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2日
預算案|下月底出爐 陳茂波:挑戰不少、要回應訴求兼推動經濟發展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下月底出爐,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希望各界在諮詢期積極表達意見,又形容雖然今年編制預算案挑戰不少,但面前亦有很多機會。 陳茂波:「說到平衡,我們做公共政策也是,一方面社會上有不同社群和需要,提出他們的訴求,同時我們亦要推動社會經濟加速發展,兩邊也需要資源,但資源始終有限,如何平衡,這方面每年也相當考功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預算案|羅兵咸:料今年度財赤達948億元 財政儲備創新低
【有線新聞】有會計師事務所估算本港今個財政年度赤字將超過900億元,有學者認為假如經濟未能顯著改善,政府難以短期內達至收支平衡。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下月發表,會計師事務所羅兵咸預期本港赤字將達948億元,近乎是政府原先估算的兩倍。赤字高企因樓市疲弱令賣地收入大減,估計全年度只有約80億元賣地收益,較政府原先預估的330億元少76%,並預期至今年3月底,本港財政儲備將降至6,398億元,相當於約十個月的政府開支,是有紀錄以來最低水平。 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鄧希煒指,現時的財赤差不多一半屬結構性,較難在短期內達至收支平衡。鄧希煒:「如果經濟像過去兩年般,股票市場又不暢旺,內地經濟亦有些不景的情況,能夠達至收支平衡的機會未必這麼高。另外很多福利、過去幾年大家熱烈討論的,譬如說60歲或者是65歲二元乘車,這些福利派了出去實在很難收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預算案|有學者指財赤半數屬結構性 短期難達至收支平衡
【有線新聞】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下月發表,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鄧希煒指,現時的財赤差不多一半屬結構性,較難在短期內達至收支平衡。 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鄧希煒:「如果經濟像過去兩年般,股票市場又不暢旺,內地經濟亦有些不景的情況,能夠達至收支平衡的機會未必這麼高。另外很多福利,過去幾年大家熱烈討論的,譬如說60歲或者是65歲二元乘車,這些福利派了出去實在很難收回。譬如我們的人口,如果很多新來港的人是比較年青的話,這個結構性財赤問題就可望解決,但這要很樂觀的情況才能出現轉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6日
預算案|學者料財赤或比估算少 有議員認同彈性推進基建、惟勿矯枉過正
【有線新聞】政府下月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有評級機構指要四年才能滅赤,學者預計今年財赤有機會比現時估算少。有立法會議員認同彈性推進基建,但要避免煞停次要項目。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最新估算今個財政年度綜合赤字在計及發債所得後會少於1,000億元,有學者相信受惠投資市場表現實際赤字有機會收窄。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今年有些收入增加幅度大,例如印花稅,自去年10月以來股票市場成交比平常平均多1,000億元,即是印花稅可以多收200多億元。另外投資回報在美國、香港股市今年也上升兩三成,投資回報比預期多100億元。」莊太量指削減公務員薪金或編制或會帶來負面作用,又說如果要壓縮短期開支,可以按需求調整推進基建時間表或者邀請私人發展商合作。 有立法會議員同意非迫切基建項目可以延後,但不能矯枉過正。選委會界別林筱魯:「建設北都是好事,但大型城市設計的展館是否要建設?就算要建設是否有迫切性?用交椅洲填海做例子,大家以往討論在我角度看是失焦,沒有錢是否繼續做?我一直說做規劃程序已經投放資源那就完成它,到有錢時才重啟,這正正是過去數十年遇到的問題,之後『追落後』追不回來。」林筱魯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5日
預算案|陳茂波:將要求部門審視資源分配、工作優次 檢視個別資助計劃運作模式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正考慮加大財政整合力度,進一步控制開支增幅,包括要求不同部門再審視資源分配和工作優次,亦會檢視個別資助計劃的運作模式。 陳茂波在網誌表示,工務工程會按緩急輕重排序,北部都會區及其他與經濟及房屋發展相關工程項目會優先獲投入資源,亦會利用市場資金推動基建項目發展。 他又說透過發展經濟才能創造資源,以支持推行各種社會服務、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而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關乎到經濟和社會穩定,政府會透過重新調配資源,更好應對社會需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4日
預算案|市民倡2元乘車優惠由巴士港鐵承擔 陳茂波:或影響票價需研判
【有線新聞】有市民在諮詢會關注長者2元乘車計劃檢討,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部分建議可能影響票價,勞福局正徵詢社會意見,研判後再作決定。 去年《財政預算案》提出檢討長者2元乘車計劃,至今未有結論,有市民認為補貼的開支不一定全部由政府承擔。市民歐先生:「2元乘車我是受惠者,但2元乘車優惠對政府財政負擔很嚴重,可以找地鐵、巴士,有個社會責任不收我們(長者)全費,而收半費。政府支出到公共事業如地鐵、巴士不用這麼多錢。」陳茂波:「2元乘車優惠可否部分讓巴士、港鐵公司負擔,多謝你的意見,不過同時間要考慮會否對票價因而有所影響,不能忽視。」 有市民就希望政府支援工商界,又關心青年住屋問題。市民甄先生:「很多時年青人或家庭戶住房相當困難,透過重推公屋租置計劃,可以令公屋住戶購置現有居所。」陳茂波:「租置計劃是否重推,聽到你的意見,這個意見我們會帶回去與房屋局商量一下。」市民張先生:「高成數按揭擔保這個模式可否包括商業物業?」陳茂波:「這個我研究下,我聽到大家意思。很多時對於一些中小企老闆而言,如果做生意經常要搬遷、經常要裝修,費用很高,這方面我們會看看。」 陳茂波相信隨着啟德體育園的落成,會吸引更多國際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4日
預算案|陳茂波:本年度赤字千億內 勾地表不會重推 考慮將財政整合節流為主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下月底發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最新估算本年度赤字在1,000億元以下,考慮加大財政整合計劃以節流為主,又明言不會重推勾地政策,相信未來樓市不會一直下跌。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預算案公眾諮詢節目與130名市民交流,他說於高息和地緣政治下,經濟增長不似預期,最新預計赤字仍較去年預算案估算的481億元高。陳茂波:「樓價下跌時未跌穩定,發展商自然地如果要買地都會先等一等。估計財政赤字比原本估計高些,大概到1,000億元以下。」 市民孔先生:「如果勾地後能直接投地,5%回贈給予地產商。」陳茂波:「勾地表我們亦不準備重推,勾地表是將土地放入勾地表,發展商有興趣便提出來拍賣,變成主導權不在政府。我們希望每季賣地主導權在政府,賣多少、如何賣、選哪些地賣,我們審時度勢。」 市民何先生:「為何現時發展商不投地?因為他們預視將來樓價一定下跌。」陳茂波:「我絕對不同意、我絕對不同意。正如我剛才所說,沒錯我們樓市經歷一個調整期,這個與外圍因素、高息環境各樣事情也有關係。近期見到樓價回穩,交投量亦上升。」 他說新一份《預算案》會進一步審視財政整合計劃有否空間加大力度。「主要是控制政府經常開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5日
財政預算案公眾諮詢展開 陳茂波:市場氣氛漸見好轉
【有線新聞】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公眾諮詢展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本港市場氣氛漸見好轉,零售餐飲以至金融創科都有增長,全力拼經濟、為社會創造機會和財富,可為社會應對各種問題締造有利條件和環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邀請公眾就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表達想法和意見。他說香港這個階段發展是核心,穩定至關鍵;深圳居民一簽多行恢復並擴大,內地來港旅客亦顯著上升,上周末平均超過13萬人,比上月周末平均多超過一成半,東南亞旅客亦已回復至接近疫情前水平。 陳茂波說隨著中央推出各項穩經濟及惠港措施,近月本港市場氣氛漸見好轉,十月零售總銷貨價值按月錄得回升,陸續有內地和海外的知名或創新品牌進駐香港,或者擴充在港業務,還有世界各地餐飲企業令本地消費者和旅客有更豐富的選擇和體驗。 金融業近年亦有新亮點,以資產和財富管理業務為例,去年淨資金流入增長約3.4倍、約3,900億元;初創企業數目再創新高,母公司在境外的駐港公司總數亦創歷年新高,反映過去一段時間在海外加緊宣傳,說好香港故事的工作漸見成效。 明年三月預計啟德體育園啟用,更多大型國際盛事和會議舉行,陳茂波相信可以進一步刺激市道和促進投資。他說每個發展階段都難免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2日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明年2.26發表 4月交財委會審議
【有線新聞】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明年2月26日發表。 立法會公布明年1月至6月會議議程,擬定明年2月26日財政司司長將到立法會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4月舉行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並且審議預算案。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4日
財政預算案|獲讚限米煮限飯振經濟 何君堯:發債千億要還 狄志遠籲勿削基層開支
【有線新聞】立法會辯論《財政預算案》,多個政黨讚揚政府為樓市「撤辣」;有議員擔心政府財政,不認同發債過千億,明言不支持預算案。 《財政預算案》撤銷樓市「辣招」,多個政黨表態支持,形容政府從善如流。工程界(經民聯)盧偉國:「財政司司長不單是財神,也是廚神。面對千億財政赤字,這位廚神顯得很用心,在『限米煮限飯』情況下,一方面『撤辣』、一方面減甜,而且仍然推出一系列措施振興經濟,設法令到做出來的菜式既健康又受歡迎,真不容易。」 不過有議員就不太受落,選委會界別何君堯:「今年發債1,200億元,未來數年怎辦?財政預算儲備下降至6、7千多億,我在此想給香港政府一個忠告,『借錢要還,咪畀錢中介』。前年我說我有少少猶疑,但這刻我很清晰,不支持這份《預算案》。」 面對連續兩年過千億財赤,多名議員都希望政府想辦法開源節流。選委會界別陳沛良:「盡早開始檢討本港稅基過窄的問題,對稅改可行性展開公眾諮詢,並研究制訂稅改藍圖。」 商界一(經民聯)林健鋒:「香港生招牌是簡單低稅制,投資者擔心先例一開,今年加1%、明年又會否加1%?香港就會沒有簡單低稅制。如果因為十億、八億的稅收,貿貿然改變香港傳統優勢,影響香港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4日
財政預算案|盧偉國讚從善如流「撤辣」 有議員倡擴闊稅基、開源節流
【有線新聞】立法會辯論財政預算案,多名議員讚揚政府為樓市「撤辣」,亦有議員擔心政府財政,建議研究擴闊稅基。 財政預算案為樓市「撤辣」,多個政黨表態支持。經民聯讚揚政府從善如流,措施令市場氣氛熾熱。工程界(經民聯)盧偉國:「財政司司長不單是財神,也是廚神。面對千億財政赤字,這位廚神顯得很用心,在「限米煮限飯」情況下,一方面「撤辣」、一方面減甜,而且仍然推出一系列措施振興經濟,設法令到做出來的菜式既健康又受歡迎,真不容易。」 對於過千億財赤,有議員表示憂慮,希望政府盡快想辦法開源節流。新界東北(民建聯)陳克勤:「長期收支不平衡和開支大於收入的前提下,香港社會關注政府未來數年如何維持財政儲備水平,這方面確實值得財爺、特區政府及議會同事一起深思。」選委會界別陳沛良:「我建議政府應該盡早開始檢討本港稅基過窄的問題,對稅改可行性展開公眾諮詢,並研究制訂稅改藍圖,盡可能維持香港簡單低稅制下開拓新的稅收來源。」商界一(經民聯)林健鋒:「香港生招牌是簡單低稅制,投資者擔心先例一開,今年加1%、明年又會否加1%?香港就會沒有簡單低稅制。如果因為十億八億的稅收,貿貿然改變香港傳統優勢,影響香港營商環境,這樣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0日
財政預算案|陳帆:香港有能力負擔明日大嶼 指撤辣因時制宜非倒退
【有線新聞】政府早前公布交椅洲人工島填海或需延遲兩至三年,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認為填海計劃仍有需要執行,香港亦有能力負擔,又不同意撤辣是倒退。 面對逾千億財赤,政府說交椅洲人工島填海計劃暫定推遲兩至三年。正在北京出席全國兩會的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說,政府推算香港到2046年會有819萬人口,以平均家庭人口計算,需要多25萬個公私營單位,強調土地房屋問題不是香港獨有,香港仍有需要填海,也有財政能力負擔。 陳帆:「要香港人可住大些、住好些,要如何覓地呢?城市更替也需要地。分開十多二十年,除開計算數字不是很大。即使縮窄至十年內完成,數千億即一年只是數百億,是否負擔不了?也不是負擔不了。問題是如何預算、增加收入,要看荷包有多少錢,只省錢就不會有發展。」 預算案同時公布樓市全面撤辣,陳帆不同意做法屬「倒退」。「政策釐定必須因時制宜,因為時移勢易時,謹守原則是否對或錯?第一要評估,評估要覺得當下經濟市道,以致日後供應量都需要考慮。我不覺得有特別某一方向對錯,最重要推出後實質效果。若環境改變,適時調動是洽當。」 至於政府早前計劃今年起分兩階段落實「粵車南下」,陳帆說之前已有計劃在港珠澳大橋興建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