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
- i-Cable
- 2023年01月09日
內地恢復赴港旅遊及商務簽注 預約辦理已爆滿
【有線財經】內地1月8日起恢復內地居民赴港旅遊、商務簽注,深圳福田有出入境大廳周一起陸續有市民前來辦理。惟有市民因不熟悉預約過關流程,滯留在大廳外,但因未來數日預約辦理名額已滿,無法申請。目前要前往香港,內地居民需持往來港澳通行證到市內的公安出入境大廳,辦理三個月或一年內1次或2次的旅遊簽注。 內地疫情持續,不少人感染後,不僅退燒藥等藥物被搶購一空,就連量度血液含氧量的血氧儀銷量亦隨即飆升,甚至出現斷貨及炒風。有業內人士指,隨著企業增加產量,快遞服務又逐漸恢復,供應會慢慢回復穩定。
- i-Cable
- 2023年01月09日
總商會料今年本港經濟按年增長3.8% 將重返疫情前水平
【有線財經】總商會預料,今年本港經濟回復增長按年增長3.8%,將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並期望政府在即將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之中,繼續維持財政寬免措施。 本港與內地逐步通關,而且去年經濟的低基數效應,憧憬今年本港經濟會回復增長。總商會預期去年經濟收縮3.3%,今年可以大幅改善至實質增長3.8%,回復至疫情前水平,當中零售銷售增長一成,但商品出口增長則只有4.5%。香港總商會總裁梁兆基:「通關方面而言,帶動了兩地人流對於本地零售及旅遊業、展覽業,這些會有很大的拉動,所以在消費及零售方面而言,相信會出現較大反彈,亦較早,可能今年第二季,即年中就會出現,外需方面而言,因為始終受制全球經濟狀況,若全球不好香港也很難有很大的反彈。」 經濟活動改善下,總商會料今年通脹率將由1.9%升至3%,失業率則稍為回落到3.3%,不過美國仍處於加息周期,香港息口亦會趨升,加上本地勞動力減少,料今年經濟仍相對不穩定。總商會在去年11月訪問逾300間企業,調查顯示,各有約四成的受訪企業相信營業額較去年持平或增加,反映商界對今年前景看法有所改善,不過有逾六成企業認為仍未能回到疫情前的表現。 香港總商會總裁梁兆基:「因為開放(
- i-Cable
- 2023年01月09日
陳茂波:不少科企擬來港設總部 甚至部署上市
【有線財經】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在搶人才政策推動下,近月不少科創企業計劃來港設立總部,甚至部署在本港上市。 政府多次強調要說好香港故事,積極招商引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透露,不少科創企業已計劃來港發展。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全力搶企業、搶人才的政策下,最近兩個多月,不少龍頭創科企業及高技術初創公司,都在積極跟我們聯繫,考慮在香港建立國際總部,或是擴大他們在香港的業務規模,也有不少正部署在香港上市。」 他又指過去幾年,本港在金融科技領域發展迅速,有信心可以將香港發展成虛擬資產生態圈,同時亦需要為市場提供適切監管。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一再有虛擬資產交易所爆破的背景下,香港成為了優質虛擬資產企業的最佳的移居點,但如果缺乏適切的監管,所謂『搭便車』的問題會嚴重削弱行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就此我們的思路是為市場提供適切、合符比例的監管。」 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6月生效,監管將會與傳統金融機構看齊,陳茂波指金融中介機構及銀行在提供交易服務時,可以與持牌的虛擬資產交易所合作,相信有助促進虛實結合的新模式。
- i-Cable
- 2023年01月09日
銀保監:大型平台企業整改已基本完成
【有線財經】銀保監表示,大型平台企業整改已經基本完成,將會鼓勵他們創造就業及參與國際競爭。 銀保監指金融機構要公平對待各類型企業,樹立「一視同仁」理念。銀保監主席郭樹清接受央視訪問時表示,貨幣政策要加強向民企傾斜,保持信貸總量有效增長,推動降低綜合融資成本。他亦提到之前多間平台企業已經基本完成整改。銀保監主席郭樹清:「這個大的平台企業有金融業務,我們這兩年開展專項整改已經基本完成,少數遺留問題也正在抓緊解決,後續將實行常態化監管,鼓勵平台企業合規經營,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郭樹清表示,隨著疫情防控措施改善,內地經濟增長有望較快恢復到正常軌道,「將當期總入最大可能地轉化為消費和投資,是經濟快速恢復及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及受疫情影響較大群體的收入,滿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提高消費能力。」 他強調會促進房地產與金融系統正常循環,以保交樓為切入點,以改善優質龍頭房企的資產負債表為重點,逐步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過渡。
- i-Cable
- 2023年01月09日
螞蟻集團重組 創辧人馬雲正式交出控制權
【有線新聞】螞蟻集團重組架構,創辧人馬雲正式交出控制權,市場憧憬螞蟻有望再度上市,但螞蟻強調要專注整改,現階段沒有上市計劃。 螞蟻集團敲定新的股東架構,創辦人馬雲失去集團控制權。螞蟻與馬雲撇清關係,市場憧憬集團有望重啟上市,但螞蟻回覆傳媒查詢時指目前仍要專注整改及業務升級,沒有上市計劃。 由於螞蟻剛完成重大架構重組,根據滬港兩地監管要求,螞蟻一年後才合資格申請來港上市,內地科創板上市更要等至少2年,意味螞蟻如要再次申請AH股同步上市,在沒有任何豁免情況下可能要等到2025年。 根據螞蟻周六公布的重組方案,馬雲及一致行動人士的表決權持股將由原來超過五成,大幅縮減至6.2%。阿里巴巴則表示集團在螞蟻的33%股權維持不變,但重申阿里及其他股東在螞蟻都沒有絕對控制權。 官方媒體央視同日播放阿里主席張勇的訪問,指阿里今年要扎根實體經濟。張勇:「最大機遇還是扎根實體經濟,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的高度融合。其實今天數字化、智能化是全社會的共識,而不是幾間互聯網公司的想法。」 螞蟻原訂2020年滬港同步上市,但掛牌前夕突然被內地監管部門煞停。有傳因馬雲公開批評內地金融制度的言論,觸動中央神經,之後螞蟻
- i-Cable
- 2023年01月08日
樓盤傳真 7/1/2022 第一節
大市焦點:通關在即,市場並非一面倒看好,有分析指未必能對樓市有太大刺激作用,原因何在;另外,展望2023年,新盤市場逾3萬個單位,市場預期樓價多跌5%至10%,也未能令成交量大反彈。
- i-Cable
- 2023年01月08日
樓盤傳真 7/1/2022 第二節
網上樓傳:元朗錦田新盤PARK YOHO Bologna的所有分層兩房已經沽清,今集放盤到同區二手覓兩房單位。參觀一個交通相對方便但望二線景觀的放盤,業主叫價比市價低10%。
- i-Cable
- 2023年01月08日
樓盤傳真 7/1/2022 第三節
業主新睇驗:曾煞停賣樓的太子道西Prince Central,去年年中以現樓形式推出,小型單位呎價仍見2.9萬元,但質素能保持極佳水準。
- i-Cable
- 2023年01月06日
去年強積金人均蝕逾四萬元 歷來第二差 積金局發34萬張拖欠供款通知書
【有線新聞】積金局統計去年「打工仔」強積金人均虧損逾四萬元,是歷來表現第二差,淨回報跌一成半。 去年環球市況波動,打工仔的強積金都要「蝕錢」。積金局統計去年整體強積金淨回報跌逾一成半,人均虧損40100元,是歷來第二差。股票基金跑輸,回報跌近兩成,混合資產與債券基金都跌逾一成,唯一力保不失的只有投資在港元資產的強積金保守基金。至於俗稱懶人基金的預設投資策略,兩款基金表現都虧損一成多。 不過受惠與內地通關消息,近期市況好轉,今年強積金有否機會賺錢? 積金局執行董事(政策)余家寶:「通關是一些利好因素,但整體來說我們看到其他因素仍然存在,地緣政治、俄烏戰爭的威脅亦未解除,有其他地方加息的情況持續。」 至於積金易電子平台推出時間因為承辦商的軟件開發進度滯後,估計延遲八個月推出,但有信心仍然可以在2025年實現。另外積金局去年向拖欠供款的僱主發出逾34萬張付款通知書,按年增加近一成,正在研究加強規管。
- i-Cable
- 2023年01月06日
深圳開放赴港預約系統 旅遊業界望政府推廣兩地旅遊
【有線財經】香港與內地即將於周日實行首階段免檢疫通關。經陸路口岸赴港的內地旅客預約系統已於周五開放,內地旅客可由福田、深圳灣、文錦渡以及港珠澳大橋合共四個出入境口岸赴港,每日合共開放51000個名額。在深圳福田區的公安出入境務助大廳,有不少市民前來辦理簽注或換護照,但香港旅遊簽注最快要到周日才能辦理,有市民指不急於到訪香港。 而有內地旅遊業界人士表示,近日多了很多客人前來諮詢到香港旅遊的詳情,估計目前到香港旅遊的費用與疫情前相若,期待政府可以加強推廣兩地旅遊。 另外,在深圳不少餐飲業界都表示,對春節期間的生意持樂觀態度,期望香港與內地通關復常後能帶動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