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30日
英國研究:5新病例揭阿茲海默症或會傳染 幼年曾注射成長荷爾蒙 相關療法已禁止?
【有線新聞】認知障礙症會否「傳染」?學術期刊《自然》一份報告指,英國發現5個新病例,病人可能是從其他人感染病源,引發阿茲海默症,而感染途徑是多年前的一次注射。 認知障礙症之中,最常見的類型是阿茲海默症,成因是腦細胞出現病變,產生澱粉樣蛋白,形成斑塊積聚於大腦,破壞腦細胞之間的連接。一般相信這個病是內在形成,但最新的證據顯示,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人是有可能從外界感染阿茲海默症。是甚麼情況如此特殊?要由一種兒童病說起,當兒童生長緩慢,身型太矮,會被診斷為「矮小症」,治療方法之一是注射生長荷爾蒙。這種荷爾蒙正常是由腦下垂體分泌,所以於1950年代至1980年代注射用的生長荷爾蒙,是從大量屍體的腦部採集。 但如果這些屍體生前是阿茲海默症患者呢?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學者,找到8位長者小時候也注射過生長荷爾蒙,後來發現注射的批次受到澱粉樣蛋白污染,結果8位長者之中有5位已經確診阿茲海默症,學者懷疑他們是從當年的注射,感染來自屍體的澱粉樣蛋白,多年後引發阿茲海默症。不過學者強調這個只是其中一個可能,再者就算真的跟注射有關,早在1985年,醫學界已經禁止從屍體收集荷爾蒙,現時注射用的生長荷爾蒙也是以基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9日
麻省理工發明液態金屬3D打印 玻璃粉助倒模 較以往快10倍
【有線新聞】美國麻省理工的專家發明了一種液態金屬3D打印技術,數分鐘就可以印出家具部件,比傳統金屬打印快10倍。 以金屬做3D打印,現時多數需要逐層燒焊或者以激光熔化金屬粉末,速度比較慢。如果是大塊的部件,麻省理工的新方案可能更好,稱為「液態金屬打印」原理是引入倒模概念,用來打底的白色粉末是玻璃粉,每粒直徑只有十分一毫米,正式打印前先在玻璃粉上掃出部件的模,然後將鋁加熱至攝氏700度,令鋁變成液態,再以傳統3D打印方式,沿著玻璃粉做的模打印。 選擇玻璃粉是因為可以抵受高溫,模的形狀不會走樣,反而玻璃粉可令液態金屬馬上硬化,不需要一邊打印一邊燒結。 這個方法的缺點是不適合打印很多細節的金屬部件,但如果是簡潔的大型部件,例如家具的支架部分,新方法可以快至少10倍,逐層燒焊要花數小時,新方法數分鐘就完成。至於以鋁作為示範,因為鋁是比較常用的金屬,團隊的長遠目標是一站式的鋁材回收再造機,一邊將廢棄的鋁熔化,另一邊直接印出新產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火星直升機「機智號」完成使命 異星驗證地球飛行理論 飛行72次超額完成
【有線新聞】美國太空總署宣布人類第一架火星直升機「機智號」完成歷史使命,結束近3年的火星任務。 2021年4月,一架無人小型直升機從火星的地面慢慢飛上天空,雖然離地只有3米,歷時40秒,但這次是人類第一次在另一個行星實踐動力飛行。它是美國太空總署的「機智號」,連同火星探測車「毅力號」著陸,火星的空氣比地球稀薄得多,靠地球的飛行理論在火星是否仍然飛得起,必須透過實地驗證,這個就是毅力號的任務。 直升機的重量不足兩公斤,但就算只是著陸時傾側倒地,身在地球的專家已經欲救無從,所以每次起飛也是一場冒險。結果毅力號不負眾望,原本計劃只是30日內飛行5次,結果任務歷時近3年,一共飛行72次,絕對是超額完成,累積飛行時間是129分鐘,總飛行距離17.7公里,最高一度爬升至24米。 於第72次著陸時,毅力號的螺旋槳觸碰到地面,雖然機身沒倒下,但從地面的影子可見其中一片旋翼的尖端已經損壞,所以專家決定讓毅力號「光榮引退」,正式宣布任務結束。毅力號收集的飛行數據將會用來開發下一代火星飛行器,繼續參與未來的火星任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北方白犀牛絕種臨倒數 科學家擬用試管嬰技術 南方近親當「代母」
【有線新聞】現時地球上僅存兩隻北方白犀牛,為免絕種,科學家嘗試在牠們的近親南方白犀牛身上用試管嬰兒技術,成功令牠們人工受孕,下一步會用南方白犀牛做代母,孕育北方白犀牛的胚胎。 白犀牛分為「南方」及「北方」兩種,北方白犀牛全球只是剩下兩隻,而且兩隻也是雌性,自然繁衍上等同滅絕。但幸運的是,在雄性北方白犀牛消失前,人類以試管嬰兒技術冷凍了30個北方白犀牛胚胎,問題是僅存的兩隻雌性,身體狀況也不適宜懷孕。 所以肯尼亞的科學家想到以北方白犀牛的近親南方白犀牛作為代母,但犀牛的人工受孕是從未試過,為安全起見,今次先以南方近親「演習」,以試管培育南方白犀牛胚胎,同樣以南方白犀牛為代母,結果代母順利懷孕,胚胎成長至6.4厘米,可惜代母在懷孕70日後,因為細菌感染死亡,不過細菌與懷孕無關,代孕仍然被視為成功。下一步可以真正用上北方白犀牛的試管胚胎,不過犀牛懷孕期長達16個月,最快要到2026年才知結果。 看到這裡你可能想問,這些犀牛明明跟一般犀牛一樣顏色,為何叫「白」犀牛?廣為流傳的說法是翻譯問題,當地語言本來以「寬闊」形容這種犀牛,但發音跟英語的「白色」差不多,以訛傳訛變成「白犀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4日
美企研骨質疏鬆預防穿戴裝置 仿太空人全身振動 當局准處方予具風險女性
【有線新聞】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首次批准一款預防骨質疏鬆的穿戴式醫療裝置,可以由醫生處方予有骨質減少風險的女性。 婦女在更年期之後因為雌性賀爾蒙分泌減少,令骨質流失加快,増加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亦更容易骨折。運動及藥物可以改善骨質,但不是所有人的身體狀況也適合做運動及服藥,有美國廠商研發了這款穿戴式裝置,向骨骼發出低頻振動,不需藥物也可以減少骨質流失。 這項技術來自美國太空總署,長期處於無重狀態的太空人骨質容易流失,其中一個對策是讓太空人接受全身振動,模擬高強度運動,刺激骨質增長。廠商以這個原理開發醫療裝置,不過不是振動全身骨骼,而是集中振動腰椎及髖關節。這個範圍較易受傷及骨折,一來重點照顧關鍵部位,二來用家可以在日常生活穿戴。 臨床研究顯示更年期後的婦女連續一年,每周5天,每天配戴半小時,足以令骨質流失量減少八成。美國當局最近開綠燈,可以由醫生處方予有需要婦女,是美國首次批准預防骨質疏鬆的穿戴裝置,為女性骨質困擾提供非藥物選擇。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3日
美國民企研充氣式太空房間 一程火箭可組裝 壓力上限遠超NASA要求27%
【有線新聞】未來太空站的起居室會用甚麼建造,有沒有想過是充氣式?美國有民間企業研發的充氣式太空房間近日通過壓力測試,符合美國太空總署的標準。 測試以一場大爆炸告終,但是爆炸反而代表成功,因為這樣做才驗證到它的極限。它是一個充氣式的太空房間,國際太空站還有不足十年就退役,下一代的太空站將會由民營企業主導,充氣房間是關鍵技術之一。出自太空山脈公司,樓高6米,體積1,400立方米。這個規模的空間如果以現時太空站的做法,需要發射10至15次火箭將組件逐件運上太空組裝,但如果造成充氣式,一程火箭就夠,大大節省成本。 充氣式起居艙的外殼有9層,擁有隔熱、防輻射等功能,但最重要的是太空是真空,充氣之後需要承受巨大壓力,必須實際做一次壓力測試,不斷向充氣艙注入空氣直至爆破,務求得知它實際承受壓力的上限。美國太空總署的要求是每平方吋60.8磅,最終壓力升至每平方吋77磅才爆炸,即是充氣艙的堅固程度,比政府要求還要高27%,之後充氣艙將會接受更多測試。如果將來用來建造太空站,只需發射3個充氣艙,室內空間已經大過現時國際太空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9日
英日合作打造科研潛艇 潛入水底鑑定海洋生物 三周內發現發光海膽等大批新品種
【有線新聞】有海洋保育組織於西班牙海底考察期間,發現一批新品種海洋生物,包括未見過的珊瑚及海膽,專家推斷人類未知的海洋物種可能比我們想像中多。 類似白色蝸牛的軟體動物、沒記錄過的珊瑚、屬於多毛類的海蟲、新品種的蝦、會發光的綠色海膽, 牠們來自西班牙加那利群島海域,全部是三星期內發現,而且剛才的物種只是一小部分,全部整理之後會正式發表論文。 能夠短時間發現大量新物種,是因為引入了新思維。以前海洋學家如果懷疑遇見新物種,通常要將樣本帶上岸,才可以開始鑑定,這個過程一般需時一年以上。由英日學者合作創立的組織「海洋普查」認為現時有更快的做法,他們建造了一艘科研用的潛艇,最深可以潛至300米,配備激光海底掃描、高清攝影、人工智能辨識、海水DNA排序等設備,能夠在海底生物棲息地即場分析一個生物樣本是否新物種,大大提升發現物種的效率。 海洋普查今次是初試牛刀,長遠目標是10年內發現10萬個新物種,他們認為海底生態仍然充滿未知,問題是氣候變化威脅物種多樣性,人類必須及早發現及保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8日
天文學家黑洞新發現 宇宙誕生初期已存在
【有線新聞】天文學家發現人類已知最古老的黑洞,早在宇宙誕生的初期已經存在,而這個黑洞的規模之大,是現時理論難以解釋。 2015年,天文學家於大熊座方向發現一個遙遠星系,由它發出的光,要花130億年才到達地球,所以照片拍攝到的是它130億年前的樣子,這個亦是人類見過最古老的星系,正式編號GN-z11。 近日關於這個星系有新發現,劍橋大學的專家以韋伯太空望遠鏡分析GN-z11的光譜,發現這個星系的中心有個黑洞,質量是太陽的160萬倍,同樣因為光的時差,我們見到的是黑洞130億年前的樣子,是至今已知最古老的黑洞。 問題是以這個黑洞的年資看來,質量似乎太大,在130億年前,宇宙只是形成了4億年,即是當時的黑洞頂多只有4億年歷史。 黑洞是靠吞噬鄰近星體增加體重,一般相信要累積「進食」至少十億年,至可以成長至160萬倍太陽質量,但這個黑洞不用4億年就有這麼重,就好像4歲小朋友擁有大人體重,是現時黑洞理論無法解釋。 專家嘗試猜測宇宙初期的星系氣體比較多,黑洞如果連這些氣體一併吞食,體重就有可能升得特別快。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7日
中科院複製獼猴成功生存逾兩年 換殼培養胎盤 助克服發育缺陷
【有線新聞】複製動物技術有新突破,由中國科學院複製的獼猴成功健康生存超過兩年,是首次有複製獼猴活到成年。而克服發育缺陷的關鍵,是以新方法培養胎盤。 香港的野生猴子主要是獼猴及長尾獼猴,因為跟人類一樣屬靈長類,是複製技術的挑戰對象。早於2018年,中國科學院的團隊已經成功複製兩隻長尾獼猴,牠們至今仍然生存。至於最典型的普通獼猴反而沒那麼順利。中科院於2022年嘗試以同樣方法複製獼猴,但出生不足12小時就夭折。 專家分析失敗原因是複製獼猴的胎盤有缺陷,影響胎兒早期發展。為了修正這個問題,專家採用新策略。胎盤的前身是胚胎最外圍「殼」,這個殼是一層特殊細胞,後期會發展成胎盤。為了確保胎盤健全,專家決定從一開始「換殼」放棄複製胚胎的殼,抽走胚胎的主體,再注入另一個新殼。新殼來自一般體外受孕,所以胚胎後期形成的胎盤並非源自複製基因,而是一個普通正常的胎盤。 以這個方法複製的獼猴終於健康長大至成年,現時已經超過兩歲。專家指如果能夠複製多隻基因一樣的獼猴,意味可以用統一的先天條件參與醫學及行為實驗,令測試結果更可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6日
美國太空總署宣布2023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 反映人類面臨氣候危機
【有線新聞】美國太空總署宣布,根據地球表面溫度變化,2023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看法一致。 當我們問哪一年的地球是最熱?你可能會想像每年計一個「全球平均溫度」,然後直接比較就可以。但美國太空總署認為這種「平均」意義不大,地球各地的氣候千差萬別,機械式取一個「平均溫度」反映不到實際情況。所以太空總署的做法是,將全球各地觀測站今年的溫度與同一位置過去的溫度比較,即是熱帶和熱帶比,極地和極地比,求出各地與過去的「溫度差」,然後才將這個差取平均,這就知道地球整體是否真的更熱。結果是2023年全球平均溫度比19世紀末的標準高攝氏1.4度,溫度差距是歷年最大,所以太空總署宣布,2023年是有紀錄以來地球最熱的一年,反映人類確實面臨氣候危機。 除了美國太空總署,聯合國的世界氣象組織根據自己的數據分析也得出同一個結論。至於原因,除了溫室氣體,亦包括自然周期,連續三年拉尼娜現象後,反彈成厄爾尼諾現象,歷史上也會令地球特別溫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5日
美國太空總署發現4億歲新行星 星球半邊呈熔岩狀態 大小與地球相約
【有線新聞】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奇特的星球,有一半表面是「海洋」,可惜並非滋養生命的海水,而是一片「熔岩海洋」,溫度超過攝氏1千度,是如何形成的呢? 美國太空總署的望遠鏡之一,簡稱TESS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專責觀測太陽系外的行星。總署宣布TESS最新發現系外行星HD 63433 d,距離地球73光年,它的大小跟地球很接近,直徑只是比地球大一成。就連它環繞的恆星大小及質量也跟太陽差不多,但HD 63433 d和地球有兩個巨大差別。首先是它的軌道很貼近恆星,只有水星與太陽距離的八分之一,很快就公轉一次,「一年」只是相當於地球4.2日。另一個特點是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相近,所以總是以同一面向著恆星,正如月球用同一面向著地球。 因為長久以單邊受熱,而且跟熱源距離極近,行星有半邊是熔岩狀態,有如一片熔岩海洋,溫度高達攝氏1,257度,亦極可能沒有大氣層。 這顆行星的年齡只有4億歲,是地球的十分之一,算是一顆正值童年的星球。學者下一步是研究它的背面,看看這一面會否有大氣層。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2日
日本石川地震|專家確認能登半島面積擴大約4平方公里 北方「抬起」、南方下沉
【有線新聞】日本能登半島地震過後,當地專家調查後,確認地震令部分海岸線推前超過200米,陸地面積擴大了大約4平方公里,因為地震將半島其中一邊「抬起」了。 能登半島地震引起大規模地殼運動,甚至足以改變整個半島的地貌。由廣島大學專家帶領的調查團,考察能登半島沿岸全長約300公里的地殼變動,以航拍及衛星圖片分析,結果發現地震之後,輪島市北方的整條海岸線也向外推,跟地震前相比,海岸推前了240米,令半島北方的陸地面積增加了4.4平方公里;而半島南邊就相反,至少有兩處海岸下沉。 結合種種跡象,專家的結論是地震將能登半島北邊托起了,令整個半島傾斜,北方隆起、南方下沉。至於托起了幾多,日本東北大學的專家表示,地震威力將半島北邊抬升了4米,這個規模對於當地是3千至4千年一遇。 專家亦表示,今次地震是「活斷層」引發,情況極為罕見,所以災情亦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