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3日
保安局擬斥逾55億重建荔枝角收押所 議員質疑設施豪華 鄧炳強:不論甚麼身份都尊重
【有線新聞】保安局擬斥資超過55億重建荔枝角收押所,早前有議員質疑造價過高、設施過份豪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強調,重建是實而不華、目標為本。 鄧炳強:「有些論點說到這些是犯人來的,用不用對他們這麼好,我想我們對於人,不論是甚麼身份都有個尊重。我們不能將懲教設施和其他設施,包括酒店甚至普通住所比較,這個是不恰當。懲教署一道閘門,如果需要換的話,需要30至80萬,你想想我們懲教所裏面有多少道這些門,所以保安設施是非常重要,不能簡單比較」。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3日
消息:32年前深水埗表行劫殺案疑犯落網 湯家驊:沒追溯期惟舉證困難
【有線新聞】消息指,32年前深水埗表行劫殺案,疑犯潛逃多年返港落網。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說,行劫及殺人等嚴重罪行沒有追溯期限,但舉證可能有難度。 湯家驊:「一般嚴重罪行,打劫、殺人、放火都沒有年限,但舉證會否有問題,如果他(犯人)不承認,你都很麻煩,因為這宗案件是30多年前發生,老實說要找回當時的證人機會相當低,要視乎當時調查深入程度,警方手上的書面證供的仔細程度」。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3日
場地越野車錦標賽|汽車會指主辦方僅兩周搭建賽道 設備遲到、為安全縮短賽程
【有線新聞】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香港站協辦的汽車會解釋,主辦單位只得兩周搭建賽道,但設備未能如期到港,為安全起見決定縮短賽道和賽程。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場內要搭建沙池、泥路和碎石路,需要很長時間,其他城市要最少要3周,全條道路也需要標準防撞設備,不能用普通混凝土墩或防撞水馬。他們分2或3次船運過來,只收到第1、第2次船運。場地要FIA(國際汽聯)及汽車會驗收是否合格和安全,最終FIA決定不要做危險性的問題,最重要是安全性。」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3日
23條|鄧炳強稱已準備遭抹黑 指與國安法相輔相成 環境安穩才能做生意
【有線新聞】政府明年就《基本法》廿三條立法,有議員關注本港近年偏重國安,建議政治上「減辣」,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國家安全對經濟只會有幫助,又說已預料會有人抹黑。 23條立法事在必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會適時進行公眾諮詢,有立法會議員就關注本港近年太偏重國安惹來非議、影響經濟,建議「減辣」。 選委會界別議員謝偉俊:「香港近年太偏重在國安議題上,香港自己立了23條後就不需要國安法了,我們將國安法所有一些比較認為是『辣』的方面就取消它,被23條取代它。」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23條不能夠亦不會亦不應該取代一個全國性法律,這個23條和國安法應該是相輔相成,這樣影響做生意、影響經濟千萬不要再說國安法,不要再用國安法拘捕人,這些是錯的。國家安全對經濟只有好的幫助,不會有不好的幫助,這個我們要解說清楚,只要有安穩環境才能做生意。」 《施政報告》提及明年完成23條立法,鄧炳強說已有準備會有人抹黑會做好解說,鄧炳強:「抹黑的問題其實早已預期,未來23條我們相信這些外部勢力必然會利用這些藉口來抹黑我們政府、抹黑我們國家,所以在23條必須要做好立法,解說法例也要做得好。」被問到反修例事件中約6,000名被捕後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2日
91年持槍行劫遭警通緝 內地漢昨日來港落網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一名內地男子,涉嫌與32年前一宗持槍劫殺案有關。 被捕男子黑布蒙頭、鎖上手銬,由探員押解離開西九龍警察總部。消息指疑犯59歲,是內地人,周六經深圳灣口岸入境時被發現在通緝名單上,當場被捕。據了解警方比對指模及DNA後,證實他是案中疑犯。 1991年6月,疑犯與兩名同黨打劫深水埗北河街一間錶行但不成功,期間有人開槍射中一名職員,送院後不治。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2日
美國國會動議制裁港法官 譚耀宗:不排除將國安案件移交內地審理
【有線新聞】美國國會跨黨派議員動議制裁多名法官及檢控官,全國人大前常委譚耀宗說目前未需要將國安案件移交內地審理,但如果情況惡化,不排除動用這個機制。 前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如果執法人員受打壓、脅迫,我們無理由袖手旁觀、甚麼反應都沒有,絕對不應該如此。我們想說明一件事,我們有各種辦法不希望出現這個局面,但一旦去到如此極端,我們可能被迫要用到過去未嘗試過,但法例中有安排的程序、做法。」 區議會選舉民主派絕跡,譚耀宗認為他們以往的行為未必能夠給人信心,將來想參選要想辦法爭取信任,又說當局沒定下投票率目標,但希望市民盡公民責任投票。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2日
近月多宗吊運意外 孫玉菡指會嚴肅跟進調查 呼籲工友嚴格跟從作業守則
【有線新聞】近月發生多宗吊運意外,兩宗涉及政府地盤。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說會加強巡查和教育,若嚴重違規會檢控。 孫玉菡:「就吊運工作,勞工處有很清晰的作業守則,大家要跟從作業守則,以保工作工友的安全。就最近發生幾宗吊運意外,會嚴肅跟進調查。如有僱主或工人違反職安條例,或不跟作業守則工作,我們一定會嚴肅跟進。想藉此機會呼籲從事吊運工作的工友,請大家嚴格跟從作業守則。」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2日
保護遺棄動物協會會址被納入元朗南發展計劃 明年底收地 申用石崗用地待批
【有線新聞】保護遺棄動物協會會址被納入元朗南發展計劃,明年底收地,二百多隻動物要找新家,協會說已申請搬到石崗一幅空地,正等候審批。 原本各自在街頭流浪的他們,在這裏組成一個家。三腳貓「中哥仔」兩年前被發現時腳受傷要截肢。保護遺棄動物協會創辦人El:「前手不知道是否被車輾到,還是不知道為甚麼受傷就斷了。其實一些受了傷或缺陷的動物,或長期病患的動物,在這裡基本上收養的機會幾乎是零。所以我們很希望中哥仔,或者其他有這種情況的動物,老、病我們都希望照顧到它們終老。」 成立了26年的保護遺棄動物協會,這麼多年來累計接收了過萬隻動物,目前在元朗會址有二百多隻。協會六月收到政府通知會址納入元朗南發展計劃範圍,明年年底會收地。他們已經在八鄉石崗覓得一幅空地,八月向城規會申請作為新會址,一個月後漁護署通知要提交樹木評估報告,待專家評估完要再交予城規會。El:「最壞的情況就是我們不能夠預期可以搬得動,因為現在我們申請這個塊地百分之一百是從零開始,因為裡面是什麼都沒有,只不過是一幅地,我們還要清除那幅地的草叢,我們要重新規劃,看看那些渠、來去水。會不會批准我們,我們都不清楚,尤其是我們的時間越來越迫切。」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2日
維港泳|疫後首辦逾3,000人參賽 泳手毋懼風雨:大浪點可感受自己存在
【有線新聞】維港泳在復常後首次舉辦,有2,800人參賽,當中26人無法完成賽事。有泳手說海面較預期大浪,游得比較吃力。 一眾健兒齊集灣仔金紫荊公眾碼頭等起步,期間下着毛毛雨,無阻他們準備享受維港。優悠組參加者馮先生:「如果不下雨會更好,大浪一點可感受到自己存在,我覺得這樣會好玩一點。」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新世界行政總裁鄭志剛等主持起步禮。賽道與去年一樣,由灣仔游到尖沙咀星光大道,全長約一公里。賽事分競賽及優悠組,有300個名額預留給經大灣區城市的泳協報名的內地泳手。順風順水,游到尖沙咀。佛山市泳手任先生:「很興奮,背着個人榮譽及整個佛山市泳協去贏這場泳賽。」要游足全程,最重要是意志堅定,否則隨時被浪推走,像他一樣,要經指示才游對方向。體力都是考驗,有泳手體力不支,可幸大部分都順利完成,包括12歲的「小飛魚」。最年輕參賽者Aiden:「很累,因為浪是向着你飄,水流又不是很跟得上,所以是跟海浪搏鬥。」游完也不能太鬆懈,有部分參加者錯誤在終點旁邊的浮台上水,工作人員之後指示其他泳手游過寫着終點的橫額後才上水。 復常後首屆渡海泳競賽組與優悠組名額合共增加至4,000個,比去年多超過一倍。雖然名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1日
MIRROR演唱會|阿MO心肺功能等顯著改善 李父提及眾被告不認罪「祈願公義彰顯」
【有線新聞】MIRROR演唱會事故受傷舞蹈員李啟言阿MO,在儀器協助下,血液循環及心肺功能等都有顯著改善。 他的父親李盛林牧師在代禱信說阿MO雖然在8月已摘除尿袋,但因為四肢仍不能活動,個人衛生仍需要倚仗護理協助。李盛林又說演唱會事故有關單位及被檢控人均不認罪,案件要拖到明年10月16日再開審,祈願公義彰顯,還阿MO及傷者們一個公道。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1日
搶人才|八在京港生獲任入境處青年大使 助招攬內地人才
【有線新聞】入境處委任八名在北京讀書的香港學生擔任青年大使,助發放入境處資訊,促進兩地青年的交流。 這群在京港人接受入境處委任,擔任入境處青年大使一年,他們希望憑自身的內地社交網絡推廣和介紹入境處工作,幫忙招攬人才。入境處青年大使陳嘉雯:「政府現在搶人才,我們可將香港的人才入境計劃向身邊同學、朋友宣傳推廣,令他們可以來港為香港服務。」 入境處處長郭俊峯期望他們可透過計劃了解政府運作和入境處的業務範疇,至於協助招募人才的成效有待觀察。郭俊峯:「這很難計算,因為要看他們個人網絡有多大,也要看在京港生對香港入境處工作是否有興趣,我們很希望他們有興趣加入我們這個大家庭。」 八位獲得委任的青年大使任期一年,期間會出席工作坊、交流計劃等。青年大使也會透過駐京辦幫助在內地遇上困難的香港人,提供個案轉介和協助。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1日
油麻地路政署地盤吊臂斷纜 鐵枝墮地道壓中四工人 工權會質疑涉不當工序
【有線新聞】油麻地有地盤吊臂鋼索折斷,鋼索上的鐵枝掉下壓著四名工人,全部人救出時清醒,其中兩人傷勢嚴重。 意外發生後,4名受傷紮鐵工人被困在約10米乘10米的物料下放區,消防員用吊臂及擔架床逐一將傷者救出。其中一名工人救出時手肘有血跡,四人分別送往伊利沙伯醫院及廣華醫院治理。工程承辦商又用綠色帆布圍封地盤避免傳媒拍攝。 現場是油麻地甘肅街及渡船街交界,是路政署轄下的中九龍幹線地盤。下午1時許,地盤吊臂的鋼索突然斷開,20枝長10米,共重1.5噸的鋼筋跌落離地面約15米的地道,地道內四名工人走避不及被鐵枝撃中,有兩名工人頭和手受傷,其餘兩人則腳部受輕傷。 涉事地盤上月6日亦曾發生工業意外,當時一名正在地道工作的工人,被塌下的工字鐵壓傷。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非常震驚及憤怒,因為近日意外十分頻密,如果跟吊運有關,(周五)已發生一宗嚴重的意外,導致一名工友死亡,(周六)又發生四傷的意外,我們非常關注。以我們工業傷亡權益會的統計,與吊運有關的意外,今年至少發生9宗,當中有6名工人死亡。」 她又說根據守則,地盤在吊運物件期間需要圍封地盤下方,因此該四名工人事發時,不應身處地道,促請勞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