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1日
林卓廷披露游乃強受查案 終院3比2裁定恢復罪名 「受調查人」成關鍵
【有線新聞】立法會前議員林卓廷涉嫌披露時任元朗警區助理指揮官游乃強被廉署調查案,終院大比數裁定,律政司終極上訴得直,恢復林卓廷罪名和判刑。 林卓廷母親、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民主黨中委莊榮輝聽取判決後離開終審法院。林卓廷被指在19至20年間三度在記者會上,向公眾披露元朗721事件中時任元朗警區助理指揮官游乃強,因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行被廉署調查,林卓廷被控披露受查人身份罪,原審罪成,其後上訴得直獲撤銷定罪,律政司不服,再提出終極上訴。 五名法官在裁決時,就條例所指的「受調查人的身份」是否只限於防止賄賂條例第二部涵蓋的罪行有爭議。常任法官霍兆剛和林文瀚認為條文用字特定指向《防賄條例》第二部,包括的九大項罪行調查,而非指任何調查,受調查人一詞必然是指一個人正因《防賄條例》第二部所訂的罪行而受查,披露涉及所訂罪行的調查才犯法;亦對比現行條文與1996年修訂前的版本,認為修例後禁止披露的範圍明顯收窄,不是泛指一般的廉署調查。 終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及另外兩名法官就持相反意見,認為應側重於條文的文意及目的,被告只需要披露一項廉署正進行的調查已經犯法,以達到避免妨礙調查、維護廉署調查的效能和公正性,以及保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1日
內地提出23項措施修訂社會信用體系 強化賞罰機制
【有線新聞】內地提出23項措施修訂社會信用體系,完善賞罰機制、加強信息共享等,不論是政府或商業機構,一旦出現失信行為均有機會被限制申請政府資金。 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意見指要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多項措施將進一步完善政務、經營主體、社會組織等的信用賞罰機制,其中政府機構如果在公共資源交易招商引資或引入人才等出現失信行為,將被寫入信用記錄,被限制申請各類財政性資金和項目。而企業如果被列入失信名單,當局亦會依法限制他們申請政府資金、參與股票債券發行,或享受稅收優惠等;意見亦對房地產市場、網際網絡、能源等領域增設嚴重失信主體名單。 除了懲罰,意見亦提到要構建獎勵政策環境,對守信的個體在公共服務中提供便利或優惠,並設立信用修復機制。當局說措施將有助維護市場公平秩序,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我們發現更多強調了各種社會主體之間應該承擔甚麼責任,未來的信用體系建設應該在聯合獎懲,包括紅黑名單制度,包括承諾制度,甚至在信用的修復制度方面都要做出更多的、更完善的一些工作。」 意見亦提到要加強全國信息共享,當局強調中央高度重視信息安全,將設立追究機制,堅決防止出現過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1日
英特爾:將開發定制半導體在內的新產品
【有線新聞】美國晶片製造商英特爾計劃剝離非核心資產,開發獨身訂做的新產品。 行政總裁陳立武上任後首次出席公開場合,指公司需要補充失去的工程人員,改善資產負債表,並調整生產流程,滿足潛在客戶需求,沒有說明哪些是非核心業務,但會開發包括定製半導體在內的新產品,強調英特爾在數據中心及AI晶片性能有不足,在創新上落後市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1日
小米SU7上月交付逾2.9萬架
【有線新聞】小米SU7上月交付逾2.9萬架。 小米汽車官方微博顯示上月小米SU7交付逾2.9萬架,並表示產能提升順利,有信心達成35萬輛全年交付目標。另外,因應小米還債及盈利能力等良好,評級機構標普將小米長期信用評級由「BBB-」升至「BBB」,評級展望為「穩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1日
城大普通話男睇片太大聲與人爭執 揮拳襲擊警員 遭胡椒噴霧制服
【有線新聞】城市大學一名男學生在校內與人發生激烈爭執,被到場警員用胡椒噴霧制服拘捕。 網上片段見到兩名警員嘗試制服涉案男生,有人情緒激動反抗,又揮拳襲擊警員。案發在星期一早上,消息指一名操普通話23歲男生在飯堂內用電話觀看影片時,懷疑聲浪過大,一名女子勸止時遭人襲擊並搶走銀包,混亂中飯堂職員亦被扯爛衣服。警方接報趕到,施放胡椒噴霧將他制服,期間一名警員的隨身攝錄機亦被對方扯甩。事件中有六人受傷,包括三名警員,男生涉嫌傷人及襲警等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1日
林定國:制裁沒有影響工作和生活 警務處批美方嚴重干預執法工作
【有線新聞】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指,美方制裁的理由完全站不住腳及違反國際法,制裁沒有影響工作和生活,會沉着應戰,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 警務處指維護國家安全是警務人員的責任和榮譽,美國政府企圖用政治手段,嚴重干預警隊執法工作,警隊會繼續做好本份,嚴正執法。 特區國安委秘書長區志光指制裁證明所執行任務方向正確,會繼續堅定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光榮任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1日
緬甸地震|香港救援隊抵曼德勒通宵搜救
【有線新聞】特區救援隊周一抵達緬甸曼德勒災區,通宵搜救。 保安局在社交網站發文指特區救援隊抵達曼德勒後,前往多個區域評估和搜索,並在曼德勒兩個災區救援,到晚上再派出11人小隊在曼德勒皇宮附近的一棟建築物,使用技術搜索工具和爆破工具協助搜救。 特區救援隊成員吳偉諾:「我們的同事使用石屎爆破工具和鐵枝切割器,嘗試出空間。在身旁亦見到一個名為『黃蜂』的位移探測儀,目的是偵測整個瓦礫堆會否有機會有其他活動,讓我發放警號提醒同事撤離。」 一行51人的救援隊周六出發,周一早上抵達曼德勒與中國救援隊會合,並設置行動基地。救援隊分成兩隊,利用無人機在倒塌的瓦礫當中嘗試搜尋生還者,兩隻搜救犬亦都參與搜救。救援隊指當地不少建築物亦使用石棉瓦,搜索時都要做足防護。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1日
巴郡據報再發日圓債 或增持日本商社
【有線新聞】著名投資者巴菲特據報計劃再發行日圓債券。 彭博引述消息指巴菲特旗下巴郡計劃向全球發行日圓債券,由美銀證券及瑞穗瑞券負責。巴郡自從在2019年進入日本市場就恆常發行日圓債券,去年10月發債規模創新高,早前巴郡宣布將會繼續增加在日本5大商社股權,估計今次發債與增持相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1日
房協居屋2025|觀塘峻然、粉嶺聚然七折出售 今起接受申請、最平230萬上車 即睇申請資格及設施配套
【有線新聞】房協公布發售兩個資助出售房屋項目,分別是位於粉嶺馬會道的「聚然」及觀塘安達臣道R2-4用地的「峻然」,合共提供1,604個單位,今日起(4月1日)至4月14日接受合資格人士申請,預計最快6月抽籤、第4季揀樓。 兩個項目的售價約為市值七折,當中「聚然」售價介乎230.7萬元至547.1萬港元,實用面積每平方呎售價為7,582至8,881港元;「峻然」售價介乎249.7萬至636.7萬港元,實用面積每平方呎售價為8,084至9,669港元。 「聚然」及「峻然」均延續房協資助出售房屋的瑞典北歐式「LAGOM」設計概念,打造舒逸住宅和簡約幸福生活。單位間隔方正實用,每戶設有露台,選料優質並配備標準裝修、附設廚櫃、煮食爐、抽油煙機及冷氣機等家電和浴室潔具,且設有會所及完善配套設施。 兩個項目預計2027年9月落成,示範單位現設於房協長沙灣辦事處,3月27日正式開放予公眾參觀,毋須預約。 房協居屋|粉嶺「聚然」項目資料 房協居屋|粉嶺「聚然」示範單位圖片 房協居屋|粉嶺「聚然」戶型、平面圖 房協居屋|觀塘「峻然」項目資料 房協居屋|觀塘「峻然」示範單位圖片 房協居屋|觀塘「峻然」戶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1日
房協兩資助出售房屋今遞表 售價最低230萬 有家長代子女抽一人單位
【有線新聞】房協推出兩個資助出售房屋項目,今日起接受申請。 早上有巿民前來索取及遞交申請表格,房協兩個項目包括粉嶺馬會道的「聚然」、觀塘安達臣道的「峻然」,合共提供1,604個單位,售價230萬至636萬元,有一房至三房,兩房單位佔八成。申請資格與房委會居屋計劃相若,綠、白表配額比率為4比6,四成單位將分配予「家有長者」及「家有初生」申請。 李女士:「幫子女選擇一人單位,抽到多大也好,要先看看抽不抽到。子女是23歲,覺得如果他有一個自己的家會更好,讓他擁有自己一個新的家庭。(記者:覺得售價如何?)覺得和市場環境差不多。」姚女士:「都貴,不過讓他慢慢供。(記者:多少人居住?)兩兄弟或一個人,讓他組織家庭,幫兒子取表,我本身住在東區。(記者:為甚麼選擇入手?)外面樓價太貴,買不起。」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1日
國際水務領袖高峰論壇開幕 李家超:將創新科技應用於水資源管理
【有線新聞】國際水務領袖高峰論壇開幕,行政長官李家超、水利部部長李國英等出席,李家超致辭時指香港作為國際創新中心,會將創新科技應用於水資源管理。 李家超:「去年我們成立了數字水務辦公室,推動供水服務的數位化,辦公室推動使用智慧設備、數碼分身技術和人工智能,逐步實現全面自動化水務設施運作、基礎設施建設的創新,為我們未來的水資源保障提供動力。我們的目標是將香港打造成一個國際基礎設施中心,為我們的城市和中國服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1日
史上首次載人環繞地球南北極航天任務 SpaceX獵鷹9號火箭升空
【有線新聞】史上首次圍繞地球南北極飛行的載人航天任務早上升空,任務指揮官是來自中國的馬耳他籍加密貨幣富商王純,據報他為此次任務支付了約2億美元。 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再次搭載太空旅客升空,除了進入地球極軌道,首次載人環繞南北極飛行,亦是首次搭載華人及馬耳他公民升空。報道指年過40的任務指揮官王純在天津出生,靠投資加密貨幣致富,不時周遊列國,包括經常到泰國,前年又入籍馬耳他。「炒幣致富」的王純亦對數字敏感,可背誦圓周率至過百個小數位。王純稱有如先驅極地探險家般,團隊將把新的數據和知識帶回地球,以推進太空探索的長期目標。 同行的3人還包括英國出生的挪威動畫製作人、德國工程專家及澳洲的極地探險家,預計他們將在太空停留數天。 除了由太空探索和觀測南北極,任務亦會進行22項科研實驗,包括首次在太空拍攝人體X光片,又會研究太空人的血液循環及睡眠質素,並試驗種植蘑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