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 Digital Tech
- 2022年10月09日
飲酒易面紅?原來身體缺乏重要酵素 醫生警告患3種癌症風險大增
你是個一飲酒便容易面紅的人嗎?如果是的話就要小心了。有醫生警告,酒後容易面紅的人,體內缺乏一種重要酵素,導致代謝酒精能力較常人差,如果每日持續喝酒,致命的有毒物會容易累積,患食道癌、頭頸癌和口腔癌風險都會大增。 台灣外科醫生江坤俊指出,當人們喝下酒後,一般會被身體代謝成致命毒素乙醛,然後再被代謝成無毒的乙酸。然而在第二階段的代謝過程當中,人體需要有一個重要的酵素—乙醇去氫酶。 缺乏酵素仍持續飲酒 食道癌風險大增 有些人天生欠缺乙醇去氫酶,當他們喝下酒後,酒精無法轉化成無毒的乙酸,於是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乙醛,便會被人體吸收,造成很大傷害。江坤俊說,缺乏乙醇去氫酶的人,如果每日持續飲超過30克純酒精,份量相等於約兩杯紅酒,罹患食道癌的機率約增加100%、頭頸癌50%,還有口腔癌的機率也會大增。 或者你會問,飲酒不只傷肝嗎?為什麼會增加食道癌及口腔癌風險?江坤俊解釋,口腔內細菌可將酒精乙醇代謝,若人體缺乏酵素幫助乙醛轉換,致命毒素就會在上消化道累積,導致患食道癌、口腔癌風險大增。 如何分辨體內有無這酵素? 究竟怎樣分辨自己有沒有乙醇去氫酶?江坤俊指,有些人一喝酒便容易臉紅,又或者
- Digital Tech
- 2022年09月21日
水中銀檢測|12款雪糕可安全食用 Mövenpick、Häagen-Dazs 不含類雌激素減致癌風險
雪糕是大人、小朋友都喜歡的甜品,不過雪糕當中含有的添加成分,可能會為人體帶來負面影響。生物科技檢測公司水中銀曾檢測市面上29款雪糕,包括雀巢、Häagen-Dazs、Dreyer’s、Mövenpick及LILY & RAN等,其中6款未能通過類雌激素測試。營養師指,攝取過量類雌激素,或會導致不育、癌症、性早熟等問題。想食得安心,即睇以下12款雪糕安全食用名單。 水中銀檢測29款雪糕 本港一些雪糕店於食安抽檢中不時被驗出雪糕含菌量超標,水中銀曾於本港各大超級市場選購了9個雪糕品牌,共29款雪糕樣本作毒性檢測。結果顯示,只有12個樣本全部合格,被評為「品質卓越」;另外7個樣本,在測試中只有部分合格;餘下10個樣本則未達標準,而其中有6個雪糕樣本更未能通過類雌激素測試。 攝入太多色素 或致過度活躍 營養師李杏榆指,食用色素及防腐劑普遍使用於雪糕中,但事實上這些化學添加劑並無必須性使用,只是為了令雪糕的顏色更鮮艷吸引。她表示有研究曾指出,兒童攝入太多色素可能會引致過度活躍,以及影響情緒。 兒童、長者、孕婦要小心食雪糕 她又提醒,除了兒童,長者及孕婦同樣需要謹慎進食雪糕。因
- Digital Tech
- 2022年09月19日
癌症|最新研究揭6大致癌原因 性行為竟然有關?44%死亡個案可避免|附8大防癌超級食物
癌症,是香港的頭號殺手。根據醫管局最新的癌症數據顯示,在2019年,癌症共奪去近1.5萬人的性命,佔全港死亡率約33.4%。近日,國際醫學期刊《The Lancet》研究公佈最新6大致癌原因,當中包括飲酒、肥胖等,並指出有44%以上的癌症其實是可以預防。 根據國際醫學期刊《The Lancet》最新國際癌症研究報告指出,在利用204個國家,共350種疾病與死亡統計數據,分析34種造成死亡的風險因素,以及23種與癌症死亡有關的影響因子以探析差異。發現有445萬宗是因已知風險因素而致死,佔整體數據高達44.4%。 吸煙、飲酒屬高危 研究指出,吸煙是致癌的最大原因,佔整體人數33.9%;其次是飲酒,佔約7.4%。當中逾一半因癌症而死亡的男性,均與吸煙、飲酒有關。而女性則有超過三分一與這兩項行為有關。 另外4大致癌原因包括:不健康飲食、不安全性行為、在工作環境中接觸到致癌物質,以及肥胖。而當中肥胖過重更是自2010到2019年為止,增加幅度最大的可預防癌症高危因素。研究表示,2019年死於癌症的所有男性病人及三分之一以上的女性,都是死於以上6種可預防的癌症風險因素。 8種防癌食物 預防癌症,除
- Digital Tech
- 2022年09月14日
大腸癌|42歲男便秘、狂放屁被揭患癌 醫生警告1類屁是先兆|附5大症狀
經常放屁可能是大腸癌的警號?台灣一名42歲男子,因放屁次數頻密,而且大便有困難,於是求醫想醫生為他灌腸,以助排便。醫生發現其肚子腫大,經檢查後揭罹患大腸癌。醫生又提醒,如果排便或放屁時出現異狀要特別小心。 男子狂放屁、無法排便 台灣急診科醫生柯世祐節目《醫師好辣》分享,指一名42歲男子前來看診,表示近日一直放屁,但又無法排便導致肚絞痛,要求灌腸以舒緩症狀。醫生認為情況有異常,於是為患者照X光,發現他腹部充斥著氣體與液體、腸子有阻塞情況。其後再進行電腦斷層掃描,顯示有異物塞住,與吃了香菇或金菇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後,導致阻塞的狀況類似。 醫生揭患大腸癌 醫生決定為患者進行手術將腸道阻塞的位置切除,怎料開刀後發現他患上大腸癌。醫生指,該患者放屁與一般人不同,他放屁時會有黏液、血或糞水的狀況。他提醒,雖然有些人天生容易放屁,但若發現排便或放屁狀況改變,甚至出現異狀,便需要提高警惕。 根據衛生署資料,大腸癌是本港第2號癌症殺手。大多數是由一粒細小的瘜肉開始形成,有些會慢慢演變為癌症,這種變化可以歷時10年或以上。 大腸癌常見5大病徵 1. 大便習慣在不明原因下有所改變(腹瀉或便秘),並持續超過兩
- Digital Tech
- 2022年08月31日
大腸癌|大便6種顏色看出身體警號 黃色代表胰臟有問題 另有3種色是癌症先兆
大家平日大便後會留意糞便的顏色嗎?其實排泄物是觀察自己身體健康狀況的最直接方式。有醫生指出,不同顏色的大便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號。如果是其中3種顏色,更可能有患大腸癌等癌症的危機,絕對不能輕視。 台灣家庭科醫生陳欣湄於節目《健康2.0》表示,糞便的組成來自3個地方,分別是食物殘骸、腸胃道細胞的脫屑,以及胰液或膽汁。如果以上其中一部分出現問題,糞便的顏色就會改變。陳欣湄指,如果發現糞便為以下6種顏色,就要特別留意,其中3種顏色更可能是癌症警號。 6種糞便顏色可能代表的身體警號 1. 灰白色:胰臟癌、膽道阻塞 2. 黃色:胰臟疾病、吃太油 3. 墨綠色:腸胃發炎、腹瀉 4. 黑色:上腸胃道出血 5. 暗紅色:大腸、小腸腫瘤 6. 鮮紅色:直腸癌、痔瘡 陳醫生解釋,當身體的胰液或膽汁出現阻塞,糞便就會由原本的是棕色或棕黃色狀態,變得非常淺色,呈現灰白色,有些人甚至會帶點黃色。而若果腸胃道出血,也會有不同顏色變化。陳醫生以胃出血為例,當胃酸跟出血的鐵質混合時,會導致糞便顏色較深,出現像黑色或墨綠色狀態。至於下腸胃道出血,特別是大腸的位置,就會出現鮮紅色、暗紅色。 不過,陳醫生強調,糞便顏色只能當
- Digital Tech
- 2022年08月25日
4歲男童經常腳痛 醫生多次誤診肌肉拉傷 母堅持檢查揭最兇惡病症
不要輕視小病小痛!英國一名4歲男童經常抱怨自己腳痛,媽媽曾帶他多次求醫,惟醫生只稱肌肉拉傷。後來男童連行路也出現困難,其母直覺事情不對勁,堅持讓兒子進行詳細檢查,最後發現患上癌症,一種名為兒童神經母細胞腫瘤,而且已到第4期。 4歲童腳痛 難以走路 根據《每日星報》報道,4歲男童休伊(Huey Stairs)曾多次向媽媽透露自己雙腳感到痛楚,但屢次求醫都被診斷為肌肉拉傷,並無大礙。休伊的情況不但未見好轉,更開始行動緩慢,甚至不能正常走路。36歲的媽媽認為兒子並非肌肉拉傷如此簡單,直覺「兒子可能遭遇到嚴重的麻煩」。 驚揭患癌第4期 於是媽媽再次帶兒子求醫,今次媽媽拒絕離開醫院,並要求院方為兒子進行詳細的全身檢查,最終揭發兒子患上兒童神經母細胞腫瘤,並已達到癌症第四期。醫生認為休伊的癌症初發於腎臟,並已擴散到他的淋巴結和骨骼,估計最少要接受18個月的抗癌治療,過程相當艱辛。 休伊媽媽為此感到十分心痛,同時亦藉此以自身經歷向各位父母呼籲,「如果你覺得孩子有甚麼不對勁的地方,就努力去找出原因吧!我本來都可以以為他只是肌肉拉傷而放棄。」 神經母細胞瘤症狀 據本港兒童癌病基金資料顯示,神經母細胞瘤是
- Digital Tech
- 2022年08月24日
癌症指數|肺癌、腸癌、肝癌、前列腺癌 醫生講解3大癌症指數驗啲乜
「癌症指數」檢測有助及早發現癌細胞,醫生可以盡快對症下藥,令病人重拾健康。《有線健康》邀請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講解3種是較常用到的癌症指數,分別可以檢測出哪些癌症。 【1】甲類胎兒蛋白(AFP)──用於肝癌 一般來說,肝癌會過量地釋放這種蛋白質,所以可以成為一個癌症指數。例如乙型肝炎帶菌者,患肝癌的風險遠高於非帶菌者,但我們不會替乙型肝炎帶菌者定期抽肝組織檢查,而定期檢查AFP就簡單得多。若病人的AFP指數很高,例如超過500,醫生可以判斷病人肝臟裡很可能有一個惡性腫瘤。 【2】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用於前列腺癌 和甲類胎兒蛋白是同一道理,是由前列腺所分泌的一種蛋白質。當男性年紀愈來愈大,PSA就有機會逐漸上升,很多時我們看到一些病人,年紀漸長或前列腺出現肥大,PSA也會比正常為高,但如果高於20,甚至超越100,其實醫生差不多可肯定病人身上有前列腺癌,因為單純年紀和前列腺肥大,PSA很少會高至20的。 【3】癌胚胎抗原(CEA)──用於腺癌 CEA很多時會在腺癌類病人身上發現,例如肺癌和腸癌這兩種癌症裡面的一哥和二哥,很多時都會用CEA作為參考的癌症指數。 癌症指數驗血可
- Digital Tech
- 2022年08月20日
香蕉選黃色定綠色?營養師拆解吃對了可降血壓、血糖還可抗癌 4大不同功效公開
大家食香蕉,通常都會選黃一點、熟一點的來吃,但其實綠色香蕉的營養價值是你意想不到。台灣營養師簡鈺樺在YouTube頻道上分享,吃綠色香蕉原來有「神奇功效」,不但有然降低血糖,只要吃對了還可抗癌。香蕉要怎樣吃才健康?黃色香蕉又有什麼營養?看看營養師拆解吧! 綠色香蕉保持腸道健康 簡鈺樺指,綠色香蕉含有性澱粉,當人體吸收後,並無法像其他食物一樣被消化酵素分解,而它會發酵成短鏈脂肪酸。短鏈脂肪酸是腸道中益生菌生長的食物來源,因此綠色香蕉有助保持腸道健康,甚至有研究指出能降低大腸癌風險。如果要控制升糖指數,簡鈺樺建議選較綠的香蕉,一來綠色香蕉有助降低血糖,二來它的轉化糖較少。 黃色香蕉助控制血壓 香蕉成熟程度增加,代表抗性澱粉含量也隨之下降,並轉化成糖分。那麼你會問,黃色香蕉減少了抗性澱粉,也就沒有營養了嗎?簡鈺樺的答案是No!她指,黃色香蕉含多種豐富營養,當中的鉀可控制血壓;另外,當中的色氨酸亦可幫助放鬆情緒。 香蕉選哪個顏色最理想? 簡鈺樺建議,大家可選些不太生、不太熟的香蕉來吃,因為既好吃,亦能吸收抗性澱粉;將生、熟香蕉交替吃,也是另一種不錯食用方法。 對於香蕉的食用分量,簡鈺樺指,每日
- Digital Tech
- 2022年08月19日
大腸癌|40歲女子不煙不酒患大腸癌四期 醫生揭她每天喝「這飲品」出事|附5大病徵
食得健康都會患上癌症?一名40歲女子不煙不酒,而且少吃肉類,卻患上大腸癌四期,醫生了解她的生活習慣後發現,原來是因為她每天都喝1種飲品惹禍。大腸癌是本港第2號癌症殺手,衛生署亦有列出一些可能致癌的因素及病徵,大家切勿掉以輕心。 不煙不酒卻患大腸癌 台灣中山醫院家醫科醫生陳欣湄在節目《健康2.0》中分享病例,表示有一名40歲微胖的女性患者,平日不煙不酒,亦少吃紅肉、加工食品,但每天都會喝1至2杯手搖飲品,結果患上大腸癌四期。 陳欣湄指出,有研究顯示,大量攝取精製糖,容易令身體血糖上升,長期會產生胰島素阻抗,而胰島素阻抗已證實與癌症有關聯性。另外,經常進食高糖製品會使脂肪堆積,導致身體慢性發炎,而身體慢性發炎同樣與癌症相關。 陳欣湄提醒,購買手搖飲品時,應將原本習慣的甜度減兩成,例如全糖變成八分糖、八分糖變成半糖等,慢慢適應這個過程,有助減少糖分引致身體其他併發症的風險。 本港第2號癌症殺手 根據衛生署資料,大腸癌是本港第2號癌症殺手。大多數是由一粒細小的瘜肉開始形成,有些會慢慢演變為癌症,這種變化可以歷時10年或以上。 大腸癌3大風險因素 1. 飲食中的纖維含量不足 2. 進食大量紅肉和
- Digital Tech
- 2022年08月17日
癌症預警|60歲男靠檢測癌症指數 及早發現前列腺癌救一命
大部分癌症都沒有具體的預防方法,但不用灰心,因為可以「預警」!說的是近年很多人關注的「癌症指數」。當指數顯示偏高,發出預警,即使本身未有任何癌症的症狀,也可考慮做進一步檢查,有機會及早發現惡性腫瘤,若能成功制止它繼續生長和發展,達至根治效果,也差不多等於「預防」了。《有線健康》邀請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講解癌症指數的作用。 癌症指數是如何得出? 癌症指數其實是什麼呢?其實是當我們身體裡面有腫瘤,會過量地分泌一些蛋白質,而醫生就利用這些蛋白質的水平,評估病人患癌的風險。若已確診癌症,病情深淺、治療後的效果、治療後的病情跟進等等,癌症指數都可以提供很大的參考作用。 反過來說,如果沒有這些癌症指數的話,醫生就不容易判斷病情,因為康復的病人不可能每月安排照一次電腦掃描或抽組織檢查,但有了癌症指數,醫生就可以根據癌症指數的水平,決定是否需要做其他檢查,以及最適合的檢查時間。 60歲男檢測癌症指數及早發現癌症 以下分享一個個案:王先生,60多歲,因年紀大,做定期身體檢查時醫生建議他同時檢查前列腺癌指數,豈料得出的結果是10(4以上屬於偏高,愈高愈有機會是癌症),於是醫生安排他做磁力共振檢查,並
- Digital Tech
- 2022年08月15日
癌症|38歲女無家族病史患乳癌 醫生揭她常吃這類食物「出事」|附9大症狀+檢查方法
乳癌是全球第一大癌症,在本港位列十大癌症當中的第三位。近日,台灣醫生分享了一名38歲女士的案例,指她的身體在沒有任何患乳癌的不利因素下,卻不幸患上第二期乳癌。經檢查後發現,原來跟她愛吃某一類食物有關!而這類物食物是非常普遍…… 38歲女子 患乳癌的不利因素通通沒有! 台灣外科醫生陳榮堅於健康資訊網站,以「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增加罹癌風險!」為題發文分享病例,指一名38歲女子因乳房有硬塊求診,檢查後發現不幸患上第二期乳癌。患者沒有家族病史,工作環境沒有高風險放射線,亦生過小孩,因此患乳癌的不利因素通通都沒有!也不屬於乳癌高風險族群,令醫生感到奇怪。 米飯、水果、蛋糕都是致癌原因? 醫生遂將病因循患者的日常飲食方面追查, 發現她從平日的飲食中攝取了很多碳水化合物,雖然沒有吃很多精緻的糕餅類,但吃了很多水果來養生!醫生舉例,西瓜、芒果、荔枝、龍眼、菠蘿等,都含有較高的碳水化合物,提醒大家這些水果要吃得適量。 他更引述研究指出,喜歡吃碳水化合物的人發生乳癌機率比一般人高67%。「有許多民眾對於碳水化合物有迷思,以為吃起來有甜味的食物才含有碳水化合物,但其實米飯、麵等精緻澱粉,甚至某些種類的水果都
- Digital Tech
- 2022年08月13日
食隔夜菜會致癌?營養師拆解迷思 5類食物千萬別過夜翻熱 半熟蛋滋生大量細菌
很多打工仔為了省錢都會自備午餐,不過坊間經常有指進食隔夜菜,對身體無益,甚至會增加患癌風險。到底是否屬實?另外又有甚麼食物不宜放過夜?尚營坊營養師黃雅婷(Anna)接受《有線健康》訪問,為大家拆解有關隔夜菜的迷思,讓大家食得安心又健康。 隔夜菜迷思|1. 食隔夜菜會食物中毒? 營養師黃雅婷指,一般來說,只要食物儲存恰當,將餸菜烹調至全熟,並於兩小時內把餸菜放置於安全溫度,即低於攝氏4度或高於攝氏60度,讓食物降溫或保溫,抑制細菌的滋生,便能夠預防食物中毒。 隔夜菜迷思|2. 食隔夜菜會致癌? 外間有指「食隔夜熟菜會令亞硝酸鹽急增,以及致癌」,營養師黃雅婷解釋,蔬菜本來就含有硝酸鹽及亞硝酸鹽,而愈新鮮的蔬菜,含有的亞硝酸鹽愈低。她續指,只要將蔬菜烹煮,然後再雪藏,便可破壞硝酸鹽還原酶活性,以及抑制亞硝酸鹽的累積。 而早前食安中心發表的調查亦顯示,熟菜樣本在雪櫃裏存放一夜後,並沒有檢出亞硝酸鹽。加上現有的科學數據亦未能證明從飲食中攝入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是與人類患癌有關。 隔夜菜迷思|3. 硝酸鹽、亞硝酸鹽對人體有害? 本身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不會令人類致癌,但亞硝酸鹽在胃部可能會與胺或不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