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03日
一線搜查|樓上劏房漏水政府部門無符 業主自救請專家追查源頭
市民置業都想安居樂業,但如果買入一間滲水屋就十分果困擾。《一線搜查》周一報道業主劉先生的投訴,指入住兩年後發現樓上劏房單位出現漏水問題,但樓上業主卻拖延處理,他求助政府部門亦未獲積極跟進。《一線搜查》在追查下,發現樓上單位業主為香港旅舍業商會主席連思杰,他回應指「華豐大廈一樣都有,政府如何處理?只有我們這一幢大廈嗎?」 看到自己單位不斷滲水,滲水辦看了兩次亦找不到原因,劉先生決定自己付費,找滲水專家鮑智海上門調查,透過微波濕度掃描儀,發現樓上劏房廁所出問題,鮑智海:「你看到現在整個窗底有漏水的痕跡,天花頂也有,上面應該是一個很大的水源,才會令你(劉先生單位)這麼濕。」 專家上門調查後大約一星期有分析報告,報告提到劉先生單位滲水,是源於樓上單位的防水系統有缺陷。報告確認,上層分間單位浴室地板滲水導致漏水,無任何證據顯示,滲水是由公共管道或外牆造成;報告預計,如要進行維修,費用約為6.1萬元。報告又提到,樓上單位分間成7個細單位,可能涉及違法僭建。 《一線搜查》聯絡到樓上單位業主,原來是香港旅舍業商會主席連思杰。他認為是外牆滲水問題,與他的單位無關。至於外牆兩條懷疑僭建的喉管,連思杰曾說: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02日
一線搜查|樓上單位改劏房漏水拒處理 連累新屋牆身滲水、天花冧石屎 業主求助無門
作為業主最怕遇到滲水問題,《一線搜查》接獲觀眾劉先生的投訴,指入住新屋不久後就發現樓上單位出現漏水問題,於是報滲水辦。惟滲水辦檢查數次仍然找不到源頭,就提出結案。而更令劉先生憤怒的是,原來樓上單位改建成7個劏房,懷疑因此令喉管亂成一團。 劉先生表示,「約兩年前購入單位,在入住後一年就發現房間牆身有滲水跡象,當時懷疑是外面分體式冷氣鑽牆的洞口太深或混凝土老化,導致下雨時滲進來」。本以為是自己間屋的問題,怎料發現天花板開始變黃,劉先生就開始懷疑是樓上漏水引起。 「冷氣機下的牆身摸下去,長期成手濕晒,冷氣機上方更生長了類似啫喱物體,如果開燈、電掣更會發出滋滋聲。」劉先生指,甚至有時晚上會間歇性會嚇醒,「有晚喉管漏水,我聽起來像下雨,因為他滴水到冷氣機,再流到窗邊,以為撇雨進來,伸頭出去望才發現是樓上漏水。」 房間牆身周圍都滲水,而劉先生弟弟的睡房牆身更經常「甩灰」,劉先生每日必做工作就是掃灰。「電腦枱成枱都係灰,每日起身都要吸塵、掃地,整幅牆基本上是空的」,而劉先生的弟弟有自閉症,他擔心弟弟會亂摸,或誤食石屎灰。更可怕的是,上月有一塊約手掌大、厚度約一英吋的石屎,從客廳的位置塌下,砸傷弟弟頭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29日
一線搜查|美田邨劫案猖獗 馬騮仔每朝便利店門外聚集伺機「搶劫」 防動物滋擾設計垃圾箱亦遭破解
沙田區最近搶劫情況嚴重,「匪徒」每早6、7時齊集一家便利店門外,看準時機搶劫食物,甚至連路人都成為被劫對象。這群「匪徒」無法無天,但街坊卻沒有報警,因為「匪徒」是來自附近山頭的猴子。 沙田美田邨一家便利店門外,每早約6、7時便有猴子聚集,牠們看準機會進入便利店搶食物。報料人張先生每早都會在附近停泊校巴,他表示,由於便利店會將麵包等食物擺放在門外,吸引猴子搶,以前曾有人拿著棍站在門外驅趕猴子,但最近便利店已索性落閘。 只見便利店閘門貼告示,稱「因有猴子滋擾,請由側門進入」,便利店職員則表示不方便接受訪問。 有街坊表示,最多試過有十多隻猴子在門外聚集,如果猴子未能成功打劫便利店,就會向低層單位打主意,爬入屋內搜掠,令街坊不勝其煩。有街坊呻:「如果無關窗,牠們會走入屋。你會以為屋企被人打劫,翻遍整間屋。」 除了入屋搜掠,路過的途人亦成猴子滋擾目標,居民范女士:「你拿著東西,牠們就不斷抓你,搶走你的袋子,嚇都嚇死。」另一居民黎先生:「牠們好兇惡,你不看牠們還好,一看著就會唬嚇你。我老婆試過買蕃薯,都被牠們搶了。」 而街上及垃圾站的垃圾桶,亦經常被猴子翻倒,以至遍地垃圾,影響環境衞生。《一線搜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28日
一線搜查|小學生興起煙卡遊戲 煙盒有價有市 社工憂反吸煙教育事倍功半
政府早前推出加強控煙措施,但最近在小學生之間卻興起一種煙卡遊戲,玩法類似昔日的「拍公仔紙」,不過改以煙盒摺成的煙卡代替,煙卡價值會因煙盒稀有程度有價有市,最貴可過百元一張。有社工擔心,煙卡遊戲有美化吸煙之嫌,令小朋友有機會提早接觸和認識煙仔,或令反吸煙教育事倍功半。 最近在小學生之間流行的煙卡遊戲,是將煙盒摺成長方形的紙條,平放枱面或地上,玩家用手拍枱,將煙卡拍翻就勝出,可取走別人的煙卡。《一線搜查》在街上訪問多位小學生,他們都表示認識煙卡遊戲,更有小六學生不諱言校內「全班都有玩」。亦有市民表示,見過有小學生在街上執煙盒,更稱這種遊戲由內地傳入香港。 有小學生向《一線搜查》展示他們收藏的一袋煙卡,不同顏色的煙卡由不同牌子的煙盒摺成。不要以為這些煙卡由棄置煙盒造成便不值錢,其實有價有市,據稱越貴的煙仔,煙卡便會越貴,由一般10元一張,到最貴可一百多元一張。有小學生表示,遊戲本身並非刺激好玩,主要是為了收藏煙卡。 有小學生稱,為收集煙卡,會要求家長將食完的煙盒送給他們,又或在街上的花槽、垃圾桶中尋找棄置煙盒。甚至會有小學生聲稱到較偏僻的小店,以幫父母購買為藉口買煙,抽出煙仔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27日
一線搜查|體檢Cold Call假冒醫療中心行騙 消費者上當隨時花冤枉錢兼飽受驚嚇
相信不少人都收過有關身體檢查的推銷電話,這些電話滋擾情況嚴重,通訊局亦接獲很多舉報。更有醫療中心被人冒名行騙,由去年7月至今年3月,通訊局已收到25宗有關的舉報,該中心負責人指出,這類推銷電話猖獗,影響行業的健康發展。 這些推銷電話聲稱可以用500元的超平價錢做身體檢查,市民一旦上當付款後,就會被安排到另一間中心做體檢,埋單計數時往往要多花一大筆錢。被騙徒冒認的香港專科日間醫療中心,其總經理吳雅詩指出,推銷電話的體檢往往會做一些非必要的檢查,消費者花冤枉錢之餘亦被嚇一跳。「可能你剛抽完血,你的驗血報告仍未出,他(騙徒)就會說『我見你個腎好像有事喎』、『你做一次超聲波啦』接著,又說『你個肝可能有事喎』、『你又加一個什麼什麼檢查吧』,當你加了又加之後,那當然不是500元就可離開啦。」 吳雅詩表示,他們的醫療中心主要業務是做手術和內窺鏡,是一間日間手術中心,並非身體檢查。為了不想被誤中副車,醫療中心主動做了很多工作去澄清,又試過報警及諮詢法律意見,可惜成效不大。「他們正損害我們整個醫療行業,坦白說,我不覺得一個正當的醫療公司是需要做Cold Call……忙到出煙,根本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26日
一線搜查|域多利皇后街成違泊重災區 貨車霸位上落貨頂死巴士 區議員倡裝自動抄牌機械人
中環交通擠塞是常態,車輛違例泊車、霸位、佔用行車線的問題日積月累,是構成中環交通亂象的元兇之一。其中域多利皇后街是重災區之一,不時有貨車及私家車違例停泊在巴士轉彎位,導致巴士無法駛入內街,造成擠塞。 中西區區議員施永泰表示,巴士公司已經在德輔道中轉入域多利皇后街的轉彎位置張貼告示,警告切勿停泊,惟仍有不少人違例泊車。現時域多利皇后街只有兩條行車線,惟不時有貨車與巴士平排停泊上落貨,導致後方車輛沒法通過域多利皇后街,造成倒塞,影響德輔道中及干諾道中交通,同時亦影響行人過路。 根據資料顯示,由德輔道中左轉入域多利皇后街的巴士線至少有5條,平均每小時有34輛巴士經過,可見這兩條街的交通非常繁忙。運輸署亦在現場設置雙黃線,不准停車限制區,禁止車輛停車及上落貨。 然而問題未有解決,除此之外,的士上落客區域,亦有不少貨車停泊。施永泰說:「駕駛人士見到凹位就泊車,如果短暫落貨可以接受,但如果長期停泊,連司機亦消失,就會造成影響阻塞。」 施永泰建議警方安裝自動抄牌機械人,對於長期停泊的車輛直接採取執法行動,發出告票。他又認為,加強罰則只是其中一個考慮方向,應該要雙管齊下,教育駕駛人士正確的駕駛態度,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25日
一線搜查|炒場黨變招攻康文署SmartPLAY預訂系統 市民訂場難無奈硬食炒價
康文署體育場地炒賣情況嚴重,署方斥逾5億元開發SmartPLAY,以打擊炒場行為。新系統運作逾半年,炒場情況有否收斂?不少透過SmartPLAY預訂球場的市民都坦言「難過中六合彩」,因炒場黨已變招應對新系統,炒場問題仍然嚴重。 「我早上7時01分進入系統後便排隊,排一萬零幾百,直到06分就順利登入,登入後發現下午四時後的場次都售罄。其實真的有很多人想做運動,但迫於無奈要光顧這些炒賣場地的人。」投訴人黃先生曾試過打1823熱線投訴,但得到的就是類似「幫緊你幫緊你」的回覆。他認為,政府應加強管制這些非法炒賣行為,否則對其他市民不公平。 另一位網球教練亦透露,難以預訂維園網球場,只好付費給炒場黨,「維多利亞公園網球場,下午每小時常規收費是34元,如果我們未能預訂場地,就需要每小時支付150元(給炒場黨),當中包括34元的場地費用,與康文署的收費相差一百多元。」 為了打擊「炒場」,康文署去年推出全新的預訂場地程式SmartPLAY,取代原有的康體通。新的程式加入了實名登記,以及用抽籤方式分配部分康體設施。不過就算用了實名登記,都不能杜絕以「炒場」來賺錢的人。 康文署SmartPLAY可以預訂未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22日
一線搜查|牛頭角大廈驚現擲物狂徒 狂扔紙碎、垃圾 磚頭從天而降掟爆渠
位於牛頭角的興達大廈,已經有59年樓齡,除了有一般舊樓問題,最令人頭痛的是,一年多前起更出現高空擲物狂徒,刻意將大量報紙、紙碎丟到大廈天井。 大廈法團主席張先生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表示,該名狂徒主要投擲報紙碎,「一大疊,估計有數十斤,唔知點解,好似惡作劇咁,日日得閒到剪紙碎再倒落嚟。」 他透露問題已經困擾逾一年,早前大雨期間,紙碎浸成紙漿更堵塞附近的渠道,導致銀行幾乎水浸,最終自己要親自挖渠疏導。另外,亦曾有人向天井丟煙頭,燒著紙碎引起火災。 而記者由天台巡到地下,發現大廈衛生問題相當嚴重。張先生指,大廈有8個天井,由於天台未有加裝門鎖,不少人會向天井丟垃圾。銀行、業戶、當舖亦曾投訴有很多垃圾堆積。「曾經最誇張一次,有人從高位投擲磚頭,渠喉亦毀壞」,他事後報警求助,並依照警方指示,在天台加裝閉路電視及鐵絲網。 張先生指,未知是否同一人所為,惟法團非常關注事件,亦即時作出處理,並加強保安巡查。另外法團亦發現部分碎紙在10樓及11樓出現,猜測高空擲物狂徒居住在高處位置。法團亦有加強宣傳,並在大廈張貼告示,提醒住客切勿高空擲物。 法團絞盡腦汁處理,然而不但求助無門,更反被民政署投訴未有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21日
一線搜查|政府8月起禁餵野鴿 直擊藍田餵鴿街坊會否收手?
本港不少地區都有市民非法餵飼野鴿,對區內衞生環境構成影響。政府將於8月1日禁止餵飼野鴿,《一線搜查》直擊餵鴿街坊,有人坦言即使加重罰則,仍會餵鴿,「餵了這麼久(之後停餵),牠們好慘的」。 政府早前修例擴展禁止餵飼野生動物的規定,涵蓋野鴿,8月1日生效。違反禁止餵飼規定的最刑罰由罰款1萬元,調升至罰款10萬元及監禁1年,又引入5千元定額罰款。執法人員除了警員,亦擴大到食環署職員、康文署職員以及房屋署職員。 藍田興田邨有居民向《一線搜查》投訴,指邨內有人非法餵鴿,野鴿為社區帶衞生問題,街坊長期飽受滋擾。一直在區內餵鴿的街坊,會否因加重罰則而停止餵鴿?近幾年都有餵鴿的張女士表示,在區內居住逾30年,因見到野鴿無食物,才開始將食剩的麵包扔給牠們。 對於有街坊質疑餵鴿行徑是「好心做懷事」,張女士坦言,過去區內一直都有不少野鴿,到近年才開始有反對聲音。「天地萬物都有生命,我覺得出自己(餵鴿)出於良心,問心無愧就算了。你認為我是不對的,我都沒有辦法,我認為自己無錯。」對於即將加強罰則,張女士坦言不會停餵,「最多餵少一點,如果停止餵飼,感覺好像餵了這麼久(之後停餵),牠們好慘的。」 觀塘區區議員柯創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20日
一線搜查|大廈公共污水渠爆裂 累地舖餐廳損失20萬竟不獲賠償? 專家教商戶自保招數
做生意總有風險,但在火炭一幢工廈經營餐廳的朱小姐意想不到,她租用的地舖公共污水渠爆裂,所有損失要自己承擔。 到底遇到類似情況,小商戶應如何自保?有專家提醒注意事項,以保障自己。 朱小姐在火炭一幢工廈地舖經營餐廳,去年4月發現天花板公共污水渠嚴重漏水。「這裡(天花板)好像下雨般,我們不知道發生甚麼事,我們把貨物放在這裡,全部弄濕了。」朱小姐即時通知管理處,翌日派人疏通沙井,但相隔兩日又再滴污水,「污水滲漏遍地,不光是臭,更污染了食材和餐具。」她形容,污水的臭味「像幾天沒有人沖廁所的氣味」。 結果餐廳內的罐頭、米、鹽等調味料,一些外賣用的紙箱、膠袋,以至膠餐具、膠盒、木筷子等,全部因為太骯髒要丟掉。管理公司要求餐廳停業幾天,以便更換該公用污水渠,連同休業幾天的營業額,估計餐廳損失約20多萬元。 面對龐大的損失,朱小姐要求管理公司作出賠償,對方提出要給予有關損失的單據,又有職員稱毋須另行聘請公證行。不過約半年後,朱小姐收到公證行的信件,指管理公司已做了應做的事,餐廳不會獲得賠償。 根據朱小姐提供給《一線搜查》的公證行文件,內容提及管理公司曾經做過的行動,例如檢查渠管、緊急維修渠管等,最終的結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9日
一線搜查|海麗街大樹爭路「谷爆」路面絆倒行人 鋪平後不斷「復發」 三部門互相卸責
路邊樹木根部生長導致路面凹凸不平的問題時有發生,而在長沙灣海麗街亦出現有關情況,更曾經令學生及接送的家長絆倒受傷。 海麗街沿路種植不少樹木,路面本已不算寛濶,但因樹根生長谷起路面,加上路邊的雜物及單車,令行人路愈見狹窄,附近的學校擔心造成安全隱患,希望當局正視。 聖公會聖安德烈小學校長譚先明表示,海麗街樹木生長導致路面凹凸不平的情況,多年來一直困擾街坊及師生,過往亦有學生回校時被絆倒,早前更有一位家長送子女上學後,離開時被絆跌,不但擦傷手腳,連手機屏幕亦跌爆。 現時的地磚,在一年多前重鋪,但由於樹木不斷生長,結果是治標不治本,鋪完不久又再爆開。 校方早前就路面不平問題致電1823投訴,但最後只見到用膠帶圍封大樹四周,未見當局處理地磚凹凸不平的問題。而有關熱線職員又詢問校方有關樹木的高度及粗幼等問題,指樹木不同高度歸不同部門處理,譚先明坦言,投訴過程難提供有關資料,質疑成效。 一直有跟進海麗街樹木情況的社區主任郭偉誠表示,曾去信發展局樹木組反映問題,但回覆指康文署負責樹木管理,不過康文署則指修補路面是路政署負責,三個部門互相推搪。 國際樹木學會(香港分部)前會長吳宇軒表示,路面鼓起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8日
一線搜查|冒牌找換店專頁以假亂真 照抄帖文Like數多過正牌 頻推兌換優惠氹市民「網上過數」騙財
日元維持低迷,不少人都會想兌換日圓,以備將來旅行用。不過,有找換店老闆向《一線搜查》申訴,指有人假冒他的找換店四處行騙,不少市民不虞有詐,在網上「過數」留貨後才知已「中招」。 「我如何發現呢?就是發現有些客人拿著他(騙徒)的短訊來我門店說『我過了數,我想取日圓』我才知道。當然不是過(數)給我。我才發現原來有個假專頁是假到很真,它的讚好人數比我的(專頁)還多。」找換店負責人劉先生指出,騙徒很有恒心,每日複製劉先生的專頁帖文到假專頁上,「對方每天早上就複製我們牌價,複製圖片,裁走電話號碼,改自己的電話號碼。」 《一線搜查》比對真假兩個專頁,發現每個帖文也好像同一個專頁發布,連頭像也一樣;至於建立專頁日期,一個是今年3月底,另一個是2018年2月。假專頁還出了「嚴正聲明」,聲稱有騙徒利用他的店,透過泰達幣買賣行騙,叫人小心不要相信,完全是「賊喊捉賊」。騙徒為了令客人受騙,不時都會在假專頁宣傳,舉辦兌換送錢活動,例如聲稱兌換50萬日圓送1萬日圓等。 騙徒哄騙客人用港幣在網上過數後,就去劉先生的店提取日圓,劉先生指近期已經最少有十多位苦主受騙。「(苦主)第一句就說早前曾用WhatsApp聯絡。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