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中心
- Digital Tech
- 2023年02月07日
一線搜查|茶餐廳豬扒煮不熟變「刺身」 食客投訴反被問:咁你想點?|附食安中心建議
近日有網民於社交平台上載一張半熟豬扒的照片:「先唔評論好唔好食,$78晚餐,塊豬扒係生嘅」。該網民表示於大圍一間連鎖茶餐廳用餐時,點了一個$78的晚餐,當他切開豬扒,卻發現裡面非常「粉嫩」,明顯未煮熟。可是,當他向店員反映,竟被對方以惡劣態度反問:「咁你想點?」,令事主感到相當委屈。 $78食到「半生熟」豬扒 有網民日前於Facebook群組「香港茶餐廳及美食關注組」上載照片,並發文:「先唔評論好唔好食,$78晚餐,塊豬扒係生嘅」。圖中所見,該半塊豬扒的表層煎至金黃色,裡面卻非常「粉嫩」,肉質光滑並呈淡紅色,明顯是「半生熟」的狀態。 更多熱門文章《給十九歲的我》爭議懶人包 女主角控訴校方、導演張婉婷道歉煞停公映一文看免費機票|Hello Hong Kong起動 機管局送港人8萬張免費機票 派發日期+領取方法一文看 店員態度惡劣反問:咁你想點? 事主表示於大圍一間連鎖茶餐廳用餐時,點了一個$78的晚餐,當他切開豬扒,卻發現裡面明顯未煮熟。可是,當他向店員反映時,竟被對方以惡劣態度反問:「咁你想點?」,令事主感到相當委屈,表示:「個態度好似係我搞事」。 網民:嗌咗3成熟? 帖文引起網民熱議
- Digital Tech
- 2022年12月30日
一線搜查丨港男自製馬友刺身 讚味道似拖羅 網民:怕你去唔切睇急症|附食安中心建議
馬友做刺身味道似拖羅?日前,有男網民在Facebook群組分享自製馬友刺身,大讚味道像拖羅(吞拿魚腩)。帖文引網民熱議,有人擔心存在食安問題,提醒事主小心細菌或寄生蟲。根據食安中心資料,海魚及淡水魚均可能帶有多種寄生蟲,生吃魚類若處理不當,容易引致食物中毒。 馬友做刺身 大讚味道似拖羅 日前(12月27日),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貼上4幅自製馬友刺身的照片:「托朋友福拎條八斤海馬友來,點名整個刺身,超正」。從照片所見,事主將原條馬友分件後起皮,切成一片片厚刺身,佐以芥末醬油食用。有網民問到口感如何,事主就回應大讚:「拖羅咁」。 網民:醫院已經好多人 帖文引起不少網民討論,有人擔心事主進食後身體不適:「醫院已經好多人」、「怕你去唔切睇急症」、「不要增加公立醫院嘅急症室負擔」;亦有人見怪不怪:「不嬲都可以刺身」、「日本人食雞都係生食、馬又係生食,大驚小怪」。 不過亦有人指馬友刺身存在食安問題,提醒事主小心細菌或寄生蟲:「最好屋企有個顯微鏡照照先好吃」、「有個韓國人啱啱中咗寄身蟲瓜左!由鼻或口進入!死亡率達96%!小心吖」。 食安中心:處理不當易致食物中毒 據
- Digital Tech
- 2022年11月25日
一線搜查|BBQ食物接觸火焰更快熟?食安中心警告:或有潛在致癌物|附5大燒烤安全貼士
踏入秋冬,除了打邊爐,相信不少人都會三五成群相約一起燒烤BBQ。不過食安中心提醒,燒烤時除了要留意食物是否徹底燒熟外,亦要避免將食物直接接觸到火焰和將油脂滴到炭上,否則會令食物增加更多的潛在致癌物「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以下5大安全貼士,可降低BBQ時攝入致癌物風險。 食安中心在Facebook發文指,燒烤十分講求技巧,除了要將食物徹底燒熟外,同時亦要減低食物在燒烤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包括「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及「雜環胺」(HCAs)。 PAHs、HCAs如何產生? 經常有人說燒烤會致癌,其中一個原因正正就是在燒烤食物的過程中,會產生PAHs及HCAs。而部分PAHs及HCAs已被證實或懷疑具致癌性。 那麼PAHs是如何產生?食安中心指出,燒烤時,如果食物的表面接觸到超過攝氏200度的火焰,食物中的油脂便會受熱分解,從而產生PAHs,而當油脂滴到炭上面,升起的煙則會將更多的PAHs帶到食物上。除此之外,如果炭或柴火等燒烤燃料在未充分燃燒下,亦有機會形成PAHs。 至於HCAs,食物的蛋白質成分,特別是肌酸或肌酸酐,在高溫烹調時則會形成HCAs。 5大貼士減少
- Digital Tech
- 2022年11月20日
帶子、扇貝內臟含毒素 食安中心:2大部位不宜食用!嚴重可致命
帶子、扇貝等貝殼類海產,不論是打邊爐、BBQ或海鮮蒸氣火鍋,都是必備食材之一。雖然這些貝類海產鮮甜美味,但體內很易積聚重金屬等有害物質,若吃錯部位或烹調不當,都有機會中毒,嚴重甚至可致命。食安中心提醒,帶子和扇貝有2大部位不宜食用,並分享了5大安全吃貝殼類海產的貼士。 帶子、扇貝內臟易積聚毒素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的資料,由於帶子及扇貝的生活環境和覓食習慣,其體內(尤其是內臟)或會積聚各類有害的物質,例如重金屬、貝類毒素及微生物污染等。如果進食受污染的貝類海產,則有機會出現「痳痺性貝類中毒」,本港不時都有零星個案和事故,當中主要及帶子及扇貝。 2大部位不宜食用 相信不少人都愛吃扇貝的裙邊,但由於引致「痲痺性貝類中毒」的最主要風險因素,便是進食帶子或扇貝的內臟,因此食安中心提醒,食帶子、扇貝時要飛邊「走內臟」,包括消化腺和生殖腺,煮熟後只吃肉(即是閉殼肌),所以最好還是避免吃裙邊了。 進食受污染貝類 有機會中毒 食安中心指出,進食受污染的貝類,例如扇貝、帶子、蜆、青口、蠔等,都有機會導致中毒,當它們攝取的藻類產生毒素,便會產生貝類毒素,包括「麻痺性貝類中毒」、「下痢性貝類中毒」、「神經性貝類
- Digital Tech
- 2022年10月17日
一線搜查|港男同巨型瀨尿蝦打卡被擊傷 手掌傷口超長要縫針|食安中心5貼士提防食肉菌
香港人愛吃海鮮,但海鮮如果處理不當,不單進食後可能不適,連接觸都有可能受傷,如果感染食肉菌更足以致命!近日網民購買如人手臂般大隻的瀨尿蝦開餐,捉住瀨尿蝦打卡拍照時,卻被瀨尿蝦擊傷,於手掌造成長長傷口,要入院治療並縫針。 欲捉住打卡被擊傷 10月16日,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上載一則帖文,寫道:「引以為鑑,瀬尿蝦的殺傷力不容忽視。我只可以示範一次! 」從網民上載的照片中看到一隻手臂般長的巨型瀨尿蝦,和一隻縫了針的嚇人傷口的手掌,原來他在處理瀨尿蝦時受傷。此巨型瀨尿蝦,因身上斑紋名為「斑馬瀨尿蝦」。事主提到自己本想捉住牠拍照,並已戴上開蠔手套,但還是不幸被瀨尿蝦的雙臂所傷,遺下超長傷口。 斑馬瀨尿蝦-海洋中最強攻擊手 根據網上資料,瀨尿蝦又稱「螳螂蝦」,因其前臂攻構造與螳螂相似,同樣擊力強,被稱海洋中最強攻擊手。牠的雙鉗呈螳螂臂的鎌刀狀,更可以用「螳螂刀」打碎肉蟹殼覓食。街市及酒樓經常會見到斑馬瀨尿蝦被獨立「包裝」在膠樽內,原因瀨尿蝦生性兇猛,如果整批瀨尿蝦存放,往往會互相攻擊,導致支離破碎。 網民分享受傷經歷 帖文引來大批留言討論,不少人祝福事主早日康復。
- Digital Tech
- 2022年10月17日
食物中毒|女網紅食生醃海鮮中毒險死 半夜突昏迷、抽搐送院|附5招安全食海產
不少港人出外旅遊時,都喜歡嘗試特色菜式,例如韓國醬油蟹和泰國生醃海鮮。不過,日前有名網紅在泰國旅居時,因為進食路邊攤檔生醃海鮮,而導致食物中毒,引發昏迷、抽搐、失去意識等症狀,差點喪命。 【去泰國旅遊😍】泰國入境自由行|認可疫苗名單+酒店價格+機票/酒店優惠泰國曼谷15間新酒店2022 水療SPA+2分鐘到BTS+無邊際泳池 進食生醃海鮮後兩度昏倒及失去意識 台灣網紅「悉尼失踪人口西西」(西西),日前在社交平台小紅書拍片指,自己於曼谷唐人街以約100元人民幣買了數份生醃海鮮,打算回酒店大飽口腹,起初她還在鏡頭前吃得津津有味,不過到半夜凌晨3時,突然開始感到劇烈肚痛,不斷想作嘔,無法開口說話及行走,期間更兩度昏倒和失去意識,丈夫見狀立即報警救助,把西西送院治療。 最壞狀況可致腦內有寄生蟲 在送醫治療時,西西表示自己突然有陣強烈作嘔感覺,不過尚未嘔東西出來就再次昏倒。經醫生詳細檢查後,發現西西是因為食物中毒而引起癲癇抽搐,腦裡也有異常狀況,最壞可能是有寄生蟲。她形容自己除了眼睛可以打開之外,全身沒有力氣,有種快死的感覺,呼籲各位不要再生吃海鮮。另外,由於西西沒想到購買醫療保險,因此現在已花
- Digital Tech
- 2022年10月07日
食物中毒|婦人食魚後 急性肝衰竭險死 醫生警告魚類一部位不能食:比砒霜還毒
魚肉雖然有益健康,但如果誤食一個部位,就有機會患上急性肝衰竭,甚至危害生命。日前,一名婦人因為誤信丈夫,以為魚膽有清熱解毒、明目功效,所以直接把魚膽生吞下肚,結果引致食物中毒,最後還被發現患上嚴重急性肝功能衰竭,幾乎喪命。 更多食物安全資訊: 女子海灘執蜆食險中毒亡 食安中心:可致喪失記憶、24小時內呼吸系統停頓 食安中心解構漢堡扒4大迷思 煎到啡色唔代表熟 附簡易烹調技巧 醫生:簡直比砒霜還毒 綜合內地媒體報道,浙江杭州一位姓王的婦人,因聽了丈夫所講,以為魚膽可以清熱解毒,達到明目作用,所以直接把魚膽生吞下肚。當晚,王婦便出現腹痛、嘔吐等情況,最初她以為只是普通腸胃不適,但身翌日起床卻全身乏力、怕冷、發燒,於是馬上到醫院求診。 經醫生診斷後,發現王婦患上嚴重急性肝功能衰竭,直言魚膽簡直比砒霜還毒,幸好王婦經治療後情況有好轉。 魚膽曾導致男童肝腎功能衰竭 過往有不少個案,都是因為誤信魚膽可以養肝明目,最終導致食物中毒。早前,內地一名男童進食青魚魚膽後,出現嘔吐、腹瀉、神志不清、呼吸急促、無尿等中毒症狀,求醫後發現,男童已經誤服魚膽長達9小時,因此出現肝腎功能衰竭,十分嚴重。 院方安排男
- Digital Tech
- 2022年09月02日
食物安全|女子海灘執蜆食險中毒亡 食安中心:可致喪失記憶、24小時內呼吸系統停頓
夏日炎炎,不少人都喜歡到海灘遊玩,順道執蜆回家進食。不過日前有名女子就因為進食沙灘蜆,而導致嘴唇發麻及頭暈,翌日更惡化到全身癱瘓,最後醫生證實該女子患上「麻痺性貝毒」。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早前曾解構4個貝類中毒主要症狀,嚴重可致24小時內出現呼吸系統停頓,即看下文。 食蜆半小時即嘴唇發麻、頭暈 根據外媒報導,紐西蘭一名女子Kim Taia近日分享了自身食蜆中毒經歷,表示在2014年到海灘遊玩時,見到岸上有三角斧蜆,於是執回家用享用。但半小時後,她就感到嘴唇發麻、頭暈、無法看清四周事物,Kim Taia形容感覺就像被人注射了麻醉劑。雖然她試過求診,但醫生卻建議先行回家觀察。 食蜆1天即全身麻痺、呼吸困難 翌日早上,Kim Taia病情急速惡化,她感到全身麻痺、呼吸困難、無法說話,需要緊急送院。醫生診治之際,想起Kim Taia昨日曾因食蜆求診,便恍然大悟,發現她體內患有「麻痺性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最後,Kim Taia住院一周才順利康復。 食安中心:可致24小時內呼吸系統停頓 食安中心曾指出貝類是濾食性生物,容易攝取水中的毒藻,所以進食受藻
- Digital Tech
- 2022年08月24日
內地男食「泥鯭刺身」勁讚入口即融 食安中心:感染寄生蟲病或致嚴重併發
不少人都喜歡吃魚生刺身,不過並非每種魚類都可當作刺身食用。日前,內地一名網紅在佛山挑戰試食泥鯭刺身,更大讚入口即融,形容為「溫柔纏綿的感覺」。影片引起網民迴響,不少人為此感到震驚,並擔心會有寄生蟲。 網紅挑戰食泥猛刺身 內地網紅大秋在YouTube頻道「品城記」中,上載一段題為「泥猛刺身和普通魚生有甚麼不一樣,在這裡火到不預定就吃不到?」的影片。他前往佛山一間中式餐廳,並指該店近期爆紅,其泥鯭刺身十分受歡迎。從片段可見,餐廳的員工首先將已起骨的泥鯭魚肉切成絲狀,並配上洋蔥、花生、蒜頭、香油及豉油等配料。 大讚入口即化:很溫柔纏綿的感覺 大秋夾起泥鯭刺身試食,大讚入口即化,形容口感「軟糯,甚至有啲綿嘅感覺」、「意識形態上呢款魚生入口即化」、「佢冇好多魚生嗰種爽口,清脆俐落,但有的是很溫柔纏綿的感覺」。而這碟約2.6斤泥鯭刺身,要價143元人民幣(約164元港元)。 網民吃驚:祝你好運! 不少網民對此感到震驚,紛紛留言:「泥鯭這類下欄魚,體內滿布寄生蟲,也不曉得這樣是吃魚還是吃蟲」、「祝你好運!從前做過劏魚,只有泥鯭是成肚生蟲的」、「最多細菌及寄生蟲就係呢種魚,不吃也罷!無謂冒險」。 食安
- Digital Tech
- 2022年07月30日
食隔夜菜會致癌?食安中心拆解秘密 4類隔夜蔬菜致癌物含量排名|附8大不宜翻叮蔬菜
不少人為慳錢著想,都會預先煮好第二日的飯菜帶飯,坊間普遍認為帶飯比外出用膳更健康。為健康著想,蔬菜是每一餐的必須,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報告指出,蔬菜含有硝酸鹽,硝酸鹽有機會分解成毒性較高的代謝物亞硝酸鹽,再形成致癌物亞硝胺,不過亞硝酸鹽的增長要取決於存放温度。下文為你整理4類蔬菜硝酸鹽含量高低、5招減少致癌物、8大不宜翻叮蔬果,以及美國毒理學專家提出的隔夜飯餸3大處理原則。 亞硝酸鹽增長取決於存放温度 食安中心指,雖然蔬果含例如維他命、礦物質等的豐富營養,但部份蔬果本身就含有硝酸鹽。本地蔬菜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並不會對巿民健康構成即時風險。食安中心解釋硝酸鹽本身沒有毒性,但若煮熟後放置時間太久,細菌便會把硝酸鹽,分解成毒性較高的代謝物亞硝酸鹽,再形成致癌物亞硝胺。人體吸收過量的亞硝胺,就有機會出現患癌風險。 食安中心早前亦公開的研究結果顯示,熟菜存放在雪櫃一晚後,其亞硝酸鹽含量未見增加;而存放三天後,亞硝酸鹽含量仍然很低。該中心指,存放溫度是影響熟菜中,亞硝酸鹽含量上升的主要因素,因此冷凍溫度會令細菌不活躍,可以延遲亞硝酸鹽的形成。 致癌酸鹽含量多與少 據食安中心資料顯示,隔夜
- Digital Tech
- 2022年07月28日
芒果切開有黑線 網民以為有蟲蛀變壞 食安中心揭真相|附荔枝食用禁忌
芒果是夏天當造水果,早前就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求助,指切開芒果後見到疑似「腳毛」的黑線,以為變壞了不能食用。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日前就出Post拆解芒果黑線真相,又點名提醒大家千萬不要空肚食荔枝, 否則隨時昏迷,甚至死亡。究竟這兩款水果要怎樣才食得安全?即睇食安中心建議。 芒果生腳毛仍可安全食用 日前一名網民在Facebook群組「今晚煮乜餸?」發帖分享「腳毛芒果」照片,詢問網友「仲食唔食得?」,不少人留言指芒果已存放太久,不能食用。其他網民留言指自己亦曾見過「腳毛芒果」,好奇這些黑線到底是甚麼,擔心是芒果變壞,又或是被蟲蛀。 食安中心指,芒果出現黑色線是因為入面形成網絡狀,用來貯存汁液。「樹脂道變色」較常見於過早採摘的芒果,或者受感染和撞傷的未成熟芒果。科學家推測芒果出現「樹脂道變色」,可能是因某些細菌感染而出現的自我保護機制,「腳毛芒果」即使外觀不美,但仍然可以安全食用。 空肚食荔枝隨時死 根據內地傳媒報道,河北一名8歲女童因進食過量荔枝,導致出現低血糖、心慌、乏力、出汗等情況,送院後確定為荔枝急性中毒,院方表示幸好女童及時送院,否則有機會喪命。 食安中心表示,荔枝含有
- Digital Tech
- 2022年06月29日
食生蠔小心感染甲型肝炎 食安中心:內部煮至90度先得
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於日前發表研究指,無論是帶殻抑或去殻生蠔,都含有一定風險。食客除了有機會感染甲型肝炎外,還可能引致食物中毒,即去下文看食安中心5大食蠔貼士! 生蠔可致食物中毒 蠔會過濾海水,所以體內容易積聚海水中的病原體,包括諾如病毒、弧菌及甲型肝炎等。當進食生或未煮熟的蠔時,就有可能受這些病原體感染,引致食物中毒。 去殻生蠔風險更高 生蠔在去殼過程中,有機會接觸到微生物、污垢、泥土及碎屑,因而受到污染。而且蠔一去殻就會死亡,預先去殻的生蠔,如果在運送和貯存期間,沒有放在低溫環境下抑制細菌生長,生蠔就會迅速變壞。 食安中心5大貼士 【1】購買供生食的蠔時,須光顧可靠持牌店鋪,包括網上店鋪。食物業要取得相關的許可證和書面批准,才可以售賣供生食的蠔。 【2】買預先包裝的蠔,要留意其狀況和食用限期。 【3】不可以生食只供煮食用的蠔。 【4】要殺死生蠔的致病菌及病毒,蠔要煮到內部溫度達攝氏90度並且維持90秒。 【5】高危人士不應該進食生或未煮熟的蠔,尤其是預先去殼的蠔。 生蠔美味可口,的確很難抗拒誘惑,但食得安全又安心才是最重要。大家要記住食安中心上述建議,才可以長食長有長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