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7日
環球股災 │ 亞股經歷「黑色星期一」 恒指失2萬關
【有線新聞】市場憂慮貿易衝突加劇,引發環球股災,亞太區股市經歷「黑色星期一」,本港股市長假期後急瀉,恒生指數失守2萬點。 恒指低開2119點,失守50及100天線,午後跌勢加劇,收市跌3021點,創歷來最大點數跌幅,收報19828點見逾兩個月低位,成交達到破紀錄的6,208億元。藍籌股全線受壓,多隻跌幅達到雙位數,滙控曾經跌16%、見四個月低位。港交所跌穿300元,科技指數跌幅達17%,同樣見逾兩個月低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7日
太空油|警方破104宗案件 檢3,500粒煙彈、液體等物件
【有線新聞】太空油毒品主要成分依托咪酯及類似物2月被列為毒品後,截至上月20日,警方共破獲104宗相關案件。 保安局禁毒處向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補充資料,在104宗案件中共拘捕137人,檢獲總共3,500多件太空油毒品物件,大部分是煙彈,亦包括依托咪酯液體以及懷疑依托咪酯及類似物的粉末。 警方1月推出針對太空油毒品的快速檢測工具,截至上月20日驗出22宗太空油毒品個案,拘捕了26人,當中10人為21歲以下,其中7人為學生。保安局禁毒處將會加強宣傳和教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7日
葡超|賓菲加4比1大勝波圖升上榜首
【有線新聞】葡超,賓菲加作客4比1大勝波圖,升上榜首。 紅衫賓菲加1分鐘就將皮球送入網,柏夫列迪斯接應傳中射入,球證初時指越位,經VAR覆核推翻判決,可以慶祝了。賓菲加控球率只有39%,但能入球就行了,又是柏夫列迪斯扣過守衛,43分鐘2比0。對上8輪全勝,賓菲加換邊後延續氣勢,接應迪馬利亞傳中。柏夫列迪斯69分鐘大演「帽子戲法」,落後的波圖反撲,法比奧韋拉被撲,費羅倫天奴補中,81分鐘追回一球。賓菲加補時4分鐘死球攻勢比洛迪近門加多腳,不過皮球已過白界,入球屬於頂頭槌的奧達文迪。誰建功不太要緊,最重要全取3分,賓菲加贏4比1升上榜首,領先踢少一場的士砵亭3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7日
德甲|慕遜加柏1比1聖保利
【有線新聞】德甲,慕遜加柏作客跟聖保利踢成1比1。 白衫的慕遜加柏門將卡度素反應夠快,擋到薩迪的近射。上半場補時把握角球機會,日本中堅板倉滉頂入,慕遜加柏先開紀錄。要護級的聖保利就在85分鐘逼和,艾科拿恩勁射入網,踢成1比1。聖保利排第15,距離降班區4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7日
美職|美斯連續三場入球 助國際邁阿密主場1比1逼和FC多倫多
【有線新聞】美職,美斯連續三場入球,協助國際邁阿密主場1比1逼和FC多倫多。 粉紅衫邁阿密門前險象環生,被多倫多連番施射,血肉長城及主場門柱力保不失。回歸焦點的美斯禁區逼甩守衛,一眾白衫舉手投訴,球證無表示,邁阿密繼續攻,美斯轉身,招牌左腳熨入。VAR介入,認為美斯犯規在先。球證看過重播後,改判入球無效。這位阿根廷球星再攻過,罰球直射、掠楣而過,未能開紀錄。邁阿密上半場補時2分鐘還要失守,4個守衛圍住班拿迪斯治都找到「私家路」,為多倫多領先。 只落後了3分鐘,美斯又一次拯救球隊,一控一射。加盟邁阿密後,各項賽事入到第40球,1比1亦是最終比數。邁阿密開季四勝兩和,排東岸第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7日
橫店影視城成為微短劇主要拍攝基地 今年首季度接待逾600個劇組
【有線新聞】橫店影視城成為了內地微短劇的主要拍攝基地,今年第一季接待劇組數目逾600個。 浙江橫店影視城以「盛產」古裝劇而聞名,同時亦是全球規模最大影視基地,拍攝場景應有盡有。隨著用手機豎屏觀看的微短劇大熱,橫店成為微短劇主要拍攝地方,被形容為「豎店」。單計今年第一季,接待豎屏微短劇組的數目就超過600個,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一半。微短劇導演高博:「在橫店有更多的周邊服務,再有就是我們在橫店有大量的群眾演員,有大量的演職人員,對於短劇來說,確實是寶藏之地。」微短劇演員夏錦沐:「不管是場景還是我們身上的服裝都是愈來愈精品化了,因為目前短劇也是向著更加成熟、更加精品這麼一個方向去發展。」 來自杭州的影視公司9人團隊平均年齡只有25歲,因為看到行業發展前景,決心摒棄俗套內容,從「流量」導向轉向「質量」輸出,將成本主要投放在內容創作上。杭州影視公司製片李仁佐:「我們要把文化跟流量做成一個黃金的比例,太重流量的話會讓整個作品沒有內核的。」 內地微短劇市場正在規模化發展,有專家指劇作依然要「內容為王」才能將微短劇廣泛傳播,建議借助科技的力量協助創作劇本、拍攝、剪輯或推廣。並在做好內容的同時,與其他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7日
尿袋上機限制|新例今實施 有乘客指影響不大 惟冀長途機增充電插頭
【有線新聞】民航處針對外置充電器新例即日起實施,乘客不得在機上使用外置充電器或將充電器存放於座位上方的行李架。有乘客認為影響不大,但希望長途機可以增加充電插頭。 新例實施首日,香港航空在登機櫃位張貼告示解釋新安排,國泰及大灣區航空官網都找到相關資訊。民航處的新規例適用於所有本地航空公司航班,乘客不得在機上使用隨身攜帶的外置充電器,以充電器為其他設備充電,不論是有線或無線或為充電器充電都被禁止,充電器亦不能存放於座位上方行李架。 譚先生:「會充好電才上飛機,所以不會太擔心(如果電話沒電又要用怎麼辦?)關掉吧,上機都不怎麼會用電話。」 宋先生:「影響不大對短途機,夠電用。(如果長途機呢?)長途機可以改善一下。(怎樣改善?)可以多安裝充電插頭,自己帶線就不用帶『尿袋』。」 商務旅客Carolyn:「我們十分依賴電源及充滿的電量,像我有鬧鐘,沒有後備電源可能改變我的行程或所有計劃都大受影響。我用電話來支付,也有所有身份證明文件、機票等。」 有航空公司說,亦會在登機閘口前廣播,提醒旅客上機後禁止使用外置充電器。今年3月香港航空一班客機在飛行期間,行李架上的外置充電器起火冒煙,要急降福州機場。民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7日
6委任區議員大會「零發言」 麥美娟:不宜為發言而發言、應善用開會時間
【有線新聞】有報道指,6名委任區議員全年區議會大會「零發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說,區議員不應為發言次數而發言,應該善用開會時間。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每次開會,除非想看到以往拉布情況,曠日持久 ,開一個會8至10小時。如果大家希望會議有效進行,在有限會議時間,區議員或立法會議員一定要就相關題目然後發表意見。而那些意見當然不希望重覆,跟著別人說,說20多次,若一個區議會30多人說30多次,其實這個不是有效使用會議時間,這個肯定不是開會,為了發言而發言,為了達到數字,這個不是大家想看到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7日
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遭撤銷
【有線新聞】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遭撤銷。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發表聲明稱,「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已於上周三正式撤銷,中心官網、平台亦於昨日關閉,同時註銷微信公眾號。原中心負責的科研項目移交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統籌處理,兼職研究人員回歸原部門。 據報中心副主任賀濱近日在社交平台發文批評,指中央在美國對華加徵關稅一事上所作出的反制措施是完全錯誤,認為正確的方法是實施單方面零關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7日
內地清明假期全國跨區人員流動量創新高 連假帶旺旅遊消費
【有線新聞】內地三天清明假期全國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員達207.1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近兩成。而全國跨區人員流動量有約7.9億人次,創清明假期出行量新高。 據交通運輸部初步統計,為期三日的清明假期全社會跨區人員流動量約7.9億人次,日均流動量有2.64億人次。當中公路人員流動量7.3億人次,自駕出行佔比超過九成。「打車」需求同樣上升,出行平台數據顯示,高峰時期每分鐘訂單突破11萬,同比增加14%。鐵路客運量也有所提升,單日旅客發送量達2,009萬人次,創今年以來新高。水路客運量約320萬人次,日均人次接近107萬,比去年同期增長16.5%。民航客運量預計逾558萬人次,每日平均超過186萬,比去年同期增長一成。 「短途遊」成為3天連假熱門選項,近5成旅客都以2至3天的短途遊為出行之選。當中主要是省內跨市或者鄰省跨市的中短程自駕遊和跟團遊,廣州、上海、珠海、三亞等成為最受歡迎的周邊遊目的地。 「集體出行」熱潮推動消費,今年清明假期國內遊人均支付金額較去年增加約5%,多地旅遊景區酒店價格亦上漲約兩至四成。其中銀髮列車、親子登山、賞花踏青等項目都有帶動實際經濟收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7日
特邀人士入境便利計劃暫發逾40邀請
【有線新聞】政府向東盟10國推行的特邀人士入境便利計劃暫時已發出逾40個邀請。 計劃在3月中推出,主動向為香港經濟帶來貢獻、來港出席重要活動的東盟人士提供出入境便利,相關部門在首星期陸續發出了超過40個邀請,涵蓋商界及法律界人士。政府早前同時放寬部分東盟國家申請一簽多行的門檻,並延展簽證有效期一年,其中有約5,000宗越南人相關簽證申請獲批。政府相信措施有助進一步加強香港與東盟之間的商貿往來及促進商務人員流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7日
一線搜查|猴群長沙灣天主教墳場「踩場」 鮮花、生果秒被搶 市民嚇親:佢哋會跳過嚟搶袋
四月是傳統的掃墓季節,然而觀眾李先生近日向《一線搜查》投訴,指長沙灣天主教墳場頻頻有大批馬騮出沒,不但讓掃墓的市民措手不及,就連墳場辦事處亦深受其擾。 「一級級,有啲就企喺頭頂鐵欄行嚟行去、有啲係兩邊爬落嚟、有啲係後面行過嚟。佢直頭係四方八面走埋嚟,我惟有急急腳,擺低啲花就走。」觀眾李先生表示,有關情況並非今年才出現,往年亦是如此,自己曾經與親友向墳場辦事處投訴,惟對方表示同樣感到困擾。 李先生:「我一行轉背,出到樓梯嗰度,已經見到頭先擺低嘅鮮花已經被佢哋一人一下掹走晒,拎去食,呢啲花只係幾秒已經俾佢整爛晒。」李先生曾致電1823投訴,惟政府部門僅表示會關注事件並採取驅趕措施,又建議如遇到緊急情況可報警求助。李先生無奈表示:「根本就冇乜用囉,就算我最近去都一樣有呢個情況出現。政府覆我叫我打999,喂、我打得嚟都已經俾佢(馬騮)襲擊咗啦,我俾佢襲擊完,再打999都冇用啦!」 攝製隊實地探訪時,發現墳場內掛有多條橫額,提醒市民提防馬騮。每年都來掃墓的劉女士表示,經常與馬騮相遇,形容馬騮會望實食物、搶食生果,更曾試過整袋水果被搶走,「好驚呀,佢哋直頭搲,好彩我哋即掉,冇同佢(馬騮)鬥。俾佢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