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8日
聖保羅堂幼稚園北角分校停辦 將與中環分校合併 辦學團體:租金壓力致龐大赤字
【有線新聞】北角聖保羅堂幼稚園宣布下學年停辦,將與中環分校合併,辦學團體解釋租金有壓力,加上學生人數減少,出現龐大赤字。 北角聖保羅堂幼稚園辦學團體向學生家長發電郵,指一直承受沉重租金壓力,加上疫情及移民潮等令學生人數大減,教育局未能提供全數學校租金津貼,營運上出現龐大赤字,經多番努力及審慎考慮,決定今個學年完結後與中環聖保羅堂幼稚園合併,北角分校會於明年9月1日起停辦。校方安排家長下月參觀中環分校,了解環境及設備,再決定是否報讀,最遲下月6日前報名。 聖保羅堂幼稚園早於1950年在中環創校,2013年接獲通知附近聖公會「主教山」建築群要展開保育發展工程,決定遷校至北角和富中心,至2015年中環校舍重開,兩校同時收生。 教育局說會與幼稚園保持緊密聯繫,提供適切的意見及協助,家長有需要可向學校所屬分區學校發展組或幼稚園及幼兒中心聯合辦事處,查詢學額空缺資料。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8日
MIRROR演唱會|阿MO身體機能有進步 可正常進食
【有線新聞】MIRROR演唱會事故受傷舞蹈員李啟言阿MO身體機能有進步。 阿MO的父親李盛林牧師說兒子的右手去年沒有任何活動反應,到現時在肌電圖刺激下略有正面反應,希望他可以先活動右手協助基本生活,又說阿MO由去年進食糊狀食物,進步到可以慢慢進食切絲的菜和肉zb,到現在可以正常進食。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8日
首三季約130名青年涉毒被捕、創十年新低 蕭澤頤:將繼續宣傳禁毒
【有線新聞】今年首三季有約130名青少年涉及毒品案被捕,是十年新低,警方周末舉辦禁毒展覽,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說會繼續加強宣傳禁毒。 琪琪十年前在夜店工作首次接觸毒品,起初以為可控制毒癮。戒毒康復者琪琪:「夜場的環境有人就會吸食(毒品),我很好奇,覺得不會上癮,於是一直吸食,那隻毒品叫可卡因,開始吸食覺得自己能控制,怎料無法回頭,本來間中吸食,怎料每分每秒都想吸食。我會藏在賓館吸食,經常以為警方來敲門,當時已經不像一個人。」最後她決心改過,斷絕跟夜場朋友來往,終於走出陰霾。 今年首三季只有約130名青少年涉及毒品罪行被捕,數字創十年來新低,學生被捕比例亦有下降。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說近年周邊國家毒品合法化政策,令市民大眾和青少年輕視毒品帶來的嚴重後果,未來會加強宣傳。警務處處長蕭澤頤:「除了執法行動,警方亦將焦點放在禁毒宣傳和教育工作,積極走入社區和校園,透過創新活動和公眾宣傳,以更生活化形式接觸公眾,令更多人了解毒品禍害。」 警方本周末舉辦禁毒展覽,希望提升巿民禁毒意識,又有禁毒主題的無人機表演。「毒品咪制」這裡有不同的攤位遊戲,希望青少年記得遠離毒品。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8日
兩地民商事判決互認將生效 林定國:內地判決不會自動適用香港
【有線新聞】內地與香港民商事案件判決互認安排明年一月底開始在香港生效,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指內地判決並不會自動適用於本地,兩地亦不會共享司法信息。 林定國在社交平台發文指,近日有評論對安排表達錯誤及誤導性理解。他澄清內地案件判決的勝方須在當地申請判決證明書,並主動呈交香港高等法院登記,亦要主動通知對方。對方有權提出申請作廢登記,例如證明當事人在內地未獲得合理機會抗辯或判決是以欺詐手段獲得等,法院才會進一步處理申請。他又指生效後的申請要由申請人提出,絕非由兩地司法機構交換資訊,兩地司法機構並不會因此共享司法信息。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8日
刑事檢控專員楊美琪:年輕人容易被誤導 對國家有嚴重錯誤觀感
【有線新聞】律政司刑事檢控專員楊美琪在撲滅罪行聯席會議提及,年輕被告在社會運動中被人誤導,導致對國家有嚴重錯誤觀感。 律政司刑事檢控專員楊美琪:「危害國家安全分子是好善用於利用不同的媒介或者手法,去散播一些很失實的信息,宣揚港獨或者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的主張,而且經常會以入世未深的年輕人為煽動的對象,特區政府和社區各界都需要加強對公眾,特別是年輕人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的意識。」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8日
區選|多個政府部門拍片籲公務員投票
【有線新聞】政府部門及紀律部隊在社交平台發佈區選宣傳片段,呼籲公務員投票。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以及四個中央評議會拍攝宣傳短片,呼籲全體公務員履行公民責任在下月10日投票。警務處處長蕭澤頤連同三位副處長發放宣傳片,鼓勵「票一定要投」;海關關長何珮珊與兩名副關長亦在社交平台發佈宣傳片段。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8日
今年暫錄逾千宗虐兒案、按年升一成 蕭澤頤:部分涉照顧者管教問題
【有線新聞】警方今年截至10月錄得超過1,100宗虐兒案件,按年上升一成。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在保護兒童計劃頒獎典禮致詞說,今年1月至10月一共錄得1,128宗虐兒案件,比去年同期上升11.7% 。警方明年初會舉辦專業研討會,與社福界、教育界和心理學家共同探討保護兒童,免受網絡罪行威脅。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案件)上升比較顯著的原因,除了因為大眾普遍對保護兒童意識提高,也因為社會復常、全面復課,兒童日常社交上多了跟人接觸,有部分因為照顧者管教問題而施以懲罰。」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8日
區選|涉參選後仍任電視主持 宋芝齡或違選舉指引 自由黨:工作之一難避免
【有線新聞】有報道指自由黨灣仔區直選參選人宋芝齡在選舉期期間,曾在電視台節目中擔任主持,有機會違反選舉指引,自由黨副主席李鎮強說拍攝節目是她工作一部份,難以避免。 李鎮強:「不能避免的,作為一個藝人或者歌星,甚至一個電影人,問題是我們首先要強調一點,無論任何節目、電影或音樂裏面是否涉及選舉宣傳?這個才是最重要。藝員是他工作一部分,是工作的一部分,所以拍攝節目是工作之一,好肯定她沒有說任何選舉關於叫人投票的東西。(還有沒有其他節目要播出?)據我所知是沒有。」 自由黨指節目在9月時已經錄影,而宋芝齡在報名參選後已向公司請假,灣仔地區直選其餘候選人包括無申報政治聯繫的李碧儀、李文偉、新民黨黃守東、民建聯穆家駿。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8日
有理有得傾|陳國基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8日
家國天下|獲贈近500件鼻煙壺作館藏 香港藝術館:冀市民認識清代獨有工藝
【有線新聞】香港藝術館早前獲已故收藏家冼祖謙遺孀捐贈近500件鼻煙壺作為永久館藏,館方期望市民透過近距離欣賞這批珍品,認識這個清代獨有的工藝。 這些一個個比手掌還要小的鼻煙壺,配上不同的七彩圖案,好像傳統山水風景、花鳥動物,還有人物肖像,每一個都小巧精緻。早期的鼻煙壺多以玻璃為主要材質,康熙在1696年成立玻璃廠,燒製各種玻璃品類,包括單色玻璃、套玻璃等。到乾隆時期,玻璃廠已經能夠燒製出近40種顏色,再配合千變萬化的工藝,令玻璃製鼻煙壺通透而色彩艷麗,因而大受歡迎。 香港藝術館一級助理館長(中國文物)伍啟俊:「乾隆皇帝延續康熙、雍正在工藝上的嘗試,不僅採用各式各樣的物料,在工藝上更加精益求精。到了嘉慶時期,有別於乾隆比較繁複的裝飾風格,製作易於量產的單色玻璃或者模制的瓷玻璃。到晚清民間更加開發出內畫鼻煙壺。所以鼻煙壺能夠在不同時代回應當時時代的需要,由清初一直延續至晚清,是一個時尚的風潮。」 這件是清宮御製的鼻煙壺,工匠用琺瑯彩料在葫蘆形的壺身上,繪上月季、海棠等花卉圖案,並以黃地襯托。伍啟俊:「這件玻璃胎畫琺瑯鼻煙壺小巧別致、色彩柔和而淡雅,可以說是中國畫琺瑯工藝的結晶。有別於中國傳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8日
荃灣的士失控撞清潔女工 司機報稱因陽光刺眼致肇禍
【有線新聞】荃灣有清潔工人遭的士撞傷,司機報稱因陽光刺眼導致失事,涉嫌危險駕駛被警方拘捕。 受傷清潔女工腳部骨折,在救護車接受初步治理,之後送瑪嘉烈醫院。上午大約8時許,一輛的士沿楊屋道往葵涌,駛至近聯仁街失控,撞向停在路邊私家車,再撞倒一名掃街女工;該女工腳部一度遭車輪壓著。的士司機跟警方報稱,駕車其間受到陽光照射刺眼,導致失控。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8日
北角旅遊巴剷殯儀館正門 14人輕傷 乘客憶述:驚到有啲崩潰
【有線新聞】一輛旅遊巴在北角英皇道失事,剷入香港殯儀館,14人受輕傷。有旅遊巴乘客憶述說,旅遊巴撞向殯儀館大門時撞擊力很大,整個人都嚇得跳了起來。 意外後,旅遊巴衝入香港殯儀館,有半邊車頭撞上門柱。殯儀館大門的玻璃被撞爛,門口的樓梯亦毀爛;旅遊巴擋風玻璃破裂,打橫停在渣華道。 有旅遊巴乘客說事發時旅遊巴幾乎滿座,形容旅遊巴撞向殯儀館大門時撞擊力很大。旅遊巴乘客:「這個旅遊巴司機轉了過去,『砰』一聲撞向殯儀館。當時我坐在前面,因為沒有(心理)準備便撞到腳部。整個人害怕得有點崩潰、很害怕,不曾試過這樣。」 尾隨的貨車亦受波及,旅遊巴車尾撞到貨車的車頭,貨車左邊倒後鏡損毀;旅遊巴車窗撞穿。 貨車司機吳先生:「紅、綠燈停車,於是我停在左三線。前面紅燈停車、我便停車,停車後我在左邊見到有旅遊巴剛接載好乘客準備起步。我的貨車當時停車讓對方先行,前面是綠燈,我估計他當時想追趕綠燈,怎料失控撞向我的車。」 事發在早上11時許,旅遊巴接載乘客準備前往哥連臣角火葬場,其間撞向殯儀館正門出口,造成14人受傷、11人要送院,包括兩名殯儀館職員,他們分別頭、手及腳部受傷。殯儀館在意外發生後被旅遊巴撞爛的玻璃窗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