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識
- i-Cable
- 2022年05月12日
助中風患者隨時復康 「外骨骼」控制手指擺動握物 把握喚醒大腦黃金期
【有線新聞】瑞士有學者研發了復康用的手部外骨骼,中風患者就算一個人在家中,也可以隨時做物理治療,把握復康的黃金時機。 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只要用在對的地方,就是真正的「好幫手」。它是瑞士一間初創公司和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合作,為中風患者開發的復康外骨骼,因為中風局部癱瘓的手,關節及神經是完好,只是負責指揮的腦細胞受損,但大腦的適應力很強,患者裝上手部外骨骼,以外力反覆活動手指,大腦是可以重新學習,以其他腦細胞指揮這個部位,這個正正是一般復康訓練的原理,分別是患者不再需要找人幫手,外骨骼相當於人工肌腱,患者可以透過遙控,調節外骨骼的力度,因應手上物件形狀,外骨骼會自動控制壓力,自然握著物件,令大腦熟習觸感。 學者從法國、意大利等地,邀請了30位腦部受損的人接受臨床測試,其中一位手部癱瘓了7年的人,只是用外骨骼訓練一日,手指已經能夠活動兩毫米。如果可以在家隨時自主訓練,中風後治療的進展會更快,研究人員將會做更多測試,希望最快於下年將復康外骨骼推出市場。
- i-Cable
- 2022年05月11日
隨身頭罩藏大腦成像儀器 邊生活邊監測大腦 揭迷幻藥反應延續五日
【有線新聞】為了解大腦日常運作,美國有初創企業將大腦成像技術輕量化,變成頭戴式隨身裝置,可以在日常環境下實時反映大腦的活動,對醫學研究大有幫助。 要觀察大腦活動,除了繪畫腦電圖,還有其他方法,例如「功能性近紅外光譜」,記錄的不是腦電波,而是測量大腦血液循環中血紅蛋白的水平,得知大腦受刺激的位置及程度,解像度比腦電圖高,但儀器相當笨重,接受觀察的人只能困在一個地方,局限了測試內容。 所以美國一間初創企業想到將近紅外光譜儀輕量化,不只方便專家攜帶,用者更可以隨身戴在頭上,由52個模組各自發出近紅外線偵測大腦的血氧變化,做到一邊如常行動及生活,一邊實時觀察大腦活動。 作為示範,新儀器持續觀察一位服用過迷幻藥物的人,發現就算過了五日,測試者行為上已經恢復,但大腦活動仍然殘留迷幻藥的反應。這類研究以往只能發問卷,靠當事人主觀感覺回答,今次的結果就客觀得多。 研究人員希望這個隨身頭罩能夠協助更多藥物的研究,例如了解各種精神科藥物對大腦的副作用。
- i-Cable
- 2022年05月10日
山火慢性致癌?大型研究證居山火帶附近 患腦癌肺癌風險增
【有線新聞】山火對人的健康有多大影響?有學者做了首個大型調查,追蹤200萬個加拿大人,結果發現居所離山火區較近的人,腦腫瘤與肺癌的風險也較高。 受全球暖化影響,各地山火季節開始得更早,持續時間更長,火勢更猛烈。對於住在山火帶附近的人,面對山林大火,對健康有沒有長遠影響? 加拿大的麥基爾大學做了全球首個相關的大型研究,招募200萬名加拿大人,連續20年跟進他們的健康狀況,結果發現,如果以居住地分類和住較遠的人相比,過去10年住在山火帶50公里範圍內的人,患腦腫瘤的風險高一成,患肺癌的風險高半成。 一般相信山火產生的濃煙含有大量致癌物,隨時可以飄散至數十公里外,加上水源及泥土污染可能在環境中久久不散,今次是首次有研究評估山火對健康的慢性影響,亦可以視為氣候變化威脅健康的新證據,研究發表於《刺針》的子期刊《刺針地球健康》。
- i-Cable
- 2022年05月09日
英國研發遙距駕駛系統 由遠端司機控制失靈自動車提升安全
【有線新聞】為了令自動汽車更安全,英國政府開始測試一種新技術,當自動駕駛系統一旦失效,可以由專人遠端介入,遙距駕駛出事的自動車。 自動駕駛技術的長遠目標是車上不再需要有司機,甚至不需要有司機位及軚盤,不過如果車上沒人懂得駕車,一旦自動駕駛系統失靈又怎算? 答案可能是由一位遠方的駕駛者「出手」。研究項目獲英國政府資助,由牛津一間初創企業負責,開發了一套遙距駕駛系統,已經完成首次真實路面測試。 一開始汽車由自動駕駛操作,而汽車周圍的畫面即時傳送至遠方的「後備駕駛室」。平時這裡當值的人只是待命,就在此時,假設自動駕駛故障,而車上的人不懂駕車,「後備司機」就可以即時介入暫時取代控制權,透過網絡遙距操控汽車。 因為只有必要時才需要人類插手,所以如果有幾位遠端司機當值,原則上可以同時看顧數十架自動車。未來自動車如果摒棄軚盤,類似的遠端駕駛技術可以用作最後把關,令大眾安心登上沒司機的車。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無人機子彈式播種 特製種子射入泥土 新技術可日種萬樹、成本大減八成
【有線新聞】全球樹林面臨過度砍伐,人類需要更快的植樹方式。澳洲有初創公司想到用無人機配合獨有的子彈式播種技術,一日可以種數萬棵樹。 裝上「子彈」,從高空發射,打穿地面。還以為又有新的無人機武器,原來今次「子彈」帶來的不是殺戮,而是新生命。 人類多年來過度砍伐林木,令地球森林面積不斷減少,威脅生物多樣性,而且影響全球氣候。要追上樹木消失的速度,單靠人手植樹是不夠。澳洲這間初創企業想到用無人機幫手,但如果只是飛上天播種,種子是不會深入泥土,所以今次是將種子混合泥土、肥料及礦物質,搓成一顆顆「種子子彈」。相當於壓縮版的泥膽,然後無人機以發射器,將種子子彈加速射向地面,打入泥土足夠的深度。 無人機會自己設定播種路線,飛行播種的同時,記下每顆種子的座標,一段日子之後重返舊地,無人機可以透過圖像辨識,得知種子有否長出樹苗,如實報告植樹成績。 與傳統植樹法相比,新技術快25倍,成本大減八成。公司至今已經在澳洲及南非種了5萬棵樹。
- i-Cable
- 2022年05月05日
機械廚師掌「試味」探針 仿人類咀嚼判斷好吃程度 AI累積真實食評掌握美味參數
【有線新聞】廚房自動化愈來愈普及,當一般工序由機器代勞,下一步又會怎進化?劍橋大學的學者首次令一款機械廚師學會「試味」,能根據食客的評價調整味道。 自己從架上揀取食材、控制調味料份量、拿起鑊鏟,甚至從顏色及溫度,判斷食物是否煮熟。隨着機械臂的進步,加上圖像辨識日趨成熟,機械廚師走向日常,一般煎炒煮炸也難不到它們。 劍橋大學的學者認為下一步是學習「試味」,他們將旗下的機械廚師改造,為機械臂加上試味用的探針作為測試。今次探針只會偵測鹽度,單憑鹽度,已經能分辨這碟蕃茄蛋的蛋黃、蛋白及蕃茄。 人不會這樣分開吃,為了模仿人類咀嚼,機械廚師會先將小量食物攪碎,然後才用探針「試味」,得出菜式的整體味道,但單純獲得一堆參數,不代表機械廚師懂判斷是否「好吃」。這時候就用得著人工智能,機械廚師可以透過累積真實食評,掌握「美味」的參數,然後修正食譜。所以將來餐廳的機械廚師可能不需要人類幫忙,就可以不斷適應食家的口味,煮出得到大眾歡心的料理。
- i-Cable
- 2022年05月04日
美學者研「軟機械」 以充氣產生動力伸展彎曲 令機械手指可控制握力
- i-Cable
- 2022年05月03日
生物學家招募二萬隻狗測試 發現性格與品種關係不大 單靠品種只能預測一成個性
【有線新聞】我們常常覺得某些品種的狗會有特定性格,但美國有研究分析近二萬隻狗的行為,發現牠們的性格其實和品種關係不大。 松鼠狗活潑又黏人,金毛尋回犬溫馴而外向,拉布拉多犬服從性高,適合當導盲犬。我們普遍相信不同品種的狗有各自的性格特質,形成各種固有印象,究竟「品種決定性格」這種觀念是否反映現實? 馬薩諸塞大學的生物學家,招募了過百個品種的18,000隻寵物狗,然後邀請所有主人回答117條問題,涉及各種情況下的行為,例如寵物狗對陌生人的反應,大便前會不會轉圈等。學者根據這些答案,將每隻狗的「性格」量化成八個指標,再和品種比對。結果分析顯示各種行為差異之中,平均只有9%可能與品種有關,即是單靠狗的品種,其實只能預測個性的一成,所以學者提醒,每一隻狗也是獨立個體,牠們的性格不是由品種決定,更多是視乎成長環境,還有主人如何和牠們相處。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美專家研發便攜式海水化淡裝置 毋需定期換濾心 少量電力可隨時海水轉化食水
【有線新聞】美國麻省理工的專家研發了一部便攜式的海水化淡裝置,可以隨時將海水轉化成食水,而且不需要定期更換濾心,只要有少量電力就能夠持續運作。 提起海水化淡,通常會想到那些建在海邊大規模的海水化淡廠,不過如果人口稀少,大型基建未必符合成本效益,可惜偏遠地區的人往往是最缺乏食水的一群,所以有不少研究嘗試將海水化淡技術小型化,有需要的家庭可以自備。 最新的例子是這個手提箱,其實是個便攜式化淡裝置,按需要選擇組件,重量可在10公斤以下,需要的電力亦不高,每公升水只要用20瓦特小時、即「20火」的燈泡開著一小時,相當於0.02度電,靠太陽能板供電已足夠。只要將電動水泵擲出海面,將海水泵入機裏面處理,每一組機件用半小時便可以輸出150毫升食水。 之前的便攜化淡機一般是用過濾器,但今次這部是用通電的膜,吸走鹽分直接排出,所以不需要定期換濾芯。學者打算成立初創企業,提高化淡機的速度及能源效益,希望將來無論在偏遠地區、大小船隻,甚至行軍士兵的身邊,也可以有一部小型海水化淡廠。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工程師創彈跳裝置 可一躍跳上近33米、比巴西基督像更高 有助觀測月球環形山
【有線新聞】有些昆蟲的跳躍力相當於身高數十倍,機械又能否做到?美國有工程師接受挑戰,造出一個機械跳躍高手,可以一躍跳上自身高度100倍。 動物界有不少彈跳高手,跳躍高度是身高幾倍,個別昆蟲甚至可跳至身高數十倍,但動物要兼顧其他移動需要。如果設計一個機械,排除所有生物限制,單純鬥跳得高,可以去到甚麼地步? 這個彈跳裝置可能就是答案,它出自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本身高30厘米,但可以一躍跳上近33米,高度比巴西地標救世基督像更高,相當於自身高度100倍以上,超過所有已知生物及機械人。 它的設計關鍵是數個碳纖維造的弓狀結構,負責積存能量,中央的小型馬達「上鍊」兩分鐘,靠加速一刻達315倍的G力爆發彈跳力,毋須任何噴射裝置或外力。學者相信以現時的材料技術,這個是機械單一起跳的極限。 至於實際應用,如果在月球較小的重力下,這類裝置估計一跳可以飛越半公里,足以用作觀測月球的環形山,專家正與太空總署研究下次登月時帶同這種彈跳裝置。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酵素經AI技術改造 室溫下兩天完全分解塑膠 有望大規模應用解決垃圾堆積問題
【有線新聞】美國有科學家以人工智能技術改造酵素,成功加快塑膠分解,而且不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有望大規模應用,解決塑膠垃圾堆積的問題。 人類製造的塑膠,於自然環境下幾乎不會分解。在最新技術之下,我們終於可以見證這一幕,目擊塑膠分解的過程。 早於2016年,日本學者發現一種細菌,能夠分泌酵素分解塑膠,但過程相當緩慢,要數星期才看得到侵蝕。其後科學界嘗試人為改造這種酵素,加快分解速度,但代價是於分解時,溫度必須全程維持在攝氏70度,意味需要大量能源,有沒有可能兩全其美? 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有學者以人工智能協助找出改造分解酵素的最佳方案,加快分解同時降低溫度門檻,結果設計出的酵素只需要48小時,就可以完全分解一類塑膠盒蓋,而且溫度只需要攝氏30至50度,比以往更接近室溫,需要的額外能源少得多。 更多測試顯示,這種酵素可以分解所有PET塑膠,包括所有常見的膠樽、塑膠包裝及容器,研究團隊已經為新技術申請專利,下一步是大規模生產新酵素,分解堆填區的塑膠垃圾。
- i-Cable
- 2022年04月27日
新加坡學者重用廢棄玻璃 磨粉溝出混凝土 強度不輸傳統採沙製品
【有線新聞】混凝土是重要建築材料,但製造過程需要大量的沙,對環境構成負擔。新加坡一項研究找到沙的代替品,將廢棄的玻璃磨成粉,一樣可以溝出混凝土。 玻璃是惰性物質,不會自然分解。香港每日丟棄的玻璃數以百噸,當中99%長埋堆填區,因為廢棄玻璃中只有少數玻璃樽能重用,一般玻璃垃圾缺乏市場價值,除了造成環保地磚沒甚麼出路。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有學者發掘出廢棄玻璃的新價值,玻璃的基本結構是二氧化矽,但二氧化矽同時是沙的主要成分,所以玻璃可以是沙的替代品。製造混凝土需要大量的沙,但過度採沙會破壞環境,所以混凝土用的沙愈來愈「矜貴」,如果可以用玻璃代替,廢棄玻璃就有新生命。 為了證明這個想法,學者將玻璃磨成粉末,以玻璃沙代替真沙,結果發現一樣可以製成混凝土,而且強度和傳統混凝土看齊。甚至可以沿用現時的混凝土3D打印機製造,不會堵塞噴嘴,順利打印出建築結構。 學者正和當地企業合作,希望將玻璃沙混凝土普及化,到時廢棄玻璃就有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