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
- i-Cable
- 2023年02月16日
東亞:已致力降低內房敞口 相信撥備最差時間已過
【有線財經】受內房現金流影響,要增加貸款撥備,拖累東亞銀行去年賺少一成七,至43.5億元,整體減值損失急升兩倍半至逾59億元,第二次中期息0.17元,跌51%。期內整體減值貸款比率2.39%,按年升1.3個百分點,當中內地減值貸款比率升至2.75%。東亞指因多間內地房地產商 去年面對資金流動性問題,要大幅增加貸款撥備,與客戶貸款及墊款相關的減值損失升逾2.6倍至54.1億元,但預期今年撥備會改善。 東亞聯席行政總裁李民橋:「我們大約七成撥備都來自內地房地產,一方面內地政策越來越支持經濟增長,和對房地產是更支持。另外,我們過去18個月,亦致力減低內房的風險和敞口,尤其是於民企方面,相信我們撥備最差的時間已經過去,有些新下調評級的客戶,仍需較長的處理時間,我們預期不良貸款比率,在高位停留一段時間。」 受惠加息令東亞去年淨息差擴闊至1.65厘,淨利息收入升至135億元,東亞預期今年息差表現繼續好轉,香港業務或增加20億元淨利息收入。
- i-Cable
- 2023年02月16日
渣打:對前景感到樂觀,對有形股東回報逐步提升有信心
【有線財經】形容多個業務市場,經濟復蘇速度令人鼓舞,渣打去年有形股東權益回報升至8%,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14%,繼續處於目標範圍的上限,集團決定展開新一輪10億美元股份回購。 渣打行政總裁溫拓思:「我們愈來愈接近訂下的財務目標,2022年有形股東權益回報達8%,我們已向股東明確指出,(有形股東權益回報)今年會升至10%,事實上我們亦上調了明年展望,就是有形股東權益回報將達到11%。」 雖然市場預期美國加息週期最快在今年完結,但渣打指有信心,淨息差和股本回報率會繼續提升。渣打集團財務總監賀方德:「利率上升的滯後效應,還將繼續為今年淨息差帶來支持,淨息差在2023年應該會繼續上升,因此全年平均水平約為175個基點,並在2024年達到180個基點以上。」 末期息增至14美仙,管理層又指未來靈活運用回購或派息來回饋股東。渣打亞洲區行政總裁洪丕正:「這個要看整體盈利上升的情況,亦要看股價,其實如果股價愈低,回購的吸引力更高,如果股價高的話,可能相反地用派股息的方法,會增加可能性,這個會靈活處理。」 渣打上季稅前基本溢利,按年升20%至近5.3億美元,但按季就倒退62%,兼低過市場預期。
- i-Cable
- 2023年02月16日
深圳機場旅客量按年升逾八成 位居全國第二
【有線財經】隨著內地疫情防控放寬,市民出遊意慾大增。深圳機場國內客運通航點已恢復到130個以上,回復至2019年水平。而一月份整體旅客量亦按年增長近87%,進出港旅客量位居全國第二。單日最高達到15.6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另外國家民航局表示,今年春運全國民航客量,恢復至疫情前近八成水平,達到5523萬人次。 內地有不少家庭都會聘請家務助理,近年市場規模也逐漸擴大。根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去年有超過九成的受訪中國消費者,曾使用家政服務。而內地家政服務市場規模,從2015年至2021年亦增長近4倍。有分析預計今年將會進一步增長。
- i-Cable
- 2023年02月15日
深圳二手樓成交回暖 有地產公司重啟招聘
【有線財經】據深圳房地產中介協會數據顯示,去年深圳二手樓約有2.7萬宗成交,按年跌39.5%,為15年來最低。不過農曆新年過後,二手樓市場迅速回暖。有業內人士指,無論來查詢或是看房的客人,也明顯較去年年底上升。過去兩年市道低迷,不少地產從業員離職。但隨著市場回暖,中介公司亦開始重新招聘人手。 以往內地的廢棄汽車回收價值較低,但近年汽車不同零件如電池、發電機等,均可經過整合後再生利用。汽車在回收市場上的身價隨之上升,而回收市場規模亦逐漸擴大。
- i-Cable
- 2023年02月15日
國泰一月載客量按年急升40倍 疫情至今首破100萬人次
【有線新聞】國泰航空載客量自疫情以來,首次突破100萬人次。 1月載客超過103萬人次,按年急升40倍,相較去年12月亦增加近30%,日均客量超過3.3萬人次,同期載貨量按年升28%至約9.5萬公噸。 國泰形容今年有好開始,正努力增加未來數月客運航班運力,為復活節假期旺季做準備,同時預期往返內地的航班需求會繼續增長,本月底往返內地14個城市的航班會增加至每星期超過100對。
- i-Cable
- 2023年02月14日
梁振英專訪|指南沙港式國際社區已成形 年輕人拒北上是「聽得太多,看得太少」
【有線財經】廣州南沙在2021年規劃打造港式國際社區,近年學校和醫療機構等設施相繼落成。當局也配合推出「港人港稅」等政策助力港人創業就業。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認為,目前南沙已基本滿足港人各方面所需,指年輕人應多北上探索新機遇。 近年內地適婚的單身男女愈來愈多,但疫情卻阻礙了正常社交,減少了認識新朋友的機會。在廣州有交友公司看準需求,每逢周末都會舉辦戶外交友活動,讓單身男女「脫單」。情人節前夕報名人數更相較疫情期間增長近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