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0日
浸大研發新中藥治療罕見病 取得「孤兒藥」認定資格
【有線新聞】浸大中藥創新研發中心從中藥「皺皮木瓜」提取有效組分,研發一種新藥,用以治療罕見的「肌原纖維肌病」。該藥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孤兒藥」資格認定,成為香港第一款獲得該資格的植物藥。 取得用作治療罕見疾病的藥物「孤兒藥」資格,可望加快新藥的審批程序,並獲得上市後七年獨家市場佔有權等鼓勵和支援。研究團隊計劃在兩年內,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提交新藥臨床研究申請。 肌原纖維肌病由基因突變導致,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它的病徵與肌肉萎縮症類似,患者通常在青少年時期發病,出現漸進性肌肉無力、肌肉萎縮、運動障礙、肌肉僵硬、呼吸肌虛弱和心肌病等。 浸大中藥創新研發中心採用中藥材「皺皮木瓜」的多種有效成份,研發名為「CDD-2107」的新藥。研究結果顯示,CDD-2107能顯著改善肌原纖維肌病患者的臨床症狀,包括增強肌肉力量,以及提高活動能力和獨立性。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0日
警隊投考增設中英筆試 合格率約49%及27% 鄧炳強︰反映具「守門口」作用
【有線新聞】警隊為投考者增設中英筆試後,合格率只有大約49%及27%,保安局重申沒有放寬語文要求。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合格率正正反映很多人本身未必有文憑試學歷,亦未必能過到測試,正正反映合格率(筆試)有『守門口』的作用,對於語文要求沒有降低,因為我們最主要集中在實用性,即是他們能夠溝通、表達。」 鄧炳強又說自去年放寬身高要求及容許戴眼鏡人士投考之後,這8個月投考警員、見習督察及輔警的人數較過往平均數分別上升八成、九成及五成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0日
上學年逾6,700名教師流失 按年增兩成半 教育局:已推新措施留人
【有線新聞】上學年有6,700多名教師流失,流失人數按年增加兩成半。 十年或以下年資的幼稚園教師流失率較高、近兩成,十五年以上年資就有16%;公營小學教師流失率達8.5%,公營中學教師流失率亦近10%。教育局說教師流失主要包括退休、進修、轉往其他類別學校任教、轉行或私人原因,局方已推行新措施挽留人才,提高行業吸引力,包括改善公營中小學主任級教師人手、理順小學校長及副校薪酬架構、增加教師晉升機會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0日
工業意外|孫玉菡︰過去10個月四次特別執法、31次突擊巡查地盤 會加強宣傳職安健
【有線新聞】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說過去10個月已進行4次針對建造業的特別執法行動、31次突擊巡查安全表現欠佳的地盤,會加強宣傳職安健意識。 選委會界別(勞聯)議員林振昇︰「政府會否檢視規例或指引,加大總承建商的責任,包括監管不是其僱員的員工,監察二判、三判?」孫玉菡︰「任何地方發生意外,所有有關人等由總承建商、次承建商都有責任,我們都會追究其責任。」 工程界(經民聯)議員盧偉國︰「個別建造業公司試行中有成效的扣分制度,扣分制度並非只針對前線工人、工作人員,包括管理者,有否機會更廣泛推行制度?」孫玉菡︰「勞工處正積極參與有關工作,尤其針對職業安全方面提供意見,我們樂見任何有利提高職業安全工作。」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0日
政府截至9月接34,361宗滲水舉報 檢控133個案
【有線新聞】食環署及屋宇署為處理樓宇滲水問題成立的聯合辦事處,今年截至9月,共接獲34,361舉報個案,並向133宗個案提出檢控,95宗定罪。為縮減樓宇滲水調查時間,聯辦處去年第三季在部分地區試行新程序,將其中兩個調查程序同步進行。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以書面答覆議員質詢,聯辦處今年頭9個月,已處理近31,981宗舉報個案,有4,251個案成功找出滲水源頭並已完成調查,另有4,164宗個案未能找出源頭而終止調查。當局共向133個案提出檢控,有95宗定罪。 為加快處理滲水個案,聯辦處自去年第三季,在黃大仙、元朗、北區及離島試行新的調查程序,在完成第一階段濕度數值調查後,嘗試同步進行原本按序進行的第二階段色水測試及反向壓力測試等基本調查,以及第三階段地台蓄水測試、牆壁灑水測試等專業調查,以縮減調查時間。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0日
黎智英案|曾與李宇軒處理眾籌、廣告費 警國安:向逾20媒體轉賬900萬元
【有線新聞】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警方披露黎智英與十二港人之一李宇軒曾透過多個銀行戶口處理眾籌和廣告費。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法院。控方宣讀警方國安處負責財務調查警員的證人供詞,說19年案發期間,李宇軒的戶口曾收取四筆大額款項,包括超過600萬港元眾籌收益、50萬港元來自黎智英助手Mark Simon的款項,以及一筆30萬英鎊,即約300萬港元的英國匯款;李宇軒曾透過名下六個戶口向逾20間本地和海外媒體,轉賬超過900萬港元支付廣告費。另外,辯方稍後會提交陳詞,爭議控方專家證人、城大法律學院教授王貴國口供的可呈堂性。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0日
急症室研加價|按緊急類別可加可減 遏生暗瘡、腳痕等濫用 林哲玄憂護士成「磨心」
【有線新聞】醫衞局局長盧寵茂說急症室收費的檢討方向是可加可減,研究增加非緊急病人收費打擊濫用。至於危殆和危急病人,收費可低於現時180元的水平,確保做到「零等待」。 盧寵茂接受報章訪問,說急症室劃一180元收費的檢討方向不會「一刀切」加價,而是「可加可減」。目前急症室分流制度將病人分為危殆、危急、緊急、次緊急和非緊急共五個類別,盧寵茂說急症室最大責任是處理危殆和危急病人,確保他們「零等待」,這兩類病人的收費可以減。至於次緊急和非緊急病人收費則會加至貼近家庭醫生的水平。 盧寵茂說有人因為生暗瘡、腳痕等到急症室,希望透過加價打擊濫用服務。鄭女士︰「合理的,緊急的有需要。普通傷風感冒,加價後可以去看私家醫生,除非很緊急就一定來求醫。」陳先生︰「非緊急加價都是對的,即使加至二百多元,都不算很多、可以接受。」 有病人組織認為現行的急症室分流機制已能杜絕濫用。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如果用加價形式去抵禦濫用情況,可能會濫殺無辜,令真的有醫療需要但經濟未必能負擔的市民未能得到服務。」 有立法會議員擔心分流護士會成為「磨心」。醫療衞生界林哲玄︰「病歷都沒有詳細看,可能做一些很基礎的檢查,量度血壓、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0日
區議會|民政專員任主席 狄志遠質疑能否「向政府說不」 麥美娟︰有意見可上報
【有線新聞】有立法會議員質疑新一屆區議會由民政專員擔任主席指派區議員工作,議員不能提出反對意見,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說區議員正反意見都可上報。 社會福利界(新思維)狄志遠議員︰「向專員提交報告,要接受主席指派的工作,好像成為政府二隊,區議員在議會中能否像局長過去一樣向政府說不。」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做到下情上報,當然要掌握市民意見,不論正反意見都要如實報告,這是重塑區議會目的,市民不同意不滿意都要掌握,所以絕對不會如狄志遠議員所言不會說不、只有一方面意見,這亦都不是我們期望的,不然就不用叫他們寫報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0日
終院試行網上直播 觀看需聲明不擅自錄影或發布等 違者可控藐視法庭
【有線新聞】終審法院首次試行網上直播法庭程序。 在終審法院網站點擊現場直播,之後聲明同意條例,包括未獲司法機構批准不得以任何方式錄影或發布內容,違反的法律後果包括但不限於藐視法庭及侵犯版權。除了今日的上訴案,下星期二的一宗上訴聆訊亦會試行網上直播,司法機構說考慮技術可行性評估、法庭使用者的意見和試行的經驗後會檢討,擬訂在法院大樓外現場直播的長遠安排。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0日
段崇智辭職|張宇人籲中大師生尊重決定 劉國勳︰對事不對人 重申修例只為改善管治
【有線新聞】中大校長段崇智辭職,說大學條例通過修訂,是讓學校物色新校長合適時機。 修例由三名身兼中大校董的立法會議員提出,他們說尊重段崇智決定,重申修例只為改善中大管治。三名中大校董兼立法會議員以私人條例草案促成中大大學條例修訂。他們感謝段崇智帶領中大在學術和排名維持不錯水平,尊重段崇智決定。 中大校董張宇人︰「如果校長自己的意願辭職也不尊重,我覺得這便不尊重自主。 (你們三位是否覺得贏了一仗?如剛才傳媒所問)我也無法子回答你的問題,我不覺得我正在打仗。你覺得我這個裝束像打仗嗎?段校長辭職是他個人選擇,不是我們做任何手段導致他辭職。」 中大校董劉國勳︰「或者我重申,我們三位一直無論校董會重組也好,或者過去校徽事件上,也是對事不對人,以中文大學的長遠利益為依歸。」 他們有信心段崇智餘下任期與校董會合作順利,相信校董會盡快開展校長招聘程序。 前議員校董兼中大校友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上任前曾發公開信予段崇智,要求洗脫中大「暴大」污名。她希望任何人事變動不影響師生教、學、研。 麥美娟︰「相信學校內任何老師,過去老師、教授、校長或副校長,大家也應該以此為出發點。令中大變成一間真的香港、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0日
機場離境穿「光時」字句上衣 26歲男認煽動判囚三個月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因穿印有「光復香港」字句的上衣,被控在機場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判監三個月。 案情指26歲無業被告去年11月底在機場離境時,身穿印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字句上衣,職員發現報警。國安人員到場後在他的隨行物品搜出其他印有煽動字句物品,包括三幅旗幟及一件衣物。他早前已認罪,在西九龍法院判監三個月。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0日
學童輕生應急機制|郭玲麗倡增駐校心理學家 教育局:鼓勵校方「先支援後評估」
【有線新聞】近期學童輕生個案增加,立法會議員郭玲麗認為有需要增加校本心理學家人數。 選委會界別議員(民建聯)郭玲麗︰「我有問過一些駐校教育心理學家,他們跟我說一些危機個案要三星期才能看到,如果是這樣我們已經錯失幫小朋友的最佳機會。上屆政府其實已經說,校本教育心理學家對學校比例是1比4,當然1比4比例對學校來說已經偏多,你想一名心理學家對幾千學生,其實是處理不了。」 教育局書面回覆郭玲麗在立法會上提問,指過去五年校本心理學家人手由151人增至186人,每名心理學家為四至八所學校提供服務,每學年到訪每所學校約20至30天。教育局會與大學商討增加培訓教育心理學家學額的可行性,又鼓勵學校採取「先支援後評估」原則,當察覺學生有學習或情緒問題時,應先安排合適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