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9日
一線搜查|收藏家成立文具銀行 分享精美文具
香港物資豐富,但亦有基層家庭的小朋友,面對學習資源不足的問題。有熱心人幾年前成立文具銀行,將收集到的文具,轉贈有需要的人士。 文具銀行創辦人、收藏家鍾燕齊特別鍾情兒童文學、兒童生活的主題,有關的文具、玩具和課本等,都成為其收藏品。「我鍾情兒童文化,同個人成長有關。因為60年代出生的人,物資缺乏,經常自我創造資源,是我們這個年代的人一種最珍貴的價值。」 鍾燕齊儲存的物品,最初受居住空間限制,需要精挑細選,但自他工作後,便自我「創造條件」,收藏量大增。「後來我成為寧濫莫缺,就算一張爛紙、一個角,只要見到某個年代有關,我都收藏。」但他表示,政府即將實施垃圾徵費,收集標準亦改為集中1997年前的物品。 多年來收集舊物,鍾燕齊留意到不少簇新的文具被棄置,相當浪費。「過去尋找舊物時,店鋪老闆會有一大堆賣不出的文具,我就用售價一二折買回來,再捐出去。」後來愈來愈人向鍾燕齊捐贈文具,因此催生成立文具銀行的念頭。「香港有玩具銀行、食物銀行,但有無文具銀行呢?搜尋一下原來沒有,我就立即申請這個名字,在2017年正式啟動文具銀行。」 文具銀行已運作多年,鍾燕齊坦言感到幸運,每日收到的物資,都能夠順暢地轉贈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6日
一線搜查|小學生手機中毒變「殭屍電話」 半夜狂發300條海外短訊 電訊商竟照收費?
網上詐騙短訊盛行,有受害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手機號碼被騙徒騎刧。有觀眾向《一線搜查》投訴,指小學六年級的兒子不知道手機已「中招」,直至收到一張600多元帳單,才發現有晚半夜,有人搖控其兒子電話,在7分鐘內發出300多個海外短訊。 投訴人李先生就讀六年級的兒子,其手機在去年4月15日深夜12時43分開始,在約7分鐘內,一共發出321條海外短訊,收費要642元。換言之,當晚平均每一至兩秒發出一條短訊,而且是發去不同電話號碼,根據號碼分析,可能發到荷蘭及台灣等地。 李先生堅持不交這筆費用:「兒子的手機,在晚上被媽媽收起來。是深夜時間,亦沒有可能每一秒發送一個。」他結果被電訊商入稟小額錢債追討,「到小額錢債時,他們說可以八折支付,但是我不同意。」後來李先生決定報警,亦有向消委會及通訊辨投訴,並且轉台。「我一直強調,如果這些錢是我要付的,不要說是六百元,就算是六千元、六萬元,我也會付,但問題是,短訊的產生很不合情理。」 李先生用了半年時間據理力爭,近日終於收到好消息。「消委會在中間斡旋很多次,兩星期前,電訊商最後向我提出不需要繳費、豁免了。」 今次李先生幸保不失,在業界算是特殊例子。香港資訊科技商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5日
一線搜查|盧覓雪無揸車被罰隧道費? 詐騙短訊停不了 小心手機變病毒發佈站
詐騙短訊層出不窮,令人煩嫌。短訊內容離不開要求核實帳戶,誘騙點擊一些可疑連結,進入假網站套取資料。近期不少人收到偽冒「易通行」的欺詐短訊,資深傳媒工作者盧覓雪亦收過,但她並無有上當。 「我收短訊的時候,笑了出來。第一眼見到內容,指你駕車並未繳交罰款,其實我已經沒有駕車兩年多,我沒有駕車,何來又會使用到這個易通行?」她又表示,有關短訊發訊人假扮「E-TOLL HK」,但少了個「L」。 盧覓雪提醒大家收到這些訊息時,要保持冷靜,想清楚訊息的可靠程度。「所謂冷靜,你不會立即覺得,慘了,我是否犯法呢?我是否身有屎呢?慘了慘了!即是不用太擔心。」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如按下詐騙短訊的連結,有機會被下載木程式,騙徒會利用事主的手機繼續發放訊息,甚至有機會被搖控手機。 近期不少人收到偽冒「易通行」欺詐短訊,運輸署知悉事件,並已經交由警方跟進。運輸署重申,「易通行」不會向車主發出附有超連結的短訊或電郵,亦不會要求市民透過連結的網站進行交易。 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在去年12月28日起,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如果一些機構已經登記及核實身分,有關機構發出的短訊名稱前會有「#」號。 方保僑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4日
一線搜查|義教基層學童英文 新移民學生重拾自信
新移民來港家庭面對不少適應問題,對小朋友而言,學習更是最大的難題。有義教機構透過活學活用模式,協助新來港的基層家庭小朋友學習英文,令他們追上學習進度,重拾自信。 現為小六學生的Leo,七年前由內地來港,因學習環境轉變,成績下跌,一度對自己感到失望。他的媽媽說,試過用手機幫兒子查生字,查到晚上十一、二時,兒子當時哭訴「點解要來香港?在內地中文數學都是100分的,來到好似甚麼也不識」。 提供義教服務的生命互補教育基金行政總裁謝丕慈表示,機構的目標是全面支援基層家庭,他們接觸過不少新移民家庭,有些小朋友來港入讀小學三、四年班,但英文只及本港的小一程度,機構因此鼓勵學生閱讀英文故事書,透過活學活用的模式,提升他們英文能力。現就讀中五的Linda,坦言初來港時連「one, two, three都未識」,經過義教機構的協助,已追回英文程度,她希望日後文憑試英文科可考獲第四級的成績。 《一線搜查》HOY TV77台 播出日期:逢星期一至五 播出時間:20:00-20:30 78台 22:30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9日
一線搜查|短訊發送人登記制打擊詐騙 專家指難杜絕須加強公眾教育
近年電話詐騙頻生,去年有超過三萬宗,損失金額超過十億元。當局雖然推出不少打擊電話詐騙的政策,但騙徒仍然猖獗。通訊事務管理局最近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度,識別已登記的發送人,有專家認為,登記制要做到有效防騙,須進行長期公眾教育。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指出,以短訊為例,這種科技數十年已用,要有改變需要世界各地同步改,但全世界有不同手機及系統,難以做到。雖然已有其他通訊方式出現,但短訊仍存在,騙徒仍有機可乘。 通訊事務管理局早前在電訊業和銀行業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度,在已登記發送人的名前加上「#」號,以識別偽冒的短訊,未來政府部門和其他機構亦有機會加入。方保僑指出,有「#」號可篩走偽冒短訊,但不能避免沒有「#」號的短訊存在,另外一些只有號碼的短訊仍有機會進行詐騙。他認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度要做到有效防騙,需要進行長期公眾教育,讓市民懂得識別。 《一線搜查》HOY TV77台 播出日期:逢星期一至五 播出時間:20:00-20:30 78台 22:30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8日
一線搜查|大埔康體大樓陷阱式設計 不少街坊被「陰」跌倒受傷
啟用不到兩年的大埔東昌街康體大樓,前面的行人路和緊急車輛通道差一級高度,街坊一不留神,容易跌倒受傷,過往曾有孕婦、小童及長者「中招」。康文署證實,有關位置曾經發生意外,正研究進行改善工程。 附近街坊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都表示自己曾在康體大樓前跌倒、或見過有人跌倒受傷。「我之前試過跌倒,然後扭到腳,就在這棵樹下面。很多人如果趕急的話,會路過這裡,就會注意不到黃色這條線,就會踢到,不小心失平衡就會撞到這裡」、「雖然地面有條黃線,但下面的階磚和上面的階磚好像差不多,我起初也沒留意有一級,細心一點看才見到」。 據現場所見,行人路及緊急車輛通道,採用相同的地磚,路人容易忽略。報料人陳先生說,在發生多次意外後,管理公司已在分界位置加上黃線及圍欄。不過陳生和街坊們都覺得,黃線幫助不大,尤其是陽光照射下來就更難看清楚。 康文署表示,行人路的設計、用料及顏色,都按照相關安全要求設計和建造。但由於仍有意外發生,所以認為有必要做進一步改善工程。已經聯絡工程部進行檢討,並考慮安裝合適的圍欄等設施。在相關改善工程完成前,當局會在該位置設置拉帶柱,作暫時緩解安排。 《一線搜查》HOY TV77台 播出日期: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7日
一線搜查|家務助理年尾做到無停手 僱主無買勞保或負刑責
正所謂「年廿八,洗邋遢」,不少家庭都會在年尾聘請家務助理打掃家居,迎接新年。有關注勞工益的立法會議員提醒,僱主須為家務助理購買勞保,否則有機會負上刑事責任。 早前有調查顯示,本港對家務助理的工傷保障不足,4成受訪的家務助理,在開工前並無確認僱主是否有買勞工保險,3成受訪者表明即使無勞保亦照開工。從事家務助理逾20年的珍姐,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表示,新年是工作高峰期,家務助理須注意工作安全,通常手腕及腰是最易扭傷的部位,「有些窗太大,如果評估有危險,容易扭傷,我們都不會抺。」 勞聯主席兼立法會議員林振昇指出,不少家務助理的工作透過朋友介紹,僱傭雙方容易忽略存在僱傭關係,結果無購買勞保,僱主有可能會負上刑事責任。一旦家務助理遇到工傷,入稟勞資審裁處,獲確認有僱傭關係,僱主須承擔相關的福利待遇支出,「如有買(勞保),除了對家務助理保障好些,對僱主都有一個保護」。 至於購買勞保有何注意事項?林振昇指出,可留意保險保障的時間,如只是年尾聘請家務助理做一日清潔,購買單次保險已可以;另外亦須注意保險是否設有年齡上限,如超出受保年齡,或要另加保費。 他又建議家務助理,主動了解僱主是否有購買勞保,揀選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6日
一線搜查|缺德住戶超大件垃圾放樓層 累公屋清潔工「硬食」
不少家庭都會在農歷新年前大掃除,加上即將實施垃圾徵費,令垃圾量大增,清潔工人工作百上加斤。《一線搜查》記者跟著清潔工工作半天,除了體會到清潔工艱辛的工作,更見證有住戶欠缺公德心的一面。 清潔工表面上每天工作八小時,但很多時因垃圾太多,他們只好自行提早開工。在公共屋邨任清潔工的麗姐(化名),早上五時已經開始工作:「你不倒的話,早上就太多、早上來不及清,這些垃圾桶又裝不完。」 遇著一些無公德心的住戶就更辛苦。有些住戶會將床褥、書櫃、洗衣機和雪櫃等大型垃圾照放樓層,清潔工亦只好「頂硬上」:「近日大件傢俬也多,拿不起,就要找幾個人一起幫手搬。櫃啊、床啊,什麼都有。」、「你看這些墊褥,這張墊褥應該很重,有時我也是一個人拖。」雖然每層電梯大堂也貼滿通告,提醒住戶不可以胡亂棄置傢俬,會被扣分等,但麗姐指成效不大,「誰會聽你的?半夜12時許就搬出來!」 麗姐今年只有40多歲,但每日重覆一連串動作,一早已做到五癆七傷。「所以我的腳和腰痛得很,夜晚是難以入睡的。還有我兩隻手也痛,這裡的工作很難做,你要拖,把垃圾拖回來,還要倒。上一次好像加了幾百元(人工),月薪一萬三千多元,我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5日
一線搜查|美容院突結業 50萬脫毛療程無兌現
經濟不景,不少商戶過不到年關。近日一家美容院突然結業,無法兌現顧客預購的療程,超過七十名苦主成立群組跟進。消委會表示,暫收到35宗有關該美容院的求助個案,涉及金額約50萬元。 涉事的美容公司在旺角、銅鑼灣及沙田有分店,他們的社交媒體專頁在去年12月22日及29日,還更新帖文,通知客戶營業時間及宣傳脫毛療程。不過,日本一間同名的美容公司去年12月中宣布申請破產,有香港客人問過該美容公司會否受日本公司破產影響,當時美容師説不受影響,可繼續完成其餘的療程,但最終香港公司亦宣告結業。不少顧客認為香港公司故意隱瞞結業消息,在臨近結業前,仍不斷向客人推銷賺錢。 其中一位苦主張小姐(化名)向《一線搜查》表示,去年12月花了$10800買了20次美容療程套票,隨即預約今年1月16日及20日做脫毛和美容療程,不過在臨近做療程前3日,美容師指因「公司要舉行活動」,要將預約押後到2月。不過張小姐不久即收到美容院結業通知。 張小姐不滿美容公司結業前仍向客人推銷套票。「(美容院)是有意欺騙顧客,因為他們不能提供單據,用其他原因打發顧客,例如說會發出電郵單據,但沒有發出過的。在現實中見面時,又聲稱他們印單據的機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2日
一線搜查|輕鐵舊式列車班次顯示屏退役 長者乘客呻不便
輕鐵約在20年前,在車站月台安裝懸掛式乘客資訊顯示屏,顯示下一班輕鐵的到站時間以及路線編號。但隨著機件老化維修困難,輕鐵近期已拆除這些舊式顯示屏,不少乘客,尤其是長者,大感不便,希望港鐵重置懸掛式顯示屏。 不少乘搭輕鐵二十多年的老街坊向《一線搜查》記者表示,舊式顯示屏設在月台出入口,一入站就可見到列車班次,非常方便。雖然有車站的月台安裝新資訊顯示屏,但設於月台中間,如多位乘客查看資訊就會太擠迫看不到。有老街坊坦言「以前好方便,現在無咗(舊式懸掛顯示屏),諗起都好嬲。」 輕鐵亦有在月台提供二維碼,乘客用手機「掃碼」可取得列車資訊,但多位長者乘客都表示不懂使用。「我唔識用,雖然有人教過我,但教完好快又唔記得,不好意思再麻煩別人。」 《一線搜查》HOY TV77台 播出日期:逢星期一至五 播出時間:20:00-20:30 78台 22:30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1日
一線搜查|葵涌安蔭邨「板球黨」公眾地方打波 街坊出入憂被擊中
葵涌安蔭邨有不少少數族裔人士居住,他們在屋邨公共地方打板球,引起居民不滿。政府約在4年前,將距安蔭邨約15分鐘路程的遊樂場改建成板球場,但打板球人士不願使用,仍每晚在邨內打球。有街坊批評房屋執法不力,「又話房署有扣分制,我都未見過有扣分,否則他們很早便無屋住。」 安蔭邨內打板球問題困援擾居民多時,街坊侯先生說:「日日就在行人必經路的公園打波,一見他們打,我立即打去保安部,保安立即找人來望著他們打,那些保安走了,他們便繼續打。」亦有不少人在網上表達不滿,「那個板球試過打到我,他們沒有道歉,說對不起也不懂,沒有禮貌」、「昨晚在嘉蔭樓放建築材料的位置玩了兩個小時,嘈得就像開派對一樣」。 《一線搜查》記者到場觀察,發現屋苑有關範圍已經貼了22張禁止球類活動的橫額和告示,但由下午放學時間開始,這位置已經有不少學生在踼波、拋籃球,不過未見有人阻止。到晚上8時左右,一班少數族裔人士拿著板球出現,保安出聲制止還拍照,但對方稱:「不是我在玩,你報警吧。」最後保安坐回櫈上看著他們打球。 侯先生批評房署執法不力:「如果有(動用)扣分制,他們應該很早便無屋住,對不對?永遠是同一班人,房署經常說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31日
一線搜查|港人愛到日本藥妝店掃感冒藥 醫生提醒注意成份 或引致嚴重副作用
不少市民去日本旅遊,都會到藥妝店買傷風感冒、消炎止痛藥物。不過日本藥妝店近期開始限購感冒藥等成藥。有醫生指出,市民覺得日本藥物特別有效,並非真確,提醒要注意藥物中可能含有可待因或布洛芬成份,不少心使用有機會引起嚴重副作用。 醫學會會長鄭志文接受《一線搜查》訪問,坦言有人覺得日本藥物特別有效「是一個迷思」,並非真相。他指出,國際間認可的藥物,各地都可購買,不會有個別國家擁有獨門秘方,有市民覺得日本藥物有效,可能因為個別藥物劑量特別重,或有些人誤以為藥物副作用大就反映藥力見效。 他提醒到日本購買藥物的市民,要了解藥物成份及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他指出,部份止咳、止瀉的藥物含有可待因,低劑量使用毋須醫生處方,被濫用為軟性毒品的潛質高,須小心使用。 另外,含布芬成份的止痛藥,有機會傷胃及傷腎,不宜長期或過量服用,長者及糖尿病患者亦須注意。他表示,布洛芬引起的副作用,嚴重可引致胃出血或急性腎衰竭。 鄭志文又提醒,市民須接受正確診斷,例如肚痛,可能是因為盲腸炎或腹膜炎,胡亂服用止痛藥未能對症下藥,更可能延誤診治。 《一線搜查》HOY TV77台 播出日期:逢星期一至五 播出時間:20:0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