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台灣宜蘭5.8級地震 氣象部門認為是獨立事件 並非餘震
【有線新聞】台灣宜蘭發生5.8級地震,氣象部門認為是獨立事件,並非餘震。 有片段拍攝到地震發生一刻幼稚園內的情況,學童拿起頭套,躲到桌子下暫避。地震於早上9時53分發生,震央位於宜蘭蘇澳鎮,震源深度72.4公里,多地都有震感,宜蘭、花蓮太魯閣震度最大達到4級;桃園、台中、新竹等部分地方達到3級;福建沿海亦有民眾報告感受到震動。 台灣東部海域周二晚曾發生5.9級地震,當地氣象署指兩次地震屬獨立事件,亦與去年的花蓮大地震無關。受地震影響,台北和台中捷運一度慢駛,有乘客指車廂內一度響起警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河北承德養老院火災釀20死 國務院安委會掛牌督辦
【有線新聞】河北承德一間養老院發生火災,造成20人死亡,國務院安委會對事故掛牌督辦。 河北承德市隆化縣國恩老年公寓周二晚發生大火,消防、應急、公安、衛健等部門趕赴現場開展救援,事故造成院舍20人死亡,19名沒有受傷人員獲安排送醫觀察,負責人目前已被控制。國務院安委會要求河北省按照法規組織開展事故調查,盡快查明原因,嚴肅提出處理意見和整改措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路透:人行指導國有行暫緩購匯 分析:人民幣或見7.5
【有線新聞】關稅戰陰霾下,離岸人民幣一度見歷史新低,隨著官方訂出的中間價轉弱步伐放緩,離岸價略見反彈。美國總統特朗普批評中國操縱匯率,據報人行指導國有行暫緩購匯,避免加劇人民幣調整壓力。分析認為,人民幣或將下試7.5兌一美元或更低水平。 關稅戰下,人民幣持續現貶值壓力,官方訂出的人民幣中間價轉弱28點子報7.2066兌一美元,見一年半以來最弱水平。離岸價人民幣於上日紐約市曾貶值至7.429兌一美元的新低後見回穩,美國總統特朗普指出中國操縱匯率,以抵銷關稅影響。 恒生銀行首席市場策略員溫灼培:「似乎中央是容許人民幣有秩序的調整下,當然沒有可能抵銷與美國之間龐大的關稅,這是沒有可能,但至少可幫助中國出口商發掘其他新市場,我覺得這可能是中央想達到的目的。」 路透報道,大行繼續為市場提供美元流動性,緩和人民幣貶值壓力,而人民銀行近日亦指導國有大行暫緩自營購匯,加強代客購匯的審查,避免加劇人民幣調整壓力。報道又引述消息人士指出,人行不會以貨幣緊急大幅貶值來應對關稅,而是希望讓人民幣有序溫和貶值。有中國政策顧問指出,人民幣不會大幅貶值,因會損害市場信心,但適度貶值有助出口表現。富國銀行預期今次是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中海油原總經理李勇涉受賄逾6千萬元 案件一審開庭
【有線新聞】中國海洋石油原總經理李勇一審,被控受賄6千多萬元人民幣。 李勇被指由1996年到2023年就任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總經理、中海油總經理等多個職位期間,利用職務便利,為有關企業和個人在業務代理、產品銷售、職務調整等事項上提供幫助,非法收受6,794萬元人民幣。他當庭表示認罪悔罪,案件擇期宣判。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新西蘭及印度減息0.25厘 符合預期
【有線新聞】相繼有環球央行減息,其中新西蘭一如預期減息四分一厘至3.5厘。 央行表示,全球貿易壁壘削弱全球增長前景,為新西蘭經濟及通脹帶來下行風險,但關稅影響需要一段時間才反映在全球經濟上。當影響變得明朗化,央行有進一步減息空間。 另外,印度央行將基準利率下調0.25厘至6厘,符合市場預期。央行指,貿易摩擦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損害將阻礙國內經濟增長,匯率可能面臨壓力。央行又將政策立場轉為寬鬆,指未來若無任何衝擊只會考慮維持現狀或減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美防長據報簽備忘錄 將阻武統台灣列優先事項 中國國防部批嚴重戰略誤判
【有線新聞】美國防長海格塞斯據報簽署內部備忘錄,將阻止大陸武統台灣列為優先事項。在北京,國防部批評美方將中國當作威脅是嚴重戰略誤判。 國防部發言人張曉剛:「我覺得美方的『對華恐懼偏執症』越來越重,把中國當作威脅是嚴重的戰略誤判,只會帶來災難性後果。需要強調的是,中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歷史大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緬甸地震|乘坐運20運輸機 3支中國援緬救援隊伍返抵北京
【有線新聞】參與緬甸地震救援工作的三支中國救援隊伍乘坐運20運輸機返抵北京。 包括中國救援隊、中國國際救援隊和中國香港特區救援隊,合共251人,分別乘坐4架運20運輸機,從緬甸內比都返抵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他們回程時行裝輕便,大部分救援裝備和物資已捐贈予緬方。 另外,中國政府援緬第五批地震救災物資中午抵達緬甸仰光,當中包括帳篷、防水布和即食麵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會計師公會:貿易戰下企業或需重組業務
【有線新聞】會計師公會認為,貿易戰必然對本港經濟有影響,企業可能需要重整業務發展。 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歐振興:「如果(企業)本身有銀行貸款,因為經濟有影響,他們需要在周轉方面,需要做銀行貸款方面包括重組。他們對未來發展可能之前比較有信心,包括香港可以如何投資到不同地區可以繼續發展,可能他們暫時會暫緩一下,觀望整體經濟發展後才作決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譴責美政客詆毀經貿辦 駐港公署:正常履職不容無理質疑
【有線新聞】外交部駐港公署強烈譴責及反對美國有議員再次提案,建議取消香港駐美國經貿辦特殊待遇。 公署發言人說,香港駐美國經貿辦對促進兩地經貿交流及實務合作發揮積極作用,正常履職不容無理質疑,批評美國個別政客出於自身政治私利,公然詆毀抹黑經貿辦,詆毀香港自治和法治,干擾破壞兩地正常交流合作,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迎頭痛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漁護處人道毀滅逾650野豬、年增一倍 漁護署:安全是第一考慮
【有線新聞】漁護處去年收到1,098宗有關野豬的投訴及求助,較2022年少35宗,人道毀滅數字升一倍多,逾650隻野豬被處理 。 陳克勤:「野豬傷人的數字由2022年40個個案減至2024年只有7宗,大幅減少八成,到底是否再用即捕即殺的方式?」漁護署署長黎堅明:「我們會看實際情況,每年估算野豬物種在香港的數量,去年只有幾百隻,這是一年的數字,我們會留意今年、明年數字,看看物種數量會否改變,如果有變我們會取得平衡,但我強調安全是第一考慮。」 漁護署統計顯示,全港野豬由 2022年約1,830頭減少至去年的約900隻,野豬滋擾黑點數目少了六成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搶人才|各計劃收逾46萬宗申請 議員倡整合資源 孫玉菡:應讓人才選擇適合方案
【有線新聞】各項人才入境計劃截至3月收到超過46萬宗申請,批出超過30萬宗,同期20.3萬名人才來港,有議員建議政府整合部分計劃資源,勞福局說目前設計是希望讓人才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 選委會界別(民建聯)陳永光:「不少透過高才通計劃來港人士同時符合條件,透過優才計劃或者科技人才入境計劃來港,想問當局會否檢視目前人才入境計劃是否有整合優化空間。」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有很多計劃如同百貨公司,有不同讓大家選擇,當中有部分重疊但是有原因,例如高才清晰易明很快可以申請,不喜歡高才、喜歡優才要計分制,可以申請優才但時間要長一些,會不會擔心造假?大家毋須擔心,例如學歷,去年年中開始已要求所有申請人提供第三方認證給我們。」 孫玉菡又說,首批獲批高才通人才中,預計1萬人年中簽證到期,待累積一定數量續簽申請,再分享計劃統計數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首批海外牙醫正式加入衞生署 3人已提供牙科服務 稱沒有交流困難
【有線新聞】牙醫註冊條例去年修訂後,首批非本地培訓牙醫已投入服務,他們形容工作適應良好。衞生署表示有助增加牙科街症人手,目前仍有約80個牙醫空缺,會繼續招聘工作。 這三位是首批加入衞生署的非本地培訓牙醫,在香港以外的院校獲得牙醫專業資格以及執業,目前已在政府牙科診所服務。衞生署牙科醫生洪慧儀:「但我本身在香港長大,所以很快適應,現在沒有交流上的困難,而且政府這邊病人較多,整個工作節奏更快。」衞生署牙科醫生黎頌基:「所有設施和工具都很相似,你剛剛問到在醫學上有沒有不同,是沒有不同的,基本上很容易融洽到。」 修訂牙醫條例草案去年7月通過,衞生署收到超過90份申請,面試其中50多人後最終篩選出12名來自英國、澳洲等地牙醫,條件包括至少需有一年臨床經驗,以及熟練英、粵語。衞生署牙科顧問醫生李筱雯:「由於每天的醫案,以及專業內的溝通都用很多英語醫學用詞,用英語考核閲讀和醫案能力是必須要的。我們都以廣東話與病人溝通,非常需要日常了解情況、表達醫療程序需要,所以考核部分以廣東話考核申請者。」 這些牙醫做滿五年並有良好表現,即可申請為正式註冊的牙醫,申請時亦可豁免部份考核,署方不同意政策會被用作投入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