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7日
涉用錢引誘外傭開戶口洗千萬黑錢 警拘20人涉39宗騙案
【有線新聞】近年本港騙案數字上升!警方搗破一個洗黑錢犯罪集團,涉嫌以數千元招攬外籍家庭傭工開立傀儡戶口,協助清洗來自詐騙案件等的犯罪得益。行動中,警方共拘捕20人,包括6名本地男子和14名印尼籍女子,他們涉嫌開設最少17個銀行戶口,清洗約1000萬元的犯罪得益,有關銀行戶口涉及最少39宗詐騙案,總損失金額達540萬元。 利用外傭「搵快錢」心態 開設17個銀行戶口 今年2月開始,東九龍總區刑事部展開一項情報主導行動,經情報分析及深入調查後,鎖定一個本地洗黑錢集團。調查發現,集團以金錢利誘外籍家庭傭工,利用她們「搵快錢」的心態,相約她們到公園、快餐店以及酒店房間,利用手機應用程式去開立共17個銀行戶口並直接管理這些戶口密碼,集團再利用有關戶口處理犯罪得益,包括透過多次轉帳,將資金轉移至其他傀儡戶口,以逃避警方追查 與39宗騙案有關 清洗1千萬元犯罪得益 他們涉嫌與今年11月至今年4月發生的39宗的騙案有關,包括13宗網上購物騙案、10宗墊支款項騙案、8宗網上情緣騙案等,涉案總額共約540萬元,而犯罪集團清洗約1千萬元犯罪得益。受害人損失金額達540萬元,最大一宗損失45萬元。 20人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7日
垃圾徵費|政府宣布暫緩實施 卓永興:大部分市民對收費有很大保留
【有線新聞】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宣布暫緩原定8月1日實施的垃圾徵費,政府會繼續透過教育宣傳,推廣減廢,明年年中再向立法會匯報工作進度。 卓永興:「大部分市民都對於實施垃圾收費有很大的保留;第二,社區的回收文化根基不足;第三,現時回收網絡和設施覆蓋縱使有增加,但仍有限;第四,現時法例訂定收費方式被人有增加政府收入的錯覺,影響市民對垃圾收費計劃的認同;第五,法例令到前線清潔員工工作量和壓力大增;第六,經濟復原的速度未如預期這麼快速和強勁。我現在宣佈,政府會暫緩8月1日實施垃圾徵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7日
香港文學館開幕 李家超稱有信心把文學、市民連接
【有線新聞】位於灣仔茂蘿街的香港文學館開幕。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出席開幕禮。文學館將介紹香港文學發展,展示香港作家手稿、出版刊物和簽名本等,亦會邀請學者舉辦文學交流講座。多名文藝界人士獲委任為顧問,行政長官李家超視像致詞時,說政府重視弘揚中華文化,積極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全力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李家超:「我知道香港文學館除了讓市民和海內外遊客近距離欣賞珍貴的館藏,也會積極舉辦文學傳播、教育培訓、文藝沙龍等活動。我有信心香港文學館能夠發揮好橋樑角色,將香港、內地和海外的文學界人士、文學研究者、文學愛好者,以至廣大市民連接在一起,讓香港文學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7日
自由行|再多八個內地城市即日開放來港 包括哈爾濱、烏魯木齊等
【有線新聞】再多八個內地城市,即日起開放自由行來港。 一批來自山西太原的旅客在開放自由行首日到港,其他開放的城市還包括呼和浩特、拉薩、烏魯木齊、哈爾濱、蘭州、西寧及銀川。內地至今共59個城市可自由行來港,政府早前稱新增八個都是省會,屬高消費群城市,有助提振本港旅遊等相關行業。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7日
最低工資|將引入方程式計算 五至十年後再檢討 政府:對商界影響有限
【有線新聞】立法會一個委員會討論最低工資「可加不減」方程式,政府強調新機制對商界影響有限,並表明不會追溯過去加幅來調整明年最低工資。 新引入的最低工資方程式將最低工資與通脹和經濟增長掛鈎即「只加不減」,多名商界議員質疑計法不公道。批發及零售界(自由黨)邵家輝:「只有加沒有減,是否你們集中關顧勞工界朋友,對於資方就沒有理會他們的感受呢?」 選委會界別(自由黨)李鎮強:「會否反過來想一想,真的有機會要減的情況,可仿效地鐵滾存計算機制,今年先不減或者明年加不足,放到下一年才減一半或者減些少呢?」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我們承認會有漣漪效應,但這個漣漪效應其實不是很大。是否記帳明年再減呢,這樣也是不好的,這個數目不大,但你想想這一萬七千多人正領取最低工資的,他們怎麼想。香港始終我覺得有法定最低工資就是想幫助他們,所以委員會沒有這個建議,政府也覺得不需要做。」 選委會界別(勞聯)林振昇:「若用新公式計算,現在(最低工資水平)可能不止40元,而是41.8元。若屬實,你們會考慮有追溯力?」 孫玉菡:「車子換擋了,我無法走回頭再做,所以合理的做法是用現有機制,到2025年是多少,轉制度到2026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7日
網絡熱話|中港婚宴文化大不同? 內地男不滿香港採分餐制 大呻食不飽:每人一口的程度
【有線新聞】香港不少婚宴實行分餐制,不過有內地網民就在社交平台小紅書發文,對於連中式婚宴亦採用「分餐制」大感震驚,更大呻每碟菜只有一口,「吃都吃不飽」。帖文引起兩地網民討論,有人認為「分餐制」更乾淨衛生,不過亦有人批評利用率最低,「不想吃的硬被塞一份,想吃的只能吃一份」。 該名內地網民在小紅書發文,分享近日在香港參加婚宴的經驗,直言「香港的茶樓不得啊,中餐但是西式分餐制,吃都吃不飽」。他指出,服務員把每碟菜都拿到旁邊,「分到每人一口的程度」。而根據樓主上傳的影片可見,席間提供的是傳統中菜,包括乳豬、鮑魚、魚翅湯、雞肉、蒸魚、瑤柱、炒飯及中式甜品等。 樓主又說「分餐制」確實利用率較高,感覺可以減少浪費,更慨嘆「要不說香港中西結合呢」、「香港真有你的!中式和西式的結合原來是這樣」。 帖文引起不少兩地網民留言,有人大讚「分餐制」更乾淨衛生,「衛生又食得安心」、「同一桌基本上有一半都不認識,這樣分餐更乾淨吧」、「每一道菜分開上,能保持每一道菜都是熱/新鮮,還有香港的桌都比較小,容不下十幾道菜,另外一般婚禮都有儀式、演講、表演,每一道菜分開上,還幫你分,更能把握時間,控制流程」。 不過有人亦認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7日
北大嶼山公路巴士、工程車相撞 九人受傷
【有線新聞】北大嶼山公路巴士及工程車相撞,九人受傷。 巴士下層左邊一排車窗盡毀,車廂及座位滿布玻璃碎片。早上十一時半左右,由荃灣開往機場的A31號線巴士在北大嶼山公路近大蠔灣對開失事,撞向路肩一輛工程車,巴士四男五女乘客受傷,主要是被玻璃碎片割傷,全部送院治理,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7日
垃圾徵費|政府暫緩實施 有議員指不應著眼特定日子 黃家和:食肆不用擔心人手問題
【有線新聞】政府宣布暫緩實施垃圾徵費,有環保團體認為政府錯失減廢機會,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暫緩徵費,不代表停止回收減廢工作。 5個環保團體和關注組織包括思匯政策研究所、綠色力量、綠色和平、綠惜地球和綠領行動去信行政長官李家超,認為垃圾收費不應一拖再拖,若未能全面落實,亦應該分階段實施。有環保團體代表批評,政府不負責任。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我不同意這是一個務實的做法,反而放棄了這個可以解決香港20年以來垃圾管理漏洞的契機,自己也不開始以身作則做垃圾徵費。單單只是兩個月的先行先試,完全同意可以分階段在8月1日政府處所先實行,讓別人可以看到一個榜樣和例子如何去做。」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即使政府不能確定一個日子推行垃圾徵費,但不代表回收減廢工作停止。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我認為在比較多的未知的情況下,不應該着眼定一個日子,但政府應該有一個路線圖如何推動減廢和回收。先行先試中,用戶願意開始做回收等,我們應該加大宣傳和教育,增加回收配套。」 有餐飲業界認為,垃圾徵費的推行未必需要跟社會的經濟狀況掛鉤。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我反而認為推行的時候,某些垃圾可能分階段性處理,廚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7日
網絡熱話|疑拒載遭同行質問 的士司機爆粗連環咆哮:無微信、無微信呀
【有線新聞】的士服務問題成為近期熱話,本港日前更瘋傳一段的士司機懷疑拒載並與同行發生口角的影片,引起不少網民熱論。 有網民日前在社交平台 Facebook 群組「車cam L(香港群組)」上載一段短片,可見在山頂纜車站對出的士站有兩名的士司機在馬路上起爭執,其中身穿白衣、戴帽的前車司機疑藉「無微信」為由拒載乘客,被後車司機上前質問,現場有不少途人圍觀。 期間前車司機情緒激動,下車後不斷重覆狂叫「無微信呀!無微信呀!」,中間夾雜不少粗言穢語 。後車司機事後返回車上,惟前車司機亦深感不忿,繼續向後車司機方向咆哮道:「無微信呀」、「無微信點收錢呀」、「又話我黑的!咁大個牌寫現金㗎嘛!」。 影片引起不少網民留言討論,有人嘲諷「俾遊客睇到佢哋有幾咁優質」、「禮貌大使」、「原來無微信就可以揀客」,有人就認為「電子支付咁多年,都好應該update 下啦」、「香港的士咪就係落後囉,巴士,地鐵都已經可以電子支付」;不過亦有人支持前車司機,指「如果個乘客只係得微信支付、咁個司機又真係冇錯喎」、「唔通個客話比Q幣,就去裝個QQ?八達通都冇人用啦」。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7日
垃圾徵費|醞釀近20年經歷4屆政府 原定去年底實施 爭議不斷、一再押後
【有線新聞】政府宣布暫緩垃圾徵費,不會如期8月1日實施。垃圾徵費醞釀近20年,經歷四屆政府,2021年終於完成立法,但仍然爭議不斷,實施日期一再押後。 「年底執行是一個不好的時間,最終決定明年4月1日,是一定不會延期。」垃圾徵費原定去年年底實施,政府以業界人手不足為由第一次押後,半年後再宣布延期。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讓市民和各界可以清楚了解計劃的操作和細節,所以我們會把垃圾收費的法定生效日期改為8月1日。」謝展寰:「對於8月1日推行,我自己是十分有信心。」 4月1日開始「先行先試」,繼續有聲音指經濟不佳、操作複雜,要求擱置全港實施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呼籲社會迎難而上,「大家要珍惜這個歷屆政府、眾多市民一直醞釀支持的政策,如果錯失這個良機,試問大家如何對得起我們年青人。」 垃圾徵費在香港討論20年,政府早在2005年「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提出政策目標。時任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我們相信垃圾收費是改變行為模式最有效工具。」 2012年政府開始多輪公眾諮詢,2018年向立法會提交草案,目標2020年底實施,但因會期完結而中止審議。 垃圾徵費草案立法會三讀,最終在2021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7日
上環貨車疑收掣不及 撞傷54歲女途人
【有線新聞】上環一名女子過馬路時,遭貨車撞傷。 傷者送上救護車,貨車司機在場協助調查。早上八時許,貨車在干諾道中右轉入林士街時,懷疑收掣不及,撞倒一名過馬路的54歲女子,她受傷倒地,清醒送往瑪麗醫院治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7日
垃圾徵費|消息:政府不會如期8.1實施 綠色和平:可先分階段特定處所實行
【有線新聞】消息指政府不會如期八月推行垃圾徵費,有環保團體認為是不負責任。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我不同意這是一個務實的做法,反而放棄了這個可以解決香港20年以來垃圾管理的契機,自己也不開始以身作則做垃圾徵費。單單只是兩個月的先行先試,完全同意政府可以分階段在8月1日某些處所先實行,讓別人可以看到一個榜樣和例子,也表示政府有決心去改善垃圾問題。另外也說了很多年,生產者責任是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