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
- i-Cable
- 2023年01月04日
彭博:中國擬緩巨額補貼晶片業 成效低反惹貪腐及美國制裁
【有線新聞】據報中國將暫緩巨額資助本土晶片行業發展。 彭博引述消息指疫情令內地經濟及財政能力嚴重受挫,所以打算改變原訂政策路線,考慮放棄高額補貼晶片行業,因補貼多時都成效不彰,反而引來企業貪腐及美國制裁等問題;內地有意改以其他方式扶持晶片生產商,例如降低半導體材料成本等'報道認為有關行動標誌著中央的態度變化,扭轉多年來依賴大額投資推動行業發展的傳統。
- i-Cable
- 2023年01月04日
彭博:中國或准企業恢復進口澳洲煤炭
【有線新聞】據報中國討論恢復進口澳洲煤炭。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指,發改委與部分電力及鋼鐵企業開會,計劃最快於4月1日撤銷澳洲煤炭禁令,允許寶武、大唐、華能及國能等四間企業進口澳洲煤炭。 中國與澳洲的關係早年因為華為禁令及調查新型肺炎源頭而持續惡化,中國自2020年起,未有再從澳洲進口煤炭。
- i-Cable
- 2023年01月03日
樓盤傳真 31/12/2022 第三節
疫情下,連續三年新盤交付量維持低位,整體驗樓水準也有高有低。整體平均分數回落,但過半驗收新盤都獲優質或以上評級。社會復常後,建造業、房策新趨勢推動下,新供應未來落成量可否加快仍成疑問。
- i-Cable
- 2023年01月03日
樓盤傳真 31/12/2022 第二節
國家、特區政府都在2022年換屆,在新征程下開新篇,政府對房屋政策有否明顯突破?回顧全年樓價波幅最大屋苑,陪大家展望2023年。
- i-Cable
- 2023年01月03日
樓盤傳真 31/12/2022 第一節
2022年可說是艱辛的一年,令人最深刻的有年初第五波疫情襲港,買賣活動煞停,冰封樓市。以為捱過疫情,樓市會有轉機,結果又遇上美國加息,香港銀行跟隨,面對供樓利息增加,人心惶惶之下,樓市急劇轉差,使全年樓價下跌逾15%。
- i-Cable
- 2023年01月03日
通關在望 高鐵香港段暫未開售車票
香港與內地最快星期日首階段通關,有報道指高鐵重開後會先恢復往返深圳和廣州等短途班次。不過在高鐵廣州南站,則仍未出售前往香港西九龍的車票。不少廣州市民表示打算通關後前往香港,但卻未必選擇乘坐高鐵。 隨著內地防疫政策放寬,元旦假期旅遊人次增多,達5271.3萬,按年增長0.44%。而國內旅遊收入約265億人民幣,按年增長4%。另外,據內地旅遊平台數據,元旦假期有近六成的用戶選擇跨省遊,而長途遊熱度亦按月升近五成。
- i-Cable
- 2023年01月03日
花旗料恒指首季表現仍然反覆 但年底有望見23000點
【有線財經】花旗估計恒指在年底可以見23000點,潛在升幅逾一成半,但首季的表現仍然會較為反覆。 內地放寬防疫措施,市場憧憬內地的經濟可以持續復常步伐,花旗認為防疫政策及監管壓力在今年陸續獲得解決,估計內地全年經濟增長5.3%。 花旗估計港股首季表現反覆,但全年仍會有雙位數增長,料恒指年底會見23000點。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環球財富策劃部主管廖嘉豪:整體而言我們覺得恒指,今年年底可能到23000點,滬深300指數或見5000點,在中資股上面,反而覺得在今年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復蘇力度,可能整體每股盈利增長達到10至15%,亦可以帶動整體估值有提升作用。 樓市與股市一樣,同樣在首季較為波動,花旗相信本港樓價在首季跌多半成便會見底,相信聯儲局在上半年結束加息周期,加上內地通關因素會支持樓市復蘇。花旗財富管理業務高級投資策略師陳正犖:「若香港住宅樓價比歷史高位累計調整兩成至兩成半,變相將先前按息上升的成本因素抵消,伴隨著樓價調整,若樓價真的比歷史高位調整兩成至兩成半,亦變相(買家的)負擔能力有改善空間,此消彼長之下,這亦對樓市今年首季開始慢慢有正面作用。」 陳正犖又預期今年樓市成交會回升,樓價在
- i-Cable
- 2023年01月03日
內地製造業PMI仍處收縮區間 分析料春節後經濟活動逐步復常
【有線財經】內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持續處於收縮區間,但經濟師指隨著防控措施放寬,預期春節後經濟活動會逐步復常,有望於二月重回擴張區間。 內地疫情升溫,令上月製造業表現進一步轉弱,反映中小企及民營企業情況的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回落至49,為3個月新低,亦是連續5個月低於50臨界點,按月跌0.4,表現遜市場預期。數據走勢與官方製造業PMI表現一致,官方PMI上月回落至47,低於預期的48,按月跌1,為2020年3月以來新低。 財新分析指製造業供應和需求繼續出現收縮,疫情影響生產和銷售,其中產出和新訂單分類指標分別連續4個月和5個月低於50。 但有經濟師預期農曆新年後,內地經濟活動逐步恢復正常,有望二月份製造業PMI有明顯改善。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卓亮:「農曆新年後,我相信屆時有可能整個經濟活動,或勞動力供應都恢復較正常狀態,如二月起經濟活動正常化的話,我相信二月起(製造業)PMI會有明顯改善,財新(製造業PMI)重回擴張區間,二月的機會或相對較大。」 受惠於內地放寬防控措施,企業對未來一年生產前景的信心增強,財新的數據顯示,企業樂觀度升至10個月來最高,普遍預期產量會隨市況改善而增加。
- i-Cable
- 2023年01月03日
比亞迪及廣汽埃安加價 分析料加價潮或將完結
【有線財經】內地新能源車補貼已經結束,比亞迪及廣汽埃安決定加價,但有分析相信車廠的加價潮應該將會完結。 內地今年起正式取消新能源車銷售補貼,但車廠的應對方法不一。比亞迪決定上調售價,加價幅度2000至6000元人民幣,涉及王朝、海洋及騰勢等的車款。廣汽埃安亦決定加價,加幅較比亞迪更高,不同車款的加幅介乎3000至8000元。 兩間車廠都表示,在去年底已經簽約的買家不會受到加價影響,亦有部分車廠不加價,小鵬汽車表示,今年各車型的建議零售價將保持一致,零跑就承諾不會加價,補貼差額由公司承擔。 有分析相信車廠今年不會再貿然加價。獨立股評人莫灝楠:「Tesla減價有指標性作用,而且中國本身的補貼沒有了,然後整個零售銷售數據又做得不算很好,所以其他車廠如果這個時候再加價,他們的壓力會有點大,短期來說加價潮已經過去,要再繼續觀察下去,我覺得整個汽車銷售仍然是增長得較慢,特別是某幾間開始會有拐點出現。」 多間車廠亦公布去年12月的銷售數據,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按年增長1.5倍,至逾23萬部。理想的交付量增長50%,至2.1萬部,創下單月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