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1日
預算案2025|八大需回撥40億儲備 陳茂波:撥款已較前三年高 將按個別情況調撥
【有線新聞】預算案宣佈八間資助大學需要回撥40億儲備,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電台節目指,未來三年實際撥款額已經比過去三年高,而回撥的金額則會按個別學校情況。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幾間大學加上有千多億儲備,其中大概有百多億是政府歷來剩餘的撥款,現在請他們回撥在政府歷來向他們撥款剩餘的百多億儲備回撥40億,而回撥的40億又不是平均除八。我們有仔細看過幾間大學財政實力有所不同,有些儲備相當大,有些儲備較少,具體實行時按個別實際情況調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1日
預算案2025|陳茂波:倡私家車陸路離境費冀能者多付、未有定案 稱與特首商量凍薪
【有線新聞】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研究收取私家車陸路離境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本台節目說構思是能者多付,目前未有定案,他又說問責官員凍薪是與行政長官商量過。 《預算案》增加收入措施,包括研究向陸路離境的私家車收取200元邊境建設費,預計每年帶來十億收入。被問到是否想遏抑市民北上消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受影響的人數只佔15%,相當輕微。陳茂波:「能夠自己開車上去都是經濟能力比較好,在用者自付、能者多付這個角度我們就覺得可能要探討一下,是不是在這方面(港車北上)邊境建設費可以略收一些,《預算案》提出來這是作為一個方案,未是一個定案,具體如何、收多少錢,這還是可以給大家意見商量的,(會不會跟內地的姐妹城市打招呼或者聽聽他們的想法再下決定?)畢竟《財政預算案》都是一個特區政府自己的事情,也相當機密,所以我們跟內地有一定的溝通渠道,個別的措施如何溝通,不在這裏仔細透露。」 社會有聲音質疑長者兩元搭車等福利減少,但公務員和問責團隊就凍薪,而非減薪,陳茂波重申考慮了預期經濟有增長和近年私人市場薪酬上升,凍薪是合適做法。陳茂波:「(問責團隊或者你自己會不會考慮展示更多的承擔?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1日
預算案2025|陳茂波:追求收支平衡拖慢北都發展不合適 指擴大發債非為減赤
【有線新聞】預算案連續三年見紅,預計綜合帳目至28/29年度才恢復盈餘。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本台節目說,如果單純追求綜合帳目收支平衡而拖慢北部都會區發展不是合適做法,擴大發債規模亦非為減低赤字。 預算案提出經營帳目和非經營帳目要以不同理財目標管理,經營帳目要量入為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解釋不是對基本法107條的最新理解,「你要投資一個大的資產的時候不容易一次過付錢,你是分期慢慢支付的,在我們帳目處理的時候,經營帳目就是各項稅收,我的經營開支是政府日常開支、薪金,那裡我們真的要除了保持平衡之外爭取要有錢餘下。非經營收入就是地價收入,地價收入大家見到樓市是這樣的,特區政府賣地收入是需要時間才完全恢復的,所以短期裡面就有現金流的缺口,現金流這個缺口我們就用發債來支付。」 發債規模加碼,至未來5年每年1,500億至1,950億元,陳茂波指是為把握北都發展商機。陳茂波:「(有否信心北都帶動了經濟增長回報會比我們投入的成本高?)我們從來做基建都是可以這樣說,是有正面的回報的,不能夠只看財務上的回報,譬如北都我們創造了土地出來,我們吸引了企業來,當然它在這裏發展要付稅收,但另一方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8日
預算案2025|楊何蓓茵:今年停止薪酬趨勢調查、維持「跳Point」 指凍薪反映公務員團結處理財赤
【有線新聞】公務員來年凍薪,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說反映公務員團結處理財赤,並會停止薪酬趨勢調查。 楊何蓓茵:「薪酬趨勢調查剛開始、月初剛開始,很多數據未收回,很多私營機構3月才決定,4月、5月才收到數字。既然決定了,沒有意義繼續做下去,今年不會有淨指標或總指標公布。」 對有意見認為公務員仍可透過遞增薪點可變相繼續加薪,楊何蓓茵重申,機制目的是反映個別公務員表現,激勵同事每年進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8日
預算案2025|研隧道費、牛肉乾加價 陳美寶:會考慮市民負擔能力
【有線新聞】預算案提出檢視調整隧道費及違例罰款等金額,運輸及物流局說是顧及財政和交通管理的需要,強調會考慮市民負擔能力。對於建議向陸路離境私家車徵費,當局強調一直推動跨境交通便利。 本港目前有18條政府隧道或主幹道,其中8條有收費。預算案提出檢視這些交通基建收費水平,體現「用者自付」原則,同時檢討電動車私家車牌照費、違反交通條例定額罰款金額及咪錶收費,預計調整後每年可以增加20億元收入。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以路旁咪錶為例,有30年沒調整,與交通管理違例泊車定額罰款亦近30年沒調整,出發點除了維持審慎理財原則之外,亦重視交通管理、道路安全,希望透過適度調整達至阻嚇作用。整個調整時也會考慮市民負擔能力和以大量使用公交出行的市民,我們都會特別看對他們影響。」 預算案又提出向經各個陸路口岸離境的私家車徵收邊境建設費用,陳美寶沒有回應有沒有跟內地當局商討過,強調當局一直努力推進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陳美寶:「相信很多市民也有通過不同交通工具往返內地及去大灣區生活及消費,而近年例如透過高鐵、陸路邊境口岸以至船,出行數據反映到我們與大灣區融合及往返便利做得很好,未來全力推動跨境鐵路項目,進一步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8日
預算案2025|削$2,500學生津貼惹議 鄧家彪:冀恢復幼稚園、小學津貼
【有線新聞】預算案取消2,500元開學津貼引發不滿,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期望政府恢復幼稚園及小學津貼,幫助年幼子女家庭。 鄧家彪:「一家四口收入3萬多元已不能申請書簿津貼,條線比較緊,不少夾心階層對2,500元開學津貼好有期待,一下只宣布取消,完全無過渡期,都感到失望。我理解社會大眾最艱難是小朋友年幼時,小朋友大得快要常買校服、要乘坐校巴,或其中一個家長要全職照顧,所以家庭收入較困難、緊張,開支亦較大。若這計劃很大壓力,能否分階段保留對幼稚園及小學支持,或只給予資助學校等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預算案2025|認削$2,500學生津貼沒諮詢學界 蔡若蓮:屬最終決定、諮詢時不容透露具體措施
【有線新聞】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強調諮詢過程不可以透露具體措施,但有問過業界甚麼項目最不能夠削減,強調取消2,500元學生津貼是最終決定。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出席預算案記者會時,指事前有就教育界如何節省開支、以及與政府「共度時艱」與業界充分溝通,但不可能具體透露計劃取消學生津貼。蔡若蓮:「我們不會就一些特別措施逐點諮詢,因為這是不容許。在削減教育開支時,優先次序最不可以減是甚麼?我們確實有問過,例如朱國強議員,他特別關心幼稚園教育,我們都聽到。」 她指這項津貼是2019年疫情下推出的措施,津貼不設審查,形容是「無差別」派發,不符合「精準扶貧」的理念。而當時政府財政上相對有能力,但未來幾年的環境極具挑戰,強調一刀切取消津貼是最終決定。蔡若蓮:「當然不同議員有不同意見,我們會就節省開支和精簡行政、如何善用資源的原則徵詢他們的意見,但就個別措施安排細節,我們會聽取他們的意見,但依然要考慮實際行政和財政紀律才可適當作出調整。」 另外政府研究將發放予資助學校及幼稚園的資助改以一筆過撥款,教育局4月將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如何整合津貼。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預算案2025|保安局今年削382個職位 指不損效率下配合削編制
【有線新聞】預算案建議未來兩年削減一萬個公務員職位,保安局指會在不影響行動效率下重訂工作優次以及內部調配,以配合政府目標。 保安局回覆查詢指,六個紀律部門25/26年編制上限為73,534,較去年度少減少382個職位,職位減少主要是各部門重訂工作優次、內部調配、精簡程序及提升效率。保安局續指整體編制雖有減少,但局方及轄下部門會因應需求,如機場三跑道系統、新消防局及救護站的啟用等靈活調配資源,以推展各項新增服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預算案2025|「兩蚊兩折」最遲明年9月實施 孫玉菡指影響微:僅360人每月搭逾240程
【有線新聞】兩元乘車優惠將以兩折「封頂」並每月限搭240程,勞福局指達到這個上限的只有360人,又指六成公共交通路線都是10元以下,認為影響輕微。 兩元乘車優惠收緊,究竟多少人受影響?勞福局指計劃下合資格的市民大約250萬人,但只有八成八人使用優惠,60至64歲年齡群組有九成半人使用,平均每天搭1.4程,65歲或以上群組就有八成四使用,平均每天搭1程。收緊後$10元以上的車程不再付兩元,改以「兩折」封頂,勞福局認為受影響的人不多。勞福局局長孫玉菡:「大約60%的不同行車路線都是在10元以下,如果看受惠人數就更厲害,差不多四分三左右受惠人士都是乘票價10元以下的車,這樣調整仍然可以基本上維持我們初衷。」 至於每月限用優惠240程,孫玉菡透露這類人只有大約360個,佔受惠市民大約萬分之一。又指平均每日8程上限是考慮了照顧孫子、買菜以及來回院舍等不同情境而得出,認為是非常寬鬆,實施後亦可以在八達通機看到使用次數。 優惠收緊的原因是財政上不可持續,但其實上個財政年度實際補貼開支是大約40億元,今個財政年度修訂後是43.9億元,升幅只係大約一成,但孫玉菡指長遠變數很多。「隨著人口老化,每年受惠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預算案2025|削$2,500學生津貼 蔡若蓮認沒諮詢教育界
【有線新聞】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出席預算案記者會時承認,事前沒具體地就取消學生津貼諮詢教育界。 蔡若蓮:「我們教育局作為政策局,就着任何教育政策,都不時通過不同渠道與議員、持份者溝通,但我們不會就財政預算案一些具體措施透露給個別議員知道,但就着財政預算案當中『共度時艱』及節省開支,都有與大家充分溝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預算案2025|許正宇:市場對長年期債券有需求
【有線新聞】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未來5年加碼發債,每年發行1,500億至1,950億元的債券,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說,市場對長年期的債券有需求。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一直以來很多機構,尤其是長線的保險公司都希望有長年期的港元債在市場內,為了配合我們現時正正用資金作長期投資,而長期債券在年度方面能夠與這些工程本身的年度相匹配,從這個角度,我們對於日後發行的債券能夠被市場吸納到是有信心的。」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在專欄《匯思》撰文指,透過發債推動具策略性的工程早日落實支持經濟轉型和發展,是一種長線投資,亦是其他地區常見的做法。市場普遍認為港府的債務水平仍然較低,屬於可控水平,政府亦強調資金將用於基建投資,同時制訂了強化財政整合計劃,這些舉措有利鞏固市場信心。金管局未來在落實發債計劃時會根據市場情況、需求及成本等因素,探討發行更多較長年期債券的空間。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預算案2025|孫東冀人工智能研發院明年起運作
【有線新聞】預算案建議預留10億成立「人工智能研發院」,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指,期望年中得到立法會財委會批准,最快明年開始運作,未來會考慮與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整合。 孫東:「我們希望能夠推廣人工智能產業在香港的發展,雖然香港近幾年有很多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但是離市民期望還有距離,很多地方都存在應用人工智能去改進的空間,反過來就會給我們香港的業界提供了商機。內地的企業做得不錯,很多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都是企業提出來的,在香港我們希望透過人工智能研發院,一個好的引領,那麼業界能夠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