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1日
一線搜查|黃大仙後巷地渠長年倒灌 臭氣沖天、驚現地陷 區議員倡政府介入「先維修後收費」
土瓜灣馬頭圍道一條後巷長年出現污水倒灌,更布滿雜物,膠凳、石油氣罐隨處可見,現場衛生環境惡劣。事隔近兩年,後巷情況不但沒改善,反而每況愈下。 土瓜灣後巷污水倒灌 遍地污水雜物 自約兩年前起,土瓜灣馬頭圍道71號至105號的後巷開始有污水及糞水倒灌,但問題至今仍未解決,現場情況反而變得更惡劣。記者日前聯同區議員視察現場,發現後巷布滿雜物,膠凳、石油氣罐隨處可見,亦有泥頭及棄置電單車,遍地污水亦滋生不少蚊患鼠患。其中污水倒灌範圍佔了差不多半條後巷,附近更有地陷現象出現,渠道下陷導致水土流失,連帶弄至水管爆裂及渠道淤塞,還可能導致煤氣洩漏的問題。 儘管事件有區議員跟進,但後巷涉及私人業權,加上處理牽涉多個政府部門,令問題拖延至今也未曾處理。九龍城區議員林博指,該後巷業權分散,涉及地盤、三無大廈居民、也有法團及不同大廈的業主擁有後巷及地渠。多方暫時未能統一共商如何維修及處理問題。 臭味阻做生意兼擾民 業權分散難維修 有附近餐廳老闆表示,後巷污水倒灌引起的臭味問題嚴重影響生意,又收到顧客投訴會聞到有臭味傳入店舖,從而影響生意,甚至客人想用廁所都不太方便,因為擔心使用後會倒灌,令臭味傳至樓上。更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0日
一線搜查|東岸板道啟用3個月 「共享徑」爭路、波浪型跑道存安全隱患 區議員促盡快改善
港島新地標東岸板道西段自今年1月底開放以來,憑藉優美海景和設施齊備,迅速成為市民假日休憩的熱門去處。然而,啟用初期設施存在不少瑕疵,有市民反映無障礙洗手間無法使用、「共享徑」人車爭路,甚至有市民被單車撞倒、寵物便溺問題嚴重等,引發關注。 設施問題層出不窮 無障礙洗手間形同虛設 這條全長2.2公里的板道,西段作為首階段開放部分,連接北角海濱公園與炮台山東岸公園主題區,全長1.1公里。《一線搜查》攝製隊日前隨東區區議員阮建中巡視現場時,多位街坊反映問題,指廁所數量不足,假日更是不敷應用。清潔工人亦大吐苦水,抱怨沖水力度弱,排泄物難以沖走,短短數月已出現馬桶漏水、廁所門損壞等問題。 最引人詬病的是無障礙洗手間,因地面斜度和設計失誤,導致洗手間門無法開啟,形同虛設。「工程上度門可能做大咗,冇預返適當位置,磚位高咗上嚟,所以打唔開,都會叫部門盡快改善返。」一週後,攝製隊回訪發現涉事洗手間已圍封,相信修繕工程已經展開。 「共享徑」爭路危機 波浪型跑道現安全隱患 另一個令人關注的是板道「共享徑」的設計。阮建中指出,該路段同時容納行人、單車和寵物,地面標誌以卡通形式呈現,雖頗具美感,但確不夠清晰,加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一線搜查|將軍澳擬填海建五大「厭惡性設施」 居民:區內大型工程從沒間斷、好煩厭
政府計畫在將軍澳進行兩個填海工程,分別供房屋、社區配套發展,以及公共設施。然而,有將軍澳居民向《一線搜查》反映,指區內大型工程從沒間斷,已感到相當煩厭。 兩個填海工程分別是第137區開拓約20公頃土地,供房屋及社區配套發展。而第132區對出的海域則計劃填海約20公頃,以容納一系列公共設施,包括公眾填料轉運設施、混凝土廠、電力設施、建築廢物處理設施、廢物轉運站及海上垃圾收集站。 填海工程涉5項厭惡性設施 街坊呻煩厭:我哋都覺得好震撼 然而,工程因涉及多項「厭惡性設施」引起居民強烈反響,發展局在諮詢公眾意見後,向區議會提交「經優化造地建議」,將132區的公共設施由6項減至5項,取消海上垃圾收集站,並將填海規模縮減兩成。 在將軍澳居住了8年的翁先生坦言,多年來區內大型工程從沒間斷,已感到相當煩厭,「我哋都覺得好震撼,因為政府開頭講將6樣比較厭惡性嘅東西,放埋喺將軍澳132區位置,我相信居民反應都好大。」」他指出,填海工程牽涉海上垃圾收集站、水泥廠等項目,居民擔心異味、沙塵及交通壓力加劇。他曾參與民政事務處的會議,會上各屋苑代表紛紛表達憂慮,專業人士亦有提出意見,惜大多建議多未獲採納。 混凝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一線搜查|兩節日前後山火數目翻倍 人為疏忽成主因 專家教路逃生保命要訣
山火最常發生在秋冬兩季,雖然山火可自然引發,不過有專家指出,香港絕大部分山火罪魁禍首仍是人為疏忽,包括拜山前未有清理雜草、未有在鐵桶內燃燒冥鏹、吸煙等。 雞公嶺一月錄兩宗山火 受災面積等同26個維園 雞公嶺是本港著名的山火黑點,據統計,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該處平均每年錄得兩宗山火,受影響範圍約110公頃。單是今年1月,雞公嶺已錄得兩宗山火,受災面積達至500公頃,相當於26個維園的面積。有行山人士透露,逢吉鄉一帶幾乎年年失火,除了兩旁有燒焦痕跡、影響空氣外,山火後的土壤變得鬆散,變得危險。 山藝教練Sunny Sir表示,香港的山火多數源於人為疏忽,包括拜山前未有清理雜草、未有在鐵桶內燃燒冥鏹、吸煙等,「唔好睇小煙頭,就算咁細嘅火頭跌落地下,佢一著、風一吹,好快蔓延成個山頭,好多山火都係咁。」天文台過往亦曾經分析數據,發現清明節及重陽節期間發生山火的平均數目,較一般假期高出一倍。 專家教路逃生保命要訣 提醒一重要事項 如果不幸遭遇山火應如何應對?Sunny Sir表示,首先要冷靜觀察周圍環境,找準逃生路線並留意風向。若身處山腳或山腰,應逆風向下撤離;但若果山火從山腳燒起,而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7日
一線搜查|猴群長沙灣天主教墳場「踩場」 鮮花、生果秒被搶 市民嚇親:佢哋會跳過嚟搶袋
四月是傳統的掃墓季節,然而觀眾李先生近日向《一線搜查》投訴,指長沙灣天主教墳場頻頻有大批馬騮出沒,不但讓掃墓的市民措手不及,就連墳場辦事處亦深受其擾。 「一級級,有啲就企喺頭頂鐵欄行嚟行去、有啲係兩邊爬落嚟、有啲係後面行過嚟。佢直頭係四方八面走埋嚟,我惟有急急腳,擺低啲花就走。」觀眾李先生表示,有關情況並非今年才出現,往年亦是如此,自己曾經與親友向墳場辦事處投訴,惟對方表示同樣感到困擾。 李先生:「我一行轉背,出到樓梯嗰度,已經見到頭先擺低嘅鮮花已經被佢哋一人一下掹走晒,拎去食,呢啲花只係幾秒已經俾佢整爛晒。」李先生曾致電1823投訴,惟政府部門僅表示會關注事件並採取驅趕措施,又建議如遇到緊急情況可報警求助。李先生無奈表示:「根本就冇乜用囉,就算我最近去都一樣有呢個情況出現。政府覆我叫我打999,喂、我打得嚟都已經俾佢(馬騮)襲擊咗啦,我俾佢襲擊完,再打999都冇用啦!」 攝製隊實地探訪時,發現墳場內掛有多條橫額,提醒市民提防馬騮。每年都來掃墓的劉女士表示,經常與馬騮相遇,形容馬騮會望實食物、搶食生果,更曾試過整袋水果被搶走,「好驚呀,佢哋直頭搲,好彩我哋即掉,冇同佢(馬騮)鬥。俾佢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3日
一線搜查|單車教練拆解「沙田秋名山」 最兇險非三連髮夾彎 輕視「終點」隨時攬炒
沙田大埔大尾督一帶向來都是假日踩單車勝地,但由於早前受大埔道擴闊馬路影響,大埔公路沙田段及沙田鄉事會路交界一段單車徑就要作出改動,卻出現了極為罕見的「三連髮夾彎」,甚至被網民直指如同漫畫《頭文字D》中「秋名山」的彎道般兇險。《一線搜查》就請來單車教練Uncle Moon實地試踩,找出這段路要多加注意之處。 「這條單車徑有些斜度,還有很多很窄角度的轉彎位。」據Uncle Moon表示,出意外的原因每十次有九次都是因為速度過快,「不要讓速度高過你的程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再決定要怎樣踩這條路」。要踩過這段「髮夾彎」,其實只要視覺上感到危險,就馬上放慢車速,斜路不算太長,減慢了再入彎也不算難。 Uncle Moon示範時就留意到「髮夾彎」反而暗藏另一個危險原素,就是地面接駛位的鋁板,「這些鋁板在下雨時相當濕滑」。此外在三連髮夾彎的「終點」、轉入隧道的90度彎位,「這個位便要留意了」,除了要看鏡子之外,自已也要減慢車速,同時可以響一響單車鈴,令隧道內對頭單車意識到有另一輛單車在彎道「盲眼位」,以防攬炒。當然,單車新手也不妨跟從政府告示,下車推車就更為安全。 78 HOY資訊台:《一線搜查》 播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1日
一線搜查|垃圾站旁廢料堆積無人理 田北辰投訴1823無果怒斥離譜 批部門推卸責任
1823由效率促進辦公室管理,負責接收市民對政府服務的投訴及查詢。不過,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日前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其住所附近的壽臣山道東臨時垃圾站旁,竟有多袋建築廢料被非法棄置,堆放多日無人處理。他曾先後兩次匿名致電1823熱線投訴,卻在投訴後整整一周,仍見垃圾原封不動。田北辰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就質疑政府部門間互相推卸責任。 兩度投訴無人跟進 田北辰斥「荒天下之大謬」 「呢度有句說話,在本收集站外非法棄置垃圾,會被檢控。咁根據我過去五、六日嘅經驗,我嘅感受呢就係想加個『不』字喺度(不會被檢控)。如果加個『不』字呢,就順利成章啲。」田北辰早前經過壽臣山道東臨時垃圾站時,發現旁邊有多袋建築廢料被人非法棄置,因此兩度致電1823投訴。他又說投訴期間未有表明議員身份,惟事隔足足6日,該堆垃圾仍然原封不動,遂在社交平台發文公開事件,並怒斥「離譜」、「荒天下之大謬」。 更諷刺的是,他在社交平台發帖翌日,食環署竟主動聯絡其助手查詢涉事垃圾站位置。田北辰質疑:「可能1823收集咗全香港所有奇難雜症,佢發咗出去之後就冇跟進、記錄都冇㗎,你話幾危險?佢有冇做又唔知、佢做咗,人哋有冇跟進又唔知。1823唔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31日
一線搜查|新界東北發展剷草林 粉嶺羊群「地盤搵食難」 牧羊人守護17年:唔會放棄
隨著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推進,粉嶺周圍的景色都變成了高樓大廈,但原來在石湖新村仍然住了一群羊,而且每日下午一時也會準時出動到梧桐河畔「搵食」。不過據牧羊人華叔表示,河畔一帶的草地由於各重工程進行而買少見少,有關注人士亦認為「本地羊」很難得,建議政府可納入旅遊經濟項目推廣。 地盤朝早開工 部份母羊受驚早產 每天下午一時,華叔便會開始放羊,羊群會自動自覺走到粉嶺北梧桐河一帶草地上覓食,散步路途頗為遙遠,但仍然非常有秩序一個跟一個前進。「我在2008年退休,看到有人養羊就很開心。有些興趣,又有地方放牧,當時布很多草,便這樣養起羊。牠們很聽教聽話,我便繼續養,也沒有後悔過,以前有140多隻。」 不過,每日放牧的路線也因為工程進行而收窄,未來甚至可能消失,同時在羊圈也已受到影響,「清明節前後開始生小羊,現在也生了20隻,有些還沒有生出來。」華哥由於附近地盤朝早開工,泥頭車很嘈,倒泥時會嚇到羊群,因此導致部份母羊早產。 安置地點寸草不生 提反建議沒下文 「在2014年的時候,他(政府)給我一個地方,便是對面那個平輋鐵倉的後面,好像上面那樣草也不生。你怎樣放牧?羊沒有草吃。」華叔曾提出反建議,但未有結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6日
一線搜查|「軍火佬」霸屋申逆權侵佔 街坊質疑法團主席包庇 盼政府出手介入
《一線搜查》近日報道,灣仔一名八旬獨居婆婆伍女士在2008年4月去世後,其唐樓單位因無人繼承而長期空置。然而,十多年後,一名自稱是伍女士「契仔」、綽號「軍火佬」的男子突然入住,不僅將單位抵押借款500萬元,更申請逆權侵佔。令人震驚的是,大廈法團主席似乎知情,甚至被街坊質疑暗中包庇,引發眾怒。 認已申逆權侵佔 軍火佬否認唔交管理費:係佢哋接收 在最新一集《一線搜查》中,攝製隊聯絡上「軍火佬」。他坦承已提交逆權侵佔申請,「逆權侵佔已經入咗紙,就單位佔用權我不作評論,留待法庭判決。至於你話管理費,唔係我唔願意交,係佢哋唔接受我呢個佔用人身份。至於你問地租差餉,我身為佔用人當然會交款。」然而,「軍火佬」拒絕透露與已故伍女士的關係,以及入住單位的具體時間。 對「軍火佬」犯罪紀錄感不安 街坊:嚇到我咩咁 而一眾街坊對「軍火佬」的身份早有耳聞,並對其犯罪紀錄感到不安。大廈業主李女士:「打劫人屋企、又爆人哋啲嘢,嚇到我咩咁,所以我先同街坊、鄰居(講)大家要小心呢個人。」翻查資料,「軍火佬」於2022年被裁定公眾地方擾亂秩序罪成立,被判監一個月。 法官判案時更提到,他在2003年已經有31項定罪,其中1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5日
一線搜查|灣仔唐樓遭惡男霸佔 「軍火佬」自稱契仔申逆權侵佔 「死者」簽名抵押借貸500萬
《一線搜查》近日接到灣仔一幢舊樓街坊集體爆料,指大廈內一個空置超過十年的單位,近日被一名陌生男子闖入並霸佔居住。據街坊表示,該單位原屬一位已故、無後人的伍姓婆婆所有。更離奇的是,根據土地註冊處文件顯示,該單位在2021年被人以伍女士名義申請抵押,貸款高達500萬元,而簽名竟是出自早已去世十多年的伍女士。而經過《一線搜查》深入調查,發現霸佔單位的男子為活躍於網絡討論平台、自稱網媒記者「軍火佬」。 業主離世17年 養子失聯 單位空置冇人住 據街坊憶述,伍女士於2008年4月去世,享年82歲,生前曾有兩段婚姻,並育有一名姓鄭的養子。養子15歲時赴加拿大多倫多讀書,其後在加拿大定居、結婚生子。九十年代,他曾多次回港探望伍女士,惟後來失去聯絡。大廈業主鄧先生:「我印象記得係指呢間屋牽涉一宗案件,如果有人要入呢間屋、或者攞呢間屋嘅鎖匙,就要去灣仔警署。看更呀伯話(單位)個女人死咗,工人返到屋企發現個女人冇晒反應就報警,警察嚟到話冇後人,跟住就封咗間屋。」 涉事單幢式住宅有逾50年樓齡,僅有40個單位,不少街坊在此居住數十年,彼此熟識。大廈業主李女士表示,她的父母與伍女士關係密切,伍女士曾要求他們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4日
一線搜查|石籬商場天橋壞燈數月冇人理 管理公司、房屋署互相卸責 街坊怒斥:無王管
石籬商場一期及二期之間設有天橋連接,是街坊日常往來的便捷通道。不過《一線搜查》接獲觀眾投訴,指天橋有三支光管長期損毀,導致燈光昏暗,安全堪憂。投訴人曾多次聯絡商場管理公司及房屋署處理,然而陷入雙方互相推卸責任的「拉鋸戰」,問題拖延數月仍無人處理。直至《一線搜查》介入後,事件始獲解決。 家住葵青區石籬邨的黎先生,每天途經該天橋。他憶述,自去年11月起,天橋上有三支光管損壞,導致夜晚照明不足,於是以電郵向管理公司反映情況。兩周後,對方回覆指該位置由房屋署負責,已即時通知有關部門跟進。然而,黎先生苦等無果,遂於12月21日致電1823投訴,卻在兩天後收到回覆,房屋署指天橋不屬其管轄範圍,建議他自行聯絡管理公司。 黎先生認為兩邊不斷推卸責任,於是再次電郵查詢管理公司,對方則再次重申商場對有關位置沒有管理權,所以未能跟進情況,但強調會聯絡房屋署及1823,以釐清管理權問題。直至上月,黎先生收到石籬邨物業服務辦事處回覆,稱天橋保養由商場業主負責,並已多次催促管理公司處理。原以為致電1823就能解決問題,怎料雙方互相推卸責任,黎先生無奈道:「其實係非常唔滿意,覺得佢哋用官方答法耍我哋啲居民。感覺就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1日
一線搜查|天橋底淪棄置黑點 「發泡膠牆」遇火勢出事 區議員:癱瘓屯公
去年的荃灣象鼻山路隔音屏火警,揭發堆積垃圾成為起火源頭,有觀眾就向《一線搜查》報料,指屯門仁政橋一帶出現同類火警隱患,大批已收集的發泡膠箱未及時運走,存放在行人天橋底下,有區議員直言仁政橋若果出現火警,勢必癱瘓屯門來往市區的交通。 復常之後,發泡膠箱回收全面恢復,卻令屯門區內不少隔音屏旁邊空地成為囤積黑點,部份更放在屯門公路隔音屏及行人升降機旁邊,形成一道道「發泡膠牆」。據區議員鍾健峰表示,區內兩大黑點分別是新墟街市及置樂花園,都是商舖及街市攤檔聚集之處,因此有大量發泡膠箱等待回收。就觀察所見,發泡膠箱普遍也會擺通宵才有人回收,食環署雖然有向商戶反映要儘快回收,但問題未有改善。 仁政街垃圾站外問題更為嚴重,「因為整個屯門的隔音屏較為長,相關的部門較多,可能牽涉到食環署、房屋署等。」鍾健峰指各部門職責分散,欠缺統一機制處理問題,很多時只有勸籲不要擺放在公共設施旁邊,以防類似象鼻山路隔音屏火警再度發生,癱瘓屯門交通。 鍾健峰又指出,屯門公路兩旁綠化帶管理欠佳,「影響市容、浪費公帑」,希望當局換上更合適植物,以免成為垃圾黑點。 78 HOY資訊台:《一線搜查》 播出日期:逢周一至五 播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