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啟德體育園|羅淑佩:園方正積極尋找發言人 七欖期間會加強消息發放
【有線新聞】啟德體育園開幕後,發生多宗安排不當的事件,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稱園方正積極尋找發言人,七欖期間會加強消息發放,亦會與主辦單位建立處理突發事件機制。 啟德體育園月初舉行的桌球大獎賽發生逐客事件,有議員關注即將舉行的國際七人欖球賽、日後演唱會等活動超時,會否有應急方案。 楊永杰:「5萬人的活動,離場很依靠鐵路,但去到12時,鐵路接近尾班車,有否應急方案處理散場問題?」 羅淑佩:「園區與主辦方需要制訂方案,如預計演出長會否早點開場?歌手們要照顧樂迷歸家需要或者回去關口的需要。經過今次桌球的教訓或經驗後,很明顯對啟德體育園會有要求,亦下達了這個要求,就是要同主辦方好好地制訂一些預案以及如需要我們去協調,無論是文體旅局或其他政策局協調幫助,特別是交通方面可預早作出安排。」 田北辰:「啟德體育園最快9日後,有自開園以來坐滿五萬人的七欖,根據『梅菲定律』,當日肯定有出現突發事件的機會。」 羅淑佩:「當然在任何情況下,風險不可能絕對減至零,我的理解是當我們從最高層下達要求後,啟德體育園公司已很積極尋找發言人,亦會建立這制度,我期望今次七欖不論事前、比賽時或事後,有更好消息發放。」 至於體育園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保護關鍵基礎設施|恢復二讀 議員冀實務守則加入詳細清晰指引
【有線新聞】立法會三讀通過《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多名議員發言支持,期望政府制定實務守則時,能加入更詳細和清晰的指引。 邱達根:「如果網站出問題,不知道是否黑客入侵,但短暫不能運作,算不算事故呢?是否符合條例的情況呢?例如電力公司網站故障和機管局網站故障,對社會影響的程度都不同,條例指引是否能夠去到這麼仔細?」 劉業強:「有國家對香港實施所謂的制裁,除了要顧及在外面採購的軟件系統遭斷供的問題之外,更要慎防這些系統或軟件是否暗藏病毒或後門,希望當局日後發出的實務守則,可明確要求關鍵基礎設施的擁有者和營運者,要優先採購國家可控自主的電腦和軟件系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第三間醫學院|理大:願付搬進大學城前全額費用 諮詢委員會16名專家來自內地
【有線新聞】政府接獲三間大學,就第三間醫學院遞交建議書,其中理工大學提出新醫學院搬進牛潭尾大學城前,可以負擔全額費用。 理工大學向政府遞交建議後,管理層舉辦記者會交代詳情,校方建議醫學院的定位是為香港培養人工智能時代的醫學人才,課程採用四年制及書院制,學生有機會到內地醫院臨床實習,教學著重於人工智能結合醫療,並提供跨學科學習。理大的兩名對手都均提出醫學院會結合創新科技,理大如何突圍? 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我們醫療辦學45年,豐富的經驗、紮實基礎。另外在醫工結合方面,理大有非常卓越的過去科研成就,包括我們的近視控制眼鏡也好、醫療檢測眼底也好,這些都是剛才我們提供我們醫學研究的經費,都表明香港理工大學在醫療的技術方面結合方面的科研力量是非常強大。」 理大籌建醫學院專家諮詢委員會由21名專家組成,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前食衞局局長周一嶽等,當中有16人來自內地,校方指醫學院定位為香港及大灣區服務,這批的內地專家亦非常頂尖。 在政府財赤下,校董會主席林大輝指理大是有承擔的大學,願意與政府投資未來。林大輝:「在醫學院搬入牛潭尾校區前,理大是可以負擔所有的財政開支,即是說現屆的政府,甚至乎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醫健通|周五刊憲修例 賦權醫衞局要求醫護上傳紀錄 不遵從可罰款最高5萬元
【有線新聞】政府提出修例,精簡在醫健通上傳資料的同意機制,同時認可境外醫護及公共健康紀錄系統獲授權下取覽。又建議賦權醫務衞生局,要求本地醫護上傳重要健康紀錄到平台,不遵從可罰款最高5萬元,草案星期五刊憲,下星期在立法會首讀。 政府積極推動公私營醫療協作醫健通是重點配套之一,容許醫療機構互通市民健康紀錄。平台推出9年,取覽資料近六成是私營服務提供者,不過上載資料方面來自私營的只有約0.3%。醫務衞生局提出修例,擴展及加強醫健通資料收集及互通機制,建議當市民參加醫健通會假設同意公私營醫護在平台儲存他們的健康資料,毋須再額外簽署互通同意書,但市民仍可以決定是否容許個別醫護取覽。 草案又提出賦權醫務衞生局局長可以要求醫護將重要的健康資料存入市民帳戶,例如藥物不良反應、疫苗接種紀錄等。如果有人投訴醫護沒上傳,當局會發出執行令,本地醫護不遵從可以被定額罰款1,500元,最嚴重面臨起訴、最高罰款5萬元,但不影響執業。 而去年有限度開放跨境健康紀錄功能後,有6,000名用戶使用,當局建議充分保障私隱及系統安全下,認可個別境外醫護提供者及公共健康紀錄系統,例如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服務提供者在市民授權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車CAM直擊|九巴74X吐露港公路撞欄 10人受傷當中一人危殆 乘客:車長可能不夠休息
【有線新聞】吐露港公路有巴士衝向防撞欄,司機及10名乘客受傷,其中一人危殆。有乘客質疑司機疲勞駕駛,九巴指司機前一日休息,強調會配合調查。 有行車紀錄儀拍攝到事發前,巴士駛入支路時一度靠近隔音屏路肩,駛入支路前,巴士駛入影線,直撞風琴式防撞欄,期間尾燈未有亮起,懷疑未有煞車,現場限速每小時70公里。事發後消防到場,部分人要上擔架床送院,面和頸有血跡,2人傷勢屬紅色「第一優先」,3人屬黃色級別。多人頭、手要包紮,乘客包括一名小童,傷者分批送到大埔那打素、北區及威爾斯親王醫院。 乘客郭先生:「左擺右擺,車那時不知道抽左或抽右,接着『砰』一聲撞上壆,那時人人滾到地上,滾到地上人也撞到暈。(司機當時駕駛速度快嗎?)你看巴士撞到這樣便知道快不快,你看巴士撞到玻璃碎裂。」乘客范先生:「車長可能不夠休息,他有幾次接近行車線外邊,有些偏離。(從哪裡開始?)由科學園開始。」 防撞欄陷入巴士車頭,巴士擋風玻璃碎裂,司機位損毀嚴重,地下有血跡,車廂內有多張座椅和扶手損毀。出事九巴74X線由觀塘開出,沿吐露港公路往大埔中心,中午約12時駛至往大埔墟的分岔口時,懷疑失控撞向路中防撞欄,受事故影響,支路唯一行車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俄烏戰爭|俄羅斯拒全面停火 分析:美俄領袖對話沒實質成果
【有線新聞】俄羅斯拒絕全面停火,分析認為美俄領袖對話未有實質成果。華府受制於克里姆林宮,而基輔的談判前境是更加劣勢。 美烏上周會談後烏克蘭接受美國提出全面停火30天建議,華府恢復軍援和情報共享,承諾與俄羅斯磋商。外界原本估計美國總統特朗普或會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施壓,但普京未有同意無條件全面停火,只同意在特定條件下讓步。分析認為普京「釋出善意」是要向外界展示莫斯科推動俄烏談判有進展,並為特朗普提供下台階,顯示華府未有受俄羅斯擺布,亦可以對外宣稱推動和談有成果。 有分析指烏克蘭寒冬步入尾聲,過去三年一直以冬天作武器的俄軍,令民眾在嚴寒天氣下缺電供暖,隨著冬去春來,暫停攻擊烏克蘭能源設施根本稱不上讓步。 烏軍過去數月對俄羅斯煉油廠和管道的攻勢浪接浪,嚴重打擊莫斯科的能源收益,認為今次美俄的臨時停火建議傾向對俄羅斯有利。專家亦認為普京避免作出重大讓步目的是爭取時間,以便俄軍在烏東戰線加強進攻佔領更多領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一連10個國家、橫越10個沙漠 德國極限運動員挑戰跑1萬公里 冀提醒大眾珍惜用水
【有線新聞】有德國極限運動員挑戰在全球10個國家跑超過1萬公里,橫越10個沙漠。 第一站西撒哈拉沙漠布朗就要跑700公里。在極端環境下,一個人面對時速達到95公里沙塵暴威脅,當地早晚溫差最多20度,極為乾燥的氣候,日日要消耗6至8公升食水、近6,000卡路里食物,才足夠支撐她每日跑近10小時。過程艱辛,但她說沿途亦欣賞到沙漠獨有美境。她希望透過一連10站的挑戰提醒大眾合理使用水資源,保護沙漠的生態系統。又計劃將過程剪輯成紀錄片,正在網上眾籌。 布朗最終用了15日完成第一站,計劃5月移師約旦南部,挑戰瓦地倫沙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兩太空人滯留太空站九個月終重返地球 NASA:身體狀況良好
【有線新聞】滯留國際太空站超過9個月的兩名太空人返回地球,美國太空總署指他們身體狀況良好,正接受醫學檢查。 滯留太空逾9個月的威爾莫爾和威廉斯,及早前上國際太空站交接工作的黑格及戈爾布諾夫,一同乘坐美國SpaceX龍飛船返回地球。經歷17小時的旅程,龍飛船在當地周二下午近5時57分降落佛羅里達州附近海域 。 多條海豚一起「迎接」太空人回家,搜救人員隨即展開回收工作,將太空艙運送至回收船上。海格稱看到艙內的人笑容滿滿,形容今次是一個奇妙的旅程。太空艙門打開後,太空人陸續由工作人員協助移上擔架床。滯留太空多時的威廉斯面帶笑容向鏡頭揮手,精神似乎不錯,威爾莫爾則最後離開。太空總署稱他們目前身體狀況良好,但仍需時間適應重力,四人會在船上接受例行醫學檢查,再返回位於休斯敦的太空總署詹森太空中心。 太空總署祝賀太空人返回地球,讚揚他們堅韌和靈活,又形容SpaceX是一位好合作夥伴。太空總署商業載人項目經理斯蒂克:「這個工作已籌備九個月,我對於多才多藝的團隊感到十分驕傲,有能力適應並建立載人太空飛行的未來,探索不同方法進行有關任務。」 威爾莫爾和威廉斯去年6月乘坐波音的星際航線前往太空站執行任務8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甘迺迪遇刺案|逾8萬頁文件解密 部分涉「古巴計劃」 學者料未必有新突破
【有線新聞】美國已故總統約翰甘迺迪遇刺案,逾8萬頁機密文件解密,有學者預料未必發現到突破性的新資料。 約翰甘迺迪1963年在得州達拉斯遇刺,至今公開了600多萬頁相關文件中的大部分,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月上任後簽署行政命令,解密剩餘的文件。國家檔案館陸續上載機密文件,預計共有8萬頁,部分是之前公開過,但部分內容被遮蔽的文件,今次全部內容均沒被遮蓋。 部分涉及上世紀60年代初、約翰甘迺迪遇刺前,美國試圖剷除古巴領袖卡斯特羅政權的「古巴計劃」,幕僚又向約翰甘迺迪提出,質疑當時的中情局嚴重僭越國務院職能,壟斷與歐洲政界的聯繫。 行刺案早年已有定論,槍手奧斯瓦德是單獨犯案,但關於他背景的陰謀論一直未有平息,包括他曾變節到蘇聯、跟古巴亦有連繫,特朗普競選時已承諾要把事件更透明,讓國民知道真相。 傳媒與學者正仔細翻閱新的解密文件,不過有撰寫約翰甘迺迪生平書藉的作者認為,相信不會有爆炸性的新資料,足以改變對案件的定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醫健通|周五刊憲修訂法律框架 擴大取覽人員類別 認可境外醫護等取覽紀錄
【有線新聞】政府將於周五刊憲修訂「醫健通」的法律框架,包括賦權醫衞局局長可要求醫護提供者把重要健康資料存入市民的醫健通,又擴大可取覽資料的人員類別,並認可境外醫護及公共健康紀錄系統取覽「醫健通」紀錄。 「醫健通」推出九年,提供平台讓公私營醫療機構互通及取覽病人的電子醫療紀錄,但政府發現只有約0.3%紀錄來自私營機構。政府提出修例精簡同意機制,市民同意參加「醫健通」後,醫護提供者便可把健康資料存入市民個人醫健通戶口,市民可保留自主控制權,自行決定是否容許紀錄被取覽。 又賦權醫衞局局長可要求指明醫護提供者,把重要健康資料例如藥物不良反應、疫苗接種紀錄等存入市民的醫健通,若有人不遵從會被定額罰款1,500元,甚至面臨起訴,最高可罰款5萬元。修訂亦擴大現時可取覽「醫健通」資料的醫護專業人員類別至營養師、臨床心理學家及聽力學家等。 為支援市民跨境使用醫療服務,條例草案亦容許在充分保障私隱及系統安全下,認可個別境外醫護提供者及公共健康紀錄系統。在市民授權下,醫護提供者可透過安全連結跨境取覽電子健康紀錄。 政府指過去約6,000人要求境外使用相關資料,有一定需求。修例草案將於周五刊憲,下周三於立法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以哈戰爭|以軍大舉空襲加沙 內塔尼亞胡:談判亦只會在炮火下進行
【有線新聞】以軍大舉空襲哈馬斯在加沙的據點,巴勒斯坦衛生部門指逾400人死亡、500人傷,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明哈馬斯不斷拒絕停火建議,才決定全面恢復軍事行動施壓,法國及多個中東國家譴責以軍的空襲。 在加沙城有用作避難所的學校遭到以軍炮火擊中,學校嚴重損毀,滿地瓦礫和雜物。有民眾說由於正值齋戒月,他們已預校鬧鐘在日出前起床進食,但清晨的空襲令不少人再沒有醒過來,不知這種永無寧日的日子何時才結束。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指,加沙的軍事行動只是剛剛開始,會加強打擊哈馬斯,談判亦只會在炮火下進行,直至完成所有目標,包括救出所有人質和遇難人質遺體,又批評哈馬斯拒絕接受美方和調解人員提出的所有建議。 內塔尼亞胡:「以色列不針對巴勒斯坦平民,我們的目標是哈馬斯,當這些恐怖分子匿藏民居,以平民作為人盾時,他們需對所有意外傷亡負責,巴勒斯坦平民應避免與哈馬斯有聯繫。」 哈馬斯稱有幾名高層在空襲中喪生,指責以方的行為置人質的安危不顧,又表明組織一直致力執行停火協議,反指以方多次違背協議,阻止人道主義物資進入加沙等。 聯合國安理會開會商討加沙局勢,巴勒斯坦代表批評以方無差別殺害平民,要求安理會採取行動,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俄烏戰爭|俄方同意暫停攻擊能源設施30日 澤連斯基:談判沒烏方難有成果
【有線新聞】美俄領袖通電話,克里姆林宮指俄方同意華府提出俄烏暫停互相攻擊能源和基建設施30天,但要求全面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及情報支援,基輔質疑莫斯科未準備實現和平。美俄代表周日將於沙特阿拉伯吉達會談。 相隔一個多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兩人通話約90分鐘,重申有必要改善美俄關係。 白宮聲明稱,雙方認為俄烏衝突本來就不應開始,早應以真誠和善意推動和平,同意以持久和平結束戰事,第一步是停止攻擊能源和基礎設施,並就實現包括黑海停火,立即在中東展開談判。 克里姆林宮則說,普京願與華府探討解決衝突的方案,支持特朗普提出俄烏互不攻擊能源和基礎設施30日,已向俄軍下達命令。普京亦重申西方必須停止軍援烏克蘭和共享情報,但白宮的聲明未有提。俄方又透露,俄烏將各自向對方移交175名戰俘。 克里姆林宮指雙方通話逾兩小時,除了俄烏戰事,亦討論在經濟和能源領域合作、舉辦冰球比賽、中東局勢等,同意保持溝通。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表示與普京對話富有成果,認為俄烏領袖都希望戰事結束,期望能協助完成工作。不過他接受霍士新聞專訪時,在援烏議題的說法與普京有出入,「我們商討很多事情,但從未討論援烏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