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啟德體育園|開幕前最後演練 模擬3場館同時運作 警首測「離場易」網站
【有線新聞】啟德體育園開幕前最後一次演練有約6.3萬人參與,首次測試「離場易」平台,為入場人士提供按照實時人流估算的不同路線離場時間。 距離開幕不足兩星期,體育園再次模擬三個場館同時運作,下午三時開放入場,6.3萬名觀眾有一半是公眾人士。張先生:「很多人、很熱鬧,我覺得香港回來了。」徐同學:「氣氛很熱鬧,比我去紅館更熱鬧。」陳小姐:「真的很多人,車廂都爆滿,港鐵都迫滿人。(行過來用多久?)至少十幾分鐘又熱。(能找到路?)找到、指示都清晰。」今次演練亦都模擬有重要人物或外賓到訪,車隊獲安排由警車護送,經特別通道入場。 演練活動傍晚五時開始,5萬個座位的主場館差不多坐滿人。大會安排一小時匯演,有運動員示範及舞蹈表演,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和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在看台視察。警方散場後首次測試「離場易」網站,平台按照實時人流估算由不同離場路線的時間。運輸署亦加強特別巴士服務,全部10條特別路線散場時,都同時有兩輛巴士接載乘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大熊貓|有深圳客特意入園探龍鳳胎 市民倡貴賓團增親自餵食、接觸項目
【有線新聞】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家姐」、「細佬」正式開放讓公眾探訪,這天牠們看來精力充沛,市民遊客都很開心。 終於可以探訪「家姐」和「細佬」,巡遊隊伍帶領市民進場,入場霸佔有利位置。主角出場了,眼看之餘,當然要舉機拍攝。「家姐」「細佬」看來睡飽了,這天精力充沛,「細佬」在樹上爬來爬去,「家姐」就佔據韆鞦,動態十足,要跟「細佬」搶鏡頭。你爬牠也爬,索性爬上樹,兩個都份量十足,身手就相當不錯,哎呀,踏到「細佬」了,咬一下還擊。首次見到這麼多人,賣力吸引目光,十多分鐘都累了,「家姐」已經不想動,「細佬」索性返韆鞦眠一眠。 黃小姐:「很可愛、很可愛,好像大家嬰孩時比較可愛。大家都很開心,不斷拍、拍、拍。」深圳遊客譚婷:「牠們爬樹的樣子很可愛,牠們在盪鞦韆的時候,還滾下來。」 每批遊客只能停留五分鐘,園方採取流水式管控人潮,排隊入到場館,一邊向前流動,一邊看熊貓。不想擠迫,有$1,500貴賓團。黃先生:「如果那$1,500團只是看牠們,我覺得普通門票,早一點來都能看。(有甚麼特別條件會令你想參加?)親自接觸牠,可能親手餵牠,這些我認為是較大誘因。」館外有大批遊客等候,若人太多時,園方就會派發時間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流感|指快測準確度參差 或現「假陰性」 醫生籲勿連做兩次採樣
【有線新聞】有醫生和專家指流感轉趨活躍,提醒即使有做快測都可能出現「假陰性」。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關日華,聯同生物科技及幼教界舉行記者會,指今年至今有310宗嚴重流感個案,其中9名兒童重症,比去年同期高;又稱市民普遍依賴快測,惟產品準確度參差,介乎兩成至九成。他們分析病人病毒量、廠商運輸或保存方法都有機會影響檢測結果,建議政府定期抽查產品,長遠考慮立法監管,並提醒市民盡快接種疫苗及注意正確的採樣方式。 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學院客座副教授招彥燾:「如果『三盤兩勝』,不要連續做三次,做完一個多小時後等待鼻腔有些黏液,有些病毒再做,會有比較良好的結果。千萬不要連續做,連續做第二次通常沒有太大效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北都|指透過發債確保項目進度 陳茂波:香港債務仍處低水平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會透過發債確保北部都會區進度,不會因公共財政狀況而受制約,又稱香港債務處於低水平,有條件和能力適度增加發債。 未來幾年北部都會區工程陸續上馬,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說產業用地逐步推出,加上其他重要民生基建,政府工程開支將進入高峰期。為了確保工程按時推展,會更靈活善用市場資源,包括透過發行政府債券融資,確保北部都會區進度不會因公共財政狀況受到制約。陳茂波說,發債以支持基建工程是國際慣常和普遍做法,有先進經濟體的債務相對生產總值的比率超過100%。他引述國際機構報告指,香港債務水平處於低水平,比率僅約9.3%,未來即使略為提高,仍屬於穩健水平。 陳茂波強調,發債籌資不會用在日常開支,是當局一直嚴守的財政紀律。隨著部分基建工程逐步落成,未來的發債需求及規模會相應減少。又稱過往發行的債券深受環球投資者歡迎,例如2024/25年度綠色債券和基建債券,機構投資者部分錄得近三至七倍的認購額,反映市場對帶來固定收入的優質資產有龐大需求以及對香港長遠發展的信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大熊貓|龍鳳胎首日見公眾 「家姐」盪韆鞦搶鏡 市民舉機狂影:好可愛
【有線新聞】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家姐」、「細佬」正式開放讓公眾探訪,這天牠們看來精力充沛,市民遊客都很開心。 終於可以探訪「家姐」和「細佬」,巡遊隊伍帶領市民進場,入場霸佔有利位置。主角出場了,眼看之餘,當然要舉機拍攝。「家姐」「細佬」看來睡飽了,這天精力充沛。 「細佬」在樹上爬來爬去,「家姐」就佔據韆鞦,動態十足,要跟「細佬」搶鏡頭。你爬牠也爬,索性爬上樹。兩個都份量十足,身手就相當不錯。哎呀,踏到「細佬」了,咬一下還擊。首次見到這麼多人,賣力吸引目光,十多分鐘都累了。「家姐」已經不想動,「細佬」索性返韆鞦眠一眠。 市民黃小姐:「很可愛、很可愛,好像大家嬰孩時比較可愛。大家都很開心,不斷拍、拍、拍。」黃先生:「比較喜歡『家姐』多一點,牠的姿勢比較特別、搞笑,(可以形容一下嗎?)那個『Yeah』,『細佬』都很可愛。」 每批遊客只能停留五分鐘,園方採取流水式管控人潮。排隊入到場館,邊向前流動,一邊看熊貓,園方亦提醒要保持安靜。館外仍有大批遊客等候,若人太多時,園方就會派發時間票,讓遊客先遊覽其他設施,再按時返回排隊區等入場。 「家姐」和「細佬」只有半歲,初期與大家見面,每日只有五小時,由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家國天下|中央或續以熊貓作外交手段 學者:建立文化強國形象
【有線新聞】中央政府多次向盟友贈送或租借大熊貓,有學者認為熊貓外交成功為中國在國際間建立文化大國的形象。 大熊貓安安、可可2024年底正式與公眾見面,牠們是香港回歸後中央送贈香港的第三對大熊貓。除了香港,中央政府也曾經多次向盟友贈送「國寶」。首次「熊貓外交」可追溯到西元685年,唐朝女帝武則天將一對「白熊」,即現稱「大熊貓」送給日本神武天皇。新中國成立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贈送大熊貓予蘇聯和北韓等9個國家。1982年開始,中國基於對大熊貓的保護,停止向其他國家贈送熊貓。 九十年代初,中國將商業租借模式轉為合作研究模式,即租借國必須在繁殖、研究等前提下,才可租借大熊貓,一般租借10至15年,於當地出生的熊貓寶寶須於4歲前送返中國。都會大學社會科學系講師羅沛豐:「似乎因為中國的外交方向又不同了,可能熊貓就變成了一個跟中國和外國談,或者希望外國做到她訴求的其中一個手段。就是可能多了很多意識感,例如可能要由外國的元首或者領袖親自提出,可以見到隨著中國外交政策不同的轉變,其實是一個友誼、友善的象徵 ,它背後有很大的政治象徵意義在後面。」 香港的海洋公園在1978年及1984年曾兩度接待過廣州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家國天下|倡透過熊貓推廣香港形象、建長遠經濟效益 學者:從影視文化入手
【有線新聞】港產大熊貓龍鳳胎正式亮相,有經濟學者認為推動熊貓知識產權化,發展文創商品,透過熊貓推廣香港形象,可以建立長遠經濟效益。 熊貓經濟成熱話,周圍都見到牠們蹤影,主題食宿、旅行團,還有嘉年華。中央贈港的安安、可可,加上在香港出生的家姐、細佬,香港一共住了6隻大熊貓。有學者認為熱潮短期能夠推動經濟,但難以持續。中文大學經濟學系講師殷偉憲:「不應該以熊貓經濟為一個目的,因為最大的問題是當一件事突然間好像炒得很熾熱的時候 ,每個人都用湧去去說這件事的時候,其實就沒有考慮到究竟這件事的成本效益,還有是不是真的長遠發展。因為長遠發展的時候,當政府或者鼓勵私人市場也好,將部分的資源撥了去這個部門的時候,等於是忽略了其他部門的發展。」 殷偉憲認為在審慎理財的原則下,政府應該思考透過熊貓推廣香港的形象,務求帶來更長遠的效益,他認為推動熊貓知識產權化,發展文創商品是其中一個,建議從影視文化入手。「最近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也鼓勵很多香港的電影在內地發展,或者怎樣資金互相運用。在他們長大前的時候是最可愛的,這個可以拍到一些特別紀錄片,因為最特別的地方是很難得有一對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大熊貓|龍鳳胎今見公眾 有人帶摺櫈提早排隊 市民:等咗十幾年
【有線新聞】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家姐」、「細佬」正式開放讓公眾探訪。 海洋公園開放讓首批遊客到展館門外排隊,園方採取「流水式」管理,要排隊逐一進場看熊貓,毋須取籌。而早上已經有幾十人,在停車場輪候,部分人帶備摺櫈,有人約七時就來到,為看熊貓不惜等幾小時。 市民陳先生:「昨天都有來,經常都來。(今天正式開放有沒有意義)可以啊,香港出生的,等了十多年,就早一點來看看。」市民周小姐:「興奮、開心吧,可以見證『家姐』、『細佬』。」市民Kiu:「大約7點40分左右到。(這樣跟上學差不多,不會很辛苦?)都不是很早。(不覺得辛苦?)是,不覺得辛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財智商傳|鄧希煒:港現「結構性」財赤難靠經濟復蘇解決 籲政府加快削支、長遠研新稅
【有線新聞】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快將出爐,有學者認為解決財赤不能單靠經濟復蘇,必須加快縮減政府開支,長遠亦要研究引入新稅項。 本港很大機會連續三年錄得財赤,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預告今個財政年度赤字將少於1,000億元。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鄧希煒:「如果沒有土地基金的1,000億元轉讓、沒有發債那1,200億元,實質財赤是頗大的,差不多接近3,000億元。這件事值得大家去深思,在支出上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 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鄧希煒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持續入不敷支已令本港出現結構性赤字,難以單靠經濟復蘇改善,必須切實開源節流。「財政司司長也提過,希望每年可以縮減政府支出約1%,我覺得這個數字可以進取一點。1%可能要十多年才減到,如果減2%甚至3%每一年,可能五、六年左右。即使我們經濟未如預期復蘇,收入未因賣地收入增加而增加,至少可以靠近做到平衡。」 開源方面,他認為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並不適合貿貿然引入新稅項,但長遠必須研究擴闊稅基。「一年前開始我在報章提過,可以考慮銷售稅,當然我提出後有很多人反對,說現在經濟那麼差。但長遠來說例如五至十年,我看不到有一個地方可以不靠消費稅、銷售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奧地利南部持刀斬人案 14歲少年死亡 23歲敘利亞疑兇被捕
【有線新聞】奧地利南部一名敘利亞男子在街上持刀斬人,最少1人死、5人受傷,死者是一名14歲少年。 畫面見到有人嘗試追捕疑犯,他之後被警員制伏。在周六下午,奧地利南部菲拉赫鎮市中心附近一名男子持刀襲擊途人,期間一名42歲的司機駕車撞向疑兇,嘗試阻止他進一步犯案。警方指疑兇23歲,是正尋求庇護的敘利亞人,他有臨時居留許可,初步相信他單獨犯案,正調查疑犯和受害者之間是否認識以及行兇動機,州長形容事件是令人難以想像的暴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5日
長洲五旬婦伏屍菜田樓梯 衣衫不整、表面無傷痕 水警重案組接手調查
【有線新聞】長洲信義村一個女人被發現伏屍菜田樓梯,交水警總區重案組接手。 52歲女人倒卧菜田樓梯,被發現時已沒有知覺,警員圍封現場,又在附近一帶蒐證。現場是長洲山頂道西信義村一處菜田附近,下午4時半左右,警方接報一名女人倒卧樓梯,到場發現她衣衫不整,並證實她已經死亡,身上沒有表面傷痕,正調查死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5日
青年就業博覽|提供逾1,200個空缺 有內地生憂港企傾向聘港人:內地機會較多
【有線新聞】勞工處舉辦青年就業博覽提供1,200個本地及大灣區職位空缺,涵蓋航空運輸、金融以至科技等行業,有來自內地的求職者認為大灣區機遇較多,但擔心港企傾向聘請港人。 青年就業博覽在會展舉行,由「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展翅青年就業計劃」及「青年就業起點」聯合舉辦,共有47間機構參與。政府放寬了「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求職人士年齡至29歲,並接受副學士人士申請,不少人即場遞交申請及面試。 有內地畢業的求職者認為大灣區的機遇較多,但擔心在大灣區的香港企業傾向聘請香港人。求職者陳先生:「內地比較多機會,例如內地製造業比較豐富,很多都是香港背景的僱主走上去招聘,香港畢業的大學生和非本地畢業的大學生都是普遍會不一樣地對待。」 有求職者表示到大灣區工作,住宿和人工會是考慮因素。求職者Chris:「其實覺得工作地點沒有甚麼問題,如果是大灣區的話,有住宿就可以,最主要都是考慮人工,但我上網看過有些位置的人工其實和香港差不多。」 另外,政府在「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下,推出「內地青年來港就業安排」,參與計劃的企業須聘請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然後可透過雙向安排,申請對等數目的內地青年來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