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0日
黎智英案|黎智英贊助美駐港總領事郭明翰到台灣晤蔡英文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繼續盤問黎智英,黎智英作供承認贊助美國駐港總領事郭明翰到台灣與蔡英文會面的旅費,說想協助台灣加強與美國聯繫,但否認作為代理人或中間人。 黎智英第29日出庭,繼續圍繞與台灣和美國的聯繫作供。黎智英稱想協助台灣重建外交渠道,所以向蔡英文介紹美國前駐港總領事郭明翰,並支付郭明瀚2018年3月到台灣跟蔡英文會面的旅費,但不包括顧問費用,因為郭明瀚是義務赴台,亦沒有跟蔡英文達成任何協議。 控方展示黎智英曾經與Mark Simon討論台灣的官員非常謹慎,因此提出想跟吳釗燮前外長用膳,了解他們的想法。黎智英又對蔡英文左右手江春男反映,美國兩名前高官保羅和基恩認為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政府,是台灣與美國深入交往的最佳時機,黎智英在庭上指只是覆述說法,沒有表達自己取態。 法官李運騰稱黎智英似乎很積極,他回答只是想幫助台灣,又否認擔任台灣或美國的代理人或中間人,以及在「枱底」影響民進黨政府。對於美國在台灣增強軍事影響力的說法,黎智英稱已有智庫與學者討論,他贊成這個構思,所以打算與美國前國安顧問博爾頓見面時提出。控方又指出黎智英說過利用台灣作為對抗中國的槓桿,是想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0日
大律師公會本周改選執委會 主席杜淦堃指任內三年不亢不卑、真誠表達
【有線新聞】大律師公會本周改選執委會,即將卸任主席的杜淦堃指任內三年不亢不卑,真誠表達意見。 杜淦堃表示任內經歷23條本地立法,公會提出收窄煽動罪等建議未獲政府接納,他指公會從專業角度發聲無預設立場,已盡本份透徹表達觀點。又認為2020年生效的港區國安法仍比較新,相信與本地法例仍會有張力,需要時間和空間讓法庭解釋條文和審理案件。公會恢復每年率團訪京,杜淦堃說內地官員想聽真心話,亦重視公會意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0日
賣豬仔|家屬指家人失聯數周或遭轉移 余德寶冀政府盡快行動免情況惡化
【有線新聞】港人被禁錮東南亞事件,有家屬到緬甸駐港總領事館遞信,家屬指與被困人士失聯數星期,可能被轉移園區,前區議員希望政府盡快行動,避免情況惡化。 家屬由前區議員余德寶陪同,到緬甸駐港總領事館樓下遞信,信中有7名被禁錮的香港人資料,請求緬甸政府加快營救,領事館未有派代表接信,家屬將請願信放在鐵馬上。有家屬指,以往每星期都能與家人通一、二次電話,但最近三、四星期開始失聯。 求助家屬:「這段期間我都聯絡不上我家人,他在失聯前曾透露有可能會轉移園區,我希望政府、各國領事館可以盡快營救我們家人,早日團聚。」余德寶指已有數名家屬同樣遇到與家人失聯的情況,又提到轉移園區曾在兩年前發生,當時情況是家屬繳交贖金後未有放人,並轉賣到其他園區。 余德寶:「聽家屬所指是轉移到緬甸其他位置的園區,這樣會增加了營救的困難,如果事情屬實,以前向政府、警方、入境處,甚至是泰國領事館的資料,可能需要再更新資料,包括他們所在的位置,這件事令我們家屬都很擔心,以及有迫切性。」余德寶希望本港及當地政府及早行動,防止情況惡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0日
內地生屢受詐騙 多間大學推防騙問卷、測驗 有議員倡引損失分擔機制
【有線新聞】騙案越來越多,來港內地生成為其中一個目標,多間大學要求學生完成防騙問卷及測驗,提高他們的警覺。有議員認為做法積極,基於騙徒手法層出不窮,建議要適時更新內容。 針對內地生被詐騙,港大有60宗涉及6,000萬元;城大亦有超過30宗,涉及約1,500萬元,多間大學已要求內地生要完成防騙問卷或測驗。 民間反詐騙大聯盟發起人吳傑莊認為大學做法積極,考慮到騙徒手法多變,建議定期更新內容。吳傑莊:「內容而言,我覺得是比較初階,應該在講座中,如果當事人留心聽,他應該也接收到這些訊息。現在內地也有防騙的問題庫,這些可能會深入些,將某些案件的案情拿出來,讓你做選擇,這個可能會更加深刻。」他提議參考先進國家,引入詐騙損失分擔機制,由金融系統、電訊營運商、廣告平台等,共同分擔責任。 吳傑莊:「詐騙的團夥一定有幾個因素,一定有金融系統,因為他們要收錢,亦有電訊營運商,因為他們通過電訊商找到你,亦有社交媒體通過賣廣告或加入群組中,這些團夥是否也有相關責任。外國很多先進國家或行政架構也考慮進行一些類似的東西,最後『守龍門』,當然是苦主自己。」 警方稱有針對大專生群體宣傳防騙訊息,去年2月亦主動聯繫內地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0日
流感|稱RSV疫苗或出現副作用 劉宇隆:暫不建議長者及孕婦接種
【有線新聞】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暫時不建議為長者及孕婦接種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主席劉宇隆說,部分國家臨床數據發現疫苗或會出現副作用,要再觀察更長時間。 劉宇隆:「大概每一百萬針就有少於十宗,大約6至8宗左右患了吉巴氏症,它是一種神經系統發炎情況,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覺得發生率超過預期,覺得值得關注,亦指示藥廠要將情況標示在疫苗針紙上,讓醫生知道,決定要打針的長者都要知道。」 另外有臨床數據顯示,有孕婦在接種後早產及出現妊娠高血壓,劉宇隆建議高風險人士接種前與醫生討論,但認為疫苗副作用風險仍然遠低於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0日
賣豬仔|余德寶偕家屬到緬甸領事館遞信求助
【有線新聞】港人被禁錮東南亞事件,有家屬到緬甸駐港領事館遞信。 家屬由前區議員余德寶陪同,到緬甸駐港領事館樓下,領事館沒有派代表接信,信中有7名被禁錮的香港人資料,以及請求緬甸政府加快營救。余德寶指早前有其他家屬到緬甸駐港領事館求助,領事館未見積極,家屬就稱被禁錮的家人已失聯近四個星期,最後一次通電話時,向他們透露有機會轉移園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0日
屯門醫院引入「磁波刀」治療原發性震顫 毋須開腦消融「靶點」
【有線新聞】醫管局引入「磁波刀」治療原發性震顫病人,在毋須開腦的情況下透過高強度超聲波,消融腦內有問題組織。 「最厲害時真是震到寫不到字,取餐就真的做不到,總會有杯檸茶、檸水,只是走幾步都只剩下半杯。」患有原發性震顫的陳生五、六年前開始出現手震。屯門醫院腦神經外科副顧問醫生何文傑:「震顫的病理是一個線路,小腦、腦丘及大腦皮層的線路,不同站點去控制。」 要治療就找出出問題的腦丘組織,傳統都要透過鑽腦做手術,否則就只能夠不斷加重用藥去控制病情。屯門醫院上月引入「磁波刀」治療,利用磁力共振影像定位問題組織,即是導致手震的「靶點」,再用高強度的聚焦超聲波穿透頭骨,以高溫消融這些精準到毫米程度的「靶點」。 屯門醫院腦神經外科顧問醫生羅興源:「超聲波有個獨特特點,可以用低能量試效果,從病人的反應確定位置是否準確,因為中(靶點)的話就馬上不會震,不中,還有少少震,可以再微調。」 治療期間兩至三小時,病人全程清醒。一個月來已經有兩宗成功個案,醫管局估計,全港有2,300個原發性震顫患者,預計未來三年可為100人做治療,團隊亦不排除會用相關技術,以臨床研究形式治療柏金遜震顫病人。 磁波刀治療會在磁力共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9日
屯門海翠花園一度停電 720戶受影響 中電:疑地底電纜故障
【有線新聞】屯門海翠花園晚上停電,影響全屋苑一半住戶。 經中電搶修後,停電的大約720戶近50分鐘後恢復供電。晚上約8時19分,中電位於屯門的一條地底電纜懷疑發生故障,導致海翠花園一半住戶供電受影響。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9日
城大:去年逾30宗學生遇騙個案 涉款約1500萬元
【有線新聞】城大去年亦接獲逾30宗學生遇騙個案,涉款約1,500萬元。 校方成立跨部門小組與警方緊密合作,新學期已要求所有學生必須完成防騙問卷,亦透過電郵、海報等宣傳防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9日
簡樸房|九成受訪者憂租金上升 社協倡訂立人均面積、規管總租金
【有線新聞】政府建議簡樸房面積下限訂於8平方米,不過有調查發現住在不適切居所的二人家庭,現有居住面積中位數已經高於建議。 社協訪問逾200個劏房板間房及床位等住戶,發現二人至五人家庭的居住面積中位數已經介乎100至200呎,社協認為以一人住戶的需求釐定單一標準不合適,建議訂立人均面積。調查亦發現基層住戶可負擔的租金中位數是2,000元,九成半受訪者擔心若果沒有就租金作出規管,租金必然會上升。社協建議規管制度訂明分間單位的總租金,不可超出差估署的估值兩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9日
警方首用「太空油」快速檢測工具 油麻地、紅磡各拘捕持煙彈男子
【有線新聞】警方加強打擊太空油毒品,首次利用新引入的快速檢測工具採取拘捕行動。 機動部隊在油麻地截查一名55歲男子,透過快速檢測工具,驗出他身上的電子煙彈含有「依托咪酯」。衝鋒隊同日又在紅磡截查一名31歲男子,搜出四粒太空油煙彈。警方近日引入快速檢測包供前線人員使用,政府計劃下月中修例及刊憲,將太空油列為危險藥物,之後販賣太空油最高可判終身監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9日
港大逾60學生被詐騙六千多萬 校方要求填防騙問卷 指望加強學生防騙意識
【有線新聞】港大近月有逾60名學生遭到詐騙,損失超過6,000萬元,校方要求學生填寫防騙測驗,否則可能被限制使用圖書館等設施。港大指是希望加強學生防騙意識。 再有內地生被騙900多萬元,港大向學生發訊息指近月有逾60名港大學生遭詐騙,損失合共6,000萬元,要求學生最遲下月10日在網上學習平台完成由警方提供的防騙測驗,否則可能被限制出入圖書館及學習空間「智華館」。港大指相關學習材料包括短片及測驗,內容針對電騙等四種流行騙案,希望幫學生識別,尤其內地新生。 身兼民間反詐騙大聯盟發起人的立法會議員吳傑莊認同做法,「希望學生不能受騙,令防騙意識入心入肺,過去都做了大量宣傳工作,但很多時候聽完沒有說和自己很大關係,直至最後受騙才後悔。今次港大做法我覺得是一個無可奈何,也是積極做法。」 理大去年7月起已要求所有內地新生入學時,必須完成相關測驗,校方指措施奏效,曾經成功堵截騙案。城大去年亦接獲逾30宗學生遇騙個案,涉款約1,500萬元,新學期已要求所有學生必須完成測驗,並與警方緊密合作。吳傑莊指這些針對內地生的防騙宣傳應該在批出簽證前就要做,「内地生來港讀書一定會提前申請不同簽證,內地有香港機構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