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指香港社會對「一國兩制」認知有差距 屠海鳴:要提升文化自信、國家認同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第三次全體會議,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屠海鳴以「深化一國兩制實踐教育」為題發言,稱一國兩制是好制度,要齊心協力推動行穩致遠。 屠海鳴:「香港社會對『一國兩制』的認知還有差距,有人認為『一國兩制』僅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權宜之計,有人認為『一國兩制』事關香港,與內地發展、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關聯不大,還有人對『一國兩制』的價值理念認識不深。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進行了系統部署,香港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定位更加清晰,站在新起點、履行新使命,我們要深化「一國兩制」實踐教育,提升文化自信和國家認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預算案2025|削減社福機構撥款 指難預測恢復時間 孫玉菡:已反映訴求
【有線新聞】政府進一步削減社福機構整筆撥款,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被問到財赤可能歷時數年,撥款何時才會回到被削前水平,他說已經轉達訴求,強調政府重視社福工作。 孫玉菡:「將來如何我們今天不能做預測,但我理解業界有很強烈訴求 ,覺得如果政府財政回復穩定或者收入有所增加的時候,在社福方面撥款是否相應增加,其實已經反映,相信政府都很重視,因為社福工作是社會重要組成部分,其實政府多年來在社福方面撥款是有增無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陳茂波:將兩會精神重點融匯香港發展 循三方面推動工作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說,要將全國兩會精神重點融匯到香港發展中,會循三方面推動工作,包括加速推動科技創新、加強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以及以創新模式刺激潛在消費力。 全國兩會正在北京舉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說內地經濟穩步前行,本港須循三方面加速,推進自身發展。他說過去一段時間大力投資科研,亦吸引了大型科技企業落戶,本港金融市場為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提供了重要支撐。科技與產業創新亦為港股增添新動力,本港股市今年來升幅擴大,上月每日平均成交額接近3,000億元水平,港交所正處理的上市申請超過100宗。市場估計今年港股新股籌資金額約在1,300億至1,600億元之間,預算案已提出為上市申請設立「科企專線」,以加速前期準備工作。 陳茂波又說,要透過「打造體驗、確立主題」應對市民及旅客消費模式改變,要打造更多文化、體育及旅遊等範疇的新體驗、新場景,刺激潛在消費力。要如何「因地制宜」,發揮香港中西文化交匯的特點,提供更多新消費體驗,將成為保持競爭優勢和促進未來發展的關鍵着力點。香港亦要保持在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透過「立足本地、聯動灣區拓展國際」的策略,擴大及深化國際交往合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灣仔客貨車失事剷石壆 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灣仔有客貨車失事剷上石壆,無人受傷。 客貨車擱在石壆上,有工人協助將車內運載的魚類移送到另一輛貨車。早上十時許,該客貨車在皇后大道東轉上堅拿道天橋時,懷疑失控剷上石壆,司機自行離開車廂,毋須送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指聯同周邊國家打擊跨境電騙集團 孫衛東:絕不讓犯罪分子逍遙法外
【有線新聞】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說會繼續聯同周邊國家打擊跨境電騙集團。 孫衛東:「駐外使領館到外交部都將繼續遵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求,堅決打擊在境外的一切網絡電詐行為,絕不讓這些違法犯罪分子逍遙法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陳美寶:洪水橋至前海跨境鐵路項目 短期將開展勘查及詳細設計
【有線新聞】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指,洪水橋至前海跨境鐵路項目短期將開展勘查及詳細設計,很快會向立法會交代細節。 陳美寶在電台節目指,本港與深圳市政府有專班及設立辦公室,探討港深西部鐵路項目,希望利用兩地經驗以創新思維產生協同效應。 至於北部都會區內,古洞站最快兩年後落成,其他鐵路和主幹道正陸續開展。陳美寶指會考慮讓內地公司參與建造過程,以引入新科技,將程序和成本壓縮,港鐵亦正檢討資源及財政配置以解決資金缺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的士車隊|最快月底投入服務 機場、高鐵站已預留停車位置 陳美寶:車隊可定價「包車」收費
【有線新聞】的士車隊預計最快月底投入服務,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指,車隊可以加收預約費,或經乘客協議「包車」收費,但同時會監管確保收費不會定得太高,亦要求車隊監察服務質素。 五支的士車隊日前亮相,各自提供不同增值服務。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指,的士車隊有別於以往「紅、藍、綠的」,希望車隊各自創造品牌,設法為不同客群提供高質素服務,會要求車隊監察服務質素。陳美寶:「這些車隊牌照我們都規定他們是需要設立網約平台,裏面需要乘客可以回饋意見,為司機評分,我們亦需要車隊管理人一路留意著乘客意見,自己都要監察司機表現。」 陳美寶指的士車隊接街客需要按法例29元起錶收費,車隊可以加收預約費或以「包車」形式定價收費,不過要經乘客同意,強調提供彈性同時會有監管,確保車隊收費不會任意定得過高。陳美寶:「(如果訂立低於咪錶收費可以嗎?)我相信這個我們就要小心,因為車隊都要視乎整體生意以及市場供應,最重要是他們與乘客雙方作出一個清楚協議,而這個是雙方同意才可以,我們期望車隊陸續落地推出,都希望他們在平台清楚訂明收費政策以及安排,讓乘客清楚,我相信這樣最緊要。」 陳美寶又指,運輸署已經在多個地方包括機場、高鐵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家國天下|花牌紥作融入創新元素 設計揚威海外 製作人:富中國文化傳統特色、魅力
【有線新聞】花牌紮作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本地花牌製作人融入創新元素,將本土工藝帶到海外展出,向外展現中國文化傳統特色。 在戲棚或者傳統節慶,例如是太平清醮和盂蘭勝會,都會見到這些兩、三層樓高的花牌,大型裝飾花牌豎立在當眼的位置,花牌顏色奪目,描龍畫鳳。花牌的「花」是指裝飾花,數量愈多、愈華麗,代表送贈者愈有誠意,也愈能夠吸引途人的目光;至於「牌」就好像名牌一樣,寫上受禮人及贈禮人的名稱。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副執行總監黃競聰:「這個也是我們提及到花牌最大的功能,不但是講述活動內容,最重要就是有一個宣傳的作用。」 榮基花牌創辦人蔡榮基:「紮傳統花牌的工序其實新款或舊款也好,也是用同一款組件所組成的。他們是破開晾衫竹,然後把它削滑,然後紮成所需的形狀,然後就鋪上鐵網,繼而鋪上報紙或雞皮紙,再利用竹篾把它圈著。」完成了花牌的底部之後就可以把預先摺好的花針上,鋪上準備好的佈景紙,最後將造好的花牌圈著竹篾,就完成一個傳統的花牌。 為了令花牌技藝能與時代接軌,蔡榮基勇於破舊立新,積極將傳統的花牌融入創新元素。蔡榮基:「至於第二個較深刻的花牌就是19年、2019年的時候,尖沙咀文化中心有一個30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的士車隊|需設網約平台、乘客可評分 陳美寶︰管理人須監察司機表現
【有線新聞】的士車隊預計最快月底投入服務,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指希望車隊各自創造自己品牌,為不同客群提供高質素服務,會要求車隊監察服務質素。 陳美寶:「其實以我個人為例,我去了內地城市甚至海外,如果我們乘坐一些網約平台的車,我都看到平台都很方便,除了方便召車,亦可以為那個司機評分。我們車隊牌照都規定他們是需要設立網約平台,裏面需要乘客可以回饋意見,為司機評分,我們亦需要車隊管理人一路留意著乘客意見,自己都要監察司機表現。」 至於收費,陳美寶指的士車隊接街客需要按法例29元起錶收費,車隊可以加收預約費或與經乘客協議的「包車」形式定價收費,但強調提供彈性同時會有監管,確保車隊收費不會任意地定得過高。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指港府財赤下發展AI為重要起步 人大代表讚明智、短期內公布首批資助名單
【有線新聞】中央政府工作報告和特區財政預算案都有提及發展人工智能,有人大代表指港府財赤下仍投資發展人工智能是明智之舉,可以考慮與大灣區錯位發展,專注研發人工智能小模型。 特區政府連續兩年預留開支發展人工智能,去年預留30億元設立人工智能資助計劃。審批的專責委員會主席全國人大代表冼漢迪透露,首批資助名單短期內會公布,「可以說是對香港AI進程核心的公司,大家看到名單後會知道他們在甚麼方向努力,可以說覆蓋了很多不同的方向的名單。」 今年財政預算案在財赤陰霾下仍然預留10億元設立人工智能研發院,冼漢廸指這兩筆錢會成為香港發展人工智能的重要起步資金,「這是一筆就算勒緊褲頭,雖然40億元都可以賺回來,在我們的財政狀況下不算是一個負擔,更說不上是一個負累,我覺得這是明智的、是時代需要的一個投入。」 另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前政府科技資訊總監楊德斌認為毋須以投入的資源量衡量香港的人工智能發展,香港要走與大灣區城市不一樣的道路,「土地也好、人也好、電也好,香港在資源上都不及大灣區有優勢。但若然說國際化、金融、國際商業或是法律,我們用的是普通法,這些是營商上香港有內地、深圳甚至大灣區沒有的,我覺得人工智能需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跑馬地城巴與私家車相撞 7人受傷
【有線新聞】跑馬地一輛私家車與城巴相撞,7人受傷。 巴士車頭嚴重損毀、擋風玻璃碎裂,而私家車右邊車身撞至凹陷。昨晚11時許,一輛私家車沿黃泥涌道往皇后大道東方向行駛,駛至摩理臣山道交界時與一輛城巴相撞,7人受傷清醒送院,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鄭雁雄:香港把握一國兩制新階段 堅定信心決心 實現更好發展
【有線新聞】中聯辦主任鄭雁雄出席人大香港代表團會議時表示,香港要把握一國兩制實踐進入新階段,堅定信心決心,努力實現更好發展。 鄭雁雄表示香港要抓住制度優勢,堅持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化內聯外通、完善特區治理,高度警惕風險,把握好香港與內地的異同點,有力有效推動加快實現由治及興。他又說,香港必須立足改革創新,走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路,在大灣區格局中體現香港的作為、擔當和貢獻。