中上個年度修訂預算開支過半來自60至64歲人士,65歲或以上不足四成,在政府經營開支佔比亦增加至0.7%,近日有不同意見提出要調整補貼規模。鄺女士:「感覺上有些市民有點濫乘,車程短都照樣乘搭,政府就會補貼更多。其實錢那方面負擔回到年輕、要納稅的市民身上,即是我的子女要納稅,等同長者拿他們的錢去乘車。」 近日議員學者都向政府提出不同方案,使用次數或津貼額每月設上限、2元改為3或4元,最「辣」是還原門檻到65歲或以上。有學者說60至64歲一群仍然就業不足一半,調整不宜過激,亦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9日
預算案|指公務員減薪會引起經濟通縮 洪雯倡「大瘦身」削減人手編制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下周三發表,立法會議員洪雯在本台節目《議員同你傾》指,公務員減薪會引起經濟通縮,建議削減人手編制以節省政府開支。 選委會界別洪雯:「我們每一百個市民,有二點多個公務員,新加坡有一點多,我們比新加坡多出六成多,比台灣多四成多,其實我們公務員比例是高的。我認為未來更好的方式是提升行政效率。我們可以減少公務員編制,減少公務員人手,不用這麼多人,來一個『大瘦身』反而能節省更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9日
預算案|財赤下或削大學撥款 理大指配合政府 林大輝:有粥食粥、有飯食飯
【有線新聞】政府財赤下可能削減大學撥款,理工大學表示會配合政府,期望減幅越少越好。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說,政府直接或間接都有表達要削減撥款,強調已有心理準備跟政府甘苦與共,「有粥食粥、有飯食飯」,但指「吃飯孩子會較吃粥成長好」,希望減幅越少越好,不回應可承受的減幅有多大;理大發展亦會繼續維持,以配合國家教育強國的目標。 籌劃在北部都會區建設醫學院,校長滕錦光說建議書已準備好,會準時提交予政府,重申在醫療科技同康復治療定位涉及資金和課程設計等,稍後會公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9日
預算案前瞻|質疑小班教學成效 張宇人倡縮班殺校 朱國強:以學生為本應保留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下星期公布,教育開支可能會削減。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學童人口減少,應該自然縮班殺校,不應堅持小班教學。教育界議員就說,小班教學方針是以學生為本,行之有效應予保留。 財政預算案下周三公布,有政黨留意到香港學生人口逐年減少,但教育開支不減反增,認為有空間調整。以小學生為例,根據教育局及政府統計處的數據,2019年高峰有逾37萬名小學生,2023年跌逾一成三、至逾32萬。但小學教育開支就由2019/20學年的239億增至2022/23學年的258億。 有議員歸咎小班教學政策,認為無助提升教育質素,財赤下應該檢視。飲食界(自由黨)張宇人:「少了學生其實應該減班,開不足班應該殺校,這是以往既定程序。但在工會保護主義下,怕教師失業,想出小班教學,由以往40人一班,縮減至現時十多二十人也可以開班。一個老師對十個學生是否一定比一個老師對四十個學生好?」 本身是校長的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說,小班教學增加師生互動,亦更好照顧不同程度同學需要,「無論學生秩序或者學習模式靈活性、投入程度、個別照顧差異狀況全部有改善。其實小班教學跟人口多少趨勢關係不大,因為最初推出時,因為教育方針主張以學生為本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8日
預算案前瞻|會計界料財赤逾900億元 倡檢討稅制擴闊稅基 學者:儲備或降至近5,000億元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本月26日出爐,有會計師預期未來一至兩年本港仍要面對財赤壓力,有學者估計財政儲備有可能降至近5,000億元水平。 本港財政狀況很大機會連續三年「見紅」,綜合德勤、安永及羅兵咸永道三大會計師事務所的估算,今個財政年度政府赤字將會超過900億元。有會計師預期,財赤短期內難以扭轉,起碼要延續一至兩年時間。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伙人歐振興:「因為始終經濟增長最重要是帶動包括所得稅、利得稅收入,我相信可能要花一兩年時間,但是看到整體情況,香港只要繼續可以開源節流,相信可以面對這些挑戰。」 開源難免要擴闊稅基,他認為本港是時候展開大規模稅制檢討,研究引入新稅項或調整現有稅項,令更多人或項目納入稅網。歐振興:「是否可以在私家車,例如高檔、包括應貨稅值超過百萬元以上,會不會有豪華汽車稅,變相來說可以增加收入。包括機場離境稅,2003年到現在都沒有加過,120元,我們也有研究過如果只要加到180元,加一些的話,其實已經是每年可以給政府加多10億元稅收。」 截至去年底,本港的財政儲備已降至6,641億元。有學者認為儲備有可能進一步下跌至接近5,000億元水平,創有紀錄以來新低,但相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預算案|社協調查:七成人倡向基層派5,000元 絕大部分反對削民生開支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本月26日發表,社區組織協會要求政府不要削減民生開支。 社協訪問200多名基層,六成半人認為政府應增加收入應對財赤,對加稅就意見分歧。較多人支持調高博彩稅,絕大部分人反對削減民生開支、七成人建議政府推出基層生活津貼,派發5,000元予貧窮線下的市民。六成半人建議綜援及長生津等社會津貼,額外發放兩個月以及再提供電費補貼等。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未來如何開拓稅源,而這些稅源是來自一些資產很厲害的人。過去幾十年無論經濟好不好,也總有一些人的資產增值和利潤是很高的。在這方面,如何可以有錢的可以給多點呢?甚至給了,他都不會影響他好有錢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財智商傳|鄧希煒:港現「結構性」財赤難靠經濟復蘇解決 籲政府加快削支、長遠研新稅
【有線新聞】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快將出爐,有學者認為解決財赤不能單靠經濟復蘇,必須加快縮減政府開支,長遠亦要研究引入新稅項。 本港很大機會連續三年錄得財赤,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預告今個財政年度赤字將少於1,000億元。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鄧希煒:「如果沒有土地基金的1,000億元轉讓、沒有發債那1,200億元,實質財赤是頗大的,差不多接近3,000億元。這件事值得大家去深思,在支出上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 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鄧希煒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持續入不敷支已令本港出現結構性赤字,難以單靠經濟復蘇改善,必須切實開源節流。「財政司司長也提過,希望每年可以縮減政府支出約1%,我覺得這個數字可以進取一點。1%可能要十多年才減到,如果減2%甚至3%每一年,可能五、六年左右。即使我們經濟未如預期復蘇,收入未因賣地收入增加而增加,至少可以靠近做到平衡。」 開源方面,他認為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並不適合貿貿然引入新稅項,但長遠必須研究擴闊稅基。「一年前開始我在報章提過,可以考慮銷售稅,當然我提出後有很多人反對,說現在經濟那麼差。但長遠來說例如五至十年,我看不到有一個地方可以不靠消費稅、銷售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3日
預算案|政府擬削教育開支 城大校長梅彥昌:大學屬長期投資、削減將得不償失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月底出爐,政府指會以節流為主。城大校長梅彥昌指大學願與政府共度時艱,不過認為大學是長期投資,削減投入反而得不償失。 城大校長梅彥昌出席傳媒聚會,與幾位教職員組成「城大披頭四」獻唱經典金曲,包括《Stand By Me》,寓意與香港同行。早前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到教育範疇有空間削減開支,梅彥昌指大學願意與政府同行共度時艱,若有調節空間會盡量減,但強調不會削減人手,不過他提醒削減大學投資是得不償失,長遠會為香港帶來巨大損失。 梅彥昌:「大學基本上是一個長期投資,我們不是消費品,你投資一元,十多年之後我們是複數成長至數十元,比如我們的學生畢業之後,他們有好的薪水加上經濟環境,會繳交薪俸稅,會創造職位及財富,所以長期而言大學是很重要的。」 近期相繼有來港升學的內地生遇詐騙,城大下學年起所有學生入學前需完成防騙問卷。城大首席及常務副校長李振聲:「據我所知,其實(個案數字)都平均,沒有說哪一間大學特別多同學受騙,計算比例是差不多。數字有否回落?暫時未有這方面數字,不過主動做了那麼多措施,應該明年情況會好很多。」校方同時與內地及本地電訊商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攔截詐騙電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2日
預算案|許正宇:節流工作須多管齊下 二元乘車優惠非財赤元兇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月底公布,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說政府正積極研究加大財政整合力度,透過重新調配資源,更好應對社會需要。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例如大家關心的二元優惠計劃,正如財政司司長早前所述,二元乘車計劃如果保持不變,就長遠財政而言並不可行,但我必須強調節流工作必須多管齊下,並不能單靠修改個別計劃便能處理財赤,而二元優惠計劃亦不是財赤元兇。」 他又說本年度綜合赤字估算低於1,000億元,政府有決心透過控制開支增長,在數年內回復收支平衡,亦會更新地價收入估算,檢視未來數年的發債規模,在考慮開徵新稅項建議會盡可能減少對一般市民大眾影響。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2日
預算案|擬調整大學撥款 科大指未獲政府通知幅度 正考慮學費調整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可能削減大學撥款,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說未收到政府調整撥款幅度,但不會裁減師資。 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因為我們覺得要保持教育質素,我們一定要有相當高質素的教師才可以做到。會否調整學費,我想這方面每一家大學都在思考中,我們還未有定案。」 葉玉如出席科大新春團拜活動時說,正全力準備第三間醫學院建議書,下月17日提交政府。暫時未正式收到政府通知院校合辦建議方案,又說各院校有獨特優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2日
預算案|謝偉銓:可考慮公務員、問責官員、議員等凍薪一年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本月26日發表,立法會議員謝偉銓在本台節目提出公務員、高官和議員凍薪,同時要改革公務員增薪點制度,表現好才獲加薪。 面對千億元以下財赤,本身是紀律人員薪常會成員的立法會議員謝偉銓在本台節目《議員同你傾》,說可以考慮公務員、公營機構、問責官員和議員凍薪一年。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謝偉銓:「大家都知過去我們調整不高,1%多一些,就算要我們凍薪,我覺得我會支持。減薪就要看幅度,都要衡量造成的影響,包括公務員的士氣及對私人企業方面的影響。」 謝偉銓擔任召集人的立法會板塊「G19」,亦共同建議一併改革公務員增薪點制度,「你做得好、達標的便有增薪,你特別出眾的,是否該年可以有獎金?做得一般、比較平庸的,是否可以不讓他們增薪?省下來的錢可以給積極的人。不是純粹用這方面減少開支,反而是提升績效。」 政府之前在預算案已提出削減部門1%經常開支,謝偉銓相信有空間再減,建議兩年內最少減5%,「逼使大家認真看,很多時資源方面有沒有可以削減?程序上是否太過冗長、重疊?正如過往也有,我們做建造最容易,就是面積,三個主要部門都看面積,大家同樣的,後來便說某個部門看完,以它為準便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