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3日
北角八旬翁行山昏迷 送院搶救不治
【有線新聞】北角有老翁行山昏迷,由直升機送院搶救後不治。 老翁年約80歲,送到東區醫院時仍然昏迷,要使用自動心外壓機搶救。消息指,老翁與超過十人在寶馬山金督馳馬徑行山,到下午四時左右突然暈倒昏迷,直升機奉召到場,將他救起送院,搶救後最終不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3日
農曆新年|四日假期結束 多個口岸午後現人潮 市民內地返港:氣氛比香港好很多
【有線新聞】農曆年長假今日結束,多個口岸午後出現人潮,有市民特意提早過關,截至下午4時各口岸有逾59萬人次過關,入境人次佔近31萬,政府預料今日是回港高峰,估計全日會有60萬人次入境。 農曆新年假期來到最後一日,北上的市民陸續回港,羅湖口岸中午過後人流愈來愈多,不少人拖着行李箱、帶上家鄉特產。有人想避開人潮,午飯後提早過關,市民︰「怕一會兒多人所以早點(回港),(小朋友明天上學嗎?)小朋友應該未上學,明天是我要上班。」趙先生︰「雖然多人但不至於擠塞,其實都暢順,只不過可能等多十分鐘左右,所以都方便、不會浪費時間。」 現場有保安人員戒備,提醒市民不要停留阻塞通道,亦架設了鐵馬陣,有需要時實施人潮管制。深圳灣口岸過關的人,同樣一袋二袋、滿載而歸,跟團去內地遊玩、探親的都留到最後一日才回港。楊女士︰「家裏親朋戚友不多,所以利用這三天出去。(那邊氣氛如何?)比香港好很多、很漂亮,酒店也很漂亮,擺設很有氣氛。」廖女士︰「疫情期間沒有回去,想着今年回去走走,因為親人尚在、便回去過年,其實在香港過年也開心,不過沒有辦法,如果家裏沒有親人就不回去了。」 西九高鐵站一早已經出現抵港人潮,港鐵職員在閘口疏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3日
賀歲盃|港明星隊鬥世界明星隊 球迷力撐港隊:一定厲害過迪比亞路
【有線新聞】停辦四年的賀歲盃再度在大球場上演,由香港明星隊對世界明星隊,不少市民入場支持港隊,亦有人希望一睹李華度等著名球星獻技。 蔡先生︰「興奮,可以入場觀賞賽事,支持我們各大球星以及我們的香港隊,因為真的很少看到這麼厲害的球星,以及很少可在現場看到香港隊,可以感受千萬球迷的心情,跟在電視觀看是有些平淡。」 CARSON︰「支持香港隊,我們有這麼多厲害的球員,如葉鴻輝、李健和十分資深的球員,還有山度士一定厲害過迪比亞路。之前沒有看過賀歲盃,因為都暫停了四年,今次是首次入場觀賞,希望球員全部都出場吧,第一次見到那批球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3日
農曆新年|多個景點現人龍 有市民憂安全:同胞傾向爭先恐後、怕有危險
【有線新聞】疫情後首個農曆新年,不少內地旅客訪港,多個景點都出現人龍,旅遊業界指新春期間酒店房大約九成滿,希望政府舉行更多盛事吸引過夜旅客。 尖沙咀天星碼頭一連兩日出現人龍,未入閘已經要等,不少人一邊迫、一邊等購票,連龍尾都看不見。廣州旅客黃先生︰「還挺擔心,擔心人太多影響我們只有一天的旅程,我們是單日遊。」深圳旅客阮先生︰「(記者︰為甚麼不等了?)這人太多了、沒辦法,搞通了就改善,你沒通甚麼改善都沒改善。」王先生︰「國內同胞不熟習香港模式,他們較傾向爭先恐後,怕會有危險。」 上到船一樣要迫,天星小輪有「人龍」報喜,碼頭外鐘樓、文化中心一帶一樣人丁暢旺。天氣回暖,想吃雪糕都不容易,停泊於碼頭附近的雪糕車目測有數十人排隊。中環山頂纜車站同樣有人龍,沿着香港公園伸延下山。 佛山旅客Vincent︰「很累、站在這裡已經很久了。」台灣旅客江小姐︰「他剛說還要一個半小時。」(記者︰覺得怎麼樣?)台灣旅客呂先生︰「票已經買了,(記者︰還是會繼續等?)還是會繼續等,也是蠻有趣的,過年就是蠻熱鬧,(氣氛)也是不錯。」 旅遊業界指今個農曆新年復辦賀歲煙花,期間酒店平均都有九成滿。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3日
青衣北岸公路三車串燒釀三傷 A31機場巴疑收掣不及 撞向工程車及故障機場巴
【有線新聞】青衣北岸公路發生交通意外,涉及兩輛機場巴士及一輛工程車,其中一輛巴士是壞車,三人受傷。 其中A31機場巴士擋風玻璃毀爛,車頭嚴重損毀、「泵把」鬆脫。下午一時許,一輛開往機場的龍運E41巴士,懷疑故障在青衣北岸公路停下,一輛青馬管制區工程車到場處理,停在巴士後方,A31巴士駛至,懷疑收掣不及,撞向工程車車尾,工程車一名職員及巴士兩名乘客受傷送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3日
年初四|多個口岸現返港人潮 下午料迎入境高峰
【有線新聞】一連四日農曆年期結束,不少人從內地返港,預計下午開始迎來入境高峰。 在西九高鐵站早上已有大批市民搭高鐵抵港,港鐵安排職員在閘口協助,站內人頭湧湧,的士站車源充足,等候接載乘客。羅湖口岸的票務大堂亦迫滿市民,有帶着大型貨物的市民在入閘機卡住,亦有人不熟悉入閘付款方式,一度在閘口滯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3日
急症室研加價|社協憂基層長者或拒求醫 長者:加到300、500元一定唔會去
【有線新聞】政府考慮提高急症室收費,社區組織協會擔心影響基層長者求醫意欲,建議加強普通科門診服務。有立法會議員反對加價,認為無法防止濫用。 政府檢討急症室收費,考慮將次緊急及非緊急病人收費提升至貼近私家醫生水平;危殆及危急病人收費就可能調低。社區組織協會舉行基層長者論壇,不少長者都反映普通科門診難約, 迫於無奈要去急症室。有婆婆稱:「門診很難打電話(預約),你在10時正的30秒內沒進入(預約系統),你就永遠都不能進入。」另一位婆婆表示,「你們說加至300、500元的話,對於我們長者而言,我就一定不會去。」社會福利界(新思維)狄志遠:「你加多少才能收回成本,又令到我們覺得能控制得到不會濫用,我看不到有這個效果,我覺得是斂財的做法,多年來醫療加費都無法減低輪候時間。」 政府推出「慢病共治計劃」鼓勵善用家庭醫生,社協說120元的共付額令基層長者卻步,期望減免收費。出席論壇的立法會議員認為「一人一家庭醫生」政策方向正確,但仍然做得不夠。醫療衞生界林哲玄:「整個基層醫療發展要往甚麼方向,要到社區內變成一個好像沒有牆壁的醫院,不是說伊利沙伯這麼大的醫院,而是沒有牆壁的社區醫院,你要抽血、照X光、物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3日
農曆新年|澳門錄約50萬旅客入境 內地客稱港人三觀有問題:沒甚麼好逛
【有線新聞】澳門年初一至年初三約50萬旅客入境,是去年同期的2.3倍,超過七成是內地旅客,約兩成、即約十萬人來自香港,當地旅遊業界說已回復至疫情前九成半水平。 「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大年初四想在大三巴前想合照、但又不想別人「攝鏡」有難度。樓梯級、斜路站滿人,這裏連續四日單向人流管制,車路都改為行人路。山東旅客孫小姐︰「澳門好吃的東西很多,也可以在這邊購物,身邊去香港的朋友太多,來澳門的人就少一點,所以想自己體驗一下。」順德旅客盧先生︰「這裏試食比較好,由街尾試到街頭。香港沒甚麼好逛,(為甚麼?之前有沒有去過?)香港人的三觀有問題 ,(為甚麼?)因為覺得香港除了麥理浩徑外沒有甚麼好去。」 來自香港的一家三口在澳門兩日一夜,花費近三萬元。香港旅客吳太太︰「吃自助餐、去賭場賭兩手,一定要在香港消費,不過現在最主要是一家人外遊開開心心。」 附近手信店反而覺得人多未必好,生意較去年少兩成。手信店負責人李先生︰「旅客(在大三巴)分流到其他地方不能回頭買東西。去年剛剛通關、疫情好轉,人們較捨得花錢。」 氹仔官也街同樣水洩不通,旅客多,想吃東西要多點耐性,例如在這間賣葡撻的店舖排隊超過半小時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3日
農曆新年|旅遊業界稱日約200內地團訪港 酒店入住率達九成 料盛事鼓勵旅客留港
【有線新聞】旅遊業界指新年每日有約200個內地團訪港,酒店入住率達九成以上,初二晚煙花匯演後更有酒店爆滿,相信舉行盛事有助鼓勵旅客留港過夜。 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在市區邊緣甚至遠些荃灣、屯門有酒店房我知道是爆滿,很明顯是因為煙花匯演後旅客打算留在香港玩,不如玩到初三、多睡一晚,之後去飲食、購物。日間在香港遊玩之後再過澳門,很明顯見到這個狀況,因為初二晚上酒店的預約,我知道有酒店到深夜剩餘的房間都出租了,所以我相信(煙花)是有作用的。」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3日
財政預算案|會計師公會指收支短期難改善 學者:發債收入「旁門左道」 倡公務員減薪
【有線新聞】政府本月28日公布財政預算案,預算赤字預料較去年預估為高。會計師公會認為財政儲備未跌到危險水平,長遠需要檢視稅制。有學者說政府早應設恆常制度,順景時將公共服務收費適時調整至可收回成本的水平。 復常近一年,息口高企,股樓不暢旺,經濟復蘇都不如預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計,2023/24財政年度財政赤字可能超過1,000億元,比原先估計570億元高。不過會計師公會預期赤字可能會高達到1,273億,會計師公會主席梁思傑:「賣地收入比預期少,政府公布2023/24財政年度第四季暫停出售商用/住宅用地,年內有些項目因為達不到目標價流標,這些情況都影響政府賣地收入。同時看到股票、樓宇交易量下跌,香港經濟增長速度沒預期快,這些原因累加,影響到政府印花稅及其他稅項收入。」公會預計到3月底,政府財政儲備大約7,076億,相當於11個月的開支;又說政府收支短期內難以改善,但未算是結構性赤字。梁思傑:「看過去情況,當香港面對逆境產生比較龐大赤字,有些年份一年赤字,可以去到等同7、8個月政府開支的水平,正如我剛才所說,如果我們估計的財政儲備可以在政府沒收入情況下,維持到11個月開支,認為都可以提供足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3日
房署引入實境掃描系統驗收公屋 AI助偵測紕漏 料慳人手慳工時
【有線新聞】房署將實境掃描系統引入公屋單位工程驗收,節省人手之餘,更有助提高工作效率。 「鐵甲人」由大廈走廊起步,根據機器的提示聲音,慢慢走進剛完工的單位來回踱步,機器頂部的全景鏡頭,會掃描並拍下單位的裝修細節,螢幕會顯示行走路線,確保單位的每一吋都捕捉到。 這個近300呎的單位只需一、兩分鐘就可以拍攝好,資料會上載至雲端系統處理,工程人員在24小時內就可以用專屬軟件見到單位立體圖像。人工智能協助下軟件會偵測到一些明顯紕漏,方便人員跟進,檢測準確率高於九成。 房署表示,以前驗收單位要二人分工合作;有這個新系統,一個人就可以完成,每個單位還節省十多分鐘工時。房屋署助理工程監督佘展翹:「主要是幫助接近完工階段的靜態驗收,可以檢查到瑕疵或不妥善之處,會看到有沒有、齊不齊全,但如果開關燈、開關窗、能否沖水等動態驗收就要同事親身到地盤進行。」房屋署創新科技總監(發展及建築)姚勳雄:「公營房屋一層很多單位,有二、三十個單位,如果效益是大的就能放大效益。」 這部機器約有9公斤重,背在身上就像在背一個重的背包,為了減輕肩膊的負責,特意設計了一條腰帶協助卸力。房署亦曾在天橋項目及重建規劃中試用系統,現時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3日
公院耳鼻喉科最長輪候逾兩年 有病人自費打針紓緩不適 冀政府資助減輕負擔
【有線新聞】公立醫院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動輒以年計,有耳鼻喉科病人輪候期間要自費注射生物製劑紓緩不適,希望政府資助減輕負擔。 「都是無法呼吸、沒有嗅覺。」徐先生前年發現鼻竇有嚴重的鼻瘜肉,要做手術根治,徐先生:「我是2022年6月到公立醫院排期,排了近一年半的時間才第一次見到醫生,最辛苦是無法入睡,一躺下便好像無法呼吸。」 有私家醫生說徐先生這類病人因為無性命之憂,公立醫院一般視為穩定個案。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李學楠:「因為病人太多,很多時如非癌症病人,醫院都會定義為穩定新症,會與其他如普通耳鳴或者其他不危急的病人一起輪候。」 看看醫管局的數字,超過六成半耳鼻喉科專科門診的預約均屬穩定新症,其中九龍中醫院聯網等候時間最長,最長要等超過兩年才首次見醫生。有專科醫生說近一、兩年多了病人為了紓緩輪候期間的不適,到私家診所注射生物製劑。李學楠:「生物製劑是控制身體,一些我們稱之為白介素的物質,能控制白介素便可控制身體的發炎細胞,令鼻瘜肉也縮小了,能幫助病人減少使用類固醇以及施手術的需求。」 病人組織認同在未能縮短輪候時間的情況下,應考慮資助輪候病人注射生物製劑,亦要考慮透過公私營合作令他們盡快得到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