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識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歐美太空總署合作推動月球標準時間 授時制助各國任務同步 首要建月球定位
【有線新聞】人類即將再次踏足月球,為了配合未來的探月任務,歐洲和美國的太空總署將會合作為月球設立標準時間及授時制度,第一步是建立屬於月球的衛星定位系統。 人類再次迎接探月時代,不再是滿足於留下足印,而是各國的官方及民間機構共同開拓月球的資源,甚至建立據點,長駐月球。屆時除了解決起居飲食,還有一種無形基建是必須,就是可靠的報時制度。以地球為例,我們有協調世界時UTC作為全球統一的時間標準,配合衛星及原子鐘校正,令全世界的電腦及手機也看到準確的時間。 歐洲太空總署認為如果人類要長駐月球,長遠需要「月球標準時間」,現時正與美國等國家一起推動這件事,屆時各國的月球任務於時間上也可以同步,合作更加方便。而標準授時的第一步是月球上空也要有衛星定位系統,類似地球的GPS,有足夠數量的定位衛星校準時間,亦意味做到「全月球定位」。 歐洲太空總署正在研發相當於天線塔的著陸器,2024年發射第一顆月球定位衛星,可能在不久將來月球上的人就可以用手機數據和地球的親友通訊。
- i-Cable
- 2023年03月01日
澳專家研內窺鏡式3D打印機 病人體內打印活細胞 微創修補胃腸損傷
【有線新聞】澳洲有專家發明了一種內窺鏡式的3D打印機,可以在病人體內直接打印活細胞處理胃部與腸道的損傷。 3D打印的材料不一定是塑膠或者金屬,可以是活細胞,以病人特定部位的細胞,調製打印用的「墨水」,印成細胞支架再移植到人體,在醫學上有應用潛力,但因為要「先打印,後移植」,打印面積愈大,開刀植入時傷口就愈大。 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專家想到一個解決辦法,就是直接在病人的體內打印。他們發明了這種內窺鏡式的3D打印機,用微創手術進入病人體內,直接在患處現場打印,「墨水」是病人細胞及藥物。譬如病人胃壁或者腸道有損傷,以體內打印修補相當適合,甚至可以一次手術處理多個部位。 雖然內窺打印機微型,但噴嘴一樣可以靈活轉向,精確列印各種形狀,配合不同的傷口及療法。體內打印暫時只是用人工腸道以及豬的內臟測試,學者稱再過5至7年就有望正式用來醫治病人。
- i-Cable
- 2023年02月28日
澳洲研可摺疊軍用無人機 可垂直升降、荷載百公斤武器 最快2026年投產
【有線新聞】澳洲有軍工企業研發了一款無人機,能夠攜帶100公斤以上的武器,亦可以摺起收入標準貨櫃,以一般貨車運送,於行動時掩人耳目。 於戰場附近發現一輛貨櫃車,通常不會聯想到空對地甚至空對空戰力,因為就算是死神無人機,也不足以藏於貨櫃裡面。但將來就很難說。例如這款軍用無人機能夠好像摺疊單車那樣,摺起收於標準貨櫃裡面,用貨櫃車低調部署到指定位置,展開之後是一架中型無人機,荷載能力達160公斤,續航能力800公里。它不需要跑道,只要一小塊平地,就可以垂直起飛及降落。它有偵察機的功能,可以將情報即時傳送至身處直升機或貨櫃車上的控制員,甚至可以掛載導彈,必要時當場摧毀地面目標,完成任務後再次用貨櫃車接走,不留痕跡。 這款無人機出自英國航太系統的澳洲分部,近日於墨爾本一個航展亮相。據稱是澳洲第一架本土研發的武裝無人機,最快2026年投產。除了有專屬的對地武器,亦可以配備對空導彈,支援有人駕駛的戰機。
- i-Cable
- 2023年02月27日
英國傳奇軍艦殘骸沉沒逾300年 曾載英王詹姆士二世 船上文物首公開
【有線新聞】英國一艘傳奇軍艦在沉沒超過300年後終於有人發現其殘骸,船上文物近日首次於博物館展出。這次發現備受歷史學家注意,因為軍艦沉沒的時候乘客包括未來英國國王。 2007年,英國業餘考古學家熱愛潛水的巴恩威爾兄弟於海底尋覓數年之後,終於找到一堆砲管,兩兄弟馬上意識到這就是他們一直尋找的沉船遺址,但當時不可以公布,這個秘密一守就守了15年。 17世紀的英國皇家海軍有一艘「格洛斯特號」,是擁有50門砲的巡防艦,曾經參與對西班牙與對荷蘭之戰,是皇家水海軍的老將,而它的最後任務不是戰鬥,1682年格洛斯特號奉命前往蘇格蘭迎接王儲約克公爵的妻子,王儲本人亦在船上,但未到目的地,格洛斯特號就擱淺沉沒。當時皇家海軍有令,艦上有王室成員的話不得棄船,最終導致近半船員不幸身亡,而王儲本人反而生還,他就是後來的英王詹姆士二世。 之後三百多年,格洛斯特號的沉沒位置始終是個謎。直至2007年,巴恩威爾兄弟發現木製船身的殘骸與砲管。為了保護遺址的大量文物,當局去年才公開這個發現,2月25起正式開始向公眾展出格洛斯特號的部分遺骸及文物,包括船上銅製的鐘,還有未開封的酒瓶。
- i-Cable
- 2023年02月24日
美學者研發智能「電療」膠布 能監測及加快傷口癒合 助糖尿足護理
【有線新聞】美國有學者研發了一款智能膠布,具有電刺激的功效,除了加快傷口癒合,還可監測傷口情況,適合因糖尿病而容易有傷口的人。 糖尿病其中一種併發症是微血管病變,影響雙腳血液循環,即是「糖尿足」,患者足部皮膚容易潰瘍,一旦有傷口就難以癒合,惡化的話甚至要截肢。為了方便護理糖尿足,美國西北大學的學者發明了這款智能膠布,將圓形圖案的電極貼在傷口上面,膠布會釋放微弱的電流令細胞移動得更快,加速傷口癒合,老鼠實驗顯示快了三成。 膠布本身不需要電池,單靠感應環境的電磁波已經足夠產生所需電流,而且膠布有發訊功能,可以透過傷口的電阻得知傷口的水分多寡,如果水分長時間偏高,代表傷口一直沒埋口,醫生透過手機監察可以盡早發現,預防糖尿足失控。 膠布用到的金屬是「鉬」,是一種膳食礦物質,就算被傷口吸收,亦不會對健康有害。學者的下一步是先在體型更大的動物身上測試,若果順利,會再以人體試驗。
- i-Cable
- 2023年02月23日
麻省理工研3D「複印」病人心臟 助醫生度「心」訂造治療方案
【有線新聞】每個人的心臟大小都不同,美國麻省理工的學者研究以3D打印複製病人的心臟,讓醫生度「心」訂造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心臟的尺寸及形狀人人也不同,治療心臟病時必須考慮到個體差異。麻省理工的工程專家希望幫醫生了解每一個心,製作了這種複製心臟。 方法是先從病人的心臟掃描影像建立心臟的立體模型,再以3D打印成形,尺寸及形狀也與實物一致,但怎樣令它真正跳動?答案是套上量度血壓時用的袖帶,參照病人的血壓和心跳頻率,決定袖帶收縮的力度及節奏,結果心臟模型不只形態,就連血流量等功能參數也與病人的心臟一樣。 醫生有了這個複製品就可以驗證各種治療措施,例如病人的主動脈瓣狹窄、需要植入人工瓣膜,醫生可以先用複製心臟測試各種人工瓣膜的表現,找出對病人最好的設計,然後才移植到真正的心臟。 專家找來15位主動脈瓣狹窄的病人證實複製心臟是行得通,將來這種真正個人化的複製心臟在各種植入手術中,可以協助醫生配合個別病人施救。
- i-Cable
- 2023年02月21日
美國研究成功將電極植入頸椎 中風九年病人恢復癱瘓手臂活動能力
【有線新聞】美國一項醫學研究在中風病人頸椎植入電極,重新接通神經迴路,令癱瘓手臂恢復部分活動能力,改善病人生活。 現年33歲的倫杜立克9年前因為中風,左臂及左手逐漸癱瘓,雖然未至於一根指頭也動不了,但基本上發不了力,不過9年後的今日,她的左臂可以高舉過頭,左手亦恢復部分握力。這些改變源於一場成功的試驗,由美國的匹茲堡大學和卡內基美隆大學的專家合作,研製出這種只有粉絲般幼的電極植入患者頸椎,覆蓋中風受損的部位,以電流活化神經細胞,將大腦訊號放大,令患者可以再次控制本來癱瘓的肌肉。 植入電極只需要微創手術,之後經過29天、每天4小時訓練,本來連手腕也動不到的左手,現在甚至可以用叉吃東西。手臂上有綠色閃燈的裝置,是用來測量肌肉活動,純粹幫專家記錄研究數據,實際生活時不需要。令人意外的是,就算將電極刺激關閉,效力仍然會持續一個月,所以專家相信,如果訓練時配合物理治療,療效會更加持久。
- i-Cable
- 2023年02月16日
南極「末日冰川」底部平均每年融化約五米 若完全融化足令全球海平面上升半米
【有線新聞】有「末日冰川」之稱的南極洲思韋茨冰川是預測海平面上升的重要指標,科學家首次以無人潛水器觀測冰川底部與陸地交界,南極洲海岸的思韋茨冰川面積比廣東省還要大一點,容易受氣候變化影響,有估計如果這片冰川完全融化足以令全球海平面上升半米,所以有「末日冰川」之稱,備受科學界關注。 海岸冰川的破壞往往由底部開始,因為底部浸在海中長期被溫暖的海水侵蝕,自1990年代起,冰川的接地邊界已經後退近14公里,令上層容易斷裂。 為了解情況有多嚴重,英美兩國的南極科研機構合作,2020年1月於冰川表面鑽出一個洞,作為無人潛水器的入口,首次觀測末日冰川底部和陸地交接的區域。發現冰川底部平均每年融化約五米,比原先估計的慢,但是如果冰川底部有裂縫或者梯級形狀,因為與海水接觸面較大,融化速度會快得多,專家指少數脆弱的部位已經足以威脅整個冰川的結構。 研究下一步是用這些新數據修正冰川融化的預測模型,到時就知科學界對末日冰川的展望是變得更樂觀抑或更悲觀。
- i-Cable
- 2023年02月15日
美國研VR眼罩追蹤眼球動態 分辨是否濫藥 畫面記錄或可作呈堂證據
【有線新聞】懷疑司機酒後駕駛可以要求做呼氣測試,但如果是濫藥就未必有用,美國有初創企業研發了一款VR眼罩,透過追蹤眼球動態,可以分辨一個人是否處於濫藥後的狀態。 威脅駕駛安全的不只是酒精,例如大麻於美國管制相對寬鬆,但就算於個別州分大麻是合法,吸食大麻後開車一樣是犯法,類似要求亦適用於地盤、貨倉等需要操作大型機器的職場;但一般吹氣測試只對酒精有效,要即時確認操作人員有否濫藥,或者吸食過大麻並不容易。 美國一間初創企業認為人工智能可以幫上忙,開發了這款VR眼罩,受測試的人戴上後會看見浮標以各種方式移動,眼罩會追蹤眼球動態及瞳孔狀態,將數據傳至遠端的AI系統,判斷用家有否受大麻或其他藥物影響,將評估結果傳回現場。 現時執法人員一樣會觀察眼球動態,但要經長時間訓練,而且要結果可靠,必須在燈光合資格的房間做,變相不可以現場測試;但VR眼罩不需要訓練,而且可以即場知道結果,眼球動態的畫面記錄甚至可以作為呈堂證據。公司發言人表示,美國已經有執法部門研究這款眼罩可否用於執法。
- i-Cable
- 2023年02月14日
新西蘭現5千萬年前企鵝化石 史上最巨大、重皇帝企鵝3倍 高度堪比成年人
【有線新聞】劍橋大學的專家於新西蘭發現新品種的史前企鵝化石,體重是皇帝企鵝的3倍,是至今所知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巨大企鵝。 現時地球上體型最大的企鵝是南極的皇帝企鵝,成年後身高大約1.2米,大約相當於人類的七歲小朋友。但如果不局限於現代,曾經於地球存在過的最大企鵝可能在新西蘭。 劍橋等多間大學的團隊於新西蘭一個海灘旁邊,發現一批大約5800萬年前的企鵝化石,當中至少有兩個從未發現的品種,其中一種的上臂骨和現代皇帝企鵝的一比就知道是「巨無霸」。皇帝企鵝的體重大約45公斤,但根據骨頭尺寸推算,新品種體重大約150公斤,差不多是皇帝企鵝的3倍,是至今所知的最巨大企鵝。在恐龍滅絕後才出現,因為企鵝的身高和姿態有關,學者指牠留下的骨頭比較少,暫時無法估算牠的身高,但可能高過一個成年人。 企鵝體型巨大可以去到更深的海底,至於牠後來為何絕種,可能是演化競爭上敗給同時代的海洋哺乳動物。
- i-Cable
- 2023年02月13日
新加坡「腎臟再生」老鼠實驗 糖尿腎致衰竭 藉阻斷蛋白腎臟復常長健康細胞
【有線新聞】腎衰竭有沒有可能逆轉?新加坡一項實驗成功令衰竭的老鼠腎臟恢復正常,證明「腎臟再生」並非沒可能。 腎衰竭可以由其他疾病引發,例如糖尿病,因為長期血糖過高,會破壞腎小球的微小血管,影響過濾功能,稱為「糖尿腎」。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最近有研究顯示,如果是糖尿腎引起的腎衰竭,要逆轉並非沒可能。 研究發現當腎臟受損,腎小管上皮細胞會釋放一種稱為「IL-11」的蛋白質,它會令內臟結疤,可能是腎衰竭的元兇。於是學者於一隻腎衰竭的老鼠以抗體阻斷「IL-11」蛋白質的功能,結果老鼠腎臟停止結疤,甚至再次長出健康細胞,令腎功能逐漸恢復,這個過程相當於腎臟再生。 學者之後以人類腎臟細胞於培植碟測試得出類似結果,意味如果是糖尿病引發腎衰竭,人類腎臟也有可能再生。不過學者強調研究只是起步階段,要在病人身上測試腎臟再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做到,但會是一個新希望。
- i-Cable
- 2023年02月10日
肯尼亞出土三百萬年前石器 「比人類早出現」 料用於屠宰河馬
【有線新聞】人類似乎是最早懂得用工具的物種,但這個看法最近受到挑戰。考古學家於肯尼亞發現一批接近三百萬年前的石器,比人類出現的時間更早,意味早期的人類遠親已經懂得用石器。 隨手拾起一塊石頭丟向獵物,這塊石頭已經算是「工具」,但當考古學家說「石器」,他們有更嚴格要求。就是石頭的形狀不是純天然,而是刻意改變過,例如反覆敲打令某一邊變薄,造成類似刀刃的效果,用來割開動物毛皮,這種最早的石器工藝稱為「奧都萬」。主流理論認為靈長目演化成人類之後,才夠能力製作奧都萬石器,但最新的發現挑戰這個說法。 紐約市立大學的學者於肯尼亞一個湖邊的考古遺址,發現兩副古代河馬化石骨頭有鑿痕,是個屠宰現場,附近亦發現一批奧都萬石器,年代和河馬化石一致,大約是300萬年前,但當時人類甚至同級的人屬尚未出現,那麼這些石器是誰在用? 答案似乎是現場發現的兩顆牙齒,屬於比人類更早期的「傍人」,牙齒年代同樣是300萬年前,學者認為極可能是石器的主人。傍人的顎骨很有力,但如果處理河馬肉要工具也不意外。學者今年夏季將會再去肯尼亞,希望找出更確切的證據,確認石器是否比人類更早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