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聯想半年多賺8% 管理層指環球經濟會繼續拖累產品需求
【有線財經】即使環球經濟不明朗,但受惠強勁經營利潤率及較低稅率,聯想集團中期盈利再創新高。截至九月底的上半年,賺逾10億美元、升8%,雖然收入減少2%,但毛利率輕微擴闊至16.9%,維持中期息8港仙,單計上季就賺5.4億,按年升6%。 以分部表現來看,產品需求有轉弱跡象,業績佔比最大的智能設備業務,半年少賺7%,同時是受到匯率波動拖累,至於基礎設施方案業務扭虧,賺4700幾萬美元,方案服務盈利升27%。 集團指高端產品銷售繼續保持強勁,但整體表現受消費,及中小企分部需求疲弱影響,預計外部挑戰繼續影響全球市場,並可能持續一段時間,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指:「對聯想設備的需求,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需求都在轉弱,但我們已處理好這個情況,我們仍然交出穩健表現,展望未來,我們將嚴格控制開支,但我們不會失去長遠的機遇。」集團又指期內過半收入,以非美元貨幣計值,匯率對收入的影響達6%。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梨泰院人踩人|首爾兩警官停職受查 被指應對不力兼延遲上報
【有線新聞】南韓梨泰院人踩人慘劇,國家警察廳要求調查龍山警署和首爾警察廳高層是否疏忽職守,報道指當日警方通報緊急情況效率極差,首爾和國家警察廳長於事發個多兩個小時後才收到通報。 釀成150多人死亡的人踩人慘劇,調查聚焦於事故起因和責任誰屬,管轄該區的龍山警署署長李林宰,和首爾警察廳監管緊急報案的負責人,懷疑應對不力和延遲上報,被停職接受調查。 警方上周六應對事故細節陸續曝光,韓聯社引述內政部,事發前四小時已有人報案,指梨泰院一帶太多人。當地晚上6時34分至10時11分,警方和消防收到11宗求助,但僅4宗有警員到場;出事前最後報案的人說覺得會被壓死,卻被列為無需協助,該通電話4分鐘後就發生人踩人。 而李林宰當晚10時17分到場了解,但首爾警察廳廳長11時34分才接到通報,當時已事發逾一小時,國家警察廳廳長更於12時14分才接報;至於總統尹錫悅,是在剛過11時透過消防和總統辦公室收到通報,主管安全事務的內政部長遲十多分鐘才知情。 輿論質疑慘劇原本可以避免,調查組日前已搜查警署和車站等8個地點,了解警方事前有否做足措施維持秩序,以及事後應對。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伊院副顧問醫生涉濫開藥及偷藥 明提堂
【有線新聞】伊利沙伯醫院一名副顧問醫生涉嫌偷取價值約15,000元的藥物,被控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及盜竊,明天提堂。 47歲被告李志良案發時是伊利沙伯醫院耳鼻喉科副顧問醫生,他被控2015年至2020年間,涉嫌在8名病人不知情下為他們預約診症,並處方兩款受管制藥物,醫院職員向被告發藥後他私自保存,又涉嫌向另外3名病人處方高於所需的劑量,再要求他們將藥物退還。被告共偷取1,000樽咳藥水及逾400粒治療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的藥,總值約15,000元。 廉署是接到醫管局投訴後展開調查,會加強向公營機構提供誠信培訓。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理大體院合作培訓精英運動員 增入學額延修讀年期
【有線新聞】理大與體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增加精英運動員入學名額及加強彈性學習的支援,讓他們接受精英體育培訓時,亦可完成大學學業。 理大取錄精英運動員名額會由每學年20人增加至30人,提名期亦會增加至每年兩次,並向獲取錄收讀全日制課程的運動員頒贈獎學金。因應運動員投入密集訓練的需要,理大會彈性延長他們的修讀年期,同時安排導師支援。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增5,245確診 本地個案跌 當局稱若重症跌可0+0 幼童版復必泰料下周供接種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5,245宗確診,本地個案有下降趨勢,但輸入個案微升,當局說對疫情樂觀,如果新症、重症下跌,有較大空間放寬入境檢疫至「0+0」。 過去一星期,平均每日有5,055宗確診,較對上一星期下跌9.2%;當中,本地個案平均每日有4,631宗,按星期下跌10.3%;不過入境個案有424宗,按星期上升5.3%,當中約六成機場發現,約四成在抵港首7日發現,BA.5變異病毒株仍然是主流。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我們發現近日本地個案有下降趨勢,但同時間輸入個案上星期有微升,我們會繼續監察新型肺炎在世界不同狀況,包括變異病毒株,尤其是變異病毒株會否在香港多了在本地個案出現。」 過去一星期住院患者維持在大約1,950人,嚴重或危殆個案一樣,維持大約60至70人。當局再被問到入境檢疫「0+3」,何時放寬至「0+0」。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上一輪的社交距離或防疫措施,我們都希望觀察這星期,如果情況是好的,一直向下調的,重症或新症都向下調的話 ,其實空間就會大,疫情進展其實都是樂觀的。」 要爭取復常空間,李夏茵說高接種率是關鍵,復必泰幼童版疫苗星期五到港,6個月大至5歲的幼童,有望下星
- Digital Tech
- 2022年11月03日
台灣開關|11.7起放寬港澳人士入境遊台 暫僅限旅行團 可停留15天
香港人終於可以去台灣旅遊!台灣陸委會11月3日表示放寬港澳人士入境限制,下星期一(11月7日)起開放港澳居民以團體方式赴台灣觀光,每團人數為5人以上、40人以下,最多可在台停留15天。 台灣當局近日宣布一系列措施放寬防疫限制,台灣陸委會昨日(11月3日)表示,目前每周入境人次管制尚有空間,因此可調整陸港澳人士入境政策,包括11月7日起容許以團體方式赴台觀光,每團人數為5人以上、40人以下,可停留15天。此外,港澳人士赴台就業或參與宗教活動(含傳教弘法及研修教義),均可申請入境。 【東京住宿推介】東京市中心溫泉酒店5大推介👍🏻5分鐘步行到JR站,新宿/銀座/上野全部超高CP🤩東京親子酒店10間推介👍🏻1分鐘到JR/小童免費住/Hello Kitty、哥斯拉主題🤩 【韓國住宿推介】首爾9間風呂酒店👍🏻浸溫泉無需去偏遠郊區,明洞、江南都有,房內歎奢華私人浴池🤩韓國首爾親子酒店10間推介👍🏻2分鐘到弘大站+有廚房+室內嬉水池🤩 【泰國住宿推介】 泰國曼谷2022新酒店15間👍🏻最平$385!超近BTS站+30米無邊際泳池+水療🤩 新加坡2022新酒店11間👍🏻位處市中心5分鐘到地鐵+房內私人S
- Digital Tech
- 2022年11月03日
港男自製潮州生醃蟹 網民警告有大量寄生蟲 事主用這理由反駁|附食安中心建議
香港人愛食海鮮,近日就有網民在香港討論區發文,分享自製潮州生醃蟹的圖片,強調製作過程每個步驟一絲不苟,非常安全。帖文隨即惹來網民熱議,不少人都認為生蟹有很多細菌,更可能隨時令身體被寄生蟲入侵,但卻惹來事主反駁指很多人都會吃太陽蛋、魚生等生的食物,應該「一視同仁」。食安中心指出生蟹可能含有細菌和寄生蟲,不宜生食,進食者嚴重可引致霍亂或腦膜炎,即看下文了解。 強調醃蟹過程一絲不苟 有網民日前在香港討論區發文,題目為「潮州生醃蟹。。。呵呵唧!」並附上數張生醃蟹圖片。事主寫道自己早陣子看到當造三點蟹,於是便買回家自製生醃。他於則文提到:「老頭子教落傳統潮州生醃絕對不會用淡水食材,每個步驟堅持一絲不苟。」表示出對自家製成品的信心,帖文引來不少網民討論。 網民恐有蟲 事主反指所有生食物都有細菌! 有網民表示,以往到內地時曾經吃過,認同事主說的滋味。但亦有不少網民表示聽說生蟹內有好多蟲,很嚇人亦不敢吃,更有留言說到:「朋友曾經挑戰過,結果一整個下午都在拉肚子」、「不是每個人的肚子都受得起生蟹。」認為不應亂試。對此,事主反駁說:「說生食蟹驚嚇,但生食其他食物就不覺得有問題,為甚麼呢?所有生食物同樣都有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最長停留15日 港澳人士下周一起能以旅行團遊台
【有線新聞】港澳人士由下周一起,可以旅行團方式到台灣旅遊。 台灣陸委會星期四公布,因應台灣和海外疫情無明顯上升,加上目前台灣每周的入境人數限制尚有餘額,決定放寬大陸以及港澳人士的入境規定。 其中港澳居民從下星期一起,可透過獲批准的旅行社,以旅行團方式入境台灣。每團人數最少5人、上限最多40人,可於台灣停留15日。 而到台灣就業的白領,或者參與宗教活動的人士,亦可以按照規定申請入境。另外當局也放寬大陸的研修生申請入境台灣。 陸委會表示未來仍會在確保民眾權益、兼顧經濟發展以及防疫考量下,逐步檢討和調整大陸及港澳人士入境管制措施。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河南歷史女教師疑上網課時受欺凌後猝死 警方介入調查
【有線新聞】河南鄭州新鄭市一名歷史老師,上星期上網課期間倒斃家中,死者女兒其後控訴指,母親是受到網絡欺凌,令她心臟病發致死。當地教育局證實事件,警方已介入調查。 「大家的資料裏面……誰啊?」「老子……老師啊,低調一點啊。」新鄭市第三中學姓劉的歷史女教師上周五用通信軟件「釘釘」開網課時,不斷遭人高聲播音樂騷擾,又向她用粗言穢語辱罵,其後更釀成慘劇。 她28號晚上就是上網課上到一半,然後就是走了(去世)。就一直到兩天之後,然後三中才聯繫我父親說,就是找不到劉老師了。這死亡證明就寫的是猝死,因為從聊天記錄來看,這個網暴可能從10月初就開始了。」死者女兒說,入侵的人不但在網課的講義上塗鴉,期間還播放色情影片,母親正是被這些惡行氣到哭,更懷疑因此導致心臟病發死亡。 網上流傳這些入侵行為並非單一事件,有自稱「爆破手」的人會惡意入侵,並騷擾網課等網絡會議,並估計是由與會者將網絡會議的連結外洩所致。 有內媒向通信軟件「釘釘」查詢,對方承認有不少老師向他們投訴過類似情況,但指用戶可透過設置會議權限來避免騷擾。釘釘客服人員說:「是可以通過一個設置,僅主持人可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開啟新太空之旅!神舟十四號三名航天員進入夢天實驗艙
【有線新聞】夢天實驗艙星期四早上成功轉位,形成太空站的「T」字形結構。神舟十四號的三名航天員下午亦進入實驗艙。 在進入夢天實驗艙前,三名航天員需要檢查對接通道的密封性是否完好,並恢復對接通道的壓力。由於實驗艙封閉時間較久並攜帶大量實驗設備,航天員在進入之前還要測試艙內空氣質素和有害氣體的濃度,以確保安全。「神舟十四號,我是北京。夢天實驗艙空氣測試結果合格,現在打開艙門,進入夢天實驗艙。」 在各項檢測準備就緒後,陳冬、劉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員依次進入夢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正式啟用。神舟十四號指令長陳冬:「神舟十四號報告,乘組已順利進入夢天實驗艙。」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劉洋:「圓夢九天,精彩繼續。中國空間站,全人類共同的太空家園。」神舟十四號航天員蔡旭哲:「築夢蒼穹,唯有奮鬥。讓我們開啟全新的太空之旅吧!」 航天員會先連接好實驗艙和核心艙之間的光纜和通風管路,確保空氣流通和網絡正常,並陸續在此進行各項科學實驗。 夢天實驗艙是在星期四早上順利完成轉位,用了大約一個鐘。轉位期間,實驗艙要先與太空站組合體分離,之後採用平面轉位方式,與天和核心艙節點艙側向端口再次對接。完成轉位標誌著中國太空站「T」字基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北京馬拉松周日開跑 跑手:不求成績,只望完賽
【有線新聞】停辦兩年的北京馬拉松星期日開跑,但只限北京居民參加,防疫上與香港的馬拉松有何分別?一眾跑手在疫情下又準備成點? 這一班跑手,每星期都會聚在一起練跑,其中有30人報名參加今年復辦的北京馬拉松,跑團團長Sandy說:「我們下周就比賽了嘛,然後這周其實就已經開始稍微減量了,所以這周末我們安排的,是一個比較輕鬆愉悅的,大概一個15公里左右的一個長距離訓練。」 跑手娜娜則表示:「疫情沒有太影響我們跑步吧,因為我們正常該跑步跑步,該訓練也是訓練的,但是我們也不是說要求成績有多少,就是對這個能完賽,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見證了。」 北京馬拉松上兩屆因為疫情關係而停辦,相比在明年回歸的香港馬拉松,北京馬拉松參賽名額有3萬個,較香港的多一些,但只有全馬比賽,亦只限北京常住居民參加。 有新手就較關心能否完成賽事,不是太擔心疫情問題,跑手Landy說:「我比較關心的就是補給吧,就是可能在10公里,20公里這些位置上或者30公里左右,都是需要一些能量的補給,然後防疫的話,我比較相信國內的防疫做得挺安心。比如說核酸,它要求你必須每個人參加北馬,都是一天內的核酸,然後所有人必須要完成三針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