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5日
黎智英案|黎承認早前供稱沒留意初選是沒講真話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圍繞初選盤問。黎智英稱,為他管理Twitter的李兆富曾經協助挑選初選投票程式,承認早前供稱沒有留意初選是沒有說真話。 控方第10日盤問黎智英,問他2019年12月是否曾經跟李永達討論初選。黎智英說,當時他們只是討論對選舉最有利的部署,形式與初選類似。他在訊息中,向李永達提及李兆富「是初選程式的始作俑者」,叫李永達找李兆富討論,因為李兆富熟悉網上投票,所以負責尋找合適的投票軟件,但程式並非由他開發,只是參與討論和提出意見。黎智英說,用電子投票是李兆富的主意,自己認同這是最方便的模式,補充可以用手機投票。 法官李運騰關注初選這個主意最初由誰人提出,黎智英說不知道,但有聽過李永達閒聊提起,又說民主派本身就關注分薄票源問題。控方質疑黎智英早前供稱沒有留意初選,又否認與陳梓華討論過初選,但證據顯示他似乎對初選程式很熱衷。黎智英回應是因為他答應在電子投票上提供協助,所以希望確保軟件能夠有效運作,之後在盤問下承認早前沒有講真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4日
黎智英案|控方質疑黎智英形容陳梓華的說法不一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質疑黎智英聯繫陳梓華目的並非只為安撫勇武派,而是進行國際游說。黎智英回應時批評主控瘋狂和無恥,法官要求他控制情緒。 黎智英早前先後作供對陳梓華的理解,包括「在前線的年輕人」、「勇武派中的保守派」,律政司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質疑有多個版本,黎智英說將「勇武」演繹成「前線」對他而言並無衝突。他指陳梓華處理眾籌登報是勇武派其中一名領袖,可安撫暴力示威者,亦是他與陳梓華聯繫的唯一目的。陳梓華其他範疇的工作他也有興趣,例如可連繫國際登報團隊和美國香港民主委員會。訊息顯示黎智英曾經建議陳梓華可在倫敦會見「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及上議院議員奧爾頓勳爵,他在庭上解釋只是出於好意介紹。 周天行指控黎智英明知兩人在英國游說實施制裁,陳梓華接觸他們根本與平息暴力無關,黎智英斥罵周天行不斷將說話強加於他,做法瘋狂和無恥,又激動反問是否連上廁所也要平息暴力,三個法官打斷指即使黎智英不喜歡盤問方式,檢控官有責任提出指控,提醒黎智英控制情緒。 黎智英說對羅傑斯的認知僅限於他曾經為香港絕食抗議,法官李素蘭問絕食對香港有何用?黎智英稱可讓人留意香港的情況,英國政府可能有所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3日
黎智英案|控方質疑黎以探望初生孫女為借口 掩飾赴美晤彭斯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質疑黎智英故意以探望初生孫女為借口,掩飾向法庭申請赴美與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等人見面,黎智英作供否認。 黎智英第8日接受控方盤問,他確認曾計劃在2020年6月到訪紐約和華盛頓,與美國時任副總統彭斯、國安委和國務院等人會面。黎智英當時牽涉刑事恐嚇案,獲准保釋但不可以離港,他曾申請更改條件,稱想到美國探望初生孫女,以及處理《蘋果日報》和加拿大的酒店生意事務,但沒有提及要見美國官員。 控方關注黎智英曾指希望女兒在幾日內誕下孫女取得出世紙,令他的申請可以有正當性,質疑黎智英故意以此為借口掩飾。黎智英否認稱行程主要目的是見孫女,認為自己有足夠理由,與官員見面並非大事,亦不構成勾結外國勢力。控方再質疑黎智英明知國安法立法決定已獲通過,仍然繼續游說美國政府,黎智英稱是自己疏忽,忘記國安法即將實施。 2020年6月底,Mark Simon報告已向美國國安委提出可以放入制裁名單的香港官員,黎智英作供指整體上相信Mark Simon的判斷,但不知道他提及過哪些人,自己亦說不出正確人選。法官李素蘭問是否覺得只要有香港官員被制裁就可以,黎智英稱沒有這樣講過,但承認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黎智英案|黎智英認同撤銷香港特殊貿易地位 否認提倡攬炒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他作供稱全國人大通過港區國安法立法決定後,認為香港已「玩完」,所以認同撤銷香港的特殊貿易地位,但否認提倡攬炒。 黎智英第33日作供,提到2019年10月訪美曾與共和黨參議員史考特見面,控方展示照片,兩人手持「光時」口號的黑色上衣。黎智英解釋是史考特取出黑衣作為道具,自己出於禮貌拿起合照,沒有留意字句。法官杜麗冰質疑假如上面印有裸女是否都會這樣做,黎智英說不回答假設性問題。 黎智英又確認在美期間與前副國安顧問博明見面,控方指美國國安委會就國安、軍事、外交等政策向總統提供意見,黎智英一定清楚這個角色。黎智英稱他不關心,與人見面不會推測對方目的。 2020年4月至5月期間黎智英在電郵與多人討論《馬格尼茨基法案》,包括前副國防部長保羅沃夫維茲及美國前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等,沃夫維茲稱對法案的問題源自香港法官郭偉健偏頗的言論,惠頓又談及前中聯辦主任駱惠寧。黎智英作供稱同意將駱惠寧列為制裁目標,講過美國是唯一的救贖,是因為只有美國關心香港,但覺得凍結官員戶口更有效。 全國人大通過港區國安法立法決定後,Mark Simon稱會幫助接觸對美國民主黨政策有影響力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黎智英案|與美國前副國安顧問博明見面 黎智英辯稱不推測對方目的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他作供稱認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有助香港抵抗中國入侵自由,但與美國官員見面時不會推測對方的目的。 黎智英第33日作供,談到2019年10月訪美期間,曾與美國前副國安顧問博明見面。控方指出,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會就國安、軍事、外交等政策向總統提供意見,黎智英一定清楚這個角色。黎智英稱他不關心,平時單純與人見面,不會推測對方的目的,事前亦從來不作準備。 控方質疑,黎智英早前作供稱,見時任國務卿蓬佩奧時採納了蓬佩奧助手的意見,黎智英稱如果這樣視為有準備,他不能否認。 2019年11月,Mark Simon出席美國國安委會議後告知,特朗普決定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但想盡量避免讓中國在貿易談判上獲得籌碼。黎智英在庭上指,沒有過問Mark Simon如何得知,不過認為法案對香港抵抗中國入侵自由有利。 至2020年4月,Mark Simon與美國國安委委員討論《馬格尼茨基法案》,黎智英作供稱只知道法案關於制裁,不了解細節,講過美國是唯一的教贖,是因為只有美國關心香港,但沒有提出要通過法案。他又同意Mark Simon與委員交流時,是以他助手的身份發言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3日
黎智英案|法官質疑黎智英關注美國《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內容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法官多次介入提問,質疑黎智英關注美國《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內容。黎智英稱支持法案,但否認游說美國參眾議員通過法案。 黎智英第32日作供,提到計劃2019年10月到美國接受不同媒體訪問,並與參議員和眾議員會面,游說他們支持香港。黎智英在庭上稱逃犯修訂條例已暫緩,但市民繼續上街追求基本法賦予的權利,例如是普選,香港正在危急關頭。其間他在香港與共和黨參議員史考特及前駐港澳總領事史墨客見面,黎智英稱沒有討論過美國要作出甚麼具體行動。 法官杜麗冰關注黎智英曾向Mark Simon查詢《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內容,法官李素蘭亦稱不可能不作準備,只問議員可否幫忙。黎智英解釋,為免見面期間有人提及法案才向Mark Simon了解,認為法案是學術性質,沒有實際作用,通過後都不會再跟進,所以他不關心內容。 對於他在專欄稱已跟參議員會面,覺得法案將獲通過,而沒有出現在法案的人都會被美國列入黑名單。黎智英作供指他只覆述參議員的說法,認為示威不過於暴力便可以繼續得到支持,違反公義的人會有後果。他稱支持法案,希望法案獲通過,但他對法案的效果並沒有感到樂觀,亦沒有要求制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3日
黎智英案|黎供稱2019年冀美參眾兩院議員為港發聲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繼續盤問黎智英,他作供稱2019年10月認為香港仍在危急關頭,希望美國議員能為香港發聲,亦曾經與他們見面,但沒有討論應作出的具體行動。 黎智英第32日作供,講到計劃在2019年10月到美國接受不同媒體訪問,並與參議員和眾議員會面,游說他們支持香港。黎智英在庭上指雖然逃犯修訂條例已暫緩,市民仍繼續上街追求基本法賦予的權利,例如是普選,香港正在危急關頭,所以希望美國參眾議員能來港或為香港發聲,當時美國未制定任何法案。 控方指2019年6月美國已有議員提交《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即使未通過都正按程序制定中,黎智英稱他是外人,無份決定和參與。黎智英又承認是Mark Simon告知他白宮有高層將與香港大學生領袖,例如張崑陽見面,亦會與他本人見面,但他不肯定會是特朗普,抑或時任副總統彭斯。計劃訪美行程期間,黎智英亦在香港與共和黨參議員史考特及前駐港澳總領事史墨客見面,黎智英稱忘記細節,只記得沒有討論過美國應作出甚麼行動。 三名法官關注黎智英曾向Mark Simon查詢《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內容,黎智英解釋是以防見面期間有人提及所以先作準備,強調沒有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2日
黎智英案|黎智英確認2019年在港晤三名美國國會議員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盤問黎智英去到第5日,黎智英確認2019年在香港先後與三名美國國會議員會面,但他不記得討論內容。 黎智英繼續接受控方盤問,控方問他2019年出席保衛民主基金會座談會時,將香港比喻為冷戰的柏林,說「香港正打一場與美國價值觀相同的戰爭」,又形容美國有核武,「可以一分鐘解決他們」。黎智英解釋是比喻,指美國的價值觀有如核武,他承認視中共為敵人,但他不討厭或憎恨中共。法官杜麗冰質疑黎智英沒有表明是打比喻,觀眾會以為他站在美國一方、一同對抗中國,黎智英稱當時已說明是價值觀之戰,不同意有誤導。 2019年5月,黎智英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建議美國調查並封鎖中國部分貪污官員的戶口,並歸還款項予中國。法官李運騰問為何美方要調查中國貪污,這樣做是制裁抑或給予法律援助,黎智英回答他沒有特別界定這樣做是法律援助抑或制裁。黎智英又確認曾經在2019年9至10月,在香港先後跟美國三名國會議員會面,但他說已不記得討論內容。 控方又在庭上展示黎智英和Mark Simon的對話,提到特朗普說過香港示威是暴動,法官杜麗冰問黎智英是否同意特朗普的說法,黎智英說示威大致和平,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1日
黎智英案|黎智英指2019年將陳方安生見彭斯的新聞「做大」是美國前駐港領事的建議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他作供確認2019年將陳方安生會見美國時任副總統彭斯的新聞「做大」,是美國前駐港總領事郭明瀚的建議,又說同年7月去美國前已知道是到白宮開會。 控方繼續圍繞黎智英的政治聯繫盤問,2019年3月黎智英向蘋果高層,轉發陳方安生與美國時任副總統彭斯見面的照片,吩咐要「做到最大效果」。他作供稱「做大」的建議由美國前駐港總領事郭明瀚提出,可以說是編採指示,供蘋果高層參考,但不是跟隨郭明瀚建議。 黎智英之後跟李柱銘說美國兩黨對中國的敵對態度明顯,是游說華盛頓的好時機。他在庭上解釋是想喚起美國關注香港逃犯條例,而當時美國民主黨主導國會,郭明瀚來自民主黨,黎智英說希望可加入李柱銘等人進行游說,計劃在國會提出香港逃犯條例議題,但不知道是提倡制裁香港官員。 至同年4月,助手Mark Simon向黎智英匯報訪美有兩個具體提議,包括懲罰香港官員和發出旅遊警示,黎智英在控方提問下承認自己當時獲告知行程的目的。控方關注黎智英曾吩咐Mark Simon向李柱銘聲稱郭明瀚是自願幫忙,李柱銘便無法拒絕,黎智英作供也稱沒聘請郭明瀚,之後解釋是自願向他付款。 黎智英早前作供指2019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0日
黎智英案|黎智英贊助美駐港總領事郭明翰到台灣晤蔡英文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繼續盤問黎智英,黎智英作供承認贊助美國駐港總領事郭明翰到台灣與蔡英文會面的旅費,說想協助台灣加強與美國聯繫,但否認作為代理人或中間人。 黎智英第29日出庭,繼續圍繞與台灣和美國的聯繫作供。黎智英稱想協助台灣重建外交渠道,所以向蔡英文介紹美國前駐港總領事郭明翰,並支付郭明瀚2018年3月到台灣跟蔡英文會面的旅費,但不包括顧問費用,因為郭明瀚是義務赴台,亦沒有跟蔡英文達成任何協議。 控方展示黎智英曾經與Mark Simon討論台灣的官員非常謹慎,因此提出想跟吳釗燮前外長用膳,了解他們的想法。黎智英又對蔡英文左右手江春男反映,美國兩名前高官保羅和基恩認為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政府,是台灣與美國深入交往的最佳時機,黎智英在庭上指只是覆述說法,沒有表達自己取態。 法官李運騰稱黎智英似乎很積極,他回答只是想幫助台灣,又否認擔任台灣或美國的代理人或中間人,以及在「枱底」影響民進黨政府。對於美國在台灣增強軍事影響力的說法,黎智英稱已有智庫與學者討論,他贊成這個構思,所以打算與美國前國安顧問博爾頓見面時提出。控方又指出黎智英說過利用台灣作為對抗中國的槓桿,是想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7日
黎智英案|黎智英承認贊助兩名美國前軍方高層旅費及顧問等共1,490萬港元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繼續盤問黎智英,黎智英作供承認贊助兩名美國前軍方高層旅費及顧問費等合共1,490萬港元。 黎智英第28日出庭,繼續就他的海外聯繫作供。控方提到Mark Simon告知黎智英,美國前副國防部長保羅沃夫維茲和美軍前副參謀長基恩的顧問合約已經獲批,黎智英在庭上稱知道他們到台灣為蔡英文諮詢要取得美國司法部的許可,曾經達成口頭協議,但從來不知道合約的存在,又確認曾經對保羅沃夫維茲到訪越南和日本的建議表達同意,但不知道最終有否成事。 法官李運騰關注Mark Simon向黎智英交代兩名美國前高官的行程,包括越南、日本、新加坡,其中一次長達一個月,黎智英稱不知道為何時間這麼長,沒有印象他們談及過其他國家。黎智英又承認贊助兩人以及隨行的台灣事務專家旅費,還有顧問費,以及給予基恩一筆25萬美元私人貸款,折合支付一共1,490萬港元,由Mark Simon負責。法官李運騰問有否制定預算,黎智英說沒有,李運騰稱即是沒有任何限制,黎智英說Mark Simon會決定。 黎智英又確認2017年起,以每月20萬元台幣聘請蔡英文左右手江春男,先後為台灣壹周刊和蘋果日報撰稿,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6日
黎智英案|黎確認曾安排美軍前副參謀長到台晤蔡英文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開始盤問黎智英。黎智英確認2017年起贊助兩名前美國官員旅費,到台北與蔡英文會面三至四次。 黎智英第27日作供,控方開始圍繞黎智英的海外聯繫盤問。黎智英確認2017年曾經與美國前副國防部長保羅沃夫維茲、美軍前副參謀長基恩到台北見蔡英文,因為想幫蔡英文了解特朗普政府對台灣的態度,他知道三人之後有再會面,亦幫忙支付旅費和諮詢費用。 法官李運騰關注如果只是普通見面,為甚麼黎智英跟助手Mark Simon稱要保密,黎智英稱兩人身份敏感,即使當時不再為美國政府工作,事前都要得到批准。黎智英又否認協助為台灣提供軍事意見。 控方展示黎智英與蔡英文左右手江春男的多段對話,黎智英說如果美國利用台灣影響中國在北韓和南海的政策,能施加更大的壓力 ,可能會把駐軍由日本遷往台灣,又整合筆記分析中美台形勢。黎智英庭上解釋只是就美國政策交流意見,否認提倡美國利用台灣作為應對中國的槓桿,但認為話題敏感,所以要求江春男保密。 法官杜麗冰和李運騰質疑如果覺得話題敏感,為甚麼國安法生效後,黎智英會在網上直播討論美國駐軍的議題,黎智英說幾年後情況已改變,已有很多討論和報道。 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