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一線搜查|上環樓梯街變身揮春街 手寫老師傅:唔係乜福都寫得 新派「畫揮春」小孩至愛
臨近新春,揮春、年盒這些過年布置必不可少,相對於印刷揮春,手寫揮春無疑就更有傳統味道,而且筆跡也是獨一無二。上環樓梯街近日便相當熱鬧,「放眼一片紅」,原來是有不少師傅開檔寫揮春,吸引不少市民、旅客來打卡。 「行楷是楷書的快寫,即是說我們要讓人很容易認別到這個字,大人小孩也會懂。」80歲的老師傅李志的揮春為「行楷」字體,易看易懂,一眼就能知道揮春意思。而說起「行楷」揮春的特色,李志師傅就指是油色,「油色好像孤筆一樣,孤筆是我們這些老頭子、長者寫下來有靈氣」。李志師傅指揮春也有不寫的說話,舉例是「五福臨門」,因為第五福是指善終,「過年我們甚麼也不想那些發生」。 「八年前第一次新年出來擺檔,」本身是探戈舞導師的家望則與妻子一同在善慶街擺檔寫揮春,「其實很開心,好像一個祝福,很多揮春寫來送給朋友,譬如我家附近的茶餐廳,我買食物後便會送上揮春給他們,他們覺得很開心及神奇……看到是你手寫的,零舍覺得是特別的祝福。」 家望的揮走傳統路線,他妻子Edith便是新派風格,「為什麼我會畫揮春?原因是有一年家望老師在這裡寫揮春,他走開了一會兒,我便坐上來繪畫,誰知過程中有個人走過來,問可否賣給我。」Edit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3日
一線搜查|餐飲寒冬逆市深水埗開冰室 時光倒流價蘿蔔牛腩$12 社企CEO:希望客人有尊嚴食飯
疫情後本港餐飲業步入寒冬期,不過就算經濟不景氣,仍有社企逆市在深水埗開設冰室,讓基層市民可以用相宜價錢「食得好、食得飽」。 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以地區計算,深水埗每個月入息中位數為22,800元,在18區內排名尾二。而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做的深水埗基層家庭生活擔子調查顯示,受訪者擔心自己及家人的健康之外,也對食物價格相當煩惱。 社企行政總裁麥姑娘表示,深水埗區有不同基層人士,包括獨居長者、劏房戶及街友,希望開設冰室能夠服務更多有需要的人士。「好想深水埗成為一個社區飯堂,我哋好想服務呢個區,令客人入到嚟好有尊嚴咁食飯,可能食一隻烚蛋、飲一杯羅漢果茶,甚至純粹入嚟食一碗番薯粥,佢哋都可以咁樣享用,我覺得呢個係最好。」 冰室於去年3月中開店,麥姑娘坦言營運上曾經歷不少困難,從建構到裝修,再到決定餐單、招聘員工。「成個過程中都想有更多人參與,譬如社會人士、唔同嘅長者員工都俾咗好多豐富經驗,呢區街坊亦有幫手,特別係食材供應商。」開設冰室,價錢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考慮,她說希望能夠提供蔬菜和肉搭配,讓基層市民能夠「支付到、食得到」。 從餐牌可見,冰室主打家常菜,價錢相當親民,各種包類由1元至5元不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2日
一線搜查|漏水問題各執一詞 樓上法團主席澄清三大質疑:唔係錢嘅問題、錢唔係我困難嚟㗎
《一線搜查》日前跟進一宗漏水個案,觀眾陳生投訴住所客房天花板滴水近一年,惟水務署及滲水辦經調查後均找不到漏水源頭,所以決定終止調查,陳生最終自行聘請專家,發現問題很大機會源自樓上單位。對於有關專家的報告,《一線搜查》聯絡到樓上單位業主,對方同時是該大廈的業主立案法團主席,他強調政府人員先後進行多次測試,均顯示自己單位並無任何問題,又稱「如果有漏水,有人話我聽呢度滲水,我願意整㗎,唔係錢嘅問題,錢唔係我困難嚟㗎,我住得呢度管理費都5,000、6,000啦,點會係我困難啫。」 澄清三點質疑 法團主席:咁點解政府查唔到呢? 「如果你哋個專家話我有爆(水喉),係,啱,多數滲水係因為樓上嘅單位,我同意,咁點解(政府)佢哋查唔到呢?」法團主席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澄清陳生三點質疑,「我哋呢個大廈客廳下面嘅地台係冇水喉,呢個係第一點;第二點,所有食水喉、廁所喉、煤氣喉都係由外牆入屋,如果要滲,就滲外牆,係唔會室內滲去室外。同埋呢邊嘅房係冇水喉。」 至於第三點指其外牆疑有深色物質漏出,他說是滲水辦早前進行色水測試造成,「我漏嗰到,煤氣公司嚟睇過㗎啦,我冇漏煤氣或者我曾經有漏過。呢個顏色係佢哋(滲水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1日
一線搜查|天花漏水投訴無門 揭樓上法團主席單位爆喉 業主拒認責挑機:我仔女都係律師
不論買屋或租屋,最怕遇到漏水問題。《一線搜查》接獲觀眾陳生的投訴,指住所客房出現滴水,懷疑是樓上單位引起,然而事件擾攘一年,滲水辦卻以一句找不到源頭便結案。陳生最終要自行尋找專家上門調查,而專家的報告不但鎖定了漏水位置,更估計了漏水原因,然而樓上單位業主原來是大廈法團主席,對方不但拒絕負責,更揚言「香港地用錢解決問題!一係去法庭同我鍊過,我個女係律師、我個仔係大律師」。 客房滴水 天花板現300隻蟲 「其實都係一件好慘嘅事,有家歸不得,啱啱自己小朋友出世,見到咁嘅情況根本上都搬唔到返嚟住。」屋主陳生約7年前搬入涉事單位,大廈樓齡約30年,當時發現單位喉管鋪設混亂,搬入時曾花費一大筆錢裝修,「大廈水管設計比較特別,好多水喉、電線喉都係經地下通過,嗰陣時我都覺得奇怪,點解會有水喉係地下,即係由客廁駁去主廁。嗰陣時自己都花費咗差唔多30萬改晒喉管,裝返喺大廈外牆,始終驚有一日會老化破裂、影響樓下。」 至前年年底,陳生發現單位客房出現滴水,情況更愈來愈嚴重。先是客房天花板滴水,其後沿著天花板流至門框,更蔓延至另一房間天花板。短短兩周,天花板滴的水已經裝至半碗。陳生無奈指,「天花板濕到生蟲,最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0日
一線搜查|參加區議員旅行團整爛篋 七旬婦追700元賠償、被拖足4個月 保險公司稱冇收到保費又改口
不少人去旅行前都會購買旅遊保險,以防萬一。不過有《一線搜查》的觀眾日前報料,指參與區議員籌辦的內地旅行團後,行李箱出現損毀,向保險公司索償700元的維修費,惟在有保單及收據的情況下,仍被一拖再拖,逾4個月始成功索償。 「點解我哋剩係維修數百蚊嘅嘢,咁耐都俾唔到我哋呢?單據、文件,都喺佢哋要嘅時間內做齊。」74歲的王太(化名)和丈夫去年7月底參加由區議員籌辦的內地旅行團三天遊,並經區議員以每人60多元購買旅遊保險,惟回到香港後發現行李箱損壞。王太:「橫掂都去區議員嗰度(參加旅行團)3日,咁一筆過叫佢哋幫我哋買埋(保險),自己加落去㗎,佢(團費)唔包保險㗎。」 王太的行李箱約三處地方損壞,媳婦Kathy隨後聯絡保險公司索償,對方當時表明維修行李箱費用實報實銷,而最高限額為2,000元。最終王太花費約700元維修行李箱,並由Kathy根據指示上網提交申請表格,惟等足逾一個月仍未有消息。Kathy致電查詢下,才獲保險公司回覆指未收到旅行社提交的保費,又稱因為未收到款項,因此沒法支付賠償。 明明手上有保單,但對方仍說未收到保費,於是Kathy事隔一個月再致電查詢,但獲得同樣答覆。而今次的客戶服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6日
一線搜查|唔准跑、唔准撞 「零勞氣」健步足球興起 柏金遜病友都玩得
隨住運動風氣盛行,近年出現了不少玩法新奇、趣味性大增的新興運動,加上人均壽險延長,不少更顧及中年及長者人士的體能需求,務求以鍛鍊身體為目標吸引更多人去運動。近年就有機構積極推廣「健步足球」(Walking Football),吸引不少50歲以士重拾「波牛」樂趣,而且由於只能步行及禁止身體接觸,就算新手也能寓運動於娛樂。 今年65歲的昌哥在退休前已出現中央肥胖,走路數步也氣喘,數年前便開始參加健步足球訓練。昌哥向《一線搜查》表示自己年輕時也有踢足球,但自工作後就停了差不多30年,因為健步足球是「走著踢」,不是「跑著踢」,好奇下便報了初班,一到高級班,甚至參加比賽,重拾「波牛」樂趣。 「呢個運動有咩好處呢?就係定期有一個運動、體能嘅訓練」昌哥除了踢球,還有參與義工訓練,協助新入門市民學習踢健步足球,當中甚至有柏金遜病友,改善他們肢體動作由僵硬變得順暢,更可以很有信心、有力氣去射球,體能方面明顯增強了。 據了解,健步足球源自英國,是專為年長者設計的新興運動,目的是提供安全又有益身心的運動方式,首先規則列明不能夠跑,因此更著重腳法及控球;而且由於不能跑,更需要隊友間「走位」配合。另外規則還禁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5日
一線搜查|漫畫店見證黃金時代 高峰日租數百本 隨彩虹邨清拆:適當退出時機
在網絡還沒盛行的80年代,香港漫畫可以稱得上是百花齊放,更是亞洲少數擁有自己漫畫文化的地方,各區一度合共有逾300間漫畫店,有高達50多萬的讀者群。然而時至今日,舊式漫畫店越來越少,走向夕陽。 張氏夫婦是在漫畫黃金時代入行,90年代已經開設漫畫店,提供港日漫畫出租及售賣服務。最熱鬧時期,學生一進入店舖便自覺將書包倚牆放一旁,再慢慢挑選心儀的漫畫。然而隨著租書業務沒落,漫畫店亦由過去最高峰一日租出數百本,減至現時一日十多本。 「數字嚟計,漫畫都入咗7至8萬本,有啲都已經淘汰。」張生說,店內任何年齡層的顧客都有,不同時段更有不同的客群,「小朋友有佢哋睇嘅種類,成年人、老人家都有佢哋年齡層嘅喜愛。朝早一開舖係買餸嘅街坊、公公婆婆睇小說;中午就一班返工食午飯嘅人;輪到下午3點就一班學生放學,好多(學生)湧入嚟;到夜晚就係一班收咗工嘅顧客。」 開設漫畫店的路上,張生及張太亦曾遇過不少波折,經歷過兩次搬遷,但仍留下不少「長情」顧客。張太:「佢哋中學會考完就嚟九龍城租漫畫,我哋搬去龍翔中心,佢(客人)話仲近啲;到搬嚟彩虹邨,佢話仲近佢屋企。租到而家,而家都租緊,咁長情,我哋去邊度,佢就嚟邊度。」 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4日
一線搜查|屯門澤豐花園法團鬧「雙胞胎」 新法團註冊不獲承認 批舊法團財務混亂、持六銀行戶口
近年業主立案法團風波不斷,其中屯門的澤豐花園陷入「雙法團」爭議,事關居民選了新法團,然而舊法團並不承認新法團地位,雙方最終要對簿公堂。新法團不單地位不被承認,舊法團去年更私下與一間管理公司簽訂管理合約,新法團工作受掣肘,連想查清帳目都經歷重重難關。管理公司更突然張貼通告,稱要召開特別業主大會,解散新、舊法團,重新選出新一批業主立案法團。 管理公司突開特別業主大會 新法團:法團冇召開 現場可見,屋苑放置不少寫有「齊心保護澤豐,支持陳太團隊」字眼的易拉架,以及列出特別業主大會開會日期的橫額,惟另一條橫額則寫著「法團沒有召開特別業主大會」,似乎有兩班人士透過橫額隔空對話。居民陳小姐(化名)表示,對於居民來說,只知道是現任管理公司發出召開特別業主大會通告,因為上方印有管業處印章,但就未有列明誰是召集人。而為了這場特別業主大會,屋苑一度出現不少爭執,甚有要報警求助。 去年3月底選出新法團 場內現大量口罩外人 事緣是去年3月底,屯門澤豐花園舉行業主大會議決管理公司續聘問題,以及選出新一屆管理委員會等。不過,有居民發現場內出現大量戴口罩、非住戶人士。被居民識破後,他們一度離開,隨後又換上管理公司臨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3日
一線搜查|七旬輪椅婦搭巴士難上落 車長晦氣拒降車身 家屬憂出事怒斥:好黑心
考慮到行動不便的人士需要,巴士公司均有提供輔助設施及服務,其中輪椅人士要上落巴士,最安全做法是車長先降低巴士車身,再拉出斜板,否則斜度太高容易出事故。不過有長者向《一線搜查》反映,指並非所有司機都會降低車身,部分車長甚至認為是加重工作量而發晦氣。 「驚㗎,真係好驚,因為(斜板)咁直,咁樣衝落去,一時控制唔到,個人會一下衝出嚟、跌出嚟。其實好危險、好危險。」72歲的陳婆婆表示,為了減低風險,輪椅上落巴士時,車長一定要將車身降低,有時遇到司機未有降低車身,會令她上落巴士有危險。 然而,陳婆婆在過去連續兩個星期外出,都遇到同一名姓陳的車長,對方每次都未有主動降低巴士車身。陳婆婆指出,「大部分車長都係好好,但偶然會遇到一啲車長唔知係咪懶,特登唔撳粒掣等架車降低啲,車好高佢一樣唔理落塊板,我哋落就好艱難,好斜衝落去。」 其兒子陳先生事後曾兩度以書面形式投訴涉事車長,根據其提供的圖片可見,兩宗事件均發生在去年11月,同樣由葵涌廣場上車前往荃灣。陳先生投訴「車長當日表情惡劣、故意未有降下車身、刻意大力蓋上斜板,並以說話方式表示憤怒。」、「第二次亦同樣,並質疑涉事車長報復」。 陳先生直言當時車長態度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0日
一線搜查|保溫杯「爆炸」射破眼球 兩類熱飲高危 專家教路清潔免傷內膽
天寒地凍,不少人都會喝杯熱飲暖胃,但使用保溫杯時有必要特別留神,事關網絡上不時都流傳「保溫杯爆炸」短片,使用稍有不慎,隨時可能被滾燙熱飲燙傷。到底使用保溫杯有甚麼隱藏危機?清潔時又有甚麼要注意?《一線搜查》找來毒理專家何永成教授為大家講解。 早前有網上片段拍下,一名女士將紅棗水放入保溫杯後忘記飲用,相隔十多天後發現杯蓋鎖得非常緊,用力打開後,杯蓋竟然瞬間飛彈,更加因為力度太強而炸傷右眼,引致右眼球破裂。另外,亦有網民分享試過用保溫杯裝香蕉牛奶,放置一天後扭開杯蓋,結果竟然出現爆炸式噴射。 「如果放在暖水壺或飯壺內太久,不論是紅棗水、咖啡或中藥,其實它們是會有細菌的,它們在發酵的過程中產生太量的氣體,特別是二氧化碳,而且又高溫。」何永成教授指出,由於壺內有大量氣體,壓力已達到「逼爆」程度,當用家按鍵打開時,便會噴射出來。 何永成教授示範噴射模擬爆炸的情況,早上在保溫壺內注滿熱水,但由於趕船趕車時左搖右擺,水蒸氣積聚了很多氣壓,突然釋放出來時便會形成一個很強烈的噴霧,若果觸及皮膚就有可能燙傷。除了熱水要留意外,其實並非所有飲料都適合放進保溫杯,舉例不宜將熱咖啡、奶茶等含奶類飲品,又或中藥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9日
一線搜查|炮台山街坊投訴露宿者僭建霸街20年 七旬無家者吐心聲:寧願瞓街都唔上樓
根據政府統計署數字顯示,2023年全港露宿者人數有1,470人,比疫情前2019年的1,348人升幅近一成。近日《一線搜查》接獲炮台山街坊反映,指福元街天橋底長期有露宿者居住,堆滿雜物,不但阻礙行人,更影響環境衛生。不過有露宿者就坦言,寧願留守街頭亦不願住公屋。 現場可見,福元街天橋底放滿物品,除了有床、枱及櫈外,更有不少雜物,包括紙皮、袋、手推車等。現場環境衛生一般,但未有傳出異味。而附近亦有不少食肆林立。 有食肆負責人表示,露宿者居住福元街天橋底的問題已經持續很多年,「以前呢到可以俾人坐,好舒服。有時啲客投訴點解對面咁多雜物、有時見到佢咁多嘢咁亂,見到好多老鼠。(有冇試過畀食物佢哋?)冇冇冇。(佢哋有冇問你哋?)冇冇,佢自己攞錢出嚟買,唔會俾野佢食,因為好多義工都有畀嘢食佢。」 「年紀大、70幾歲,冇人敢請,靠綜援,食3餐都要100元」。有露宿者向《一線搜查》表示,平日自己與另一名露宿者阿昌居住在福元街天橋底。他坦言自己因為年紀大沒法工作,平日靠綜援及好心人送贈食品過活。 他又透露過往曾有5名露宿者獲安排入住公屋,但自己並不願上樓。「我哋唔想上樓,上樓一個人住,年紀又大,一有事冇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一線搜查|濕疹纏身10年類固醇藥膏無效 蔓延全身紅腫滲水 藥劑師教改善方法助生活復常
濕疹可以稱得上是香港最流行的皮膚病,一年四季都有機會發病,有研究更估計每20位香港人中,就有一人患上濕疹。有註冊藥劑師坦言,目前不管西醫或中醫都未有根治濕疹方法,但仍可以靠其他途徑改善及紓緩,令患者回復正常生活。 濕疹是一種會引發皮膚紅腫及發炎的皮膚病,有機會是遺傳、免疫失衝、接觸過敏濕或刺激物而引致發作,普遍患者除了出現紅腫痕癢外,更會起水泡、流膿及流血。臨床營養學家李健彰表示,濕疹反映身體正在發炎,而發炎有很多原因,外在因素包括環境上的空氣污染、吸二手煙、碰到洗潔精、洗手液、酒精等;亦可能是飲食方面內在的因素,進食特別多加工的食物,公仔麵、快餐等。李健彰又指,壓力及情緒等亦會有所影響,甚至壓力可能是導致濕疹發作的主要成因,而最常見是中學生準備考文憑試前爆發濕疹。 「可能轉天氣,佢就會開始痕,我會搽啲保濕潤膚嘅嘢,有時有效,有時就唔得,然後繼續蔓延到其他部位,身體、手腳都會有。」阿怡10年前身體開始出現濕疹,多年來嘗試不同方法醫治,可惜成效並不大,「大概10年前唔知咩原因情況下爆發濕疹,初時只係局部地方出現,然後蔓延到全身都有。最嚴重時候係𢯎到全身損晒、流血。醫生都冇話到原因,只係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