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識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美國企業研四足機械狗新配件 加「尾巴」變水陸兩用執行水上任務
【有線新聞】四足步行型的機械狗日漸普及,可以用來巡邏和視察,但只局限在陸上。美國有工業設備公司研發水中應用配件,令機械狗變成兩棲模式,「入水能游」。 機械狗的技術愈來愈成熟,例如這款美軍也有採購的型號,不論是崎嶇的路面、甚至是冰面都難不到它,不過它只能在陸地發揮。直至近日有美國軍工企業,為這隻機械狗研發配件,只要為它加上「尾巴」,活動範圍就不再限於陸地,裝上這個尾部推進器後,機械狗可以收起四隻腳,變成游水模式,由推進器推動前進,不用踢腳都游到「狗仔式」。游水配件重2.3公斤,附有獨立電池供電,可以在水中連續運作35分鐘,最高游水時速達5.6公里。 這隻機械狗前年開始,在美國空軍基地巡邏,上年更可以配置步槍。機械狗本身已經有IP67防水認證,不過原本設計不包括水中行動,最多只能涉水而行,現在有了新的配件,它的應用範圍將會更廣泛,例如可以在水浸時協助搜救,更可以協助軍事行動,給軍人遙控過河視察環境。
- i-Cable
- 2022年07月21日
空中巴士重新研發「懷舊引擎」 渦輪扇葉外露可減排兩成 最快2025試飛
【有線新聞】空中巴士公司宣布參與測試新型飛機引擎,將會提供試驗用的飛機,最快三年後試飛。如果新引擎普及,航空業界有望減排兩成。 如果一天看見一架飛機,引擎的整個外殼不見了、渦輪扇葉完全外露也不用擔心,可能它只是掛載了新引擎。這類引擎稱為「槳扇引擎」,雖然失去外殼令它很像一般螺旋槳,但實際上仍然保留加壓燃燒的噴射部分,結合渦扇和螺旋槳引擎。這種設計早在70年代已經存在、將燃油效率推至極限,但代價是噪音,渦輪扇葉的轉速比一般螺旋槳快得多,沒有了外殼令噪音極大,所以始終未有普及。 直到去年,美國奇異及法國賽峰兩公司合作,再次挑戰研發沒外殼的「槳扇引擎」,除了引入最新的扇葉材料及氣動設計形狀,最大改良是引入一組可調校的靜態扇葉、用作引導氣流,令噪音降低至可接受程度。 但實際是否克服到噪音這個死穴,要飛上天才有分曉,空中巴士公司已提出合作,最快2025年起為A380飛機裝上新引擎試飛。如果測試順利,這種比傳統減碳兩成的新引擎,到2030年代中就可以投入服務。
- i-Cable
- 2022年07月20日
麻省理工研蠶絲微粒 取代膠粒製磨砂產品 可自然分解、有望減微塑膠污染
麻省理工研蠶絲微粒 取代膠粒製磨砂產品 可自然分解、有望減微塑膠污染 【有線新聞】微塑膠污染無處不在,部分源自各種消費品添加的塑膠微粒。美國麻省理工一項研究以原始蠶絲製成微粒,可以用作塑膠的替代品。 污染環境的微塑膠根據來源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塑膠垃圾,在風浪沖刷及紫外線下,長年碎裂而成的塑膠碎片;另一種是商品刻意添加塑膠微粒,例如牙膏、化妝品的磨砂、反光等效果,通常是因為加了塑膠粒。據歐盟估計環境中的微塑膠污染,多達一成半源自商品的塑膠顆粒,如果找到替代品,污染有望減少。 麻省理工的學者認為不妨考慮改用蠶絲,他們發現一種工序可以將蠶絲加工成顆粒,滿足塑膠微粒的各項功能,而且蠶絲可以自然降解,絕對環保。 大家一聽見蠶絲,第一個反應可能覺得很貴,但蠶絲顆粒用到的不是紡織品級數的絲,學者要的只是蠶絲蛋白,所以用最原始的蠶蛹已經夠。事實上絲綢業界,每年都會捨棄大量不達標的蠶絲,如果將它們廢物利用,加工成蠶絲顆粒,取代消費品中的塑膠粒,微塑膠污染有望減少一成以上。
- i-Cable
- 2022年07月19日
象鼻剛柔並濟不只靠肌肉 研究揭皮膚皺褶成關鍵 有助開發軟式機械臂
【有線新聞】大象的鼻強而有力,而且相當靈活。美國有學者研究象鼻的動態,發現象鼻之所以剛柔並濟,靠的不只是肌肉,連象鼻的皮膚也是關鍵。 大象的長鼻用途多多,遇上危險時是武器,足以捲起對方摔向地面;平時則是靈巧的工具,可拾起不同形狀的食物。 象鼻怎樣做到粗中有細?佐治亞理工學院一項研究認為,是肌肉結合皮膚的結果。大象的表皮有很深的皺褶,容許象鼻有很大的伸展空間。畫面中綠色標記是象鼻伸展前的定點記號,紅色標記是伸展時的新位置,可以見到象鼻的伸展並不均勻,而是末端伸展得較遠,近象口的一端伸展較少。 專家形容,這個是大象的「懶惰」策略,需要伸長取食物時,為了節省能量,象鼻不會好像橡筋一樣全體伸展,而是一開始只會伸展最末端,不夠長才伸展較後部分,如此類推。最近象口的部分,預留伸展空間反而是最大,證據是象口這端,摺起的皮膚重量是鼻尖位置的十多倍。專家認為大象這種皮膚布局對機械設計是個啟示,例如在軟式機械臂的表層加上類似象鼻的輔助表皮,既可以保護脆弱的部分,又可以令機械臂更靈活。
- i-Cable
- 2022年07月18日
實驗中認出四年前手機鈴聲 研究首證蝙蝠具長期記憶 或有助獵食
【有線新聞】蝙蝠聽覺靈敏,原來記性也不差,巴拿馬有研究發現,蝙蝠對特定聲音的記憶長達四年,是首次證明蝙蝠有長期記憶。 在巴拿馬這個國家公園,史密森熱帶研究所的學者為蝙蝠的記憶力做實驗,首先是訓練49隻野生蝙蝠,教懂牠們分辨五種手機鈴聲,其中兩種鈴聲代表有食物,然後學者為這批蝙蝠植入追蹤晶片,再放牠們返回野外。四年後,學者先後尋回8隻訓練過的蝙蝠,再次用當時的五種手機鈴聲測試,結果即使相隔長達四年,蝙蝠依然記得哪兩種鈴聲代表有食物。 研究是刻意用鈴聲測試,因為這些聲音是人為,大自然不會聽見,所以如果蝙蝠認得,肯定是源自四年前的記憶。但記得特定聲音對蝙蝠有甚麼用?參與研究的蝙蝠主要吃青蛙,學者相信蝙蝠需要透過青蛙的叫聲分辨哪些青蛙有毒、哪些青蛙體型太大難以叼走,所以發展出記住聲音的能力。 對大腦來說,長期記憶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應該要有足夠誘因才會形成,今次發現有助了解長期記憶在演化上的價值。
- i-Cable
- 2022年07月15日
學者高速攝影分析 破啄木鳥「頭骨吸震」迷思 免於腦震蕩只因腦部小
【有線新聞】啄木鳥不停啄木,一般認為牠們的頭骨可以吸震,但比利時有學者提出質疑,他們以高速攝影發現,啄木鳥在啄木時,頭骨不但沒吸震,反而加強撞擊力。 為了兩餐,辛苦也要「頂硬上」。啄木就是不斷將頭撞向樹身,大腦自然首當其衝,曾經有人發現啄木鳥的頭骨有一小塊海綿狀結構,令不少人以為啄木鳥頭骨有吸震功能,就連動物園的介紹也會這樣說。 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有研究挑戰這個說法,驗證「頭骨吸震」是否事實,以高速攝影機分析啄木鳥動作,留意定點標記位置,如果頭骨真的像車的「泵把」那樣吸震,啄木後較近腦部的標記會滯後,但事實並沒發生,三個標記的相對距離沒變過,即是整個頭骨的速度一致,腦部受到的衝擊並沒減弱。學者認為其實這樣才合理,想像啄木鳥的頭是個鐵槌,一個鐵槌如果有吸震結構根本難以發力,啄木鳥的頭骨不只沒吸震,反而是以整個頭部協助撞擊。 那麼啄木鳥為何不會腦震盪?學者認為答案很簡單,就是啄木鳥的腦部很小,啄木的衝擊根本不足以震傷大腦。根據學者的計算,啄木鳥的啄木速度要加倍,才需要擔心腦震盪。
- i-Cable
- 2022年07月14日
八爪魚手套 十指設人工吸盤 距離感應器配微型氣泵 水底吸物無難度
【有線新聞】美國有工程師從八爪魚的吸盤得到靈感,發明了一種八爪魚手套,每隻手指也有人工吸盤,就算在水底工作,也可以輕易吸住各種物件。 我們平時掛牆用的吸盤是受八爪魚這類動物的啟發,但八爪魚的吸盤在水中也用到,人工吸盤又能否做到?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專家解決了這個問題,這隻手套每個手指頭也有吸盤,而且和八爪魚一樣、在水底也有吸力。秘密是每個吸盤附近也有個距離感應器,當吸盤接觸到任何表面,感應器會啟動微型氣泵,將吸盤和表面之間抽真空,產生吸力吸住表面。氣泵只要消耗低至100毫瓦的功率,便有可能做到。因為有外力持續抽真空,所以在水底也有吸力,只要關掉氣泵就會放下物件。八爪魚手套的每隻手指,可以吸起一公斤的重量,但水底有浮力幫助,實際可以吸起更重的東西,不同形狀及物料也沒所謂。 學者相信八爪魚手套在海底考古有望大派用場,研究已經發表於《科學進展》期刊,而且獲選為今期封面。
- i-Cable
- 2022年07月13日
美專家設計特殊加熱面 加快煲底對流、提升煲水效率 長遠或有助節能
【有線新聞】煮沸水不只是日常生活必需,亦是發電廠的重要一環。為了提升煮沸水的能源效益,美國麻省理工的專家設計了一種特殊的加熱表面,可以令水更快煮沸。 有些現象你常常見到,但不代表你有細心觀察過,例如煮沸水。熱能是透過煲底傳給水,最底的水會最先到達攝氏100度,由液態變成氣態,形成氣泡向上升,但當火力大,氣泡形成得快,在煲底積聚成大氣泡會阻礙其他水接觸煲底,減慢對流,令煮沸整壺水的時間拖長。麻省理工的專家想到在煲底的表面著手,設計了一種幾何結構。在微米尺度下可以看見,表面雕刻成大量整齊排列的圓柱,在納米尺度下會看見每個圓柱的頂,也布滿不規則刮痕,令圓柱頂部凹凸不平,表面積大大增加。結果煮沸水時,圓柱頂部受熱面積特別大,令氣泡優先在這些位置產生。由於氣泡位置分散,不會輕易在底部結合阻塞,令煲底更「暢通」加快對流。實驗證明煲水效率明顯上升,更快煮沸整壺水。 學者下一個目標是大面積、低成本施加這種表面處理,不少工廠及發電廠也是靠煮水把能量轉換成電力,如果新技術能得以普及,有望加強節能,研究獲美國能源部及空軍資助。
- i-Cable
- 2022年07月12日
韋伯太空望遠鏡首張深空圖片 拍下46億年前宇宙「景色」 為至今最遠紅外線影像
【有線新聞】美國太空總署的韋伯太空望遠鏡發表第一幅深空圖片,是人類至今拍得最遠、最清晰的宇宙紅外線影像。 照片以紅外線鏡頭拍攝涉及多個紅外線波段,為了方便人類以肉眼觀賞,專家為不同波段配上紅、橙、綠、藍等顏色,得出這幅全彩圖片。當中有部分光點明顯有星芒效果,這些光點也是單一光源,是銀河系裏面的其他星體,算是我們的鄰居。至於其他沒星芒的光,其實每團光也是一個星系,只是距離我們非常遠,無數光點融為一體。 這些星系距離我們46億光年,它們的星光要46億年才到達地球,意味現在大家見到的是46億年前的宇宙。 細心觀察的話,會發現相中有些光斑扭曲成弧形,這些是重力透鏡效應,代表附近區域質量巨大,重力足以扭曲光線,產生類似放大鏡的變形效果。 韋伯是新一代太空望遠鏡,如果想知它進步了多少,有學者以哈勃望遠鏡拍攝同一片星空,兩者比較之下,就知道韋伯大幾個碼的主鏡比哈勃看多了幾多細節。未來韋伯將會嘗試望得更深,幫助人類了解更遠的星系,一窺我們從未見過的年輕宇宙。
- i-Cable
- 2022年07月11日
NASA飛行器著陸貝努險被「活埋」 揭鬆散小行星掠過地球或成意外威脅
【有線新聞】美國太空總署的探測器兩年前短暫降落小行星「貝努」,最新分析發現當時著陸相當驚險,小行星的表面非常鬆散,探測器著地時差點「泥足深陷」。 2020年10月,美國太空總署的奧西里斯探測器順利降落小行星貝努,以著地再起飛的方式在接觸地面的數秒間收集沙石,這些樣本要到2023年才到地球,但接觸時的影片和數據早就到手。 原本科學家以為探測器蜻蜓點水式壓一壓,頂多在地面留下一個很淺的印,但事實完全不是這樣。根據現場拍下的片段可以見到,探測器雖然下降得很慢,但一碰地面就飛沙走石。專家比對速度等各項數據,以電腦動畫重現當時情況,原來探測器著地一刻濺起大量碎石,不是留下一個淺印,而是撞出直徑八米的撞擊坑。 專家解釋,因為小行星質量小、引力低,表面地質極為鬆散,探測器著陸時有如掉進巨大波波池,現場數據顯示,探測器甚至在點火起飛一刻仍然一度下沉,如果噴射器再遲些才點火,探測器隨時被沙石「活埋」。 這次發現帶來一個啟示,就是類似貝努的小行星因為表面極易崩潰四散,一旦擦過地球大氣層可能引發意料之外的威脅,人類有需要及早了解。
- i-Cable
- 2022年07月08日
曾因過度捕獵瀕滅絕 德國考察隊發現長鬚鯨集體覓食 規模近年首見
【有線新聞】南極生態傳來好消息,上世紀70年代瀕臨滅絕的長鬚鯨經過半世紀的保育,有再次興盛的跡象。有德國考察隊見到多達150隻長鬚鯨集體覓食,規模是近年首見。 長鬚鯨是僅次藍鯨的地球第二大生物,身長可達27米。本來分布在大部分海域,但踏入20世紀,人類過度捕獵長鬚鯨,多年來累計獵殺達70萬條,令長鬚鯨瀕臨滅絕。直至1976年捕獵長鬚鯨才被禁止,但當時很多海域已經見不到長鬚鯨的蹤影。禁獵近半世紀,德國魏格納研究所2018年及2019年兩度考察南極海域調查長鬚鯨,近日發表報告。 三千多公里的航程中,考察隊先後目睹100群長鬚鯨,最大的一群達150條,當時正集體覓食,以往考察隊只是見過十多條一群,今次規模是近代首見。至於長鬚鯨族群數量最繁盛的是南極洲附近的象島,有3,600多條長鬚鯨棲息,學者以模型推算,南極海域可能總共有近8,000條。長鬚鯨的食物包括磷蝦,排出的糞便有不少養分,可以滋養海洋,令磷蝦數量增加,造福整個海洋生態。
- i-Cable
- 2022年07月07日
新機械人自學系統 仿人類示範動作 自行摸索重現 青蛙跳、後空翻都學到
【有線新聞】四足機械人用途廣泛,但編寫動作程式很花時間。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及德國普朗克研究所合作,發明了自我學習系統,只要人類示範一次,機械人會自行摸索,做出各種符合要求的動作。 與雙足機械人相比,四足機械人平衡力較好,負載能力亦更高,近年亦逐漸投入實際應用,但要協調四隻腳並不容易,平地行走是一套模式,走樓梯又是另一套模式,編寫各種動作程式非常花時間,如果機械人懂自己摸索又如何? 我們看看實際示範,假設有某種應用,需要機械人身體以波浪式前進,機械人先收起所有腳、記著這個要求,之後機械人在虛擬空間反覆嘗試,直至摸索出四隻腳如何配合,才可以令身體畫出波浪軌跡。當然紙上談兵不足夠,最後機械人會在現實中,執行自我的學習成果,將波浪式要求切實重現。 另一個示範是青蛙式,自學系統很快明白必須要彈跳才做到,自己學會四隻腳同時離地,以小跳躍方式前進。 最後一道考題,身體翻騰落地。機械人在虛擬空間果然領悟出要做後空翻,而且成功在現實世界,打出乾淨利落的後空翻。 有了這套自學系統,人類就不需要每次為不同動作重新編程,節省時間之餘,機械人想出的動作更可能突破人類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